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栋梁” 如何炼成?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an_h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的国际乒坛,刘国栋和刘国梁兄弟备受关注。哥哥刘国栋儒雅持重,曾任新加坡乒乓球女队主教练。弟弟刘国梁稳重机智,是中国乒乓界第一位集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冠军于一身的“大满贯”得主,27岁就登上中国乒乓球男队主教练的宝座,成为中国乒乓球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队主教练。兄弟俩出生于乒乓球世家,父亲刘占胜就是一位出色的乒乓球教练。那么父亲是如何将兄弟俩培养成“乒乓栋梁”的呢?
  
  拜访冠军,播下一粒种子
  
  1974年春暖花开的时节,刘占胜夫妇喜得贵子,给儿子取名“国栋”。刘占胜还风趣地对妻子说:“咱们最好再生一个,起名‘国梁’,‘国之栋梁’齐了!”天遂人愿,两年后,他们真的迎来了第二个儿子,就是后来威震国际乒坛的刘国梁。
  面对两个可爱的儿子,刘占胜便思考着将自己的理想传递给他们———让儿子替他圆世界冠军之梦。为此,小哥俩刚咿呀学语,他就开始买各种颜色的乒乓球给儿子玩。小哥俩整天以球为伴,这样耳濡目染,便对乒乓球产生了兴趣。于是,刘占胜就对儿子进行一些常基本功训练。
  刘国梁至今记忆犹新:“我和哥哥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开始有意识地对我们进行身体训练,他在屋里垂下一根线,线上拴着一个乒乓球,让我们练习摆动、击球,要求我们目光随球而行,以训练我们的灵敏度和眼神。”
  1980年春,刘占胜特意带着刚刚6岁的国栋和4岁的国梁,专程去北京拜访自己的同乡———前世界女子乒乓球冠军张立。在张立家里,刘占胜和张立给两个孩子讲了许多世界冠军的故事,还让他们观看了张立荣誉柜里的那些金牌和奖杯。兄弟俩面对琳琅满目的金牌、奖杯,目光中充满了兴奋和向往。
  刘占胜特意抓住儿子的小手,让他们摸了摸那些金牌和奖杯,然后问:“金牌好不好看?”小哥俩点点头。“将来想不想拿金牌?”小哥俩又点点头。“知道这金牌是什么做的吗?”“金牌当然是金子做的呀!”小国梁肯定地回答。刘占胜笑着对儿子说:“你只答对了一半,要知道,这金牌上除了金子,还有汗水,甚至是眼泪和热血!”小国梁看着爸爸,似懂非懂地再次点点头。
  就是这趟意义非凡的北京之行,使小哥俩对冠军和金牌开始有了一种特殊的崇尚。也就是从那时起,小国梁的心里开始燃起了冠军的梦想。回到家后,栋梁兄弟真正成了父亲门下的弟子。刘占胜开始系统而科学地培养这对未来的“乒乓栋梁”。
  
  严格训练,洒下一路汗水
  
  为了在儿子通往世界冠军的路上铺好第一块基石,训练场上,刘占胜用最严格的纪律和近乎完美、甚至有些苛刻的标准来要求国栋和国梁。小国梁个子矮,在标准球台上练球得踮着脚尖,所以动作不够规范。父亲就专门请人按比例缩小,做了两张矮一点的球台,以便儿子训练时规范每一个基本动作。
  在刘国梁的记忆中,自己的孩提时代,就是站在球台前接受父亲的训练,一天天挥拍度过的。“童年对我和哥哥来说,只有一件事———练球。家里除了球拍和乒乓球,什么玩具也没有,就连一本小人书都见不到。邻里的孩子形容我们是只会打乒乓球的‘小傻子’,亲戚家的小孩儿也与我们格格不入。那时练球真苦,一年365天,我们全勤训练,没有节假日。上学时,每天下午放学就直接去练球。一直练到晚上9点多才回家。我和哥哥常常吃着饭就较上了劲儿:‘我能赢你,比比看!’放下饭碗直奔训练馆,父亲也兴冲冲地跟到球台前,给我们当裁判。”
  刘占胜对儿子的训练严格要求,赏罚分明:谁的训练认真、进步大、成绩好,训练后他就用自行车带谁回家;落后的则跟在车后跑。“那时,我和哥哥也很贪玩,有时练着练着就想偷懒。父亲的严厉是远近闻名的,一旦发现我们练球不认真,或是教过的技术动作反应迟钝,小手就要迎接板子,或是屁股接待巴掌。每每这时,擦擦眼泪还得接着练习。我和哥哥都十分惧怕父亲,只要听到他的一声假咳嗽,我们立马老实起来。记得有一天下午,突降暴雨,因为上学时没带雨具,我只好顶着书包冒雨赶到训练馆。当时浑身衣服都已淋湿,我没来得及换衣服就开始训练。那天夜晚我发起高烧,次日凌晨父母便把我送到医院打吊针。打完针,我又坚持去训练馆练球。父亲像往常一样安排我训练,仿佛不知道我生病发烧;母亲站在一旁心疼得直掉泪。不过,那天晚上父亲破例背我回家。”国梁回忆说。
  “苦练发球,突出特长,强化主动得分手段。”这是刘占胜早期给刘国梁制定的练球原则和发展方向。沿着这方向,刘国梁练得很辛苦、很扎实,走得很用心、很坚定,只用了6年时间,就走出了河南。1986年,刘国梁入选八一男子乒乓球队,1991年进入国家乒乓球队。2002年退役,担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男队主教练;而哥哥刘国栋1985年初也进入了河南省队,2005年开始担任新加坡女乒主帅,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率领新加坡女队夺得女子团体银牌。
  正是父亲从小对兄弟俩的严格训练和精心栽培,使得他们在自己的乒乓事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刘国梁曾深情地说:“在我心里,他永远是良师严父。”
  (本文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违者视为侵权)
  
