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信息化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信息化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信息;信息管理;共享信息;工程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我国建设工程信息化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对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建设工程的前期策划、实施和运行过程中,项目参加者各方(业主、设计单位、承包商、监理、供应商等)和政府行政主管部门都围绕着建筑工程进行工作,而工作的基础就是关于此工程的各种信息,项目参加各方可以及时得到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并据此进行判断和决策。 在工程实施中,项目参与各方由于不能及时获取相关信息,而阻碍了各方信息沟通,并导致了工程建设效率的降低甚至返工。
在建筑业内,信息技术的“孤岛现象”直接影响着业主、承包商等各方在工程实施中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 业主由于得到供决策的信息不足带来决策质量下降。 对于承包商来说,大型工程项目规模宏大,影响深远所面临的风险也很大,因此承包商就应及时准确的收集到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保证成功完成工程并获得利润。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的信息系统涉及到各方面的业务如投标报价、合同信息、进度信息、质量信息、成本信息、材料信息、索赔信息、现场管理、财务管理等信息系统,但大部分是单项低水平开发,工作重复,不能形成信息集成和资源共享系统。 信息系统有效性差,不能适应急剧变革的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系统资源得不到共享,综合性能功能难以实现,系统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要实现建筑管理的现代化,必须加强建筑管理的信息化。 上述建筑管理各个层面的管理都要求信息化、建筑管理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建筑管理中的应用方面,政府部门、建筑企业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政府、企业和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的传递加工和处理速度,使信息资源可以得到可靠的保存并得到有效的利用。 为相关组织机构、企业或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决策的依据,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具体的任务即建立基于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的各级各类管理信息系统。
2. 信息化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建筑管理有三个方面:行业管理(产业管理)、企业管理和工程建设管理。 建筑产品、建筑市场和涉外建筑管理属行业管理、建筑企业管理分为三个层次。
一个工程项目的实施,包括项目构思的产生、机会研究、可行性研究、设计、计划、实施、运行维护等阶段,这组成了项目的全寿命周期,随着项目的实施,伴随着物资流、资金流、人员流的进行必然存在着信息流。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整个项目的全寿命期可以看作一个系统,而项目每个阶段可以作为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交流反馈,前一阶段的信息可以为后一阶段所用,后一阶段的信息可以反馈到前一阶段。 因此要求信息在项目全寿命期不同阶段之间无障碍沟通,在项目实施的每一阶段都存在着不同的信息源,研究不同信息源发出的各种相关的信息,经过信息筛选,提出有用的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 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信息流如图 1 所示。
另一方面参加项目各方也很多,每一方都有各自的不同利益,为了成功实施项目,项目各方需要信息交流,项目各方可以作为不同的子系统。 在这个层面上可以把与项目相关的信息分为三个层次如图 2 所示。
图 2 各方信息共享图
1)社会共用的基本信息,在这一层次中是以工程所属的某一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在这一层次中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工程所在地居民以及对项目建成后所关心的企业等,他们可以自由的获取针对此工程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比如:工程的建造周期、楼高、与其他建筑的间距、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对周围社会及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否会解决就业等问题。
2)项目内共享的信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担任重要角色的各方,如业主、承包商、供应商、监理、银行、保险机构等,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伴随着工作流、物流而按一定的规律产生、转换、变化和被使用,并被传送到必要的部门,各单位就此制定决策方针,对项目进行控制和管理。 形成项目实施过程的信息流。
3)项目内各方分别享有的信息 ,这些信息只对各方起作用。 与其他各方没有太大的关系,也可能这些信息是项目参与各方的商业机密。
4 信息流和信息分类
