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片云 不粘不滞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1234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艺术理论如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韵味无穷却让人难以捉摸。读朱良志先生的近作《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就给人这种兴味悠然,意犹未尽之感。
  中国传统艺术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如空谷幽兰,暗香浮动,氤氲流荡,难以把捉,它需要人去体验,去把玩;而在其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也是如此,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表面上看,它没有系统的理论构架,没有严密的逻辑推演,大多是诗晶画跋、园艺书议,随意零散,三言两语,点到为止。初学中国艺术和艺术理论时往往有茫无头绪、无从着手的感觉。有的人就借鉴西方的理论,搬用西方的概念名词,套用西方的理论构架,企图把这些片言只语,零散篇章梳理整合成一套系统的艺术理论,架构一个逻辑严密的庞大的理论体系,结果往往是徒耗心力,却把原本鲜活的理论变得枯燥、干巴、别扭。而像宗白华、钱钟书这样的大家深得其中三昧,所以《管锥篇》旁征博引,却不做高头讲章式的理论推演;《艺境》慧心剔发,写得空灵通透。因为他们知道中国艺术理论深深地扎根于中国艺术实践之中,有着丰润的根系,是鲜活的理论,有自己的气脉,表面上零散,其实是一气贯通、一脉相传的。如果强行把它剥离肢解出来,就是割断其气脉,伤害其生命。本书作者也深知此理,到鲜活的艺术实践中寻找中国艺术理论的“歇脚处”。虽然谈艺术理论,却是诗词书画、园林建筑、琴啸歌舞,信手拈来,,一一把玩,引用前人诗晶画跋、园艺书议,也是浅斟慢酌、玩味晶鉴。
  如本书第二讲《看舞》讲动静问题,作者以鉴赏南宋词人的一首《念奴娇》导人,开篇以舞的序曲,让人欣赏舞的清影,体会舞的节奏,然后点出舞是中国艺术的精魂,其中蕴涵着动静相参的艺术思想。接下来分四点讲述这个问题:静中求飞、飞中求挫、常中求醉、断中求活。每一点都以大量的艺术实践印证,并引用前人的书画题跋辅佐说明,重在把玩鉴赏。看此书,你会随着作者的引导,在欣赏中体会,在感受中领悟,浸染在艺术的香气中,沉醉不知归路。
  中’国哲学、中国艺术和中国人的人生三者相通相融、密不可分。故本书作者在说艺术思想时并不拘泥于艺术,而是深入到其哲学的根源,落实到人生的层面。享受哲学,感悟人生;玄妙的哲理在艺术的体悟中与深切的人生感受紧密契合。
  如第九讲谈艺术的妙悟,作者并没有拘泥于艺术,却独辟蹊径,从佛禅说起。开篇以佛典禅语引题,说明禅悟和艺术中妙悟的关系。接着分为五点讲述这个问题汐阳吾西、舍筏登岸、吾无隐尔、桃花灿烂、平常即道。几乎通篇都是谈禅,但读后你会感觉作者虽在谈禅却是论艺,论人生,禅与艺术与人生处在似与不似、不即不离的状态之中。夕阳吾西,作者拈取的是宋诗人黄庭坚“八方去求道,渺渺困多蹊。归来坐虚室,夕阳在吾西”的最后一句,意在论述妙悟的直接性。作者花大量笔墨写现代人在媒介中的生存状态,深切地感受到现代人越来越疏离自然、疏离自我,对媒介的依赖使现代人越来越缺少感悟、缺少体验、缺少原创,透露出作者为现代人深切的担忧。平常即道,作者虽然是在论述妙悟的平常,拈取禅宗的事例,却在享受禅宗哲学的精粹的同时告诉读者人生的智慧:“一种子怀,就是禅心”、“平常心,是无言之心、无是非之心、无念之心,是以自己智慧的光芒来照耀世界的心,是自己的本然心”。
  作者谈传统哲学、传统艺术,充满对现代社会现代人生的人文关怀。读此书,你会在玩味理论的过程中享受道禅哲学的玄妙精微,在把玩艺术中感悟到中国人特有的人生智慧,在品味语言中体会作者深切的人生感受。如孤云轻烟,玄妙的体悟在艺术的天空中自由舒卷;似笔尖墨痕,人生的感受在艺术的画卷中随意点染。
  本书共十讲,涉及中国艺术理论的十个重要问题:形神、动静、含蓄、以小见大、大巧若拙、虚实、荒寒、和谐、妙悟、写意;都是很抽象很玄妙的概念;作者拈取十个具体的意象名之:听香、看舞、曲径、微花、空山、冷月、和风、慧剑、扁舟,化无形为有形,寓抽象于具体。每讲都相应地附有大量精美的摄影图片和书画作品,充分调动读者的感官,让读者去听、去看、去闻、去想、去感受。从而借助意象的象征,形象的表达,获得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玄妙理论的体悟。在把玩赏鉴中作者注重把握中国艺术的气脉,采撷艺术的生香活态,感受艺术的生机流荡,力图保持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鲜活形态。
