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语言交际,语言交际的成功却离不开预设。本文在论述预设的语义分析方法及其缺陷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预设的语用分析方法。根据预设的语用分析成果揭示了自然语言的内在预设机制,从而阐释了预设作为语言交际桥梁和纽带的重要功能。
关键词:语义预设 语用预设 语言交际
人生活在社会中,须臾也离不开语言交际。要想交际取得成功,避免发生交流障碍,交际双方就得具有各方面的共同背景知识,这些共有知识将会以“预设”的形式出现在交际语境中。现代语言学家和语言逻辑学家的研究表明,预设是恰当地表达陈述的言语行为所需的一个先决条件,是言语交际取得成功的桥梁和纽带。
一、预设的语义分析及其缺陷
预设的语义分析是建立在句子或命题的真值分析基础上的。如果将一个语句的预设纯粹地从逻辑语义和真值角度来进行解释,那么这种意义下的预设分析通常被认为是语义预设分析。按照语义预设的解释,一个命题P预设另一个命题Q当且仅当Q是P有真值(或真或假)的必要条件。这即是说,无论我们对句子进行肯定或否定,句子的预设不受影响,它的真值依然保持不变。如果我们用符号X代替某一指定语句,符号X表示它的否定,符号Y表示它们的预设,那么,当X真时Y为真,X真时Y也为真。也就是说,X无论是真或假都预设Y。根据预设的这一特征,我们可以将语义预设形式化定义为:语句X语义预设Y,当且仅当(I)XY,(II)XY,(这里“”是语义蕴涵符号)。如下面的语句:①小赵已不再打老婆了。②小赵还打他的老婆。③小赵曾经打过他老婆。这里,句③“小赵曾经打过他老婆”既是语句①的预设,同时也是语句②的预设。假如语句③为假,则语句①和语句②就缺乏真值,即它们既不是真命题,也不是假命题,而是无意义的,即无真假。
但是,预设关系单靠逻辑语义分析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因为预设的最终确定,往往离不开语境,它对语境因素可以说十分敏感,即使语句完全一样,但由于语境不同,其所包含的预设也可能不尽相同。语境因素不仅与语句说出的时间、地点、听众、场合等语境条件有关,而且与说话人的年龄、身份、性格、文化背景乃至说话目的、说话语调等都有关系。如果仅从语义角度去分析预设关系,不仅很多预设关系难以获得满意的解释,同时也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重大困难,其中最主要问题是导致预设为常真语句并从而不可取消,具体证明如下:
(1) XY)∧(XY) 语义预设定义
(2)( XY)∧(XY) (X∨X Y) 命题逻辑
(3) X∨XY (1)、(2)命题逻辑
(4) X∨X 排中律
(5)Y (3)(4)命题逻辑
从上面推导过程可以看出,如果仅从语义角度定义预设,我们就能从逻辑上推出预设Y必然为真,即预设Y为一常真语句,并从而得出预设是不可取消的结论。而日常交际表明,一个语句的预设并不总是真的,在许多场合下,它也可能是假的,并且在一些特定语境里,预设也并不具备不可取消性。例如:语句“神仙都是会飞的”预设了神仙的存在,但事实上神仙在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因此,这一预设并非必然为真,它并不具有常真性。而下面语句中的预设“有比赛冠军”则可以被取消:“李明并不后悔他没有取得比赛冠军——事实上这次只设优胜奖,根本未设冠军奖项”。上述例子表明,预设并不具备常真性和不可取消性,预设具有非常真性与可取消性表明,预设概念仅从语义角度分析显然不够全面,因为预设本质上是一个语用概念。
二、预设的语用学分析
系统地从语用角度对预设概念进行分析,早先是从斯塔纳克(R·C·stalnaker)开始的。他认为,基本的预设关系并不仅仅涉及命题或语句之间的相互关系,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更是涉及人与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涉及三个要素:即说话者S,通过所说语句X,预设命题Y,更确切地说,预设是说话人的预设,因此它更属于语用学研究范围。语用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理解和使用的科学,它主要研究语言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语境是语用学的核心概念。语用学认为,一个言语行为的意义,只有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理解,即使是同一语句,由于语境不同,其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也可能不尽相同。