信息流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是主体,项目的各种信息,如技术文件、计划、各种资料和统计报表等,在项目的各个参与方之间传递,又与外界环境不断的进行交流反馈并不断地进行修正。 建设工程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按一定的程序流动,并进行反馈,这样不断的循环而形成信息流。 一方面按照业主目标要求,将各种信息以计划、任务、指标、命令、标准、定额等形式下达,形成自上而下的信息流;另一方面项目执行部门根据项目目标的要求,自下而上的反馈信息,形成向上的信息流,同时不断的获取项目外部的信息。 由此可见,工程实施的过程就是信息的产生、传递和反馈的过程。 信息处理周转如图 3 所示。
物质流是客体,一定的物质,如钢材、木材、水泥等,按照企业发布的信息所规定的标准、定额、程序、时间、空间进行有计划合理的流动最终形成一定的物质实体。
伴随着项目的实施,与项目相关的信息也就产生了,这些信息十分庞杂,为了更好的处理和利用这些信息,就应该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通常按信息的稳定程度分两大类:
1)固定信息
固定信息也称定额查询信息。 具有相对稳定性, 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在各项管理工作中重复使用,而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各种固定信息由于来源、数量、含义出现的周期和使用频率不同而各不相同。 根据信息处理过程,固定信息可分为初始固定信息和二次性的综合信息, 后者由前者组合而成。 初始固定信息可分成以下几种信息:
①定额标准信息。 在工程中一般是反映在设计和工艺文件中,在这两种文件中制定了各种定额标准信息。 而定额标准信息通常取决于工程结构形式、生产类型、装修标准、材料选择等,一般包括设计工艺定额、设备定额、生产场地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劳动定额、概预算定额等;②查询信息。 这是指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很少变更的信息;③计划合同信息。 这种信息通常是金额、时间和数量等指标,它们一般反映在企业的计划文件、企业与用户签订的合同中;④统计信息。 这种信息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资源的实际情况。 对于项目的固定信息一定要实行集中管理,只有集中管理才能保证固定信息统一性、相关性和完整性,才能克服信息的重复现象,才有可能简化信息量。
2)流动信息。 流动信息也称作业统计信息。 它反映的是项目生产经营活动中各个环节不同时间的实际工作進程、计划完成情况、实际工程投资、发生的问题以及外部环境的实际状态。 流动信息是不断在变更的,时间性强,它通常用于一次性的信息处理。
结论
通过这些信息的综合集成,不同的管理部门就可以及时的得到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这样就可以实现建设项目的信息管理。 要实现建筑管理的完全信息化,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还需要很大努力。
参考文献:
[1] 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25.
[2] 刘绍蓝.项目管理信息系统[J].炼油设计,1997,1.
[3] 孙成永,王启明,张建中,池天河.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的理论与实践[J].资源科学,2001,
关键词:信息;信息管理;共享信息;工程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我国建设工程信息化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对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建设工程的前期策划、实施和运行过程中,项目参加者各方(业主、设计单位、承包商、监理、供应商等)和政府行政主管部门都围绕着建筑工程进行工作,而工作的基础就是关于此工程的各种信息,项目参加各方可以及时得到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并据此进行判断和决策。 在工程实施中,项目参与各方由于不能及时获取相关信息,而阻碍了各方信息沟通,并导致了工程建设效率的降低甚至返工。
在建筑业内,信息技术的“孤岛现象”直接影响着业主、承包商等各方在工程实施中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 业主由于得到供决策的信息不足带来决策质量下降。 对于承包商来说,大型工程项目规模宏大,影响深远所面临的风险也很大,因此承包商就应及时准确的收集到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保证成功完成工程并获得利润。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的信息系统涉及到各方面的业务如投标报价、合同信息、进度信息、质量信息、成本信息、材料信息、索赔信息、现场管理、财务管理等信息系统,但大部分是单项低水平开发,工作重复,不能形成信息集成和资源共享系统。 信息系统有效性差,不能适应急剧变革的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系统资源得不到共享,综合性能功能难以实现,系统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要实现建筑管理的现代化,必须加强建筑管理的信息化。 上述建筑管理各个层面的管理都要求信息化、建筑管理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建筑管理中的应用方面,政府部门、建筑企业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政府、企业和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的传递加工和处理速度,使信息资源可以得到可靠的保存并得到有效的利用。 为相关组织机构、企业或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决策的依据,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具体的任务即建立基于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的各级各类管理信息系统。
2. 信息化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建筑管理有三个方面:行业管理(产业管理)、企业管理和工程建设管理。 建筑产品、建筑市场和涉外建筑管理属行业管理、建筑企业管理分为三个层次。
