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剧情简介
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李安凭借《少年Pi的奇幻漂流》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和最佳配乐奖4个奖项。Pi的父亲经营看一个动物园,所以Pi从小就了解动物的习性。父亲想把动物卖个好价钱,于是举家带着满园的动物乘船前往加拿大。很不幸,在风暴中家人全部遇难,Pi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侥幸得以生存,与他同处一艇的还有一条鬣狗、一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一只母猩猩,以及一只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的弱肉强食,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马,老虎又杀死了鬣狗。自知无法战胜老虎的Pi,需要做的就是使用一切海上生存技能喂饱老虎,同时让自己存活。在食物耗尽后,陷入绝望的他们准备赴死,却奇迹般地漂到了一座天堂般的岛屿。在短暂的停留之后,Pi震惊地发现这是个食人岛,于是再次开始了漂流,直到在墨西哥的海滩上获救,老虎却头也不回地消失了。
两个故事,你选择相信哪一个
如果整部电影真的只是按照剧情简介那样来发展的话,就确实没什么写影评的必要,那基本上就是一部物种博弈型风光片。于是,在观众肢软无力地等待电影结局的时候,Pi给日本记者讲述了另外一个版本的海上漂流记。救生艇上并没有动物,只有一个厨子、一个断了腿的水手、Pi和他的母亲。厨子杀害并吃掉了水手,然后又杀死了Pi的母亲,于是Pi同样杀害并吃掉了水手。
镜头一幕一幕地回闪,之前所有好像并无深意的细节都成为了伏笔,这到底是一个奇幻的冒险故事,还是一个残酷的血腥现实?
这个故事中的四个人与第一个故事中的四种动物是一一对应的:水手是斑马、厨子是鬣狗、猩猩是母亲、而Pi自己则是老虎。大船遇到风暴,中国船员大喊“斑马!斑马!”,斑马跳进了救生船;厨子在船上的凶恶,符合鬣狗的天性;在众多的动物里,Pi只帮助了猩猩;猩猩被鬣狗咬死后,老虎突然出现反扑了鬣狗。
前后两个故事的角色,出场的顺序先后一致。
如此看来,第一个故事就是现实的隐喻一是对真实事件的隐喻,二是经过自己的感悟而升华出对人性思考的隐喻。
神性和兽性的角力
如果第一个故事里的老虎是主人公,那么第二个故事中的Pi又是谁呢?——心中的神性。无形的神,在有形的现实中引导人类,它既独立于人类,又是人类的一部分。人类在很多现实面前抛弃了他,却又在关键时刻接受他的指引,渡向脱离兽性的彼岸。
Pi为自己暂时落脚的小岛命名为天堂岛,因为这里有丰富的食物和干净的淡水,较之漂流时无处不在的死亡威胁,这里确实很像天堂。然而黑夜降临,白天平静的湖水开始吞噬鱼类,仿佛莲花的树叶一层层剥开后居然是人类的牙齿。白天和黑夜,截然相反,馈赠与索取,就如同人性里难免交织着兽性。
Pi跟随着神的指引,乘着小船驶向脱离兽性的彼岸。但此时,他仍然无法完全脱离兽性的一面,载着老虎继续出发。获救后,老虎走进了丛林里,消失了。Pi哭得很厉害,因为正是兽性帮助他在最危难的时刻生存了下来。而当人无限地追求并接近神性的时候,兽性会在不知不觉中离去。
Pi曾说,在老虎的眼里他看到了另一个灵魂,而父亲告诉他,在老虎的眼睛里你只能看到你自己。“兽性没有情感和怜悯,与神性毫不相容”,父亲的这个观点,起初Pi并不相信,但是在漂流的过程中他渐渐明白了父亲是对的。“我以为它会回头,但它只是朝着森林深处望去,然后永远消失了。也许父亲说得对,它根本没有把我当成朋友。”
还记得影片开始,Pi在教堂里和神父的对话吗?“神将自己的儿子送到世上,让他为人类受尽苦难,这叫爱吗?”神父回答,“你所要知道的就是,他爱我们。”电影的结局也回答了这个问题:神的儿子带领人类脱离了自相残杀的苦海,一步步消除兽性,这就是上帝的爱。
