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的长生:回归祖地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6372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纳西族的原始信仰中,有关于“长生”的讨论,这些讨论集中于纳西族的民族史诗当中。本文以纳西族传统史诗为材料,以其中关于“长生”的讨论为中心进行分析,认为纳西族的诗歌通过对肉体长生的否定和对祖先的崇拜,构成了一种特殊的“集体长生”,即个体肉体的消亡造成的族群的繁衍持续。
  关键词:纳西族原始信仰,长生观念,东巴教
  与其他许多少数民族一样,以诗歌为基本载体、以神话传说为基本形式,是纳西族记载其对于世界观的主要方式。关于纳西族“长生”观念,学界一般将其放在纳西族的哲学观念大类下进行考察,通过对纳西族长生观念进行讨论来深入考察纳西族的灵魂观念、宇宙观;或者在论述纳西族生命观、生死观时,将其纳入与纳西族有关“生命”“生死”的探讨,进行系统论述,而少见对于“长生观念”的单独探讨,更少见其与道教的对比。
  笔者认为,“生死”是每一个宗教必然要关照的问题,“在人类发展的较早阶段,死亡问题是同原始宗教、神话紧密地纠缠在一起的。而作为同原始宗教、神话紧密地纠缠在一起的原始死亡观的最根本特征,则是对死亡的反抗和否定。”1与此相符,纳西族原始宗教均在其神话、传说文献记载中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了“对死亡的否定”。
  一、不可达到的肉体长生
  “人的死亡”是一个内涵深远的词语。一方面它意味着人从生理上停止呼吸和思考,停止自主对世界产生影响并接受反馈,停止自主与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活动;而另一方面,它也意味着人在社群中“开始”停止存在——之所以用了“开始”一词,是因为,社群中的“人的死亡”是一个社会性的持续性的活动,从死者彻底停止自主与世界进行物质交换开始,社群中的人就要为死者在社群中的“死亡”做工作——它意味着死者的亲人们再无法与死者产生互动。因为远古先民无法用生物学理论去解释“人的死亡”,因此对于纳西族人来说,“人的死亡”更多地是社会性的。在纳西族的诸多神话传说中我们可以见到诸多例证。
  在《崇仁潘迪昌寻》(又名《崇仁潘迪寻长生药》)中,我们可以见到如下记载:
  (崇仁潘迪三弟兄)回到家中时,尊敬父亲已经死去了,可爱母亲也已死去了。父亲三句遗言呀,来不及留给儿子;母亲三句贴心话,也来不及传下来。献给三碗肉和饭,一碗也不会吃了;献给三杯酒和茶,一杯也不会喝了;送给三件衣和毡,一件也不会穿了!2
  从上面引用的文字可见,纳西族在叙述“人的死亡”时,更多地采用了由旁人见到的社会性的要素,在他们的眼中,“死亡”是发生了与“生”时相反的社会事件。如《崇仁潘迪寻长生药》中描述的:父亲母亲不再会说话了,敬献的酒與茶都不能再享用了,送给的衣服也不能再穿了。这是一种十分懵懂的、处于孩提时代的人类对于死亡最直接和质朴的认识——死去的人不能与我产生互动了。在这种认识中——也许加之死亡所带来的尸体的种种生理变化——他们意识到,死亡意味着死者不能再陪伴生者。
  从这一角度而言,纳西人对于死亡的认识是社会性的。对于原始先民来说,承认人的社会性死亡的前提,是需要承认人已经在生理上死亡了。
  纳西族传说中有大量关于“长生药”的叙述,但有关长生药的结局往往都是不甚圆满的,长生药要么被洒、要么忘带,总之,关于长生的传说结局都落到了现实的层面,它不属于人类。而在直面死亡之后,叙述者话题与情绪发生了转变,从对亡者的哀悼变成了对亡者前行的想象,从悲伤变成了慷慨的祝福。
  二、向祖先而去与成为祖先
  认为死者在死后有另外的去处,不论这是单纯的对死亡的好奇与想象,还是对逝者的不舍与感追,这都是许多原始信仰和宗教共有的元素,纳西族关于死后世界的探索也有此种元素,并集中体现在其神话和传说故事中。
  在纳西族的信仰中存在灵魂观念,在传说文献《东恩古模》(又名《超荐寿星美令东主》)中就有相关记载:
  东主灵魂呀,被那骑黑鹿的毒鬼偷走了,被那骑黑马的毒鬼盗走了,被那白头毒鬼领走了。3
  纳西族关于人灵肉分离观念的认知,是他们为逝者构建第二空间“祖先故地”的前提。从纳西族神话文献《美卟·牧掯·崇般飒》4(又名《祭天·献性·人类迁徙颂》)中可见,纳西族认知中的“祖先故地”,是其祖先崇仁丽恩娶得天女,离开天界后最先落脚的居那什罗神山。
  在纳西族的观念中,逝者回归祖先之地的路上以及回归祖先之地之后的生活,是模仿现实生活而描绘的。纳西族人的死亡是另一场旅途的开始,在回归祖先之地的过程中,纳西族逝者需要走过漫长的旅途,而并非于死后直接抵达;他们会像活着的人一样感到疲惫和寒冷,因而需要骏马、桥梁等物质条件的帮助;而在到达祖先故地之后,我们可以从《崇仁潘迪寻长生药》中对其父母的祝福中见到,逝者得病能够被医好,也就意味着,他们依然存在得病的可能;此外,也存在着逝者对物质条件的依赖,他们需要衣服、粮食、骏马等物质来维持“生活”,他们没有因为死亡而获得“超神”的能力,他们死后如生时一样。
  对于纳西族人来说,死者“回归祖地”需要族人的辅助。根据和发源在《白地纳西族的丧葬习俗》5一文中所论述的情况,逝者死后,东巴需要为其诵念经文催促逝者的灵魂早日前往祖先故地,并在逝者灵前铺开“神路图”,诵念逝者居所到祖先发祥地之间必须要经过的地名为逝者引路,此外还需进行献冥马仪式,为逝者的前往祖先故地的旅途提供骏马助力并刺杀争夺冥马的鬼魔,东巴与妇女们还会对冥马做一系列动作进行辅助;逝者在前往祖先故地的路上,会有拦路鬼阻挡前路,此时东巴会告诉逝者如何利用亲人的牺牲供奉对付这些拦路鬼;在死者出殡时,东巴会在前面进行斩杀恶鬼的仪式,为逝者清除前进路上的障碍;除此之外,在逝者前往祖先故地的路上,他的亲人们需要为死者献上汤饭,为逝者的旅途提供物质支持。最终,逝者携带着生者的牺牲供奉,在东巴的指引下,从祖先迁徙的路线反向而行,回到祖先故地,在那里与已经去世的亲人相见团聚。