一个工程项目的实施,包括项目构思的产生、机会研究、可行性研究、设计、计划、实施、运行维护等阶段,这组成了项目的全寿命周期,随着项目的实施,伴随着物资流、资金流、人员流的进行必然存在着信息流。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整个项目的全寿命期可以看作一个系统,而项目每个阶段可以作为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交流反馈,前一阶段的信息可以为后一阶段所用,后一阶段的信息可以反馈到前一阶段。 因此要求信息在项目全寿命期不同阶段之间无障碍沟通,在项目实施的每一阶段都存在着不同的信息源,研究不同信息源发出的各种相关的信息,经过信息筛选,提出有用的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 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信息流如图 1 所示。
另一方面参加项目各方也很多,每一方都有各自的不同利益,为了成功实施项目,项目各方需要信息交流,项目各方可以作为不同的子系统。 在这个层面上可以把与项目相关的信息分为三个层次如图 2 所示。
图 2 各方信息共享图
1)社会共用的基本信息,在这一层次中是以工程所属的某一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在这一层次中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工程所在地居民以及对项目建成后所关心的企业等,他们可以自由的获取针对此工程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比如:工程的建造周期、楼高、与其他建筑的间距、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对周围社会及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否会解决就业等问题。
2)项目内共享的信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担任重要角色的各方,如业主、承包商、供应商、监理、银行、保险机构等,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伴随着工作流、物流而按一定的规律产生、转换、变化和被使用,并被传送到必要的部门,各单位就此制定决策方针,对项目进行控制和管理。 形成项目实施过程的信息流。
3)项目内各方分别享有的信息 ,这些信息只对各方起作用。 与其他各方没有太大的关系,也可能这些信息是项目参与各方的商业机密。
4 信息流和信息分类
信息流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是主体,项目的各种信息,如技术文件、计划、各种资料和统计报表等,在项目的各个参与方之间传递,又与外界环境不断的进行交流反馈并不断地进行修正。 建设工程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按一定的程序流动,并进行反馈,这样不断的循环而形成信息流。 一方面按照业主目标要求,将各种信息以计划、任务、指标、命令、标准、定额等形式下达,形成自上而下的信息流;另一方面项目执行部门根据项目目标的要求,自下而上的反馈信息,形成向上的信息流,同时不断的获取项目外部的信息。 由此可见,工程实施的过程就是信息的产生、传递和反馈的过程。 信息处理周转如图 3 所示。
物质流是客体,一定的物质,如钢材、木材、水泥等,按照企业发布的信息所规定的标准、定额、程序、时间、空间进行有计划合理的流动最终形成一定的物质实体。
伴随着项目的实施,与项目相关的信息也就产生了,这些信息十分庞杂,为了更好的处理和利用这些信息,就应该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通常按信息的稳定程度分两大类:
1)固定信息
固定信息也称定额查询信息。 具有相对稳定性, 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在各项管理工作中重复使用,而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各种固定信息由于来源、数量、含义出现的周期和使用频率不同而各不相同。 根据信息处理过程,固定信息可分为初始固定信息和二次性的综合信息, 后者由前者组合而成。 初始固定信息可分成以下几种信息:
①定额标准信息。 在工程中一般是反映在设计和工艺文件中,在这两种文件中制定了各种定额标准信息。 而定额标准信息通常取决于工程结构形式、生产类型、装修标准、材料选择等,一般包括设计工艺定额、设备定额、生产场地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劳动定额、概预算定额等;②查询信息。 这是指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很少变更的信息;③计划合同信息。 这种信息通常是金额、时间和数量等指标,它们一般反映在企业的计划文件、企业与用户签订的合同中;④统计信息。 这种信息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资源的实际情况。 对于项目的固定信息一定要实行集中管理,只有集中管理才能保证固定信息统一性、相关性和完整性,才能克服信息的重复现象,才有可能简化信息量。
2)流动信息。 流动信息也称作业统计信息。 它反映的是项目生产经营活动中各个环节不同时间的实际工作進程、计划完成情况、实际工程投资、发生的问题以及外部环境的实际状态。 流动信息是不断在变更的,时间性强,它通常用于一次性的信息处理。
结论
通过这些信息的综合集成,不同的管理部门就可以及时的得到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这样就可以实现建设项目的信息管理。 要实现建筑管理的完全信息化,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还需要很大努力。
参考文献:
[1] 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25.
[2] 刘绍蓝.项目管理信息系统[J].炼油设计,1997,1.
[3] 孙成永,王启明,张建中,池天河.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的理论与实践[J].资源科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