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让学生夯实有用的基础知识,辨别容易混淆的模糊知识,纠正以前存在的错误知识,从而改进学习方法,提高物理成绩。但同一物理问题,如果提问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样。课堂上,教师若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就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专题或概念上来,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目的。
一、把握好提问时机,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提问还要把握好时机,一方面要看课堂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注意力等實际情况,因此,课堂提问应有灵活性。在一节课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新课的导入时提问。每节课开始时,可以通过有趣的媒体教学、演示实验、迷人动听的物理故事来创建物理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也可以相互讨论,总结结论。我在上《温度计》一节时,介绍温度可以用感觉来判断,但是不太准确,有时在湿度、前后不同环境的影响下,可能会做出错误的结论。我问学生:“怎样才能准确地判断温度?”学生齐声回答:“用温度计”。接着我又问:“用哪些材料可以制造温度计?怎样制造温度计?怎样给温度计划上刻度?”学生陷入了深思,有的讨论,有的看书,有的查资料……结果这堂课非常成功。
2、新授课堂中提问。一堂课往往由几个知识点组成,有的知识点相互独立,有的知识点承前启后,对于后者,最好以题目的形式来提问,通过讨论、解答、整合后由他们自己得出结论。在《汽化和液化》一节中,课本中列出了水、酒精等十二种不同液体的沸点,旨在揭示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是不同的,学生在掌握了这些知识后,我提示大家再仔细观察,还有什么新发现,一会儿,一个学生问:“为什么在表格前面打了括号,并注明在标准大气压下呢?”对此发现,我大加赞赏,并鼓励他们继续寻找原因,几分钟后,大部分学生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中的《不烫手的开水》,得出了同种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的结论。
3、总结时提问。总结是对这堂课的浓缩和提升,在此阶段提出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沸腾》这一节的总结阶段,我提了两个现实中的问题,例1:用水浴加热法给试管中的水加热,试管中的水会沸腾吗?如果给试管中的酒精加热,酒精会沸腾吗?例2:煮粽子是大家熟悉的事情,当粽锅中的水沸腾了以后,为了好吃,还要再煮一段时间。请问:此后应该继续用猛火加热,还是改用温火加热?对于这两个例题,学生的热情高涨,通过激烈的讨论和归纳,他们不仅掌握了液体沸腾的条件,而且意识到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4、作业时提问。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课后要布置适量而有针对性的作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节的作业中,我要求学生研读《新课标学生实验探究指导》和《新课标课程基础训练》中的相关内容,要求会用作图的方法来解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学们听到可以用作图的方法来代替这个实在难背的规律,马上兴趣盎然,第二天竟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学知道了作图法,其效果超出了我的想象。
二、有效运用提问策略,提高问题针对性
教师在课堂上并不是任何内容都要问学生,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讲究趣味性。从学生较为熟悉的日常现象、生活经验中提炼充满情趣、新颖别致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讨论、主动回答。
1、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课堂提问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法、手段,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任务来进行。提问的目的,或是引起学生注意,或是检查教学效果,或是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或是调动学生思维,或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等等,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教师在备课中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教材重点和难点,针对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目的反复推敲、精心设问,并拟定好包括主要问题、提问对象、提问顺序、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对策略等内容 。例如:“举例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举例说明应用杠杆的工具”。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索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我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式,一般是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举例是对的,哪些错了。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例如上面举例中的第一题可分成气体、液体、固体三类分子运动现象;第二题可按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分类。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2、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启发性是课堂教学中设问最直接的目的,如果问题设计能让学生一触即发,触类旁通,那么这个问题启发性就强。有启发性的设问就是让学生不断地又生成问题,以此类推……,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后,立刻生成第二个问题,这就要求问题设计既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又要有很好的诱导性,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思路,不断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设计好问题的层次,推动有效教学。单一型课堂提问,教师向学生提的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且答案的寻求和思维方式是简单的只要通过记忆判断、直接观察或简单思考便可求得。连续型课堂提问,这种提问的特点是问题与问题之间相互联系,前后衔接,后一个问题建立在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环环相扣。这种问题,不仅对突破教学难点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还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出其不意的课堂提问,物理教学中个别学生分散注意力不时发生,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不时抛出一些问题,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长期可形成课堂对学生的约束力,迫使学生不时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紧跟教师教学步骤,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设置陷阱,引诱上当提问,物理教学中有一些概念很抽象规律适用条件很苛刻物理情景多种多样,学生不易理解掌握,容易混淆,课堂中通过设计,提出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方式多种多样的问题,引诱学生做出错误的判断,以消除学生的模糊认识。
3、提问要层次分明,合理分配答问对象。课堂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他们需要的问题也不同。作为教师,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善于提出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或者同一个问题鼓励有不同层次的回答,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都能在课堂提问中展现出自己的心智努力。如,“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有什么异同”等不同类型的问题应该合理分配给不同类型的学生。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时,可提出这样几个问题:①电流可以产生磁场,磁场可否产生电流?并用实验演示。②“切割磁感线”与“磁通量变化”两种现象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③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层次学习与讨论,层层深入地认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4、提问要合理点评,给予有效的教师反馈以刺激强化。物理课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概念规律,而且更重要的是能灵活应用到对现象的解释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因此,教师点评问题时不能强求正确的答案,更不能把自己的见解强加给学生,因为“发现问题和系统的阐述问题可能比得到解决答案更为重要”,同时教师教师点评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见解、疑惑、问题,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评价。