真相只有一个
在英语的一些语境下,“理查德·帕克”常和海难联系在一起,意味着漂流、自相残杀。这是有典故的,“理查德·帕克”是一桩真实吃人船难故事中的主人公。1884年,Mignonette号沉没,4名船员被困在南大西洋,除了3名船务人员,还有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17岁男仆。漂流中,3名船员为了求生,杀死了帕克,分而食之。
其实,这部电影除了情节里的两个故事,还有第三个故事:在死亡的威胁下,理性思考和宗教信仰的较量。
Pi的父亲被现代医学救了一条性命,所以他相信科学,代表着理性;母亲倾向于宗教,代表着信仰。电影里还特意强调,母亲舍弃家庭跟随父亲,信仰是她与过去唯一的联系。
Pi首先从名字上来说就代表着理性,谐音为π,正是无穷数位的无理数。但是,他同时又信仰多种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这种内在的冲突,平时并不突出,只有到了生死关头才会大规模地爆发。
素食主义者的Pi,漂流时抓了一条大鱼,一边用锤子把它砸死,一边哭着对尸体说:“毗湿奴,谢谢你化身为鱼来救我。”他这么做,是因为面临着饥饿危机,理性告诉他只能吃鱼,为了达成心灵妥协,Pi必须在信仰里找到一个借口。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关于道德的教义太过鲜明,没办法利用,于是Pi只能选择毗湿奴(印度教保护之神)作为理由。
母亲的观点“科学解决外在的问题,而不是内在的”,成为了Pi后来漂流时的心理依据。所以,漂流时发生的一切,真相未必就是电影里所展示的或者是Pi对记者所讲述的那样。
这第三个故事,李安只肯用隐喻来承载,也许他知道让观众保持争论是电影保持长久魅力的不二法门吧。至于你,到底能够看出这其中蕴含的多少寓意,则取决于你的内心。
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李安凭借《少年Pi的奇幻漂流》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和最佳配乐奖4个奖项。Pi的父亲经营看一个动物园,所以Pi从小就了解动物的习性。父亲想把动物卖个好价钱,于是举家带着满园的动物乘船前往加拿大。很不幸,在风暴中家人全部遇难,Pi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侥幸得以生存,与他同处一艇的还有一条鬣狗、一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一只母猩猩,以及一只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的弱肉强食,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马,老虎又杀死了鬣狗。自知无法战胜老虎的Pi,需要做的就是使用一切海上生存技能喂饱老虎,同时让自己存活。在食物耗尽后,陷入绝望的他们准备赴死,却奇迹般地漂到了一座天堂般的岛屿。在短暂的停留之后,Pi震惊地发现这是个食人岛,于是再次开始了漂流,直到在墨西哥的海滩上获救,老虎却头也不回地消失了。
两个故事,你选择相信哪一个
如果整部电影真的只是按照剧情简介那样来发展的话,就确实没什么写影评的必要,那基本上就是一部物种博弈型风光片。于是,在观众肢软无力地等待电影结局的时候,Pi给日本记者讲述了另外一个版本的海上漂流记。救生艇上并没有动物,只有一个厨子、一个断了腿的水手、Pi和他的母亲。厨子杀害并吃掉了水手,然后又杀死了Pi的母亲,于是Pi同样杀害并吃掉了水手。
镜头一幕一幕地回闪,之前所有好像并无深意的细节都成为了伏笔,这到底是一个奇幻的冒险故事,还是一个残酷的血腥现实?
