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是直接催生新中国诞生的人民解放战争,没有解放战争的胜利,就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新四军既是我们党领导的抗战主力部队,同样也是解放战争的主力部队之一。抗战胜利时,新四军部队发展到31万人,其主力一分为四,一部分北进山东,整编为山东野战军;一部分留在华东,组成了华中野战军,由粟裕兼司令员,谭震林兼政治委员;第三师由黄克诚率领,开赴东北,编入东北人民自治军的战斗序列,参与了东北战场的三年解放战争;第五师则与八路军南下支队、河南军区合编为中原军区。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全国分为七大战略区,战略反攻阶段为五大战略区,战略决战阶段形成三大决战战场,无论哪一阶段,新四军部队都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整个解放战争来看,新四军部队都做出了突出的特殊贡献。
正确的战略指导,是保证战争胜利的根本和关键。陈毅曾经说过;“自卫战争的胜利,首先是战略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首先在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战略指挥的正确。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在决策的过程中,一般总是先作调查研究,征求下级指挥员的意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多次的酝酿讨论,集中正确意见,做出正确决策,然后付诸实施。正因为这样,所以才保证了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关乎战争成败全局的重要时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重大决策的英明正确,避免了重大失误。在解放战争中,华东野战军(先为山东、华中野战军,中间改为华东野战军,后为第三野战军)的主要指挥员带领部队,一方面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战略决策,一方面从华东战场实际出发,积极提出意见建议,供中央决策参考。这中间,粟裕在战争进程中的三次建议,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次是发生在1946年六七月间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全面进攻的初期,党中央、中央军委曾考虑让华中主力出兵淮南,在外线歼敌,为此征求有关战区指挥员的意见。作为华野司令員的粟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淮南地广人稀,不便于大兵团集中作战;而苏中解放区则比较富裕,是新四军的老根据地,部队对地形、民情熟悉,便于取胜。于是粟裕大胆提出先“在苏中打一仗”的建议,这一建议首先在华野领导层中意见较为一致,然后党中央、中央军委很快采纳了这一建议,及时调整了原来的战略设想,命令部队先在内线歼敌。正是有了这一正确决策,才有了接下来的苏中战役,取得了“七战七捷”,先后歼灭国民党军6个旅、5个交警大队共5.3万人的好战绩。这在战争初期非常重要。当时国民党气势汹汹,要在“三到六个月内”消灭解放军,不少人被这种敌强我弱的态势吓到,信心不足。而正是有了内线歼敌的胜利,不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逐步改变敌我力量对比,改变我军被动地位,才得以不断增强人民信心。
第二次发生在1948年初,我军向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反攻的关键时期,党中央、中央军委曾考虑组成东南野战军,继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要粟裕率华野主力首先渡江南下,在湘、闽、浙、赣等地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分散国民党军主力。粟裕反复权衡利弊得失,认为华东野战军部分主力渡江南进不一定能吸引国民党军主力回防江南,反而分散了我军兵力,我南下部队还有被消灭的危险,不如继续留在中原作战更为有利。粟裕经过反复分析后,积极向中央提出建议,华野暂缓渡江,集中刘邓、陈毅及西线兵团主力,依托中原、华东两解放区,打几个较大的歼灭战。党中央对此建议非常重视,立即召开书记处会议研究,并要陈毅、粟裕列席会议,经研究后采纳了粟裕的建议,调整了原来的战略设想。正是有了这一改变,才有了以后几次大歼灭战的胜利,才有了全国战局的加速发展。
第三次发生在战略决战开始时。在1948年9月济南战役正在进行时,粟裕就考虑下一仗怎么打。济南战役结束的当天,粟裕就向中央军委建议举行淮海战役,以后又多次向中央建议,扩大淮海战役的规模,使“小淮海”演变为“大淮海”,促成淮海战役为解放战争三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之一。
在解放战争最艰难的战略防御阶段,华中野战军抵抗了国民党向解放区全面进攻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华东军“为全国各区战绩最大的军队”