  如第五讲谈大巧若拙,分四点论述:散木、老境、苔痕、古迹,一实一虚、虚实结合。散木从赏鉴苏轼的《枯木怪石图》人手,引出庄子哲学思想的理解、周易卦象的阐释、北宋学界关于枯朽中有无生意的讨论、艺术家对枯朽的偏爱,从而发现枯朽之中有生机、有生理,蕴藏着蓬勃的生意,挖掘出中国艺术活泼泼的生命精神。
  关于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作者以前已有专著探讨这个问题。而此书把这个艰深的理论问题与艺术鉴赏实践结合起来,让读者在艺术的活态中嗅出艺术生命的真谛。
  本书语言形象感性,活泼跳跃,虽然是理论讲座,却似乎在写散文,以诗人的情怀、散文的笔调精心营造着艺术的氛围,让人在诗情画意中领略理论的精粹。如第二讲写《荷韵》“悠然的享受,如同舞者从容的旋转,翠绿的叶子洒着一串串珠圆玉润的水滴,在飞离、飞离,嫣然摇动所涌起的冷香逸韵飞向了诗心笔底”,完全可以当成散文来读。妙笔生花,文采斐然,这是作者一贯的文风,但在此书中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有文采固然好,但如果只是展示文采,辞藻丰赡却无筋骨,以辞害理,却是腻和粘了。可贵的是本书虽然文采飞扬,但却空灵通透,清新自然。如“你看那白墙黑瓦,在青山绿水中,勾出淡淡的素影,汀渚若隐若现的白沙裹着绿色,一痕远山的淡影戏着烟云,泉水的滑落、细径的绵延……纯净中透着活泼,空茫中藏着幽深,而且单纯中透出无所不在的繁复。”语盲清丽,意境空灵,如太虚片云,不粘不滞。
  、
  作者系性情中人,感慨颇多。个别地方激愤的语言和追求平和的心境矛盾,用语也不够含蓄,与全书氛围不太相融。借用王国维的评语,此书属于“有我”之境,作者移情于书中,读之感觉作者不时跳出来,他在把玩的过程中不自觉地高喊“我深爱这样的境界”。
  读后散记,几点感受,聊以与大家共享,禅宗有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书之好坏,惟有亲自晶读才知。
  (《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朱良志著,安徽教育出版杜2003年5月版,29.00元)
其他文献
马克斯·韦伯的《儒教与道教》,可以说是西方大师级思想家围绕中国文化这个主题撰写的为数不多的几部学术专著之一’‘其理论价值自不待言;尤其是他在占有材料不够丰富、相对欠缺中国历史知识的“肤浅”之中提出的某些很有“切肤”意义的精辟洞见,更是值得我们今天深思。不过,韦伯在这部著作中一方面把儒家说成是“理性”的,另一方面又认为儒家的“理性”精神与现代社会的“理性”精神“格格不入”,却会引发一个耐人寻味的疑问
期刊
天坛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一向作为北京甚至中国的象征。改革开放以来,天坛的文化价值、文物价值都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保护措施也得到法律法规的保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委员会将天坛批准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名录》,给进一步保护天坛,增加了新的力量和新的责任。杨振铎所著《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天坛》,为国人加深对天坛的了解与深入认识做了贡献。  杨振铎既是建筑、文物的专家,
期刊
水镜君 在中国世俗重于神圣的文化语境中,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宗教及其信徒的身份、位置和存在的合法性,成为亦旧亦新的问题。对宗教的误解或误读并不少见。有信仰者被视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或别种“另类”。“素质不高”、“低层次”“愚昧”等,仍是常见的对普通信徒的评语。尽管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宗教文化的研究,但用经验的或实证的方法,从社会性别和人(作为文化主体)的角度所做的研究依然不多。宗教信徒,特别是普通信
