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菜高产的关键是确立高产水平下的群体和个体的关系,建立高光效结角层,使油菜的源、库、流和角、粒、重协调增长,通过狠抓各个生育阶段的关键措施,提高群体质量,主攻“秋发、冬壮、春稳、活熟”,最终实现高产高效。
一、技术原理
1.高光效结角层结构的形成涉及
各期干物质的合理积累与籽料产量的关系;群体适宜LAI(叶面积指数)的发展和适宜PAI(角果皮面积指数)的合理交替;合理的茎枝组成及期形成等三个主要方面。
这三个方面的合理形态生理质量指标,构成了油菜高产群体(群体总有效角果达350~400万/亩,每角粒熟16~18粒,千粒重3.6g以上,250kg以上/亩)的质量指标。
2.试验实践表明
增加开花结角期群体光合宜量是实现油菜高产的基础,也是油菜高产栽培的核心;油菜高产最适PAI和LAI分別为4.3和4.4左右。高产油菜在开花期内叶面积下降75%左右较为适宜,终花后,随着角果的直一步生长,叶面积继续下降,至终花后10左右,叶面积全角果皮所代替;高产油菜单株适宜利用的一次分枝数为11~12个,二次分枝数为10~15个,甘蓝型油菜高产群体适宜茎枝配比为主轴0.65~0.75万/亩、一枝分枝8~9万/亩、二次分枝9~10万/亩。在每亩19万左右的总茎枝数中,二次分枝数要占50%以上。
油菜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实质是建立具有适宜总茎枝数和茎枝的合理比例、具有高光效的适宜角果量的优质群体,注重“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要求在群体各生育阶段,掌握“壮、稳、盛、高”四个环节,即在苗前至越冬期生长健壮、返青至抽薹前后长势平稳、抽薹后期至始花期生长要旺盛。在生产应用时,围绕降密、早播与化控紧密结合中,油菜先旺后壮安全越冬,为高产打下基础。在适时增N的基础上增加P、K肥的用量,调整前后期施肥比例,在适量施用苗肥的基础上,控制腊肥施用,根据苗情,推迟施用薹肥,以减少无效分枝和低效分枝的发生,增加高效的一次分枝及其上部第二次分枝数;后期抓好降防病,维持根系活力提高角果皮的光合生产能力。
二、技术要点
“秋发、冬壮、春稳、活熟”是油菜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的关键。
1.秋发
秋发苗要求在适宜群体起点基础上,越冬始期(12月20日前后)主茎叶龄达16~18叶,单株绿叶9~11张,其中大叶(叶宽≥10cm的绿叶)4~5张,根颈粗1.4~1.6cm,叶面积指数1.6~2.0。
(1)适期早播。育足矮壮苗,在选好旱地茬苗床、施足施全肥料在精整苗床的基础上一是确定最佳播期为9月中旬;二是稀播匀播。以1:7备足秧田,并在稀播匀播的基础上,每平方米留100~150株菜苗为宜;三是控高促壮。在三叶一心期兑水亩喷15%多效唑50g。同时还应做好秧田期的其他田管工作,确保栽前达到叶龄6.5~7.0,单株绿叶5.5~6.5张,根颈粗0.5~0.6cm,且秧苗矮壮的指标。
(2)提高移栽质量,早管促秋发。一是适龄旱栽。通常秧龄达到30~35d,即10月中旬左右适墒移栽最适宜;二是合理群体起点,栽足适宜株数。高产栽培以亩栽7000~8000株为宜,具体为垄宽8尺8棵菜根即行距1尺,一脚盖满两棵菜即株距6~7寸;三是施足施全肥料。高产油菜大田需N、P2O5、K2O化肥用量通常分别为23~25kg、9~10kg、10~11kg。基肥要求在亩施优质有机肥20担的基础上,化肥用量N7.5~10kg、P2O56~7kg、K2O7~8kg、硼肥0.5kg;四是栽后及时培土护苗、沟系配套、浇好活棵水。浇水时亩加N2.5~4.0kg作提苗肥;五是搞好化学除草、查蚜虫等其他田管工作。
2.冬壮
高产油菜冬季易发冻害,因此要促进菜苗健壮充实。冬促进分枝花芽分化,促进根系深扎扩展,提高茎蘖厚度,增强抗倒能力。
3.春稳
在苗情指标上可用“平头高度”来诊断,高产油菜要求“平头高度”达到38~45cm。构成“平头高度”的这组叶片在越冬后期至返青期逐步展开,返青期的“叶层高度”与“平头高度”密切相关。因此,提前用返青期的“叶层高度”来指导苔肥施用较为实际。
调控技术关键是合理施肥运筹。在春肥腊肥的基础上,苔肥施用应遵循“因苗定时、因苗定量”的原则灵活掌握。高产油菜返青期的:“叶层高度”通常为25~30cm,一般苔肥施用量掌握亩用尿素10~12.5kg。
4.活熟
确保后期活熟是产量形成期实现高光效、高干物质积累的关键,关键要做好后期“四防”:一防渍害;二防病害;三防倒伏;四防早衰。及时清沟保持沟系通畅,实行初花期和盛花期二次“肥药混喷”。
三、注意事项
1.提高后期N肥比例,掌握前促、中控、后重的原则。施足基肥,占一生总施N量的45%~50%;看苗补施苗肥,占10%~12.5%;适当推迟苔肥,占30%~35%。