常见的语境因素不仅涉及语言使用者的性别、年龄、性格、信仰、身份、地位等主体因素,而且还包括语言交际双方所共同拥有的背景知识以及说语的时间、地点、场合等条件因素。斯塔纳克从语用角度出发,重新给出了一个区别于语义预设的语用预设定义:“一个说话者在谈话的某一给定时间里预设P,仅当在他的语言行为中,他倾向于这样的行动:好象他认为P当然真,也好象他假定了他和其他听众一样认为P当然真”。该定义表明,一方面预设总是同特定的时间、地点等语境因素相联系,语境不同,预设也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预设是为了交际的需要而预先假定的一般知识,实际交际过程中,共同的信仰或背景知识有时并不一定是交际双方所实际共有的东西,也可能是说话者为了某种交际目的或特别需要,而认为交际双方(说者与听者)思想上所共有的东西。假如说话者的预设得不到听话者的认同,那么语言交际的桥梁就会发生中断,从而引发交流障碍。例如,一个信奉上帝的基督教徒在向另一个根本否认上帝存在的人宣扬上帝多么高尚多么伟大时,另一个人可能认为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可笑之至。
由此可见,共同的背景知识通常是任何成功的交际都不可或缺的要素。语言学家认为,预设对于成功开展语言交际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当交际双方进行语言交流时,他们有着各方面的共同的背景知识,这些共有知识作为交际双方共同承认的交际规则而存在,除非是说者和听者本人,外人有時是难以觉察的。在具体交际过程中,他们不仅对谈话的特定语境有着共同的认知,而且对整个世界也有着共同的信仰,这些共同知识和信仰构成双方交际能不断进行下去的基础。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双方共有知识的范围也随之不断增多,而语用预设就表现为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交际双方的“共同背景知识”,或至少是说话者认为他自己和听众所共有的知识。这也就是说,一个语句的预设总是潜藏或暗蕴于现存语句当中,它们实质上是没有被明确、直接表达出来的命题并通常为交际双方所公认的共同背景知识。因此,在具体交际中,为了使语言简练,重点突出,交际双方一般未必也不必把这些共同的背景知识去一一加以说出或特别给予点明,而主要是通过预设来实现它们。著名逻辑学家凯南(E.L,Keenan)认为:“许多句子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条件和语言环境,为了使说出来的话能让人听懂(懂得想要表达的字面意义),就必须满足这些条件。这些条件自然叫作句子的预设。”该处的“文化条件和语言环境”显然就是一种语境或知识背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社会活动,通常都是具有特定目的或明确意图的活动;人们的语言交际活动同样如此,其过程一般为说话者S利用所说话语T,向听话者H表述他的思想,表达他的感情,并试图产生某种目的和结果的活动。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一般来说,预设并不位于语句的信息中心,是语句的非重音部分,它通常表现为双方已知的共有背景信息;而人们交际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新知识,因此,预设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构成双方争论的焦点,双方交流的核心应当是语句中的新的断言部分;只有当另一方认为预设为假或其真值尚不确定的情况下,交际双方才会直接针对预设展开探讨,澄清预设,从而确保交际的正常进行。当然,上述的分析也表明,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预设也可以是说话者为了某种特殊的需要而故意认为交际双方思想上所共有的东西,这就是说,有时为了某种特殊目的,说话者可能故意假设听话者了解某种情况,从而产生某种假定性的预设,但我们不能据此就断言说话者不会说话或愚昧无知,恰恰相反,他们有可能正好是善于运用预设的智慧之士。
三、自然语言的预设机制