解放战争初期,敌强我弱,力量悬殊,国民党企图速战速决,在很短时间内消灭人民军队主力。那时,国民党军的总兵力已扩大到约430万人,其中正规军有86个整编师(军)248个(师)旅约200万人,非正规军约74万人。在86个整编师中,有22个师为美械、半美械装备。尤其是,国民党掌握着国家政权,其统治区占全国总面积的76%,在财力、物力上占绝对优势。而这时我军总兵力才127万人,其中野战军为61万人,不到国民党陆军正规军的三分之一,装备也很差;解放区面积仅230万平方公里,人口1.36亿。正因为这样,蒋介石气势汹汹,认为他们“一定能速战速决”,妄图在3~6个月内消灭解放军主力。
华东地位重要,战场特殊,是国民党军的首先和主要进攻方向。众所周知,华中特别是华东地区,历来是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地区,经济富裕,交通发达,江浙一带是他们的经济命脉,又是他们统治的老巢。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因此自战争一开始,国民党军队兵分七路,向我军的七个战略区发动全面进攻,而以向中原解放区进攻为起点,以山东、华中解放区为主攻方向,这两个方向总兵力达76万人,仅向山东、华中解放区进攻的军队就有46万人,占向解放区进攻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中原、山东、华中野战军为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作出了突出贡献。首先是李先念率中原野战军(原新四军第五师)进行“中原突围”,经过浴血奋战,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到达既定地区,既保存了中原解放军主力,又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队。与此同时,粟裕率领华中野战军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部署,在内线作战,先是在苏中地区连续进行了宣泰、如南、海安、李堡、丁林、邵伯、如黄等7次战斗,史称“七战七捷”,既歼灭了国民党军有生力量,又极大地增强了部队和解放区人民的信心。以后的近一年时间里,华中、山东野战军又进行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以及南麻、临朐等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36万余人,华东野战军也发展到27万余人。当时的《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对中原突围、苏中“七战七捷”和定陶战役(刘邓指挥中原野战军发起的)这三个战役进行了评价,认为这三战对于整个解放区的南方战线,起到了扭转战局的重要作用。1947年5月20日,新华社发表《祝蒙阴大捷》的社论,指出,“华东人民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区的人民,在全国的爱国自卫战争中,担负的任务最严重,得到的成就也最荣耀”。毛泽东对华中野战军也给予最高评价,他说:“我华东军在第一年作战中,已表现出自己为全国各区战绩最大的军队。”
讲到解放战争,人们无不想到最后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即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淮海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的战略计划,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使蒋介石统治的中心南京、上海等城市处在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三大战役比较起来,辽沈战役以人民解放军70余万人对国民党的55万,歼敌47.2万;平津战役以解放军100万对国民党军60余万,歼敌52.1万;而淮海战役则以解放军60万对国民党军80万,歼敌55.5万人,是以少胜多。对淮海战役,毛泽东评价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这个评价是实事求是的。
第一,淮海战役过程中粟裕曾三次建言。毛泽东曾经说过:淮海战役是粟裕同志在济南战役快结束时提出来的,中央军委确定了方针、原则和战役的兵力部署,战役的具体指挥是总前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位同志。豫东战役胜利后,毛泽东在西柏坡接见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司令陈锐霆时说:“你回去代问粟裕同志好,告诉他,我把黄伯韬、邱清泉记在他名下了。”粟裕同志1983年对几位党史工作者说:“打仗像下棋一样,作为一个高级指挥员来说,不能看一步走一步,至少要看两步走一步。淮海战役,在济南战役前就考虑了”。淮海战役,有“小淮海”与“大淮海”之分。而在从“小淮海”发展为“大淮海”的过程中,粟裕同志不仅一开始就提出建议,而且在发展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时节,都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对中央军委做出正確的战略决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先的建言是1948年9月24日,粟裕向中央军委发报,“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该战役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苏北兵团攻占两淮,第二阶段以三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第二次建言是于10月31日,粟裕鉴于战役规模越打越大,立即给中央军委发报,建议请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党中央、中央军委对这个建议非常重视,遂成立了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五人组成的总前委。