  可见,纳西族逝者返回祖先故地是在东巴、逝者亲属的共同协助下完成的,逝者灵魂本身并不能自主地完成这项活动。换言之,纳西族所说的逝者“返回祖地”是一个社会性的工作:“返回祖地”这一说法的确切起源并不能被知道,但这一说法的存在与在纳西族丧葬仪式中表现出来的它的需要一起,说明“返回祖地”这一活动需要被活着的人而不是逝者来完成,它是为生者准备的仪式。逝者的亲属与东巴一起,想象逝者将回到祖先故地,在那里过上物质条件更好的“生活”,与祖先团聚——这一过程被整个族群共同完成,他们共同完成对逝者的送别仪式,同时一次又一次加强了对于死亡和死后回归“祖先故地”的认识。宗教仪式的功能就是强化一种价值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一种集体情感与观念的沟通关系。6族群在一起面对一场死亡,同时想象一个共同的死后归处,这不仅是一种精神抚慰的作用,它使得族群的个体更深切地意识到自己身为族群的“其中之一”,他们共同面对并解决世界上最令人恐惧的事情,他们有共同的生存空间、共同的死后归处,他们不仅在生时,而且在死后也会生活在一起。这是对族群个体之间依赖性与族群凝聚力的不断强化,它强调“族群中的个人”而非“个人构成的族群”。
  三、结论:族群的集体长生
  纳西族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对于肉体死亡的肯定,同时又认为人的灵魂不灭,死后会在东巴和亲属的帮助下回归祖地,成为祖先。而生者的族群会在回归祖地的逝者灵魂的庇佑下继续生存并繁衍后代,维持族群的延续。并且在送逝者回归祖地的仪式中,生者情绪得以被抚慰,族群凝聚力得以强化。
  通过承认个人肉体的死亡,构建了想象中的第二空间,以此达成了集体的长生。这是一种长生模式,有别于道教的个体永生,纳西族以个体的死亡构建出族群的集体长生。在这个长生模式中,逝者的灵魂负责保佑族群,生者在逝者的保佑下生育后代,族群因此而得以繁衍存续。
  参考文献
  [1]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4页。
  [2]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5页。
  [3]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第31页。
  [4]和志武(译):《东巴经典选译》,第203页。
  [5]和发源:《白地纳西族的丧葬习俗》,《滇川纳西族地区民俗宗教调查》,第158-164页。
  [6]高莉芬著:《蓬莱神话:神山、海洋与洲岛的神圣叙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32页。
  作者简介:柴艺华(1997-),女,汉族,内蒙古人,四川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宗教学,单位: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 610065)
其他文献
摘要:号称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钦州坭兴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 以其独特的原料、工艺流程、造型特征、产品种类、独具特色的雕刻装饰手法在世界独树一帜。本文就钦州坭兴陶文化内涵及其特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钦州坭兴陶文化;内涵;特点  钦州坭兴陶在工艺品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能够代表当地文化,钦州坭兴陶作为重要的物质载体,也印证了钦州文化艺术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当地文化的艺术价值。  一、钦州坭兴陶文
期刊
摘要:实际上,公路桥梁为最主要的基础建设,其通行情况同社会公众的生活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有莫大联系,为此,加强公路桥梁养护势在必行。养护实际上就是让公路桥梁的应用状态保持最佳,通过在养护环节发现问题,从而优化问题。公路桥梁主要的检测方式为荷载试验,过对桥梁进行预测与检验,来掌握桥梁设计结构与相关问题。此项试验方式经常应用到刚竣工的工程中,为监督公路桥梁质量的主要手段。另外,荷载试验还能对应用年限较长
期刊
摘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利用,是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加强农村土地的整理工作能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虽然大规模的推进土地整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农村土地整理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有关内容展开分析。  关键词:农村;土地整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1土地整理与土地优化配置的意义  1.1改善农业
期刊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对于我国的制陶艺术来说,坭兴陶可谓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名陶之一。其的发展历史悠久,质地细腻,是凝聚了匠人们智慧与心血且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一类艺术作品,并且中国的茶文化一直以来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传承,在其的推动下,坭興陶壶更是风靡一时流传至今。时代发展背景下,消费者市场对于坭兴陶壶的壶型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就使得在保障传统制壶手工技巧与审美需求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依据市场变