一、把握好提问时机,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提问还要把握好时机,一方面要看课堂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注意力等實际情况,因此,课堂提问应有灵活性。在一节课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新课的导入时提问。每节课开始时,可以通过有趣的媒体教学、演示实验、迷人动听的物理故事来创建物理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也可以相互讨论,总结结论。我在上《温度计》一节时,介绍温度可以用感觉来判断,但是不太准确,有时在湿度、前后不同环境的影响下,可能会做出错误的结论。我问学生:“怎样才能准确地判断温度?”学生齐声回答:“用温度计”。接着我又问:“用哪些材料可以制造温度计?怎样制造温度计?怎样给温度计划上刻度?”学生陷入了深思,有的讨论,有的看书,有的查资料……结果这堂课非常成功。
2、新授课堂中提问。一堂课往往由几个知识点组成,有的知识点相互独立,有的知识点承前启后,对于后者,最好以题目的形式来提问,通过讨论、解答、整合后由他们自己得出结论。在《汽化和液化》一节中,课本中列出了水、酒精等十二种不同液体的沸点,旨在揭示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是不同的,学生在掌握了这些知识后,我提示大家再仔细观察,还有什么新发现,一会儿,一个学生问:“为什么在表格前面打了括号,并注明在标准大气压下呢?”对此发现,我大加赞赏,并鼓励他们继续寻找原因,几分钟后,大部分学生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中的《不烫手的开水》,得出了同种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的结论。
3、总结时提问。总结是对这堂课的浓缩和提升,在此阶段提出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沸腾》这一节的总结阶段,我提了两个现实中的问题,例1:用水浴加热法给试管中的水加热,试管中的水会沸腾吗?如果给试管中的酒精加热,酒精会沸腾吗?例2:煮粽子是大家熟悉的事情,当粽锅中的水沸腾了以后,为了好吃,还要再煮一段时间。请问:此后应该继续用猛火加热,还是改用温火加热?对于这两个例题,学生的热情高涨,通过激烈的讨论和归纳,他们不仅掌握了液体沸腾的条件,而且意识到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4、作业时提问。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课后要布置适量而有针对性的作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节的作业中,我要求学生研读《新课标学生实验探究指导》和《新课标课程基础训练》中的相关内容,要求会用作图的方法来解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学们听到可以用作图的方法来代替这个实在难背的规律,马上兴趣盎然,第二天竟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学知道了作图法,其效果超出了我的想象。
二、有效运用提问策略,提高问题针对性
教师在课堂上并不是任何内容都要问学生,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讲究趣味性。从学生较为熟悉的日常现象、生活经验中提炼充满情趣、新颖别致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讨论、主动回答。
1、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课堂提问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法、手段,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任务来进行。提问的目的,或是引起学生注意,或是检查教学效果,或是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或是调动学生思维,或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等等,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教师在备课中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教材重点和难点,针对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目的反复推敲、精心设问,并拟定好包括主要问题、提问对象、提问顺序、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对策略等内容 。例如:“举例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举例说明应用杠杆的工具”。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索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我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式,一般是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举例是对的,哪些错了。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例如上面举例中的第一题可分成气体、液体、固体三类分子运动现象;第二题可按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分类。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2、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启发性是课堂教学中设问最直接的目的,如果问题设计能让学生一触即发,触类旁通,那么这个问题启发性就强。有启发性的设问就是让学生不断地又生成问题,以此类推……,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后,立刻生成第二个问题,这就要求问题设计既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又要有很好的诱导性,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思路,不断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设计好问题的层次,推动有效教学。单一型课堂提问,教师向学生提的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且答案的寻求和思维方式是简单的只要通过记忆判断、直接观察或简单思考便可求得。连续型课堂提问,这种提问的特点是问题与问题之间相互联系,前后衔接,后一个问题建立在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环环相扣。这种问题,不仅对突破教学难点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还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出其不意的课堂提问,物理教学中个别学生分散注意力不时发生,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不时抛出一些问题,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长期可形成课堂对学生的约束力,迫使学生不时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紧跟教师教学步骤,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设置陷阱,引诱上当提问,物理教学中有一些概念很抽象规律适用条件很苛刻物理情景多种多样,学生不易理解掌握,容易混淆,课堂中通过设计,提出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方式多种多样的问题,引诱学生做出错误的判断,以消除学生的模糊认识。
3、提问要层次分明,合理分配答问对象。课堂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他们需要的问题也不同。作为教师,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善于提出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或者同一个问题鼓励有不同层次的回答,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都能在课堂提问中展现出自己的心智努力。如,“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有什么异同”等不同类型的问题应该合理分配给不同类型的学生。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时,可提出这样几个问题:①电流可以产生磁场,磁场可否产生电流?并用实验演示。②“切割磁感线”与“磁通量变化”两种现象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③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层次学习与讨论,层层深入地认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4、提问要合理点评,给予有效的教师反馈以刺激强化。物理课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概念规律,而且更重要的是能灵活应用到对现象的解释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因此,教师点评问题时不能强求正确的答案,更不能把自己的见解强加给学生,因为“发现问题和系统的阐述问题可能比得到解决答案更为重要”,同时教师教师点评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见解、疑惑、问题,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