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圈”何以发生?——基于圈层社会属性的研究

来源 :新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guangyu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圈层具有社会发展生态、社会知识组织、社会文化现象和社会资本形态的属性表征。“出圈”是一种社会行为,将其动因在横向上按照社会属性拆零为生态、知识、文化和资本四种因素,在纵向上划分为圈层本体突围的微观层面、圈层边际交往的中观层面和圈层生态影响的宏观层面。数量临界、知识生产、文化认同和资本嵌入合力构成圈层破壁的驱动力;近亲繁殖、知识适配、文化同化和资本桥接合力构成圈层交往的吸引力;协同进化、知识形塑、文化收编和资本扩张构成圈层融合的推动力。“出圈”具有三种价值指向:社会信息秩序的重塑、社会内生动力的激活
其他文献
近两年来,与“圈子”相对应的“出圈”现象频繁涌现,即原本只在某个圈子传播的现象、事件或者有影响力的人物被更多圈外的人知晓,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2021年河南春晚节目《唐宫夜宴》。本期专题邀请专家学者围绕“出圈”的内涵、特征,“出圈”现象频繁涌现背后的动因及传播逻辑,平台在“出圈”中的作用,“出圈”对媒体融合的启示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发现繁荣的“出圈”现象背后深刻的社会、传播和技术逻辑。
本文在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督查督办工作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了以信息化手段提升督查督办的必要性,并以华中师范大学督办系统的建设为案例进行介绍,为兄弟高校开展信息化督查督办提供了参考。
调查2015—2020年张掖市新生儿死亡率、窒息导致死亡率和死亡构成比变化情况,分析张掖市第三周期新生儿复苏项目实施效果。在全市范围内普及新生儿复苏技术后,2020年新生儿死亡率较2015年下降了1.42‰,不同年份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93,P<0.01)。此外,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全市急救网络、复苏工作常态化督导考核等改进措施,为持续提升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复苏水平,进一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窒息的死亡率提供依据。
目的了解上海市离退休老年人基本情况,并探讨其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在上海市某三甲医院体检且符合条件的266名离退休老年人进行一般情况、自我效能感的问卷调查。结果上海市离退休老年人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6.700±0.330)分。文化程度(r=0.255,P<0.001)、性别(r=-0.199,P=0.001)与自我效能感具有相关性。结论上海市离退休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有待提高,应重点关注文化水平较低的女性离退休老年群体。政府有关部门和医疗机构也应定期进行随访和心理测评,采取个性化
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我们同样存在卫生总费用增幅过快、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及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极差等医疗费用控制问题。通过对国际发达国家的不合理医疗费用控制策略对比研究发现,政府管理与市场机制结合运用、外部监督与内部约束结合运用、费用分担与风险共担结合运用、创新管理手段与强制性的法律保障结合运用是他们采用的有效方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完善基本医疗体系、平衡区域医疗资源,在按病种付费的同时衔接三大医保实现医疗保险“打包服务”,采用药品参考价格制度并保障药事服务收费合理,医疗信息公开等方法,将是中国实现
通过对既有舆情事件文献中记录的政府政治传播行为进行类属分析,可以把政府政治传播策略解构为价值传播、事实传播、传播姿态、传播管道四个维度:在价值传播中,要面对显性群体与隐形群体、上级与下级、特殊与一般的张力;在事实传播中,要以社会共同的价值体系和符号系统为基础,采用说服、议题设置和沉默等策略干预受众对事实的认知;通过言行举止中展示的责任态度、表达方式、响应时间、效度和力度等姿态,激发受众的情感,增强传播内容的说服力;组合传播媒介,整合社会传播,构建全方位、多渠道、多主体的政府政治传播体系。
作为高校课程体系当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高校体育课程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实现与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进一步健全高校人才培育体系,从而在提升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实现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步提高。基于此,文章浅析了"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性以及特性,并且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策略,以便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  在物质文化高度
期刊
今年,我到了可以骑自行车上路的年纪,老妈不再接送我上下补习班,所以每天的上学、放学路上都充满了快乐。有时我会用“小金库”的钱去买几瓶饮料,有时我会到朋友家玩一会儿游戏,再聊聊天。虽然偶尔会因为晚回家受一点皮肉之苦,但我仍然痛并快乐着。
期刊
与城市教师相比,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其独特性,需要从身份、知识以及过程三个方面解析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将地方性知识分解为生产生活、历史文化、传统民俗、地理景观等四个维度,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分解为自我认同和职业发展两个维度,形成调研问卷,获取中部某省调研样本1150份。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论显示,地方性知识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根据调研结论,分别从身份、知识以及过程三个方面提出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一是身份的重新定义,由“外部人”转向“内部人”,增强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