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合作学习小组有效模式探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4854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高中英语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在平时的英语课堂上,合作学习小组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各方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意义
  通过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一方面可以使成绩差的同学与好的同学成为组员,使差生找到归属感,通过参与小组活动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集思广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人看的角度也不同,通过参与小组活动,可以拓展思维。再者,学语言就是为了能够使用这种语言,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使更多的学生能有机会开口表达,同时也迫使一些懒思考的学生能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思维。
  二、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模式
  许多的教育教学专家都认同,将全班学生按照优、中、差比率,分成几组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小组竞争意识,对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具体怎么分组,怎么操作小组活动,本人很是疑惑,长久不得要领,因此开始了分组的探究。
  模式一:按照前后左右4~6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
  优点:学生有了与同学讨论的习惯,开展的小组活动使学生集思广益,课堂较活跃。优秀学生更有表现欲,差生也可以听到更多的意见。
  弊端:有可能几个“尖子”都聚到一起,激烈讨论的同时,其他组都是成绩较差的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就没法进行,在合作学习中,他们没有得到帮助,也没有自己的观点,如果遇到讨论的话,他们只好保持沉默。
  模式二:将全班学生按照优、中、差比率,7~8人一个小组,但不是按座位,各小组成员都是分散在教室的各个地方,只是开展小组活动的时候才聚一起。
  优点:有了合作学习小组,有了合作学习小组活动,学生可以有了小团体一起讨论学习,有了小团体的荣誉感,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
  弊端:由于学生的座位不是在一起的,有时候会因为各成员的学习生活安排不同而难以实施小组活动,导致有的活动实施力度不够,成员之间没法监督,或者成绩好的学生直接承包了学习任务。而且有的课堂讨论就没法在合作学习小组里进行,而只是前后左右之间讨论。也没有可以执行的评价标准。
  模式三:在班主任的协助下,全班学生按照优、中、差搭配原则,把全班分成8人左右的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里也要突显每个科目的优势学生及各方面都较落后的学生,还把内向、开朗的学生进行搭配,文理兼顾。小组成员就坐在一起,这个合作学习小组也是班级其他科目、其他活动小组,也就是说,这个合作学习小组一旦成立,他们在班级其他活动都是一起的。
  优点:这样的学习合作小组,不仅在英语课堂、课后比较容易实施小组活动,在其他科目、其他活动也容易把学生凝聚起来;每个组都有优势,也都有自己的不足;竞争更激烈,学生的团体归宿感更强。
  弊端:每个小组的英语科目的“尖子”水平也不大相同,每个小组里,“尖子”独树一帜,往往没有呼应。
  三、通过总结优劣改进措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及其他科目教师的反馈,第三种分组方式能更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但要改变“尖子”没有呼应的现象,需要有一定的评价机制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1.建立合作学习小组积分表
  每个小组每次的小组活动都有评价,教师根据小组活动的表现,适当的给表现好的小组及小组成员加分,每周评出小组积分前三名,个人积分前三名,予以口头表扬、班级公告栏张榜。
  2.每个合作学习小组都有一位组长,以及各科目的代表,并对英语科目代表进行培养
  每位成员组内排序,回答问题时,可以让所有小组相同序号的学生回答,科目组长必须监督组内的同学学习,共同完成小组活动。
  3.每次考试的成绩,按照小组成员计算平均分,并查看成绩的进退
  每一种模式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对学生在一段时间里有比较大的激励作用。高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学生更易于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在共同的活动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各方面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是近年来在小学普及的一门应用学科,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天生模仿力较强,所以对于英语学习的可塑性很强。但语言又是一个比较系统的科目,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又没有达到精通语言规律的程度,因此我们要借助小学生活泼好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以我为主的游戏教学。  关键词:英语教学 游戏 作用  小学英语应该是一门既枯燥又有趣的学科。说它枯燥,因为作为一门语言,有它自身的语言规律和语法规
期刊
《小学语文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呀,有乐趣才会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  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感受书的神奇——激发阅读的乐趣
期刊
时间过得飞快,我已经从教16个年头了,班主任工作已经干了15年。实话说当班主任不容易,压力很大,主要是:学生带来的知识压力、学校管理带来的压力、家庭生活带来的压力、身体状况带来的压力、学生安全方面思想的压力,种种压力都让我感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圣神使命。作为世界上最小的主任有时也感到“鸭梨山大”喔。 但我常这样勉励自己,做班主任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只要你用心去做。所以,工作中,我常做换位思考,假如
期刊
为了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以健康的发展,特别对于我们的民族学校学生来说,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还需要社会和家庭诸方面的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又起着主导作用。学校作为专职教育机关,有着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科学的组织,有经验丰富、掌握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专门教育工作者。同时,学校具有青少年学生集
期刊
想像是创造性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精神源泉。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一种途径。而“想像”表面看来是难以摸得着的抽象的东西,怎样切实有效地去训练学生的想像,让学生在想像的天空中翱翔,下面是本人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探索。  一、语言方面的训练
期刊
Noticing(关注)该词在“形式聚焦”教学法中是一个高频词汇,它在Schmidt的研究文献 Noticing Hypothesis中被着重提到。他认为noticing是学习发生的一个强烈并且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语法教学中被广泛运用于语法形式的关注,外部语法教学支持的内化等。然而该文献也引出了批判性的思想并给教学法提供了另一个不同的角度。Truscott对noticing假设提出了两个主要的质疑
期刊
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关键,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学生工作虽不能囊括学校的全部工作,但却说明了班主任工作在整个学校中的重要性。小学班主任面对6、7岁乃至11、12岁的儿童,工作更加繁重。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从繁重中尽量解脱出来,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亲近孩子,树立
期刊
传统教学是“向40分钟要质量”,到现在素质教育改革,无不显示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一段话让我们每个教师深有感触:“课堂是一个值得我们好好经营的地方,是我们人生修炼的道场。课堂就是一本人生的大书,赢在课堂,就是赢得人生”。提高小学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至关重要。那么,作为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践,谈谈几点不成
期刊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就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一、保持课堂愉悦感,营造生本课堂  同样的学习任务,对有的学生适宜,而对
期刊
幼儿期是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期,绘画活动更是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认识的重要方式,然而,在幼儿的绘画活动中,成人往往喜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引导和评判孩子的作品,以传授绘画基础知识,培养绘画基本技能作为主要目的,一般以:出示范画→教师示范→幼儿模仿→教师评价的传统模式,评价幼儿作品的标准是“像不像”,幼儿作品只是单纯地模仿教师的范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禁锢幼儿的思维,忽视他们的情感、对美的追求,而且扼杀了幼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