  题图由CFP提供
  编辑朱璐zhulu83@126.com
  www.mochou.cn“在线投稿”《家教与成才》
其他文献
日前,记者从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了解到,目前“心病”学生正呈低龄化趋势,不少小学的高年级学生出现抑郁倾向。山东省教育厅近期也公布了一项抽样监测结果,初中生抑郁倾向检出率达21.4%。专家指出,面对抑郁呈现低龄化趋势不可掉以轻心,也不要束手无策。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家长和教师更应注重心理教育与疏导。  据了解,目前,困扰青少年的抑郁疾病主要表现是失眠、焦虑、学习不专心、脾气暴躁等。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期刊
日前,法国一家民意调查公司对1000名法国公民进行了一项调查,主题为是否应该通过立法禁止对儿童实施“打屁股”惩罚。结果显示,82%的受访者不同意立法禁止父母打孩子屁股,其中有些人认为应尽量避免以这种形式惩罚孩子,但不能以立法方式禁止;还有人认为“打屁股”是有效手段,可以“教会孩子遵守规则”。  此外,在回答“您是否曾经打过孩子”时,67%的受访者给出了肯定答案,2%的受访者说他们经常打孩子。大多数
期刊
作者小档案:  郝月梅,山东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儿童小说“小麻烦人由由系列”“搞笑鬼王闹系列”“不一样的杜小都系列”等20余部。其作品曾获齐鲁文学奖、泰山文艺奖、山东新中国成立五十年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奖项。作品入选“2002中国年度最佳儿童文学”、“2005年度最具阅读价值的二十种原创童书”、“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等。     小时候,我是
期刊
据报道,教育部不久前在回复网友问题时曾表示:“学校在优先保障年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的前提下,可考虑接收将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不少人士因而预测小学入学年龄有望“松绑”。一些网站也纷纷展开入学年龄的民意调查。新浪网调查显示,逾七成网友支持适当放宽门槛,认为“孩子因不够年龄回幼儿园复读,耽误上学时间,挫伤积极性”,大洋网的调查也表明,六成网友赞成未足6岁儿童入学。许多家长对“松绑”的可能表示欢迎,不少家
期刊
“作业写到晚上10点,真是‘杯具’!”日前,一名小学老师在某育儿论坛发帖:最近看学生作文,看了半天才看懂,原来“杯具”是“悲剧”的谐音,是现在最流行的网络语。她感叹:“真不知是我考学生还是学生在考我。”   汹涌而至的网络语言出现在作文中,让不少老师和家长犯了愁。  学生作文中引用的网络语,可分为几大类:有数字或字母简称,比如“7456”代表“气死我了”,“+U”意为“加油”;有比喻,如“腹黑”代
期刊
★2000年1月,《家教与成才》面世,《莫愁》杂志由月刊改为半月刊。  ★2000年7月11日至13日,《家教与成才》举办了首届“莫愁”小记者下乡采风活动。  ★2001年7月25日至28日,《家教与成才》编辑部举办了“让我们走近科学”夏令营。  ★2002年11月7日至13日,《家教与成才》邀请知名作家、资深教育工作者和骨干作者,在齐鲁大地召开了为期7天的研讨会。《家教与成才》作者团队初具规模。
期刊
陈晖  江西南昌人,环保高级工程师,一位智慧的妈妈,著有育子专著《享受成长》。在她的科学教育下,儿子的综合素质与学习成绩俱佳,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法国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狂吹一通,企图用蛮力剥下行人的大衣,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将大衣裹得更紧了。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温暖如春,就解开纽
期刊
乐善耀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高级教师。  我的外孙犊犊从小喜欢搭积木,一座座大桥,一幢幢高楼在他手中“拔地而起”,在搭搭拆拆的过程中,他认识了“三角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也感受到了当一名“建筑师”创造想象所带来的快乐。  自从犊犊进入幼儿园以后,他开始会用自己的小手握着各种颜色的水笔,在纸上,在墙上涂鸦了。一天,他用笔在纸上划出了一条线;又一天,他画出了一个“
期刊
一个懵懂的少年    我的朋友,已是业内知名的人像摄影师。他却说:一切,不过是因为我的父亲。  少年时的他,狂热地爱着摄影,想用一架照相机追猎世界的美丽。当年岁渐长,那些千辛万苦拍来的照片大都散失。而唯一存留下来的,他也没有想到,竟会是一帧自己的裸照。  其实那个下午,一如他少年时代的每个下午,阳光无忧,却只因朋友一个神秘的眼神,一切就都改变了。紧垂的窗帘营造出深黑的夜,他们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
期刊
如果说,《莫愁·家教与成才》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无论是编辑、作者还是读者,我们都是这棵大树的青枝绿叶。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晴好的清晨,门前的香樟树梢有一抹亮色,那是第一缕阳光在树叶上舞蹈,吸引了好多麻雀在上面驻足沉思,偶尔还唧唧喳喳讨论一番。我呢,就坐在树下,翻阅着杂志《莫愁·家教与成才》,想起昨天进家门的情景:已近古稀之年且不识字的的母亲,端坐在书桌前,神情专注地翻阅着《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