2.油菜在苗肥对钾的吸收较多,但在高产条件下,苔肥对钾的吸收量较大,所以部分作苔肥追肥效果较好,特别是砂性土壤。
一、技术原理
1.高光效结角层结构的形成涉及
各期干物质的合理积累与籽料产量的关系;群体适宜LAI(叶面积指数)的发展和适宜PAI(角果皮面积指数)的合理交替;合理的茎枝组成及期形成等三个主要方面。
这三个方面的合理形态生理质量指标,构成了油菜高产群体(群体总有效角果达350~400万/亩,每角粒熟16~18粒,千粒重3.6g以上,250kg以上/亩)的质量指标。
2.试验实践表明
增加开花结角期群体光合宜量是实现油菜高产的基础,也是油菜高产栽培的核心;油菜高产最适PAI和LAI分別为4.3和4.4左右。高产油菜在开花期内叶面积下降75%左右较为适宜,终花后,随着角果的直一步生长,叶面积继续下降,至终花后10左右,叶面积全角果皮所代替;高产油菜单株适宜利用的一次分枝数为11~12个,二次分枝数为10~15个,甘蓝型油菜高产群体适宜茎枝配比为主轴0.65~0.75万/亩、一枝分枝8~9万/亩、二次分枝9~10万/亩。在每亩19万左右的总茎枝数中,二次分枝数要占50%以上。
油菜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实质是建立具有适宜总茎枝数和茎枝的合理比例、具有高光效的适宜角果量的优质群体,注重“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要求在群体各生育阶段,掌握“壮、稳、盛、高”四个环节,即在苗前至越冬期生长健壮、返青至抽薹前后长势平稳、抽薹后期至始花期生长要旺盛。在生产应用时,围绕降密、早播与化控紧密结合中,油菜先旺后壮安全越冬,为高产打下基础。在适时增N的基础上增加P、K肥的用量,调整前后期施肥比例,在适量施用苗肥的基础上,控制腊肥施用,根据苗情,推迟施用薹肥,以减少无效分枝和低效分枝的发生,增加高效的一次分枝及其上部第二次分枝数;后期抓好降防病,维持根系活力提高角果皮的光合生产能力。
二、技术要点
“秋发、冬壮、春稳、活熟”是油菜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的关键。
1.秋发
秋发苗要求在适宜群体起点基础上,越冬始期(12月20日前后)主茎叶龄达16~18叶,单株绿叶9~11张,其中大叶(叶宽≥10cm的绿叶)4~5张,根颈粗1.4~1.6cm,叶面积指数1.6~2.0。
(1)适期早播。育足矮壮苗,在选好旱地茬苗床、施足施全肥料在精整苗床的基础上一是确定最佳播期为9月中旬;二是稀播匀播。以1:7备足秧田,并在稀播匀播的基础上,每平方米留100~150株菜苗为宜;三是控高促壮。在三叶一心期兑水亩喷15%多效唑50g。同时还应做好秧田期的其他田管工作,确保栽前达到叶龄6.5~7.0,单株绿叶5.5~6.5张,根颈粗0.5~0.6cm,且秧苗矮壮的指标。
(2)提高移栽质量,早管促秋发。一是适龄旱栽。通常秧龄达到30~35d,即10月中旬左右适墒移栽最适宜;二是合理群体起点,栽足适宜株数。高产栽培以亩栽7000~8000株为宜,具体为垄宽8尺8棵菜根即行距1尺,一脚盖满两棵菜即株距6~7寸;三是施足施全肥料。高产油菜大田需N、P2O5、K2O化肥用量通常分别为23~25kg、9~10kg、10~11kg。基肥要求在亩施优质有机肥20担的基础上,化肥用量N7.5~10kg、P2O56~7kg、K2O7~8kg、硼肥0.5kg;四是栽后及时培土护苗、沟系配套、浇好活棵水。浇水时亩加N2.5~4.0kg作提苗肥;五是搞好化学除草、查蚜虫等其他田管工作。
2.冬壮
高产油菜冬季易发冻害,因此要促进菜苗健壮充实。冬促进分枝花芽分化,促进根系深扎扩展,提高茎蘖厚度,增强抗倒能力。
3.春稳
在苗情指标上可用“平头高度”来诊断,高产油菜要求“平头高度”达到38~45cm。构成“平头高度”的这组叶片在越冬后期至返青期逐步展开,返青期的“叶层高度”与“平头高度”密切相关。因此,提前用返青期的“叶层高度”来指导苔肥施用较为实际。
调控技术关键是合理施肥运筹。在春肥腊肥的基础上,苔肥施用应遵循“因苗定时、因苗定量”的原则灵活掌握。高产油菜返青期的:“叶层高度”通常为25~30cm,一般苔肥施用量掌握亩用尿素10~12.5kg。
4.活熟
确保后期活熟是产量形成期实现高光效、高干物质积累的关键,关键要做好后期“四防”:一防渍害;二防病害;三防倒伏;四防早衰。及时清沟保持沟系通畅,实行初花期和盛花期二次“肥药混喷”。
三、注意事项
1.提高后期N肥比例,掌握前促、中控、后重的原则。施足基肥,占一生总施N量的45%~50%;看苗补施苗肥,占10%~12.5%;适当推迟苔肥,占30%~35%。
2.油菜在苗肥对钾的吸收较多,但在高产条件下,苔肥对钾的吸收量较大,所以部分作苔肥追肥效果较好,特别是砂性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