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闲暇翻看粤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注意到其中的几处古诗文注释,颇觉有商榷之必要。现列举一二,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可怜夜半虚前席”的“虚”
“可怜夜半虚前席”为李商隐《贾生》中的一句诗,全诗抒发了作者对贾谊人生际遇的惋惜之情。贾谊才华横溢,以文才更以治才赢得汉文帝信赖,后遭排挤被贬于长沙,远离政治中心,抱负不得施展。三年后,汉文帝“宣室求贤”,又把他放到较为重要的岗位。《贾生》一诗的感情基调落笔于“可怜”一词,惋惜之情由此而生。为何“可怜”?因为汉文帝此时所求已非贾谊所志,“不问苍生问鬼神”,此番造访实在是贾生之悲哀。因此,后人的感慨里断然少不了对贾谊应答的无奈和对文帝下士的嘲讽,借重嘲讽更能显示贾谊境遇的尴尬。而“虚”字的理解恰成为左右主旨的砝码。
“虚,徒然。”这是课本上的注释。“前席,在坐席上渐渐前移接近对方,表示谈话投机”,很谈得来,或是其谈吐很折服人,吸引对方不断靠前。而这一切对于贾谊来说是徒然的,白白浪费其“无伦”“才调”。能否将“虚”字理解为空着、空出呢?前席是前面的位置,表示重要的岗位。空出重要的位置留给曾经被逐的贤臣(即所谓“逐臣”),而请其解答的却是鬼神之事而非治国之策,这无疑与“才调更无伦”的贾谊之初衷南辕北辙。再以
“可怜”引领,岂不更能表达一种饱含愤懑的惋惜之情?
二、“流血漂橹”的“橹”
贾谊《过秦论》有“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句。对于“橹”字,课本注释为:“橹,大盾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漂橹,漂起大盾牌。”《古代汉语词典》解释“橹”字条,也例举此句:“①大盾牌,贾谊《过秦论》: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对“橹”的理解似成定论。而以文才论,贾谊堪称一流,文采自然也是魁首,其文气势磅礴于此可见一斑。“伏尸百万”是一种夸张,“流血漂橹”也是一种夸张,无非渲染战争的惨烈和秦军长驱直入的勇猛。大盾牌是一种兵器,在此呈写实状,应该不是贾谊的风格。以愚想揣见,贾谊是要说:战争造成血流成河,都可以行船了。《古代汉语词典》注“橹”:“④船橹,多安放于船尾的划水工具。”贾谊在这里未必不是以橹代船,应用借代手法,以小代大,以局部代整体。作此理解,也许更能契合贾谊的文风。
三、“陈利兵而谁何”的“谁何”
这也是《过秦论》中的一句。对于“谁何”,课本注释为“他是谁”。《古文观止》对此注释为:“谁、何都是表示询问的词,谁、何连用作动词,表示严加缉查盘问。”《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为:“谁何,意思是说盘查过往行人;何,呵问。”其实,在这里把“谁何”理解为“谁能奈何”即谁能把他怎么样,似乎更为贴切一些。
课文所选是《过秦论》上篇,总论秦攻取天下的形势及其灭亡的原因。文章先叙述秦兴亡的大量史实,然后进行多方对照分析,最后得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的结论。“陈利兵而谁何”正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国势达于颠峰的一种表征:天下已经平定,关中如此坚固,犹如铜墙铁壁,是流传万世的帝王基业。所以,“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忠实的臣子率领精锐的队伍,装备先进,武器精良,任谁也攻破不了。
这样理解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通过力量对比,更能昭示“仁义不施”这一结论的正确。以“始皇之心”,“金城千里”,谁又能奈其何?这里既有毋庸置疑的实力,也有踌躇满志的自信,恰与“才能不及中人”“率疲敝之卒、将数百之众”的“迁徙之徒”形成天壤之别。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除了“仁义不施”,还能归咎于什么呢?