第三次也是特别重要的是粟裕根据战役的发展态势,及时建议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的战略决战,即由“小淮海”发展为“大淮海”。11月7日晚,粟裕与张震彻夜长谈,认为经过辽沈战役,东北全境已经解放,解放战争已经到了新的转折关头。淮海战役要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仗怎么打,怎么能更快的给蒋介石以决定性的打击。他们的谈话刚结束,粟裕立即将这个想法起草成电报,这就是于8日发出的“齐辰电”。几十年后粟裕还说:“这个电报虽短,但是字字千钧”。中央军委于9日即回电同意粟裕的建议,淮海战役即发展为南线的战略决战。
第二,华东野战军参战部队最多。粟裕同志直接指挥的华东野战军17个纵队和1个军(包括先遣纵队和第二阶段以后参加的渤海纵队、第三十五军),以及江淮军区、豫皖苏军区,冀鲁豫军区部队,共42万人,占淮海战役我军参战总兵力的70%,中原野战军参战7个纵队,约占30%。
第三,华东野战军歼敌最多。1948年5月,党中央曾提出用4至8个月,歼敌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正规旅(师)的任务。而到淮海战役结束时,正好8个月,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消灭了国民党正规军62个旅(师),共44.3万人,占淮海战役歼敌总数的80%,而我军则由战前的36.9万人发展到55.1万人。
发起渡江战役,彻底摧毁蒋介石在大陆的反动统治。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在军事上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解放区面积已占全国总面积的27%,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42%,拥有县以上城市776座,占全国的38%,但大片国土仍在蒋介石政府的统治之下。特别是京沪杭这些富裕地区,仍被国民党所盘踞。为了彻底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解放全中国,华野(1949年2月改称第三野战军)和二野共同发起渡江战役,以第三野战军的4个兵团、15个军共65万人组成东、中突击集团,由第二野战军的3个兵团,9个军共35万人组成西作战集团,从4月20日发起渡江,仅两三天时间,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为解放江南大片国土奠定了坚实基础。
解放京沪杭,彻底摧毁蒋介石的统治基础。南京、上海、杭州,是蒋介石统治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其经济命脉,把京沪杭解放出来,回到人民手中,就从根基上摧毁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三野、二野部队在胜利渡江后,发扬连续作战作风,迅猛向京沪杭等中心城市实施突击。4月23日,第三十五军在中共南京地下市委的接应下,于当日晚进入南京市,25日凌晨占总统府,将红旗插在总统府的门楼上,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之后,第七兵团率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军日夜兼程,向杭州挺进。5月3日,第二十一军解放了杭州市。
而解放上海情况较为复杂。上海市是我国最大城市和工商业中心,也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最主要基地,是蒋介石决心坚守的据点。攻取上海,一来会引起帝国主义列强的强烈反响,二来要考虑如何尽可能不使市区遭受太大的损失,三来国民党军麇集达20余万人。党中央、中央军委对解决上海问题高度重视,多次指示三野领导要保全城市,保护人民生命财产。5月12日淞沪战役发起,经过十多天艰苦曲折的战斗,部队于22日攻入市区,至27日整个战役才胜利结束,使大上海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达到了 “完整的保全上海”、“取得军政双丰收”的效果。与此之后,叶飞又率第十兵团于7月间向福建挺进,于8月17日解放福州,于10月17日解放厦门。
新四军一些主要领导接收各大城市,为这些城市的巩固、恢复和发展作出了贡献。这其中,南京解放后,先是刘伯承为军管会主任,后粟裕为军管会主任;杭州市解放后,谭震林为军管会主任,谭启龙、汪道涵为副主任;上海解放后,陈毅任军管会主任兼上海市市长,粟裕为副主任,并从山东、苏北老区抽调3500多名党政干部,从部队抽调1500多名干部,组成南下干部纵队,接管上海。福建解放后,叶飞主政福建。除此之外,谭震林接管济南,黄克诚接管天津等。这些领导同志接管各大城市后,剿灭残敌,整顿社会秩序,组织恢复和发展生产等,为新政权建设奠定了基础。
