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手》:清蒸鲈鱼;《喜宴》:豆瓣鱼;《饮食男女》:红烧鸡。
据说李安曾用这三道菜来形容自己的“家庭三部曲”。同样的比喻用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上,就该是Pi最拿手的“印度南部素食盛宴”:清淡的外表下,有重口味香料出其不意地教食客辣出眼泪。
很多人都看了不止一遍,我也不例外。太平洋上的奇幻漂流配上3D IMAX,恍惚迷離如梦。末尾那一记轻描淡写的回马枪,又瞬间令人如坐针毡,恨不能立刻起身离场,后面的情节就可以当它完全没发生过。
“语调是对的——深情而勇敢——但是细节似乎残酷冷峻。”扬·马特尔小说原著里这句话,拿来描述《少年Pi》,再合适不过。
反信仰也是一种信仰
隐喻、多义、层次感、明面与阴暗的交织……这一切都令“诺兰星人”为之欢呼——两年前《盗梦空间》里那只陀螺无休无止地转啊转,终于转进了华人导演的杰作。无论是“追随上帝者”还是“悲观现实死理性派”,观众都乐于化身日本保险公司探员的角色,从所有蛛丝马迹里巨细靡遗地寻找能够支撑自己论点的线索。
Pi、妈妈、水手、厨子。老虎、猩猩、斑马、鬣狗。许多人说,这个故事是关于信仰与希望、神性与兽行。但或许,实情正如电影里所言:人生就是不断的告别。太平洋上的绝境求生是一种本能,同样地,当良心无法承受过去的不堪时,编造出一个奇幻的外壳来包裹它,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求生本能。老虎出场,一切各就各位,Pi才好彻底扔掉过去的包袱,不再回头地走下去,走向妻贤子孝的下半场人生。
私底下,我并不认为李安是在鼓励观众“追随上帝”。恰恰相反,散场的时候我见过不少观众,对影片的前40分钟和后20分钟表示不耐:“节奏太慢了吧”,“过分文艺”,“后面还讲那么多干吗”……却对中间那一个小时赞赏有加——这样地专心于人虎传奇,论“追随上帝”,他们一定最够资格。但假如真是希望得到这群观众的拥戴,李安还费那么多劲干吗?直接把中间一小时拉长一倍就好了嘛。而他这样不厌其烦地忠实于原著的章节安排、Pi的三种宗教信仰、日本探员的质疑,简直就是拿了扩音器在重申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经历。”
你甚至可以说他反信仰,而我也相信,这种反信仰,并不与原著相违。或者说,在信仰这件事上,李安与扬·马特尔观点相当一致。
小说中,当Pi的养母搞混印度教徒与基督教徒时,Pi说:“其实她错得不那么严重:就他们爱的能力而言,印度教徒的确是不留须发的基督教徒;正如就他们认为神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的观点而言,穆斯林就是留胡须的印度教徒;而就他们对上帝的忠诚而言,基督教徒就是戴帽子的穆斯林。”
信仰可以体现为宗教,也可以是万事万物。李安说,“我喜欢把电影称作上帝。上帝行事神秘令人费解,而我们只能猜测。”
从卧虎到猛虎
对他来说,猜测的其中一部分,就是“如何把小说变得更加平易近人”。
《少年Pi》不是李安第一次改编小说。事实上,这些年他改编小说的成绩辉煌。《卧虎藏龙》源自王度庐武侠作品,《色·戒》是张爱玲名篇,《理智与情感》、《断背山》、《制造伍德斯托克》也无不有名作奠基,但没有人怀疑他不是一个“作者导演”。
拿最近的《少年Pi》来说,既然已经3D、又生来带有“奇幻”字眼,换作级数低一些的导演,断没有不拍成冒险大电影的道理,太平洋奇遇分分钟有可能变成一惊一乍的灾难片。但李安却教人放心——他总能践行他的名言:“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断背山”,让作品在大气的风格之外,富有争议的空间。还有什么比建立在良好基础口碑上的争议,更能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呢?上映一个月累计近6亿的票房就是有力的证明。
李安很聪明,知道观众要什么。“成功取决于情感”,他这样形容《少年Pi》。原著小说中并未出现“阿南蒂”这一位Pi初恋情人的角色,电影中却费了不少笔墨来书写。
不过,这样“情感化”的处理,却不是每部片子都行得通。譬如放在《色·戒》,安排“老易”在片尾饱含热泪,就显得不伦不类。原著中这样形容王佳芝被处决后老易的反应:“有点精神恍惚的样子,脸上又憋不住的喜气洋洋,带三分春色。” 从陶醉到悲切,看似微小的一个改动既颠覆了老易阴狠老辣的个性,也将王佳芝的“自我成全”归结成“为爱牺牲”,汉奸与间谍的城府与计算纷纷消失不见,唯留下个“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的苦情戏残留人间——把《色·戒》拍成爱情片,即使不谈忠实于原著与否,都不能算是高明之举,但无疑更容易被观众理解、接受。
我总觉得,在李安儒雅沉稳的外表下,一定还蕴藏着他独有的狡黠。有时候,他是数字老虎,有时候,他是真老虎。而当真老虎和数字老虎交叉出现的时候,我们也总像少年Pi一样,傻傻分不清楚。