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是自然语言的一项重要功能,而为了充分发挥自然语言的交际功能,体现自然语言的简洁、形象、生动、幽默,避免歧义,自然語言的预设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汉语中的“吃花生”是指吃花生仁,“贪杯”中的杯是指酒杯,而不可能指“茶杯”,“贪杯”的意思也不是指人们贪图酒杯,而是指人们贪图酒杯里的“酒”,引申指喝酒无节制。上述语句虽然不太精确,却并不影响人们的日常交际,因为交际双方都理解该类语句中所包含的预设。汉语中诸如此类包含预设的语句可谓不胜枚举,俯拾皆是。如“吃东坡肉”特指吃苏东坡发明的一种烹饪猪肉的菜肴,“去电影院”特指去电影院看电影等。这些语句表达的含义和语言的字面意思虽然不同,显得很不规范,但在特定的语境下并不会引起人们的误解,就是因为自然语言有着广泛的预设机制。
预设的语用分析表明,预设通常是交际双方的已知共有信息或者说话者认为听话者应当知道的信息,其主要功用只是为了使语言更简练。但实际交际中的情况显然并非如此,有时说话者会把一些真值尚有疑问或对方尚不清楚的事实作为预设来说出,其目的只是为了使交际气氛更融洽,避免尴尬的出现。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总有某些事件不方便直接说出,如果以预设的形式说出,效果更好。比如下面描写的情境就是如此:
王先生和张小姐是一个单位的同事,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王先生对张小姐产生了爱慕之情并展开了心照不宣的追求之举,经常无故献殷勤。张小姐察觉后感觉很劳神,因为张小姐已经有了男朋友了,她并不打算与王先生建立恋爱关系。但如果直接赤裸裸地拒绝王先生的求爱,她又担心他难以接受并从而影响团结。为了早日打破僵局避免王先生进一步的误会和纠缠,张小姐一方面要想办法把这一情况尽快告诉王先生,让王先生知难而退,同时另一方面又要顾及王先生的自尊。一天,王先生请张小姐晚上七点钟一起去看电影,张小姐听后灵机一动,趁机说:“对不起,今天晚上七点钟我和我男朋友有个约会。”张小姐的上述语句中显然包含了如下的预设,即“我已有了男朋友。”这样,张小姐就通过预设把自己想说的话巧妙地告诉了对方,从而不令谈话双方感到过于难堪。
预设的语用分析也表明,预设的命题未必一定为真,有时甚至会故意作假,以便实现说话者真正的说话意图。如下面的著名典故中就是如此:
战国时燕国国王一天十分愤怒,下令把某人剐死,而此人所犯的过失实际上很小。大臣们明知国王命令不当,却不敢进谏。勇敢聪明的大臣晏子却站起来对国王说:“由我来剐他。”晏子拿着刀走向此人。这时晏子忽然问国王:“古圣先王剐人从何剐起?”燕王无言以答,想了一会儿说:“免了他罢!”
在该故事中,古圣先王剐人是该段文字所暗含的预设,而实际状况是古圣先王从来没有剐人的先例,进而使燕王意识到自己剐人行为的错误。这里,晏子巧妙地利用了特指疑问话语的预设得到了规劝的目的,成功地挽救了一个人的性命。
当然,上面所列举的预设都比较简单,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有时话语的预设比较复杂,它涉及到整个客观背景知识,比如下面一段话中的预设:
相传佛教五祖想要传衣钵给弟子,要求诸弟子作一偈送来。大弟子的偈语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五祖看了后认为“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后来烧火和尚惠能也作一偈送上,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认为此偈见自本性,将衣钵传授给他,使成六祖。
以上两个偈语中所体现的预设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偈语中的菩提树、明镜台意指身与心,比喻佛教徒要随时加强身与心的洗涤与修练,始终保持心明身净,不沾一点尘埃。该推论中潜藏着一个预设,即身与心是客观存在的,该观点意味着大弟子尚未达到彻底的“空”的境界。而惠能的偈语正是针对第一个偈语的预设而来,认为“本来无一物”,因此何谈染尘埃?惠能的“空”论彻底取消了前一语句的预设,更符合佛教教义,因此五祖把衣钵传授给他。通过上述典故可以看出,由于人们的世界观不同,所掌握的客观背景知识不同,所以体现在话语中的预设也不尽相同。
总之,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语言交际,语言交际却离不开预设,能恰当而灵活地掌握和运用预设,对于交际的成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徐传宇.预设在侦查讯问中的运用[J] .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2]斯塔纳克.论预设[ J] .胡泽洪译.哲学译丛,1999(2).
[3]黄华新.语言交流的逻辑——表达和理解的理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P137.
[4]沈晓涓.虚假语用预设研究[D] .汕头大学,2008.
