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相生,各表真情——浅析《渡荆门送别》与《旅夜书怀》风格特色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歌的两座丰碑,在《渡荆门送别》与《旅夜书怀》两首诗中,诗人选择了相似的意象来表达感情,成就了各自的千古名句。但细细品来,诗中又各自饱含深意,同时还折射出了两位诗人所处时期的社会环境与诗人的个人情感差异。
其他文献
校园数字化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
摘 要: 本文针对高职文秘专业档案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实践过程不连贯、方式简单化、效果不显著等问题,提出可通过构建班级档案这一贯穿学生大学学习全过程的项目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档案管理操作能力。  关键词: 班级档案 高职文秘 檔案管理 实践教学  档案管理是高职文秘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由于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通常只安排一个学期的课时,很难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存
摘 要: 晚清女词人的游仙词作数量不多,但格调清雅,意味隽永。词心千万种,女词人们在词中游心天外,穿越飞翔,充分调动了身体的机制功能,使词作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风貌。本文着重分析她们游仙词中的身体语言,探讨女词人的身体解放和觉醒意识。  关键词: 游仙 飞翔 身体  “游仙”主题流散于中国文学史,源远流长。究其本质,游仙不外是庄屈佳绝,巫系文化,宗教思想和人类超现实审美理想的综合糅杂。游仙意识之
摘 要: 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应该把“中国梦”的内涵融入其中,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伟大的“中国梦”,肩负起历史重担,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关键词: 中国梦 当代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这一梦想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夙愿。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必须引导大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国梦”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