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是一种以活动的图像为主要载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具有和电影相似的表现手法。蒙太奇(Montage)作为电影的画面组接技巧,被电视所继承和使用。
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兼有新闻性和艺术性的片种,无疑其表现形式是比较接近于电影的。在纪录片的前期拍摄阶段,往往要拍摄大量素材,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如何从一大堆零散杂乱的素材中,挑选出有价值的镜头,再将这些镜头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合成为优美、流畅、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电视画面?电视纪录片的蒙太奇有哪些需要遵循的规律和方法?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镜头转换的逻辑基础
一部电视纪录片通常包含几十个到几百个镜头,任意两个镜头之间的切换都需要剪辑者精心设置。画面剪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同一目的可以有不同的剪辑方法,甚至很难说哪一种是最佳方案。但无论如何,它还是必须要遵守观众心理感受的一般规律,镜头的转换必须符合一定的逻辑要求。
1、符合生活的逻辑
镜头的切换首先要遵循生活的逻辑。比如一个人走进家门,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看新闻,这是一个连续的动作过程。一个人实施犯罪行为,被抓获判刑,锒铛入狱,这是一个事件的发展过程。当然,电视画面的剪辑,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事件的全过程展示给观众。它表现的是一种观众能够接受的、屏幕所特有的时空连贯,是对事物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的重新组合。必须注意时间的连贯和空间的统一。首先,动作或事件的发展离不开时间的因素。时间的连贯性是画面流畅的必要前提,剪接时忽视了这一点,就会造成逻辑混乱。比如表现一个书法家的创作过程,如果上一个镜头是写完字盖印章,后面又接一个正在写字的镜头,就不符合生活的逻辑了。其次,动作或事件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和发展的,这就要求剪辑者时刻注意统一空间的概念。统一空间是指为了表现一个空间内发生的活动,一组镜头所展现的空间保持一致。这种空间的统一感是靠环境和参照物体现的。看到镜头里的大海、帆船、浪花、海鸥,观众可以知道这是海上的环境。如果中间插上一个火车的镜头,就破坏了空间的统一。
2、符合观众的心理逻辑
观众欣赏艺术作品,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电视纪录片的画面剪辑,除了要考虑生活本身的逻辑,还要考虑观众观看时的心理逻辑。对于电视画面,镜头的切换就是人们注意力转移的要求,镜头的长度就是人们感兴趣程度的要求,镜头角度、景别的变化就是人们观察事物时视点改变的要求。除了视觉感受规律以外,还有观众对于情绪的感受、对于内容的感受、对于内涵外延的感受等等。因此,镜头的转换必须综合考虑观众的心理需求。
首先,观众要了解画面所传达的信息。电视画面可以表现大千世界、各种事物,对于同一个对象,不同景别的镜头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景别的变换,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了解不同的画面信息的。比如,远景用来介绍大场面的环境,如山川、田野、城市等;全景用来介绍整体人物或环境,如会场、大楼、集会人群等;中景用来介绍人的位置、状态及相互关系等;近景或特写用来突出人物表情、动作等观众感兴趣的细节。正确运用不同景别的镜头,可以满足观众不同的心理需求,反之则会让人感到不满足。
其次,观众希望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用画面表现一件事物,可以平铺直叙、平平淡淡,也可以充满浓郁的感情色彩。比如纪录片《我的小学》末尾,随着主人公和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镜头由课堂里转换到学校外景,再转换到村庄全景、天空,就很好地渲染了气氛,也让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3、符合艺术的逻辑
艺术表现有自己的逻辑,也就是说,艺术家运用独到的方法和技巧,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思想感情。纪录片镜头的组接,在很多情况下不仅仅是为了叙述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为了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情绪。
比如说视觉节奏的控制。通过镜头长度的变化,可以在观众的心理上产生完全不同的情绪。依次变短的镜头组接,可以造成紧张的感觉,而较长的镜头组接,则有一种舒缓、平稳的情绪效果。再比如声画分立的运用。声画分立是指画面和声音不一致,通过声画的冲突效果产生某种寓意。如电视纪录片《雕塑家刘焕章》的结尾,镜头从刘家慢慢拉远,而斧凿声却越来越响,这种变形处理造成一种意犹未尽,昂扬向上的意境。
二、镜头转换的基本原则
镜头切换基本原则的掌握,主要是指画面剪接点的掌握。谢尔曼在《论剪接艺术》一文中指出:“每做一次剪辑,都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把注意力从一个形象转换到另一个形象,不论转换得如何流畅,只有在为了一个特殊的戏剧性理由时,剪接才是真正起作用的。”因此,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去理解以下的这些剪辑原则:
1、避免产生视觉跳动
镜头切换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在转换过程中使人在视觉上感到自然、流畅,注意力自然而然地从一个场景转换到另一个场景,也就是说,视觉上不要产生生硬的跳动感(特殊情况除外)。
视觉跳动感是一种很微妙的心理现象。画面和画面的转换,本身就是一种视觉形象的中断。景别的改变,比如从全景到中景,是一种较大幅度的空间位移,主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通常得到的是视觉连贯感;而相同背景中的主体错位,比如人物访谈中经过剪切后的断点,只是一种很小幅度的位移,却会造成视觉跳动感。究其原因,应该这样解释:景别、视角的大幅度变化,符合观众全方位了解事物的心理需求,因此感觉流畅;而景别、视角的微调不符合观众的心理预期,故而感觉跳跃。
除了景别、角度的因素,色彩和影调也会影响画面的连续感。表现同一场景的一组镜头,应当尽量保持色彩和影调的一致,否则也容易产生视觉跳动。
2、主镜头和插入镜头
在纪录片中,为了表现一个连续进行的场面或动作,可以用一个不间断的长镜头,保持事物的时空连续性和人物活动的自然状态。但是,用得不好,也可能会显得沉闷、呆板。为了避免这一点,可以采用主镜头和插入镜头相交错的表现手法,打破事物本身固有的时空和节奏,形成一种活泼的格局。
主镜头是为了展现事物或动作的完整面貌而拍摄的镜头,是一个段落的主导部分,相对来说持续时间较长;插入镜头是在主镜头的进行中,穿插一个和主镜头中的内容有关的镜头,比如说主镜头画面中的一个局部,以便更细致地表现场景中有特殊含义的细节;或者和主镜头内容有着内在逻辑关联的画面,以便表现特定的含义。
插入镜头的作用有很多种。有的可以突出细节,满足人们深入了解事物的心理需求;有的可以烘托气氛,通过画面的变化强化心理感受;有的可以用插入镜头省略一段进程的中间环节,使动作或事件显得更紧凑;有的可以掩盖同期声剪辑造成的画面跳动;有的可以起过渡的作用,使两个不连贯的镜头显得连贯;有的可以表现主镜头内主体人物看到的东西,或想象到、回忆到的情景;有的可以体现一种因果关系;有的提醒观众注意与主镜头相关联的另外一个场景……
3、画面内运动的剪接点
如果纪录片的一组镜头是表现人物或物体的运动的,剪接点的选择会直接影响运动过程的流畅,进而影响画面的顺畅。只有按照表现效果的要求和镜头内主体的运动规律来连接镜头、转换场景,才能使镜头的衔接和谐、顺畅,显得一气呵成。
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可以用一组不同景别和角度的镜头表现。为了动作的连贯,可以在动作的中间切换镜头,比如一个人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开,就选择在站立的过程中切换。在动作中转接镜头,能使主体的运动和镜头的变换保持协调一致。
当然,电视纪录片一般都会对冗长的动作过程进行裁剪,在用若干动作片断来表现完整的动作时,需要剪辑者选择合适的转换时机,使不连续的动作变得顺畅。
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兼有新闻性和艺术性的片种,无疑其表现形式是比较接近于电影的。在纪录片的前期拍摄阶段,往往要拍摄大量素材,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如何从一大堆零散杂乱的素材中,挑选出有价值的镜头,再将这些镜头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合成为优美、流畅、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电视画面?电视纪录片的蒙太奇有哪些需要遵循的规律和方法?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镜头转换的逻辑基础
一部电视纪录片通常包含几十个到几百个镜头,任意两个镜头之间的切换都需要剪辑者精心设置。画面剪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同一目的可以有不同的剪辑方法,甚至很难说哪一种是最佳方案。但无论如何,它还是必须要遵守观众心理感受的一般规律,镜头的转换必须符合一定的逻辑要求。
1、符合生活的逻辑
镜头的切换首先要遵循生活的逻辑。比如一个人走进家门,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看新闻,这是一个连续的动作过程。一个人实施犯罪行为,被抓获判刑,锒铛入狱,这是一个事件的发展过程。当然,电视画面的剪辑,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事件的全过程展示给观众。它表现的是一种观众能够接受的、屏幕所特有的时空连贯,是对事物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的重新组合。必须注意时间的连贯和空间的统一。首先,动作或事件的发展离不开时间的因素。时间的连贯性是画面流畅的必要前提,剪接时忽视了这一点,就会造成逻辑混乱。比如表现一个书法家的创作过程,如果上一个镜头是写完字盖印章,后面又接一个正在写字的镜头,就不符合生活的逻辑了。其次,动作或事件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和发展的,这就要求剪辑者时刻注意统一空间的概念。统一空间是指为了表现一个空间内发生的活动,一组镜头所展现的空间保持一致。这种空间的统一感是靠环境和参照物体现的。看到镜头里的大海、帆船、浪花、海鸥,观众可以知道这是海上的环境。如果中间插上一个火车的镜头,就破坏了空间的统一。
2、符合观众的心理逻辑