作者简介:徐传宇(1968—)男。哲学硕士。江苏警官学院基础部教师。
※基金项目:江苏警官学院科研项目《预设理论前沿问题研究》(2014SJYSY13)、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TAPP).
关键词:语义预设 语用预设 语言交际
人生活在社会中,须臾也离不开语言交际。要想交际取得成功,避免发生交流障碍,交际双方就得具有各方面的共同背景知识,这些共有知识将会以“预设”的形式出现在交际语境中。现代语言学家和语言逻辑学家的研究表明,预设是恰当地表达陈述的言语行为所需的一个先决条件,是言语交际取得成功的桥梁和纽带。
一、预设的语义分析及其缺陷
预设的语义分析是建立在句子或命题的真值分析基础上的。如果将一个语句的预设纯粹地从逻辑语义和真值角度来进行解释,那么这种意义下的预设分析通常被认为是语义预设分析。按照语义预设的解释,一个命题P预设另一个命题Q当且仅当Q是P有真值(或真或假)的必要条件。这即是说,无论我们对句子进行肯定或否定,句子的预设不受影响,它的真值依然保持不变。如果我们用符号X代替某一指定语句,符号X表示它的否定,符号Y表示它们的预设,那么,当X真时Y为真,X真时Y也为真。也就是说,X无论是真或假都预设Y。根据预设的这一特征,我们可以将语义预设形式化定义为:语句X语义预设Y,当且仅当(I)XY,(II)XY,(这里“”是语义蕴涵符号)。如下面的语句:①小赵已不再打老婆了。②小赵还打他的老婆。③小赵曾经打过他老婆。这里,句③“小赵曾经打过他老婆”既是语句①的预设,同时也是语句②的预设。假如语句③为假,则语句①和语句②就缺乏真值,即它们既不是真命题,也不是假命题,而是无意义的,即无真假。
但是,预设关系单靠逻辑语义分析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因为预设的最终确定,往往离不开语境,它对语境因素可以说十分敏感,即使语句完全一样,但由于语境不同,其所包含的预设也可能不尽相同。语境因素不仅与语句说出的时间、地点、听众、场合等语境条件有关,而且与说话人的年龄、身份、性格、文化背景乃至说话目的、说话语调等都有关系。如果仅从语义角度去分析预设关系,不仅很多预设关系难以获得满意的解释,同时也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重大困难,其中最主要问题是导致预设为常真语句并从而不可取消,具体证明如下:
(1) XY)∧(XY) 语义预设定义
(2)( XY)∧(XY) (X∨X Y) 命题逻辑
(3) X∨XY (1)、(2)命题逻辑
(4) X∨X 排中律
(5)Y (3)(4)命题逻辑
从上面推导过程可以看出,如果仅从语义角度定义预设,我们就能从逻辑上推出预设Y必然为真,即预设Y为一常真语句,并从而得出预设是不可取消的结论。而日常交际表明,一个语句的预设并不总是真的,在许多场合下,它也可能是假的,并且在一些特定语境里,预设也并不具备不可取消性。例如:语句“神仙都是会飞的”预设了神仙的存在,但事实上神仙在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因此,这一预设并非必然为真,它并不具有常真性。而下面语句中的预设“有比赛冠军”则可以被取消:“李明并不后悔他没有取得比赛冠军——事实上这次只设优胜奖,根本未设冠军奖项”。上述例子表明,预设并不具备常真性和不可取消性,预设具有非常真性与可取消性表明,预设概念仅从语义角度分析显然不够全面,因为预设本质上是一个语用概念。
二、预设的语用学分析
系统地从语用角度对预设概念进行分析,早先是从斯塔纳克(R·C·stalnaker)开始的。他认为,基本的预设关系并不仅仅涉及命题或语句之间的相互关系,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更是涉及人与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涉及三个要素:即说话者S,通过所说语句X,预设命题Y,更确切地说,预设是说话人的预设,因此它更属于语用学研究范围。语用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理解和使用的科学,它主要研究语言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语境是语用学的核心概念。语用学认为,一个言语行为的意义,只有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理解,即使是同一语句,由于语境不同,其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也可能不尽相同。常见的语境因素不仅涉及语言使用者的性别、年龄、性格、信仰、身份、地位等主体因素,而且还包括语言交际双方所共同拥有的背景知识以及说语的时间、地点、场合等条件因素。