渡江战役及京沪杭战役的胜利,真正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灭亡,把帝国主义势力赶出了中国,同时也预示着新中国即将诞生,预示着我们的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中国取得了彻底胜利。
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对整个解放战争的战略指导中,粟裕的三次建议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正确的战略指导,是保证战争胜利的根本和关键。陈毅曾经说过;“自卫战争的胜利,首先是战略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首先在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战略指挥的正确。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在决策的过程中,一般总是先作调查研究,征求下级指挥员的意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多次的酝酿讨论,集中正确意见,做出正确决策,然后付诸实施。正因为这样,所以才保证了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关乎战争成败全局的重要时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重大决策的英明正确,避免了重大失误。在解放战争中,华东野战军(先为山东、华中野战军,中间改为华东野战军,后为第三野战军)的主要指挥员带领部队,一方面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战略决策,一方面从华东战场实际出发,积极提出意见建议,供中央决策参考。这中间,粟裕在战争进程中的三次建议,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次是发生在1946年六七月间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全面进攻的初期,党中央、中央军委曾考虑让华中主力出兵淮南,在外线歼敌,为此征求有关战区指挥员的意见。作为华野司令員的粟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淮南地广人稀,不便于大兵团集中作战;而苏中解放区则比较富裕,是新四军的老根据地,部队对地形、民情熟悉,便于取胜。于是粟裕大胆提出先“在苏中打一仗”的建议,这一建议首先在华野领导层中意见较为一致,然后党中央、中央军委很快采纳了这一建议,及时调整了原来的战略设想,命令部队先在内线歼敌。正是有了这一正确决策,才有了接下来的苏中战役,取得了“七战七捷”,先后歼灭国民党军6个旅、5个交警大队共5.3万人的好战绩。这在战争初期非常重要。当时国民党气势汹汹,要在“三到六个月内”消灭解放军,不少人被这种敌强我弱的态势吓到,信心不足。而正是有了内线歼敌的胜利,不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逐步改变敌我力量对比,改变我军被动地位,才得以不断增强人民信心。
第二次发生在1948年初,我军向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反攻的关键时期,党中央、中央军委曾考虑组成东南野战军,继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要粟裕率华野主力首先渡江南下,在湘、闽、浙、赣等地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分散国民党军主力。粟裕反复权衡利弊得失,认为华东野战军部分主力渡江南进不一定能吸引国民党军主力回防江南,反而分散了我军兵力,我南下部队还有被消灭的危险,不如继续留在中原作战更为有利。粟裕经过反复分析后,积极向中央提出建议,华野暂缓渡江,集中刘邓、陈毅及西线兵团主力,依托中原、华东两解放区,打几个较大的歼灭战。党中央对此建议非常重视,立即召开书记处会议研究,并要陈毅、粟裕列席会议,经研究后采纳了粟裕的建议,调整了原来的战略设想。正是有了这一改变,才有了以后几次大歼灭战的胜利,才有了全国战局的加速发展。
第三次发生在战略决战开始时。在1948年9月济南战役正在进行时,粟裕就考虑下一仗怎么打。济南战役结束的当天,粟裕就向中央军委建议举行淮海战役,以后又多次向中央建议,扩大淮海战役的规模,使“小淮海”演变为“大淮海”,促成淮海战役为解放战争三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之一。
在解放战争最艰难的战略防御阶段,华中野战军抵抗了国民党向解放区全面进攻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华东军“为全国各区战绩最大的军队”
解放战争初期,敌强我弱,力量悬殊,国民党企图速战速决,在很短时间内消灭人民军队主力。那时,国民党军的总兵力已扩大到约430万人,其中正规军有86个整编师(军)248个(师)旅约200万人,非正规军约74万人。在86个整编师中,有22个师为美械、半美械装备。尤其是,国民党掌握着国家政权,其统治区占全国总面积的76%,在财力、物力上占绝对优势。而这时我军总兵力才127万人,其中野战军为61万人,不到国民党陆军正规军的三分之一,装备也很差;解放区面积仅230万平方公里,人口1.36亿。正因为这样,蒋介石气势汹汹,认为他们“一定能速战速决”,妄图在3~6个月内消灭解放军主力。
