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去掉课堂浮华的外衣,我们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有的课堂,在“合作”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并没有真正被调动。有的课堂,一些教学内容被生硬地套上了情境,过多地强调生活来源,结果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有的课堂,一味追求生成而影响到预设目标的实现,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这些问题使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这一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者的关注。
【关键词】浮华;提高;实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进行的今天,我们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也随之不断的发生改变。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语文教学更精彩。因此,当今的课堂学生动手操作的多了,发挥交流的多了,表现展示的多了,课堂上时常是一幅忙碌热闹的景象。
在去掉课堂浮华的外衣,我们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有的课堂,在“合作”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形式化的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并没有真正被调动起来。有的课堂,一些教学内容被生硬地套上了情境,过多地强调生活来源,结果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有的课堂,一味追求生成而影响到预设目标的实现,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这些问题使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这一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者的关注。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在此,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1.提高个人素养
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功底。你要给学生一杯水,你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为了灌满这一桶水,并让它不因为蒸发而减少,在业余要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增长自己的才学,不断探索教育技巧的奥秘,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依赖感,才能赢得学生的敬佩,从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励学生。
2.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只有课前备好课,上课才能更好地去调控学生的动态,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首先要备教材。备好教材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想备好课最基本的要求是: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重点,把握教学难点。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明确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主次分明。抓住课文的难点,教学设计的形式,问题的处理方式才不会单一,语文的课堂才会丰富有趣,才会是一个完美的知识殿堂。
其次,要备好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在备好教材的同时必须备好学生。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储备和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动机、情感状况等。只有对这些情况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一个人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手段的丰富,学生对许多教学内容已经知晓,甚至司空见惯,再加上课前的预习,往往使学生在深入学习时,对课文内容失去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地进入到学习中来。
例如,在教学《太阳》的第二课时,我考虑到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内容已经有所掌握,如果平铺直叙地进行下去,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产生,因此,我就从激发兴趣开始。上课了,我不急于让学生分析太阳有什么特点,而是先讲了一段亲身经历的事,即我小时候,从老师那儿得知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于是,我就立志长大要登上太阳。话刚说到这,全班哄然大笑,我问:“你们为什么笑?”学生纷纷举手,结合课文中的词句给我讲了太阳离地球很远、很大和很热的特点,告诉我:“您的理想是实现不了的!”就这样,在笑声中,学生读懂了课文,学习了运用数字和举例子说明问题的方法。
4.教学有法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在新课堂教学的理念指导下,教师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是课堂教学仍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的作用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主持人,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教学的倾听者、激发者。
就拿课堂教学中大家都很看重的朗读指导来说。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教学中设置了较多的朗读环节,为了指导学生读好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段话,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齐读、分组读、分角色朗读、范读、引读等等,不厌其烦,反复指导,又是示范,又是领读,直到这个学生读准读好为止。如果学生通过这样形式多样的读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这样的指导是有效的。如果这种指导只停留在形式上,学生经过指导,朗读质量上没有什么提高,那么这种指导就是无效的。朗读指导如此,对话、练笔等的指导也亦如此。没有效果的指导往往是盲目、缺乏生命力的。
5.注重精讲和精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精讲和精练。精讲表现在:(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课堂开始,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资源,创设情景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课文《赤壁之战》时导言:“古往今来,双方交战往往是人多一方取胜,然而有一次战斗却仅仅依靠3万人打败了80万人。你们想知道是怎样打败的吗?请快速阅读课文。”(2)给予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机会。教师在其中只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充分放手让学生围绕重点问题去探索。(3)在学生自学基础上,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情况。在交流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要注意根据教学重、难点适时疏导。而练习要精心设计,做到基础性,尽量少而精,能巩固当堂课知识即可,切忌题海战术。如工整抄写生字、词,背诵精彩段落,写读后的感受等等。精讲精练是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6.优化教学手段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没什么兴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很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在无意识下主动、积极地接受语文知识。比如我在教学一年级《雨点》这首诗歌时,分别写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动态。多媒体形象地展示了可爱的小雨点四种动态变化,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在学完课文后,我还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雨点还会落在什么地方,会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学生说:“雨点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跳舞。”有的学生说:“雨点落在泥土里,和泥土玩捉迷藏。”由于文本通过多媒体演示已经形象的印入了学生的脑海,因此学生们迸发出的想象丰富多彩,令人兴奋不已。当然多媒体的运用要讲求实际效果,不能只是简单演示,走过场,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真正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收稿日期:2013-11-13
