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5岁,因外院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4个月,右侧输卵管妊娠术后3个月,下腹痛1周,加重2h,于2010年5月21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则,有痛经史,末次月经为2010年1月8日.因结婚3年未孕,在外院行IVF-ET.移植术后2周查尿妊娠试验阳性;盆腔超声检查提示:宫内双胎妊娠,右侧输卵管妊娠.遂在该院行腹腔镜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2周复查盆腔超声提示:宫内妊娠双活胎.应患者要求行减胎术,术后无不适.以上治疗均在当地医院进行,未能提供详细病史资料如右侧输卵管切除术中盆腔探查情况、术式、病理检查结果以及减胎术中保留胎囊的位置等.此次入院前1周感下腹隐痛,无阴道流血、流液,2h前下腹痛加重,呈撕裂样剧痛,波及全腹,伴恶心、呕吐、乏力、头晕,急诊入院.查体:脉搏98次,血压78/52 mm Hg (1 mm Hg=0.133 kPa),急性痛苦面容,失血貌.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如孕4个月大小,宫底脐下1横指,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109/L,血红蛋白:75 g/L,血小板:210×109/L.B超示:右侧宫角部妊娠,盆腹腔积液.入院诊断:右侧宫角妊娠,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膜蓝染,腹腔内大量新鲜血及凝血块,共清出约3800 ml.探查见子宫如孕4个月大小,质软,右侧宫角见一破裂口,可见羊膜囊脱出至腹腔内,囊内清亮羊水约80 ml,脐带及孕4个月大小之胎儿漂浮于其中.胎盘附着于子宫右角部,部分胎盘已剥离,并从右侧宫角破裂口向子宫体外脱出,剥离面及破口边缘出血.子宫后壁与肠管广泛粘连,两侧与盆壁广泛粘连,左侧卵巢及输卵管外观正常,右侧输卵管缺如,右侧卵巢与子宫右侧壁致密粘连.破膜后娩出胎儿,见右侧宫角部破裂口长约8 cm,出血汹涌.考虑行子宫修补困难且风险较大,即行子宫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对症及支持治疗7d,痊愈出院.术后病理检查结果:部分胎盘粘连不易剥离,粘连处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伴纤维素样坏死,右侧宫角破裂处见胎盘组织,其周围及胎盘绒毛间隙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灶性纤维素样坏死.游离胎盘子面可见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脐带未见异常改变.死婴身长12 cm,可见完整五宫、躯干及四肢,未发现其他胚胎组织.出院诊断:(1)右侧宫角妊娠;(2)子宫破裂;(3)失血性休克代偿期;(4)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后;(5)IVF-ET后。
子宫内妊娠合并多部位异位妊娠致子宫破裂一例
【摘 要】
:
患者35岁,因外院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4个月,右侧输卵管妊娠术后3个月,下腹痛1周,加重2h,于2010年5月21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则,有痛经史,末次月经为2010年1月8日.因结婚3年未孕,在外院行IVF-ET.移植术后2周查尿妊娠试验阳性;盆腔超声检查提示:宫内双胎妊娠,右侧输卵管妊娠.遂在该院行腹腔镜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2周复查盆腔超声提示:宫内妊娠双活胎.应患者要求行减
【机 构】
:
510630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510630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510630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
【出 处】
:
中华妇产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1年46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是单绒毛膜双胎(monochorionic twins,MCT)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20%[1].双胎之间的血液通过胎盘吻合血管发生交换,引起受血胎儿血容量过多,而供血胎儿血容量不足.双胎之间血容量不平衡是TTTS的重要特征,也是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关键.TTTS中双胎血容量改变可引起胎儿心功能变化,并进而
期刊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与其他降压药物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有效性、不良反应及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主题词的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及维普数据库(VIP)等数据库,检索2012年1月以前关于硝苯地平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纳入的文献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
患者28岁,因停经32周+5,左下腹伴左侧腰部疼痛16 h,于2010年12月8日外院急诊转入.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0年4月23日,孕期定期产前检查7次,未见异常;既往史无异常.12月8日1:30突感左下腹疼痛,以“先兆早产”入住外院,查体:体温、呼吸、血压正常,腹肌稍紧,有压痛以左下腹为甚,左侧肾区叩痛阳性,右侧肾区无叩痛;有不规则宫缩,胎心率148次.超声检查提示:双肾弥漫性病变声像,
期刊
胎盘未成熟畸胎瘤罕见,与原始生殖细胞及胚胎早期发育的关系不清楚.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妇科2009年3月收治了1例胎盘未成熟畸胎瘤患者,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患者30岁,孕4产2,因停经30周,阴道流血及流液lh,于2009年3月9日入院.查体:宫高32 cm,腹围88 cm,臀位足先露,宫口开大3 cm,宫缩较弱,胎膜已破,羊水未见,有暗红色血液流出,量不多.急诊B超示:单活胎,臀
期刊
《中华妇产科杂志》官方网站(http://www.zhfckzz.org.cn)已建设完成,并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开通。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者发生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的影响因素及新生儿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分娩的28~ 33周+6的PPROM单胎妊娠孕妇共203例,根据产后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分为HCA组(138例)和未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对照组(65例),比较两组孕妇年龄、产次、破膜孕周、潜伏期时间、入院时是否合并羊水过少、入院时和分
内异症以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种植到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肌层以外的部位为特征,约30%~50%的患者合并不孕.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盆腔结构异常尤其是输卵管形态变化是导致重度内异症患者不孕的主要因素,但绝大多数的轻、中度内异症不孕患者腹腔内并无明显粘连,因而非解剖性因素尤其是腹腔微环境与不孕的关系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内异症的发病学说,国内学者提出了“在位内膜决定论”,即有内在差异的在位子宫内
期刊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ESC)体外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因子宫肌瘤或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子宫切除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标本16份,其中增生期8份,分泌期8份.(1)分离、原代培养增生期及分泌期ESC,并鉴定.(2)通过活细胞计数法(CCK-8)检测不同浓度米非司酮作用不同时间及米非司酮撤药后不同时间对ESC增殖抑制率的影响.(3)以米非司酮60 μm
自发性胎膜破裂发生孕周不满37周者,称为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3.5%[1].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羊水过少是造成围产儿病率及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研究显示,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中,羊水指数可作为预测其妊娠结局的有效指标[2].对此,我们动态监测羊水量,从而间接反映胎儿在宫内的安危情况,择机终止妊娠,以达到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减少并发症的目的.为探讨残余羊水量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妊娠结局的
期刊
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是各个年龄段妇女就诊的常见原因.AUB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1].传统的治疗方法以缓解症状为主,多进行药物治疗和诊断性刮宫,治疗无效者只得切除子宫.近年来,子宫内膜去除术( endometrial ablation)逐渐应用于临床,可部分替代子宫切除术治疗久治不愈的子宫出血[2].子宫内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