观众欣赏艺术作品,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电视纪录片的画面剪辑,除了要考虑生活本身的逻辑,还要考虑观众观看时的心理逻辑。对于电视画面,镜头的切换就是人们注意力转移的要求,镜头的长度就是人们感兴趣程度的要求,镜头角度、景别的变化就是人们观察事物时视点改变的要求。除了视觉感受规律以外,还有观众对于情绪的感受、对于内容的感受、对于内涵外延的感受等等。因此,镜头的转换必须综合考虑观众的心理需求。
首先,观众要了解画面所传达的信息。电视画面可以表现大千世界、各种事物,对于同一个对象,不同景别的镜头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景别的变换,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了解不同的画面信息的。比如,远景用来介绍大场面的环境,如山川、田野、城市等;全景用来介绍整体人物或环境,如会场、大楼、集会人群等;中景用来介绍人的位置、状态及相互关系等;近景或特写用来突出人物表情、动作等观众感兴趣的细节。正确运用不同景别的镜头,可以满足观众不同的心理需求,反之则会让人感到不满足。
其次,观众希望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用画面表现一件事物,可以平铺直叙、平平淡淡,也可以充满浓郁的感情色彩。比如纪录片《我的小学》末尾,随着主人公和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镜头由课堂里转换到学校外景,再转换到村庄全景、天空,就很好地渲染了气氛,也让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3、符合艺术的逻辑
艺术表现有自己的逻辑,也就是说,艺术家运用独到的方法和技巧,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思想感情。纪录片镜头的组接,在很多情况下不仅仅是为了叙述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为了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情绪。
比如说视觉节奏的控制。通过镜头长度的变化,可以在观众的心理上产生完全不同的情绪。依次变短的镜头组接,可以造成紧张的感觉,而较长的镜头组接,则有一种舒缓、平稳的情绪效果。再比如声画分立的运用。声画分立是指画面和声音不一致,通过声画的冲突效果产生某种寓意。如电视纪录片《雕塑家刘焕章》的结尾,镜头从刘家慢慢拉远,而斧凿声却越来越响,这种变形处理造成一种意犹未尽,昂扬向上的意境。
二、镜头转换的基本原则
镜头切换基本原则的掌握,主要是指画面剪接点的掌握。谢尔曼在《论剪接艺术》一文中指出:“每做一次剪辑,都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把注意力从一个形象转换到另一个形象,不论转换得如何流畅,只有在为了一个特殊的戏剧性理由时,剪接才是真正起作用的。”因此,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去理解以下的这些剪辑原则:
1、避免产生视觉跳动
镜头切换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在转换过程中使人在视觉上感到自然、流畅,注意力自然而然地从一个场景转换到另一个场景,也就是说,视觉上不要产生生硬的跳动感(特殊情况除外)。
视觉跳动感是一种很微妙的心理现象。画面和画面的转换,本身就是一种视觉形象的中断。景别的改变,比如从全景到中景,是一种较大幅度的空间位移,主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通常得到的是视觉连贯感;而相同背景中的主体错位,比如人物访谈中经过剪切后的断点,只是一种很小幅度的位移,却会造成视觉跳动感。究其原因,应该这样解释:景别、视角的大幅度变化,符合观众全方位了解事物的心理需求,因此感觉流畅;而景别、视角的微调不符合观众的心理预期,故而感觉跳跃。
除了景别、角度的因素,色彩和影调也会影响画面的连续感。表现同一场景的一组镜头,应当尽量保持色彩和影调的一致,否则也容易产生视觉跳动。
2、主镜头和插入镜头
在纪录片中,为了表现一个连续进行的场面或动作,可以用一个不间断的长镜头,保持事物的时空连续性和人物活动的自然状态。但是,用得不好,也可能会显得沉闷、呆板。为了避免这一点,可以采用主镜头和插入镜头相交错的表现手法,打破事物本身固有的时空和节奏,形成一种活泼的格局。
主镜头是为了展现事物或动作的完整面貌而拍摄的镜头,是一个段落的主导部分,相对来说持续时间较长;插入镜头是在主镜头的进行中,穿插一个和主镜头中的内容有关的镜头,比如说主镜头画面中的一个局部,以便更细致地表现场景中有特殊含义的细节;或者和主镜头内容有着内在逻辑关联的画面,以便表现特定的含义。
插入镜头的作用有很多种。有的可以突出细节,满足人们深入了解事物的心理需求;有的可以烘托气氛,通过画面的变化强化心理感受;有的可以用插入镜头省略一段进程的中间环节,使动作或事件显得更紧凑;有的可以掩盖同期声剪辑造成的画面跳动;有的可以起过渡的作用,使两个不连贯的镜头显得连贯;有的可以表现主镜头内主体人物看到的东西,或想象到、回忆到的情景;有的可以体现一种因果关系;有的提醒观众注意与主镜头相关联的另外一个场景……
3、画面内运动的剪接点
如果纪录片的一组镜头是表现人物或物体的运动的,剪接点的选择会直接影响运动过程的流畅,进而影响画面的顺畅。只有按照表现效果的要求和镜头内主体的运动规律来连接镜头、转换场景,才能使镜头的衔接和谐、顺畅,显得一气呵成。
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可以用一组不同景别和角度的镜头表现。为了动作的连贯,可以在动作的中间切换镜头,比如一个人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开,就选择在站立的过程中切换。在动作中转接镜头,能使主体的运动和镜头的变换保持协调一致。
当然,电视纪录片一般都会对冗长的动作过程进行裁剪,在用若干动作片断来表现完整的动作时,需要剪辑者选择合适的转换时机,使不连续的动作变得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