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在课内,拓展于课外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anna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现象描述:
  一次,听一位青年教师执教一堂四年级的练习课,其中一项重点教学内容就是完成“读读背背”成语部分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八条和诸葛亮相关的成语。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设计了一个补充拓展的环节,有一个学生提到了一个源于“三国”真实历史的成语,老师就顺水推舟提到了《三国志》这部史书,让有兴趣的学生在闲暇时读一读其中的一些真实的历史故事,以便更近地接近史实,更真切、全面地了解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哪知老师刚把“《三国志》”三个字说出口,就马上有几个男生七嘴八舌了起来:“‘三国志’不是游戏吗?什么时候变成史书了?”其他学生看看这些男生,又看看老师,脸上的表情也是茫然的。老师一看这样的情景,就向学生解释:《三国志》是西晋史学家陈寿所写的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而《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三国真实历史所创作的小说,三分真,七分虚。的确有个网络游戏叫“三国志”,它只是借用《三国演义》的故事内容来涉及游戏框架而已。听后,学生才恍然大悟。
  问题诊断:
  语文的学习是广义的,学校课堂、生活经验、社会阅历等,形成了“大语文”的氛围。苏式教育所要求的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有赖于这种“大语文”的环境。而目前,提到学语文,常常是误定位成就是学校语文课堂的学习,依仗老师的传道授业,这造成了“教材没有、老师不提,学生就不知道”的局面。再者,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等现代化用具在家庭中的广泛普及,造成了孩童过早、过易地接触网络信息,使得一些不适宜的信息“侵占”、歪曲他们的意识,形成不正确的“第一印象”,产生了认知方面的误区。另外,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缺失,使得除书本以外的知识极度匮乏,造成了年龄段与课外知识积累的不均衡,缺乏学习助力。
  教学策略:
  一、巧融合,激发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的拓展,不是单独存在的一个部分,与课内阅读教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语文老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之初,就要有这样的“融合”意识:在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是否可以插入拓展阅读的环节?是否有适合的篇目或者书籍作为拓展阅读的内容?这项内容对学生有何促进作用?
  比如:二年级的《雨后》一文是冰心奶奶的作品,除此以外,她还有很多很多专门写给小朋友的作品。鉴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会自己去找这样的相关作品,那么,老师可以事先有所准备,在课文学完之后,带着孩子们一起读一读拓展的作品,初步感受一下其内容与魅力。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老师就完全可以在立足于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推荐适宜的课外阅读。在一次姑苏区某名师工作室的展示活动中,有一位老师就是在学好《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中的基础上,进行了第三课时拓展阅读的执教,牵引到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司马迁——忍辱负重的历史巨匠》,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有针对性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章节,精、略读相结合,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走近历史,全面认识人物。同时,这位老师还在教学的最后,买下了深入阅读的指引伏笔,激发了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还是需要老师给予指导的,既确保了课内知识与课外阅读的相对匹配,使得阅读随年段递增实现有层次地递进,又指引了阅读材料选择的方向,使其发挥良性效用。
  二、用妙招,落实阅读实践
  怎样开展阅读活动?老师需要运用一些技巧。不少学校的教室内,都开辟了“图书角”,在不同的年段,就可以安排合适的图书,方便学生阅读。所有的学校也都有阅览室,鼓励学生积极借阅图书,开展广泛的阅读活动。这些就是很好的拓展阅读的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在课间、午间等学生可能阅读的时间段,老师可以关注一下孩子们都在读什么书,发现问题,给予合理建议。我们学校开设的班级兴趣活动中,有一项就是由语文老师参与的“图书漂流”活动,在活动时间内,有的老师进行精品赏析,有的老师开展“全班共读一本书”,有的则组织开展“故事会”活动……在这样一些踏踏实实的活动,和孩子们一去阅读,同步指导方法,交流感受,使得孩子们渐对“书”有了感觉和兴趣。
  在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汲取书籍营养的黄金地点应该是在家庭。老师铺垫到位,学生就能主动将阅读延伸到校外的生活中去,与生活活动相融合,成为习惯,这便使阅读实践活动得到了充分落实。当学生对于阅读这项活动投入足够的劲头与趣味的时候,它就能渐渐在孩子的生活中占据一定地位,那么,自然能减少花在无益活动上的时间,它就有了和电子玩具、电脑游戏等“抢回”孩子的魅力,使孩子们逐渐不再空泛和虚度。
  三、趣活动,丰富阅读生活
  阅读拓展,需要有系列丰富的后续活动作为检验和延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平台组织、开展阅读的后续活动,比如:“读书小报”的制作与评比、“推荐一本好书”、读后感评比、“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出色的学生,给予表扬与奖励;优秀的作品,进行分享和展示;有效的经验,广泛传播和推广……这种推广,可以由个人到群体,由班级到全校,形成了阅读大氛围,就是形成了“大语文”环境的有利条件。
  四、精评价,深化阅读层次