期刊
摘要:作为建筑工程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基础构成部分,混凝土施工质量倘若出现了问题,就将会对整个工程的方方面面造成巨大影响。如果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对此引起重视,就会导致完工后的工程出现巨大的安全隐患,进而引发各种事故。为此,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对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混凝土是应用非
期刊
摘要:现代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现代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非常巨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亡的风险,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不容小觑,文章详细分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以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新形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前言:  非物质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记忆,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凝聚
期刊
摘要: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普及,其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因此也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智能化技术进一步促进了建筑工程的,提高施工效率,保障其可靠性和精准度,同时也满足住户的个性化需求。本文对建筑工程和智能化技术的内涵进行研究,同时针对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望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建筑工程;智能化技术;应用策略  一、建筑工程与智能技术的内涵  随着智能化技术
期刊
摘要:钦州坭兴陶现如今主要的成型方法包括拉胚成型法、注浆成型法以及压膜成型法。这其中拉胚成型法所包含的工艺环节有拉胚和验胚等等,主要的特点就是所制作出来的作品表面十分的光滑与工整,成型的速度相对较快,可以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但是它的缺点就是需要依靠设备的辅助才能成型,而且设备的拉胚都是趋于圆形,这也是它的局限性。注浆与压膜成型法是依靠着相应的模具来完成的,这种成型的方法速度上更快,而且能够实现大批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力的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发展乡村经济为目标,发布了若干政策规定,其中增减挂钩政策在城乡建设中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增减挂钩属于一项推动农业和乡村发展的政策,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以城市带动乡村,以工业带动农业,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增加农业耕种面积,在提升布局合理性的同时,增加农业产量。但是在增减挂钩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拆旧区土地复垦环节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严重的阻碍了这项重要政
期刊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茶文化是自古以来都非常重要且灿烂的文化分支,至今其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人们对于茶文化的不断推崇与传承,茶具文化也在其推动下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坭兴陶茶具是我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创作过程中,陶艺家为其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审美价值,促进了坭兴陶茶具的艺术魅力以及收藏价值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针坭兴陶茶具设计的现代与古典艺术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