华东地位重要,战场特殊,是国民党军的首先和主要进攻方向。众所周知,华中特别是华东地区,历来是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地区,经济富裕,交通发达,江浙一带是他们的经济命脉,又是他们统治的老巢。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因此自战争一开始,国民党军队兵分七路,向我军的七个战略区发动全面进攻,而以向中原解放区进攻为起点,以山东、华中解放区为主攻方向,这两个方向总兵力达76万人,仅向山东、华中解放区进攻的军队就有46万人,占向解放区进攻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中原、山东、华中野战军为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作出了突出贡献。首先是李先念率中原野战军(原新四军第五师)进行“中原突围”,经过浴血奋战,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到达既定地区,既保存了中原解放军主力,又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队。与此同时,粟裕率领华中野战军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部署,在内线作战,先是在苏中地区连续进行了宣泰、如南、海安、李堡、丁林、邵伯、如黄等7次战斗,史称“七战七捷”,既歼灭了国民党军有生力量,又极大地增强了部队和解放区人民的信心。以后的近一年时间里,华中、山东野战军又进行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以及南麻、临朐等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36万余人,华东野战军也发展到27万余人。当时的《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对中原突围、苏中“七战七捷”和定陶战役(刘邓指挥中原野战军发起的)这三个战役进行了评价,认为这三战对于整个解放区的南方战线,起到了扭转战局的重要作用。1947年5月20日,新华社发表《祝蒙阴大捷》的社论,指出,“华东人民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区的人民,在全国的爱国自卫战争中,担负的任务最严重,得到的成就也最荣耀”。毛泽东对华中野战军也给予最高评价,他说:“我华东军在第一年作战中,已表现出自己为全国各区战绩最大的军队。”
淮海战役是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之一,粟裕和他指挥的华东野战军“立了第一功”
讲到解放战争,人们无不想到最后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即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淮海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的战略计划,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使蒋介石统治的中心南京、上海等城市处在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三大战役比较起来,辽沈战役以人民解放军70余万人对国民党的55万,歼敌47.2万;平津战役以解放军100万对国民党军60余万,歼敌52.1万;而淮海战役则以解放军60万对国民党军80万,歼敌55.5万人,是以少胜多。对淮海战役,毛泽东评价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这个评价是实事求是的。
第一,淮海战役过程中粟裕曾三次建言。毛泽东曾经说过:淮海战役是粟裕同志在济南战役快结束时提出来的,中央军委确定了方针、原则和战役的兵力部署,战役的具体指挥是总前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位同志。豫东战役胜利后,毛泽东在西柏坡接见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司令陈锐霆时说:“你回去代问粟裕同志好,告诉他,我把黄伯韬、邱清泉记在他名下了。”粟裕同志1983年对几位党史工作者说:“打仗像下棋一样,作为一个高级指挥员来说,不能看一步走一步,至少要看两步走一步。淮海战役,在济南战役前就考虑了”。淮海战役,有“小淮海”与“大淮海”之分。而在从“小淮海”发展为“大淮海”的过程中,粟裕同志不仅一开始就提出建议,而且在发展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时节,都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对中央军委做出正確的战略决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先的建言是1948年9月24日,粟裕向中央军委发报,“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该战役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苏北兵团攻占两淮,第二阶段以三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第二次建言是于10月31日,粟裕鉴于战役规模越打越大,立即给中央军委发报,建议请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党中央、中央军委对这个建议非常重视,遂成立了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五人组成的总前委。第三次也是特别重要的是粟裕根据战役的发展态势,及时建议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的战略决战,即由“小淮海”发展为“大淮海”。11月7日晚,粟裕与张震彻夜长谈,认为经过辽沈战役,东北全境已经解放,解放战争已经到了新的转折关头。淮海战役要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仗怎么打,怎么能更快的给蒋介石以决定性的打击。他们的谈话刚结束,粟裕立即将这个想法起草成电报,这就是于8日发出的“齐辰电”。几十年后粟裕还说:“这个电报虽短,但是字字千钧”。中央军委于9日即回电同意粟裕的建议,淮海战役即发展为南线的战略决战。