这个故事中的四个人与第一个故事中的四种动物是一一对应的:水手是斑马、厨子是鬣狗、猩猩是母亲、而Pi自己则是老虎。大船遇到风暴,中国船员大喊“斑马!斑马!”,斑马跳进了救生船;厨子在船上的凶恶,符合鬣狗的天性;在众多的动物里,Pi只帮助了猩猩;猩猩被鬣狗咬死后,老虎突然出现反扑了鬣狗。
前后两个故事的角色,出场的顺序先后一致。
如此看来,第一个故事就是现实的隐喻一是对真实事件的隐喻,二是经过自己的感悟而升华出对人性思考的隐喻。
神性和兽性的角力
如果第一个故事里的老虎是主人公,那么第二个故事中的Pi又是谁呢?——心中的神性。无形的神,在有形的现实中引导人类,它既独立于人类,又是人类的一部分。人类在很多现实面前抛弃了他,却又在关键时刻接受他的指引,渡向脱离兽性的彼岸。
Pi为自己暂时落脚的小岛命名为天堂岛,因为这里有丰富的食物和干净的淡水,较之漂流时无处不在的死亡威胁,这里确实很像天堂。然而黑夜降临,白天平静的湖水开始吞噬鱼类,仿佛莲花的树叶一层层剥开后居然是人类的牙齿。白天和黑夜,截然相反,馈赠与索取,就如同人性里难免交织着兽性。
Pi跟随着神的指引,乘着小船驶向脱离兽性的彼岸。但此时,他仍然无法完全脱离兽性的一面,载着老虎继续出发。获救后,老虎走进了丛林里,消失了。Pi哭得很厉害,因为正是兽性帮助他在最危难的时刻生存了下来。而当人无限地追求并接近神性的时候,兽性会在不知不觉中离去。
Pi曾说,在老虎的眼里他看到了另一个灵魂,而父亲告诉他,在老虎的眼睛里你只能看到你自己。“兽性没有情感和怜悯,与神性毫不相容”,父亲的这个观点,起初Pi并不相信,但是在漂流的过程中他渐渐明白了父亲是对的。“我以为它会回头,但它只是朝着森林深处望去,然后永远消失了。也许父亲说得对,它根本没有把我当成朋友。”
还记得影片开始,Pi在教堂里和神父的对话吗?“神将自己的儿子送到世上,让他为人类受尽苦难,这叫爱吗?”神父回答,“你所要知道的就是,他爱我们。”电影的结局也回答了这个问题:神的儿子带领人类脱离了自相残杀的苦海,一步步消除兽性,这就是上帝的爱。
真相只有一个
在英语的一些语境下,“理查德·帕克”常和海难联系在一起,意味着漂流、自相残杀。这是有典故的,“理查德·帕克”是一桩真实吃人船难故事中的主人公。1884年,Mignonette号沉没,4名船员被困在南大西洋,除了3名船务人员,还有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17岁男仆。漂流中,3名船员为了求生,杀死了帕克,分而食之。
其实,这部电影除了情节里的两个故事,还有第三个故事:在死亡的威胁下,理性思考和宗教信仰的较量。
Pi的父亲被现代医学救了一条性命,所以他相信科学,代表着理性;母亲倾向于宗教,代表着信仰。电影里还特意强调,母亲舍弃家庭跟随父亲,信仰是她与过去唯一的联系。
Pi首先从名字上来说就代表着理性,谐音为π,正是无穷数位的无理数。但是,他同时又信仰多种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这种内在的冲突,平时并不突出,只有到了生死关头才会大规模地爆发。
素食主义者的Pi,漂流时抓了一条大鱼,一边用锤子把它砸死,一边哭着对尸体说:“毗湿奴,谢谢你化身为鱼来救我。”他这么做,是因为面临着饥饿危机,理性告诉他只能吃鱼,为了达成心灵妥协,Pi必须在信仰里找到一个借口。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关于道德的教义太过鲜明,没办法利用,于是Pi只能选择毗湿奴(印度教保护之神)作为理由。
母亲的观点“科学解决外在的问题,而不是内在的”,成为了Pi后来漂流时的心理依据。所以,漂流时发生的一切,真相未必就是电影里所展示的或者是Pi对记者所讲述的那样。
这第三个故事,李安只肯用隐喻来承载,也许他知道让观众保持争论是电影保持长久魅力的不二法门吧。至于你,到底能够看出这其中蕴含的多少寓意,则取决于你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