  阅读过程中,老师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与导向,比如:对人物的评价、对作者与写作背景的领悟、阅读后的反思等等。由课内材料导向课外拓展阅读这种行为,从而使学生能够按要求读完某一本书,并不是终极目标。在这里,教师有价值的评价,就是一种肯定和助力,可以帮助学生架设延伸阅读、深化阅读的桥梁,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内化的习惯,使学生能真正在阅读中受益无限!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素质教育的呼声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探讨了在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累素材、仿写提高以及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把握好评价功能,以期能多管齐下实现个性化表达,提高学生的习作技巧。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作文教学 材料积累 个性化表达  纵观当前的中职学生作文,普遍存在语言基本功差、表达能力弱的不良现象,学生感觉无话可说,或者就是千篇一律
期刊
幼儿期是语言思维和想象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发展,有利于幼儿的思维发展。发展幼儿的语言,需要在形式多样的、有情趣的,且有目的意义的、真实的言语实践活动中。而传统的语言教学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传统语言阻碍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不利于幼儿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整合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我们应更新教育观念,重视语言活动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我在实施语言活动的过程中,改变以往静态的教学为动态的教
期刊
孩子多背诵、积累的好处毋庸置,但在开展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方法处理不当,导致背诵成了孩子的一种负担。如何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孩子喜欢上背诵呢?  一、咬文嚼字地读  宋代朱熹谈其读书经验时曾指出:“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东,亦奚益于学哉”(《文集·
期刊
子曰“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意为:人在修为时,该做的事要做,别人不做的,我要做,别人做了,我要力求做得更好;不该做的事不做,哪怕别人都在做,我也坚决不做。做人况且如此,做教师何尝不是一种修为呢?特别是农村小班化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又该如何定位呢?  一、有所为:该做的事要做  作为一名教师该做的事有多少,恐怕谁也不能说得清。这里仅就本人多年来具体工作谈几点感触较深的方面。  1.“文以载道”
期刊
六月,灿烂绚丽,万物生长。而此时,却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老师和家长们心情最复杂的时候——兴奋、好奇、不舍、焦虑和宽慰。百感交集,都是为了要“上小学”了。  《指南》在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与培养的指标中提出:大班孩子应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5-6岁的幼儿即将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为步入小学的生活做准备,教师要帮助幼儿明确两种生活的不同,面对陌生而又“神秘”的小学生活,教师还要帮助幼儿学会恰当的
期刊
【摘 要】  结合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现状来说,伴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实施,一线教师开启了如火如荼的音乐教学改革之路,在这场改革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也并不令人如意,对着新课标的理念和教育目标,我依然会觉得有所差距,如何进行改革?我想最实际的行动就是具体落实到上好每一堂音乐课,本文从四个方面开展论述如何上好小学音乐课堂:落到实处:坚持上好每节音乐课;落实双基:坚持音乐基本知识的教学;关注能力:坚持音乐基本的
期刊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息就叫生活。对幼儿来说,生活是笼统的,不分化的,幼儿在生活中吸收身体和心理成长的一切必需因素,没有生活就没有幼儿的生存和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美术区域是幼儿自主进行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场所,它的优势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可往往因为材料设置上单一、忽视了
期刊
当今社会,唱主角的依然是当下在校的中小学生,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当我们欣喜的看到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水平的进步时,我们也渐渐地发现了这种现象:他们在学习水平上涨的同时,却渐渐地遗忘了我国的传统美德。我们经常能看到被称为“小皇帝”“小公主”的他们在公交车上旁若无人地翘着二郎腿,悠然自得地听着随身听,而在他们的旁边年逾七旬的老人艰难的站着……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在物质水平日益
期刊
【摘 要】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是,面对如今的汉字教学一步步从汉字文化和符号的融合渐渐走向单一的符号教学这一现象,我感到后怕,我害怕我以及我的学生们失去学习汉字的乐趣,只会一味地把汉字当作工具来使用。因此,拯救之举刻不容缓。  【关键词】  新课标 汉字文化 符号  一、认识汉字的文化价值与内涵  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
期刊
在实际教学中,写作教学一直是老大难。很多时候,课上作文题目一出,要求一列,顶多找几篇范文读一下,就开始让学生自己写,在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指导上明显不足。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自然害怕作文,讨厌写作文。近日,笔者在区公开课上听到一节作文方法指导课,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很快掌握了写作技巧,写作思路变得十分顺畅,本课的教学指导非常具有实效性。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记叙文写作的线索意识。  2.引导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