四、“望长安于日下”的“日下”
此句见于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滕王阁序》前半写景,洪州之雄要,滕阁之壮伟,景色之瑰丽,宴集之盛大,历历在目,给人一种气势飞动、气象阔大的感觉。后半即景抒情,一方面慨叹自己漂泊异地、命运多舛、怀才不遇、请缨无路的遭际,另一方面表示自己桑榆未晚、穷且益坚,要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志愿。“望长安于日下”与“目吴会于云间”为对偶,表达了自己囿于时遇的感叹。
关于“日下”,课本解释为:“日下,京城。封建社会将帝王比作太阳,把皇帝所在之地称为日下。”如果以此连缀,翻译起来异常生涩,感觉牵强附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只注“回望京都如在天上”,对“日下”未作具体解释,但显然是对课文注释的颠覆。并且对于“目吴会”句的注释也勾连上此句:“连上句是说回望京都和遥目吴会均十分遥远。”应该说这样的翻译是比较准确到位的。“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这样的句式结构,在古代文赋中常常出现,类似互文见义,不一定实指,但一定是为了强调某种表述。据此,“日下”、“云间”均应指不可及处,无法到达,于作者而言十分遥远,格外缥缈,这从“望”字也能得到印证。具体到“日下”,不如理解为“太阳落下的地方”,亦即天边。
(作者单位:东莞市虎门红星学校
钟祥市胡集第二中学)
一、“可怜夜半虚前席”的“虚”
“可怜夜半虚前席”为李商隐《贾生》中的一句诗,全诗抒发了作者对贾谊人生际遇的惋惜之情。贾谊才华横溢,以文才更以治才赢得汉文帝信赖,后遭排挤被贬于长沙,远离政治中心,抱负不得施展。三年后,汉文帝“宣室求贤”,又把他放到较为重要的岗位。《贾生》一诗的感情基调落笔于“可怜”一词,惋惜之情由此而生。为何“可怜”?因为汉文帝此时所求已非贾谊所志,“不问苍生问鬼神”,此番造访实在是贾生之悲哀。因此,后人的感慨里断然少不了对贾谊应答的无奈和对文帝下士的嘲讽,借重嘲讽更能显示贾谊境遇的尴尬。而“虚”字的理解恰成为左右主旨的砝码。
“虚,徒然。”这是课本上的注释。“前席,在坐席上渐渐前移接近对方,表示谈话投机”,很谈得来,或是其谈吐很折服人,吸引对方不断靠前。而这一切对于贾谊来说是徒然的,白白浪费其“无伦”“才调”。能否将“虚”字理解为空着、空出呢?前席是前面的位置,表示重要的岗位。空出重要的位置留给曾经被逐的贤臣(即所谓“逐臣”),而请其解答的却是鬼神之事而非治国之策,这无疑与“才调更无伦”的贾谊之初衷南辕北辙。再以
“可怜”引领,岂不更能表达一种饱含愤懑的惋惜之情?
二、“流血漂橹”的“橹”
贾谊《过秦论》有“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句。对于“橹”字,课本注释为:“橹,大盾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漂橹,漂起大盾牌。”《古代汉语词典》解释“橹”字条,也例举此句:“①大盾牌,贾谊《过秦论》: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对“橹”的理解似成定论。而以文才论,贾谊堪称一流,文采自然也是魁首,其文气势磅礴于此可见一斑。“伏尸百万”是一种夸张,“流血漂橹”也是一种夸张,无非渲染战争的惨烈和秦军长驱直入的勇猛。大盾牌是一种兵器,在此呈写实状,应该不是贾谊的风格。以愚想揣见,贾谊是要说:战争造成血流成河,都可以行船了。《古代汉语词典》注“橹”:“④船橹,多安放于船尾的划水工具。”贾谊在这里未必不是以橹代船,应用借代手法,以小代大,以局部代整体。作此理解,也许更能契合贾谊的文风。
三、“陈利兵而谁何”的“谁何”
这也是《过秦论》中的一句。对于“谁何”,课本注释为“他是谁”。《古文观止》对此注释为:“谁、何都是表示询问的词,谁、何连用作动词,表示严加缉查盘问。”《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为:“谁何,意思是说盘查过往行人;何,呵问。”其实,在这里把“谁何”理解为“谁能奈何”即谁能把他怎么样,似乎更为贴切一些。
课文所选是《过秦论》上篇,总论秦攻取天下的形势及其灭亡的原因。文章先叙述秦兴亡的大量史实,然后进行多方对照分析,最后得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的结论。“陈利兵而谁何”正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国势达于颠峰的一种表征:天下已经平定,关中如此坚固,犹如铜墙铁壁,是流传万世的帝王基业。所以,“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忠实的臣子率领精锐的队伍,装备先进,武器精良,任谁也攻破不了。
这样理解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通过力量对比,更能昭示“仁义不施”这一结论的正确。以“始皇之心”,“金城千里”,谁又能奈其何?这里既有毋庸置疑的实力,也有踌躇满志的自信,恰与“才能不及中人”“率疲敝之卒、将数百之众”的“迁徙之徒”形成天壤之别。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除了“仁义不施”,还能归咎于什么呢?
四、“望长安于日下”的“日下”
此句见于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滕王阁序》前半写景,洪州之雄要,滕阁之壮伟,景色之瑰丽,宴集之盛大,历历在目,给人一种气势飞动、气象阔大的感觉。后半即景抒情,一方面慨叹自己漂泊异地、命运多舛、怀才不遇、请缨无路的遭际,另一方面表示自己桑榆未晚、穷且益坚,要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志愿。“望长安于日下”与“目吴会于云间”为对偶,表达了自己囿于时遇的感叹。
关于“日下”,课本解释为:“日下,京城。封建社会将帝王比作太阳,把皇帝所在之地称为日下。”如果以此连缀,翻译起来异常生涩,感觉牵强附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只注“回望京都如在天上”,对“日下”未作具体解释,但显然是对课文注释的颠覆。并且对于“目吴会”句的注释也勾连上此句:“连上句是说回望京都和遥目吴会均十分遥远。”应该说这样的翻译是比较准确到位的。“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这样的句式结构,在古代文赋中常常出现,类似互文见义,不一定实指,但一定是为了强调某种表述。据此,“日下”、“云间”均应指不可及处,无法到达,于作者而言十分遥远,格外缥缈,这从“望”字也能得到印证。具体到“日下”,不如理解为“太阳落下的地方”,亦即天边。
(作者单位:东莞市虎门红星学校
钟祥市胡集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