期刊
礼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世代相承的主要形态。历代圣君贤臣都将礼作为安邦定国、励精图治的主要手段。从礼的起源,到有周一代形成成熟的礼制,再经过整个封建社会的传承沿革,形成中华几千年礼仪文明发展的历史,使中华民族赢得了礼义之邦的美誉。 然而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礼制礼学史的研究一直是个弱项。尤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礼制礼学史研究在大陆学术界近乎停顿。应该说:清代以
期刊
2003年3月8日至3月19日,美国日裔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携其著名的“历史终结论”,完成了对华十天的学术交流活动。这让人想起,一年半之前,另一位同样由西方而来并且同样享有世界声誉的哲学家德里达的中国之行。两位学界巨人,几乎沿着同样的轨迹,巡游于中国京沪宁三地学界,带来的却是关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解构学与中心论。  基于迥异的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审视姿态,两位学者十年前就围绕“历
期刊
1990年5月18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北京召开座谈会,祝贺和纪念蔡若虹先生八十寿辰和从艺六十周年。当时的文化部代部长、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中国文联党组书记林默涵,蔡先生的老朋友古元、刘开渠、邵宇、罗工柳、许幸之、冯法祀等首都文艺界一百五十余人参加了会议。大家对蔡先生这位当代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新中国美术奠基人之一、担任中国美协副主席四十余年的老前辈表达了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
期刊
雷海宗先生学贯中西,汇通古今,在中国史和世界史方面都有许多创见。这里谨就学习他的世界史学定观体系方面,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雷先生治学宏通博识,注重理论思考,反对烦琐考证,认为“历史的了解是了解者整个人格与时代精神的一种表现,并非专由乱纸堆中所能找出的一种知识”(雷海宗,《伯伦论学集》,中华书局2002,213页)。他在世界史学科中很早就反对西欧中心论。1928年,他刚从美国留学归来,在评论韦尔斯
期刊
自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1902年发表(新史学),提出编纂“中国通史”的问题后,在二十世纪的一百年中,中国史学家纷纷致力于中国通史的研究和编纂,先后出版了一批“中国通史”著作。它们的历史观点、内容详略、编纂形式各有不同,但确有一些中国通史著作具有鲜明的特色,至今仍有参考价值。霄海宗先生编纂的(中国通史选读),即是其中之一。  《中国通史选读》是雷海宗先生在清华大学讲授中国通史课时编写
期刊
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几年,是中国又一个文化学、文化史研究的兴盛期。学者们从文化的广泛层面反思自我的主体性,比较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特征。“从内部看其他世界,从外部来看自己的世界,或者将内部与外部世界加以比较研究,区分彼此的普通性和独特性,并描述各种不同文化的特征及其所特有的稳定、变异、发展的各个过程”([美]C.恩伯、M.恩伯著,杜杉杉译:《文化的变异一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
期刊
春日一晚,忽接到从纽约打来的长途电话。对方一报大名,虽说不是雷轰耳际,也是电闪远方——“我是毕汝协…”.”啊!是他,那个在“文革”的红色年月里写灰色小说《九级浪)的毕汝协!是他,这个少年时代前中宜部大院的邻居,而且是同住在大院最北端的新北楼。新北楼是中宜部大院最北端的一座新楼。老北楼(也叫幼儿园楼)则与它一墙之隔,不过墙上早已开了一扇大门,造成新旧合一的局面。 ’  这个大院本是旧北大红楼向北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