斯塔纳克从语用角度出发,重新给出了一个区别于语义预设的语用预设定义:“一个说话者在谈话的某一给定时间里预设P,仅当在他的语言行为中,他倾向于这样的行动:好象他认为P当然真,也好象他假定了他和其他听众一样认为P当然真”。该定义表明,一方面预设总是同特定的时间、地点等语境因素相联系,语境不同,预设也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预设是为了交际的需要而预先假定的一般知识,实际交际过程中,共同的信仰或背景知识有时并不一定是交际双方所实际共有的东西,也可能是说话者为了某种交际目的或特别需要,而认为交际双方(说者与听者)思想上所共有的东西。假如说话者的预设得不到听话者的认同,那么语言交际的桥梁就会发生中断,从而引发交流障碍。例如,一个信奉上帝的基督教徒在向另一个根本否认上帝存在的人宣扬上帝多么高尚多么伟大时,另一个人可能认为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可笑之至。
由此可见,共同的背景知识通常是任何成功的交际都不可或缺的要素。语言学家认为,预设对于成功开展语言交际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当交际双方进行语言交流时,他们有着各方面的共同的背景知识,这些共有知识作为交际双方共同承认的交际规则而存在,除非是说者和听者本人,外人有時是难以觉察的。在具体交际过程中,他们不仅对谈话的特定语境有着共同的认知,而且对整个世界也有着共同的信仰,这些共同知识和信仰构成双方交际能不断进行下去的基础。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双方共有知识的范围也随之不断增多,而语用预设就表现为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交际双方的“共同背景知识”,或至少是说话者认为他自己和听众所共有的知识。这也就是说,一个语句的预设总是潜藏或暗蕴于现存语句当中,它们实质上是没有被明确、直接表达出来的命题并通常为交际双方所公认的共同背景知识。因此,在具体交际中,为了使语言简练,重点突出,交际双方一般未必也不必把这些共同的背景知识去一一加以说出或特别给予点明,而主要是通过预设来实现它们。著名逻辑学家凯南(E.L,Keenan)认为:“许多句子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条件和语言环境,为了使说出来的话能让人听懂(懂得想要表达的字面意义),就必须满足这些条件。这些条件自然叫作句子的预设。”该处的“文化条件和语言环境”显然就是一种语境或知识背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社会活动,通常都是具有特定目的或明确意图的活动;人们的语言交际活动同样如此,其过程一般为说话者S利用所说话语T,向听话者H表述他的思想,表达他的感情,并试图产生某种目的和结果的活动。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一般来说,预设并不位于语句的信息中心,是语句的非重音部分,它通常表现为双方已知的共有背景信息;而人们交际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新知识,因此,预设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构成双方争论的焦点,双方交流的核心应当是语句中的新的断言部分;只有当另一方认为预设为假或其真值尚不确定的情况下,交际双方才会直接针对预设展开探讨,澄清预设,从而确保交际的正常进行。当然,上述的分析也表明,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预设也可以是说话者为了某种特殊的需要而故意认为交际双方思想上所共有的东西,这就是说,有时为了某种特殊目的,说话者可能故意假设听话者了解某种情况,从而产生某种假定性的预设,但我们不能据此就断言说话者不会说话或愚昧无知,恰恰相反,他们有可能正好是善于运用预设的智慧之士。
三、自然语言的预设机制
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是自然语言的一项重要功能,而为了充分发挥自然语言的交际功能,体现自然语言的简洁、形象、生动、幽默,避免歧义,自然語言的预设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汉语中的“吃花生”是指吃花生仁,“贪杯”中的杯是指酒杯,而不可能指“茶杯”,“贪杯”的意思也不是指人们贪图酒杯,而是指人们贪图酒杯里的“酒”,引申指喝酒无节制。上述语句虽然不太精确,却并不影响人们的日常交际,因为交际双方都理解该类语句中所包含的预设。汉语中诸如此类包含预设的语句可谓不胜枚举,俯拾皆是。如“吃东坡肉”特指吃苏东坡发明的一种烹饪猪肉的菜肴,“去电影院”特指去电影院看电影等。这些语句表达的含义和语言的字面意思虽然不同,显得很不规范,但在特定的语境下并不会引起人们的误解,就是因为自然语言有着广泛的预设机制。