【关键词】浮华;提高;实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进行的今天,我们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也随之不断的发生改变。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语文教学更精彩。因此,当今的课堂学生动手操作的多了,发挥交流的多了,表现展示的多了,课堂上时常是一幅忙碌热闹的景象。
在去掉课堂浮华的外衣,我们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有的课堂,在“合作”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形式化的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并没有真正被调动起来。有的课堂,一些教学内容被生硬地套上了情境,过多地强调生活来源,结果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有的课堂,一味追求生成而影响到预设目标的实现,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这些问题使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这一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者的关注。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在此,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1.提高个人素养
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功底。你要给学生一杯水,你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为了灌满这一桶水,并让它不因为蒸发而减少,在业余要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增长自己的才学,不断探索教育技巧的奥秘,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依赖感,才能赢得学生的敬佩,从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励学生。
2.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只有课前备好课,上课才能更好地去调控学生的动态,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首先要备教材。备好教材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想备好课最基本的要求是: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重点,把握教学难点。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明确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主次分明。抓住课文的难点,教学设计的形式,问题的处理方式才不会单一,语文的课堂才会丰富有趣,才会是一个完美的知识殿堂。
其次,要备好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在备好教材的同时必须备好学生。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储备和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动机、情感状况等。只有对这些情况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一个人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手段的丰富,学生对许多教学内容已经知晓,甚至司空见惯,再加上课前的预习,往往使学生在深入学习时,对课文内容失去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地进入到学习中来。
例如,在教学《太阳》的第二课时,我考虑到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内容已经有所掌握,如果平铺直叙地进行下去,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产生,因此,我就从激发兴趣开始。上课了,我不急于让学生分析太阳有什么特点,而是先讲了一段亲身经历的事,即我小时候,从老师那儿得知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于是,我就立志长大要登上太阳。话刚说到这,全班哄然大笑,我问:“你们为什么笑?”学生纷纷举手,结合课文中的词句给我讲了太阳离地球很远、很大和很热的特点,告诉我:“您的理想是实现不了的!”就这样,在笑声中,学生读懂了课文,学习了运用数字和举例子说明问题的方法。
4.教学有法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在新课堂教学的理念指导下,教师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是课堂教学仍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的作用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主持人,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教学的倾听者、激发者。
就拿课堂教学中大家都很看重的朗读指导来说。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教学中设置了较多的朗读环节,为了指导学生读好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段话,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齐读、分组读、分角色朗读、范读、引读等等,不厌其烦,反复指导,又是示范,又是领读,直到这个学生读准读好为止。如果学生通过这样形式多样的读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这样的指导是有效的。如果这种指导只停留在形式上,学生经过指导,朗读质量上没有什么提高,那么这种指导就是无效的。朗读指导如此,对话、练笔等的指导也亦如此。没有效果的指导往往是盲目、缺乏生命力的。
5.注重精讲和精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精讲和精练。精讲表现在:(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课堂开始,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资源,创设情景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课文《赤壁之战》时导言:“古往今来,双方交战往往是人多一方取胜,然而有一次战斗却仅仅依靠3万人打败了80万人。你们想知道是怎样打败的吗?请快速阅读课文。”(2)给予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机会。教师在其中只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充分放手让学生围绕重点问题去探索。(3)在学生自学基础上,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情况。在交流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要注意根据教学重、难点适时疏导。而练习要精心设计,做到基础性,尽量少而精,能巩固当堂课知识即可,切忌题海战术。如工整抄写生字、词,背诵精彩段落,写读后的感受等等。精讲精练是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6.优化教学手段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没什么兴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很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在无意识下主动、积极地接受语文知识。比如我在教学一年级《雨点》这首诗歌时,分别写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动态。多媒体形象地展示了可爱的小雨点四种动态变化,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在学完课文后,我还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雨点还会落在什么地方,会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学生说:“雨点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跳舞。”有的学生说:“雨点落在泥土里,和泥土玩捉迷藏。”由于文本通过多媒体演示已经形象的印入了学生的脑海,因此学生们迸发出的想象丰富多彩,令人兴奋不已。当然多媒体的运用要讲求实际效果,不能只是简单演示,走过场,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真正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收稿日期:201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