第二,华东野战军参战部队最多。粟裕同志直接指挥的华东野战军17个纵队和1个军(包括先遣纵队和第二阶段以后参加的渤海纵队、第三十五军),以及江淮军区、豫皖苏军区,冀鲁豫军区部队,共42万人,占淮海战役我军参战总兵力的70%,中原野战军参战7个纵队,约占30%。
第三,华东野战军歼敌最多。1948年5月,党中央曾提出用4至8个月,歼敌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正规旅(师)的任务。而到淮海战役结束时,正好8个月,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消灭了国民党正规军62个旅(师),共44.3万人,占淮海战役歼敌总数的80%,而我军则由战前的36.9万人发展到55.1万人。
和二野一起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了华东大片土地,接管各中心城市
发起渡江战役,彻底摧毁蒋介石在大陆的反动统治。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在军事上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解放区面积已占全国总面积的27%,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42%,拥有县以上城市776座,占全国的38%,但大片国土仍在蒋介石政府的统治之下。特别是京沪杭这些富裕地区,仍被国民党所盘踞。为了彻底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解放全中国,华野(1949年2月改称第三野战军)和二野共同发起渡江战役,以第三野战军的4个兵团、15个军共65万人组成东、中突击集团,由第二野战军的3个兵团,9个军共35万人组成西作战集团,从4月20日发起渡江,仅两三天时间,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为解放江南大片国土奠定了坚实基础。
解放京沪杭,彻底摧毁蒋介石的统治基础。南京、上海、杭州,是蒋介石统治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其经济命脉,把京沪杭解放出来,回到人民手中,就从根基上摧毁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三野、二野部队在胜利渡江后,发扬连续作战作风,迅猛向京沪杭等中心城市实施突击。4月23日,第三十五军在中共南京地下市委的接应下,于当日晚进入南京市,25日凌晨占总统府,将红旗插在总统府的门楼上,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之后,第七兵团率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军日夜兼程,向杭州挺进。5月3日,第二十一军解放了杭州市。
而解放上海情况较为复杂。上海市是我国最大城市和工商业中心,也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最主要基地,是蒋介石决心坚守的据点。攻取上海,一来会引起帝国主义列强的强烈反响,二来要考虑如何尽可能不使市区遭受太大的损失,三来国民党军麇集达20余万人。党中央、中央军委对解决上海问题高度重视,多次指示三野领导要保全城市,保护人民生命财产。5月12日淞沪战役发起,经过十多天艰苦曲折的战斗,部队于22日攻入市区,至27日整个战役才胜利结束,使大上海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达到了 “完整的保全上海”、“取得军政双丰收”的效果。与此之后,叶飞又率第十兵团于7月间向福建挺进,于8月17日解放福州,于10月17日解放厦门。
新四军一些主要领导接收各大城市,为这些城市的巩固、恢复和发展作出了贡献。这其中,南京解放后,先是刘伯承为军管会主任,后粟裕为军管会主任;杭州市解放后,谭震林为军管会主任,谭启龙、汪道涵为副主任;上海解放后,陈毅任军管会主任兼上海市市长,粟裕为副主任,并从山东、苏北老区抽调3500多名党政干部,从部队抽调1500多名干部,组成南下干部纵队,接管上海。福建解放后,叶飞主政福建。除此之外,谭震林接管济南,黄克诚接管天津等。这些领导同志接管各大城市后,剿灭残敌,整顿社会秩序,组织恢复和发展生产等,为新政权建设奠定了基础。
渡江战役及京沪杭战役的胜利,真正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灭亡,把帝国主义势力赶出了中国,同时也预示着新中国即将诞生,预示着我们的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中国取得了彻底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