预设的语用分析表明,预设通常是交际双方的已知共有信息或者说话者认为听话者应当知道的信息,其主要功用只是为了使语言更简练。但实际交际中的情况显然并非如此,有时说话者会把一些真值尚有疑问或对方尚不清楚的事实作为预设来说出,其目的只是为了使交际气氛更融洽,避免尴尬的出现。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总有某些事件不方便直接说出,如果以预设的形式说出,效果更好。比如下面描写的情境就是如此:
王先生和张小姐是一个单位的同事,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王先生对张小姐产生了爱慕之情并展开了心照不宣的追求之举,经常无故献殷勤。张小姐察觉后感觉很劳神,因为张小姐已经有了男朋友了,她并不打算与王先生建立恋爱关系。但如果直接赤裸裸地拒绝王先生的求爱,她又担心他难以接受并从而影响团结。为了早日打破僵局避免王先生进一步的误会和纠缠,张小姐一方面要想办法把这一情况尽快告诉王先生,让王先生知难而退,同时另一方面又要顾及王先生的自尊。一天,王先生请张小姐晚上七点钟一起去看电影,张小姐听后灵机一动,趁机说:“对不起,今天晚上七点钟我和我男朋友有个约会。”张小姐的上述语句中显然包含了如下的预设,即“我已有了男朋友。”这样,张小姐就通过预设把自己想说的话巧妙地告诉了对方,从而不令谈话双方感到过于难堪。
预设的语用分析也表明,预设的命题未必一定为真,有时甚至会故意作假,以便实现说话者真正的说话意图。如下面的著名典故中就是如此:
战国时燕国国王一天十分愤怒,下令把某人剐死,而此人所犯的过失实际上很小。大臣们明知国王命令不当,却不敢进谏。勇敢聪明的大臣晏子却站起来对国王说:“由我来剐他。”晏子拿着刀走向此人。这时晏子忽然问国王:“古圣先王剐人从何剐起?”燕王无言以答,想了一会儿说:“免了他罢!”
在该故事中,古圣先王剐人是该段文字所暗含的预设,而实际状况是古圣先王从来没有剐人的先例,进而使燕王意识到自己剐人行为的错误。这里,晏子巧妙地利用了特指疑问话语的预设得到了规劝的目的,成功地挽救了一个人的性命。
当然,上面所列举的预设都比较简单,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有时话语的预设比较复杂,它涉及到整个客观背景知识,比如下面一段话中的预设:
相传佛教五祖想要传衣钵给弟子,要求诸弟子作一偈送来。大弟子的偈语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五祖看了后认为“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后来烧火和尚惠能也作一偈送上,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认为此偈见自本性,将衣钵传授给他,使成六祖。
以上两个偈语中所体现的预设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偈语中的菩提树、明镜台意指身与心,比喻佛教徒要随时加强身与心的洗涤与修练,始终保持心明身净,不沾一点尘埃。该推论中潜藏着一个预设,即身与心是客观存在的,该观点意味着大弟子尚未达到彻底的“空”的境界。而惠能的偈语正是针对第一个偈语的预设而来,认为“本来无一物”,因此何谈染尘埃?惠能的“空”论彻底取消了前一语句的预设,更符合佛教教义,因此五祖把衣钵传授给他。通过上述典故可以看出,由于人们的世界观不同,所掌握的客观背景知识不同,所以体现在话语中的预设也不尽相同。
总之,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语言交际,语言交际却离不开预设,能恰当而灵活地掌握和运用预设,对于交际的成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徐传宇.预设在侦查讯问中的运用[J] .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2]斯塔纳克.论预设[ J] .胡泽洪译.哲学译丛,1999(2).
[3]黄华新.语言交流的逻辑——表达和理解的理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P137.
[4]沈晓涓.虚假语用预设研究[D] .汕头大学,2008.
作者简介:徐传宇(1968—)男。哲学硕士。江苏警官学院基础部教师。
※基金项目:江苏警官学院科研项目《预设理论前沿问题研究》(2014SJYSY13)、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T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