据说李安曾用这三道菜来形容自己的“家庭三部曲”。同样的比喻用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上,就该是Pi最拿手的“印度南部素食盛宴”:清淡的外表下,有重口味香料出其不意地教食客辣出眼泪。
很多人都看了不止一遍,我也不例外。太平洋上的奇幻漂流配上3D IMAX,恍惚迷離如梦。末尾那一记轻描淡写的回马枪,又瞬间令人如坐针毡,恨不能立刻起身离场,后面的情节就可以当它完全没发生过。
“语调是对的——深情而勇敢——但是细节似乎残酷冷峻。”扬·马特尔小说原著里这句话,拿来描述《少年Pi》,再合适不过。
反信仰也是一种信仰
隐喻、多义、层次感、明面与阴暗的交织……这一切都令“诺兰星人”为之欢呼——两年前《盗梦空间》里那只陀螺无休无止地转啊转,终于转进了华人导演的杰作。无论是“追随上帝者”还是“悲观现实死理性派”,观众都乐于化身日本保险公司探员的角色,从所有蛛丝马迹里巨细靡遗地寻找能够支撑自己论点的线索。
Pi、妈妈、水手、厨子。老虎、猩猩、斑马、鬣狗。许多人说,这个故事是关于信仰与希望、神性与兽行。但或许,实情正如电影里所言:人生就是不断的告别。太平洋上的绝境求生是一种本能,同样地,当良心无法承受过去的不堪时,编造出一个奇幻的外壳来包裹它,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求生本能。老虎出场,一切各就各位,Pi才好彻底扔掉过去的包袱,不再回头地走下去,走向妻贤子孝的下半场人生。
私底下,我并不认为李安是在鼓励观众“追随上帝”。恰恰相反,散场的时候我见过不少观众,对影片的前40分钟和后20分钟表示不耐:“节奏太慢了吧”,“过分文艺”,“后面还讲那么多干吗”……却对中间那一个小时赞赏有加——这样地专心于人虎传奇,论“追随上帝”,他们一定最够资格。但假如真是希望得到这群观众的拥戴,李安还费那么多劲干吗?直接把中间一小时拉长一倍就好了嘛。而他这样不厌其烦地忠实于原著的章节安排、Pi的三种宗教信仰、日本探员的质疑,简直就是拿了扩音器在重申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经历。”
你甚至可以说他反信仰,而我也相信,这种反信仰,并不与原著相违。或者说,在信仰这件事上,李安与扬·马特尔观点相当一致。
小说中,当Pi的养母搞混印度教徒与基督教徒时,Pi说:“其实她错得不那么严重:就他们爱的能力而言,印度教徒的确是不留须发的基督教徒;正如就他们认为神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的观点而言,穆斯林就是留胡须的印度教徒;而就他们对上帝的忠诚而言,基督教徒就是戴帽子的穆斯林。”
信仰可以体现为宗教,也可以是万事万物。李安说,“我喜欢把电影称作上帝。上帝行事神秘令人费解,而我们只能猜测。”
从卧虎到猛虎
对他来说,猜测的其中一部分,就是“如何把小说变得更加平易近人”。
《少年Pi》不是李安第一次改编小说。事实上,这些年他改编小说的成绩辉煌。《卧虎藏龙》源自王度庐武侠作品,《色·戒》是张爱玲名篇,《理智与情感》、《断背山》、《制造伍德斯托克》也无不有名作奠基,但没有人怀疑他不是一个“作者导演”。
拿最近的《少年Pi》来说,既然已经3D、又生来带有“奇幻”字眼,换作级数低一些的导演,断没有不拍成冒险大电影的道理,太平洋奇遇分分钟有可能变成一惊一乍的灾难片。但李安却教人放心——他总能践行他的名言:“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断背山”,让作品在大气的风格之外,富有争议的空间。还有什么比建立在良好基础口碑上的争议,更能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呢?上映一个月累计近6亿的票房就是有力的证明。
李安很聪明,知道观众要什么。“成功取决于情感”,他这样形容《少年Pi》。原著小说中并未出现“阿南蒂”这一位Pi初恋情人的角色,电影中却费了不少笔墨来书写。
不过,这样“情感化”的处理,却不是每部片子都行得通。譬如放在《色·戒》,安排“老易”在片尾饱含热泪,就显得不伦不类。原著中这样形容王佳芝被处决后老易的反应:“有点精神恍惚的样子,脸上又憋不住的喜气洋洋,带三分春色。” 从陶醉到悲切,看似微小的一个改动既颠覆了老易阴狠老辣的个性,也将王佳芝的“自我成全”归结成“为爱牺牲”,汉奸与间谍的城府与计算纷纷消失不见,唯留下个“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的苦情戏残留人间——把《色·戒》拍成爱情片,即使不谈忠实于原著与否,都不能算是高明之举,但无疑更容易被观众理解、接受。
我总觉得,在李安儒雅沉稳的外表下,一定还蕴藏着他独有的狡黠。有时候,他是数字老虎,有时候,他是真老虎。而当真老虎和数字老虎交叉出现的时候,我们也总像少年Pi一样,傻傻分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