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实行政务公开等制度,党务公开更有利于党内民主的发展,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因素[1]。而且自党务公开提出和发展以来,学术界就有很多人士开始积极建言,提出了很多具有实效性的政策,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
【关键词】党务公开;发展逻辑;发展过程
自党务公开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全党、社会、学术界、理论界等各方的关注[2]。此政策的推行,也是由地方自发探索,经过党的总结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进行公开的,将此作为发展党内民主的一项策略。此后,党内就开始沿着中央和地方探索相互呼应及从中央到党务公开的深入探索两条路开始发展。这两条线索具有相互促进,且紧密相连的作用,且体现了中央对党务公开的进一步深化认识。这样也有利于各界人士,积极实行其发言权,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为社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一、党内民主发展的基本前提
发展党内民主是党之根本,黨内民主有利于党员实行对党内事情的参与权和知情权,还有就是发挥其监督和选举的民主权利。而党务的公开则是党员实行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它深入到党内民主的每个方面及环节,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前提。
推行党务公开,对党员的知情权进一步扩大,它是党内民主的有效实践。其中党员的知情权则是一切权利的基础,如果党员的知情权被剥夺,那么他的选择权、参与权及监督权也就无处发挥了。近几年党务公开的不断实施出现了很多时效性案例,如将党代表大会政治草案进行提前公开,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对于违法违规的党员干部进行查处事情的公开,有效促进党内监督的权利等。
党务公开的发行,对党员的参与权有所提升,也是党内民主实现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党务工作中什么事情都是较为保密的,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无从发挥,更是无法实行参与权了。为了实现党员对党内事务的了解,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才提出党务公开。将有关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事件,进行公示及听证,加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力度,而实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则是维护党员更好的参与党内事务的权利,进一步实现党内民主。
党务公开的推行,是对党员的选举权实行进一步完善,它更有利于党内民主的实行。民主选举权的实行,有利于党内民主的发展,更是党员发挥民主权及提出自己的建议的重要形式。随着党务公开的不断改进,党内人大代表的选举,还有一些党内选举及党政领导人员的选举制度等都在不断完善。党务公开在各地举行有了显著效果,比如党员直接选举底层干部的案例;差额选举各级党委;建立健全党代表和候选人之间的沟通途径等有效做法。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颁布,进一步确保了党员行使选举的权利。其中规定:“任何党员及组织不得私自插足党员在党内实行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更不得追查选举人选举的意向,违者严惩”等[3]。
二、防治腐败之策的根本
对于腐败现象的有效治理,首要任务就是加强民主的监督权。实行民主的监督权,是党务公开发展党内民主及人民民主的推行的有效手段。党务公开是用权利制约权利,是有效的防腐政策。权利的特点,说明了只要有公权的存在就会有腐败现象的出现,相继也会有防治腐败现象的政策,这些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文化及教育领域、或者是政治和军事领域的公职人员,对于一些立法和执法机关、及司法机关人员等,对于腐败自是不存在天生的免疫力的,所以对其实行全面监督、还有避免负面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保证权力的有效实行。对于防腐问题的治理,做好教育是基础,健全相关制度是保障,实行监督是关键。而党务公开是实行监督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最后有力的武器。想要使腐败现象得到根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对于领导干部的选举过程进行公开,而且要积极认真的接受各个阶层的意见及建议。对于党务的全面公开,则是对党员及群众的权利给予有效的保障,也是更好实行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权。这种方式治理腐败较以往的法制反腐和分权反腐以及道德反腐等具有更显著的效果。
党务公开,有利于做到事前监督的作用。党务公开不仅有利于广大党员实行自由发言的权利,对于发腐败现象,还有利于监督成本低廉的优势。对于各种政府机构的建立,还是避免机构设立的增多和执行环节的复杂现象,这样不利于监督及权利的有效实施,所以没有必要设置过多且过滥的监督机构及监督环节等,只要坚持党务的公开公正,腐败现象就会有所降低。虽然一些“暗箱操作”不等于腐败,但是大多数腐败则是离不开权利的封闭。现实生活的各种事件说明:党内通报不可怕,可怕的是对于党员干部一些事物的公开。近几年,对于党员干部腐败现象进行查处曝光案例不断增多,比如一些“房产局长天价烟事件”之类的事件。党务公开是一种政策透明的表现,必将成为防治腐败的更加有力的武器。
对于党务公开,能够在保障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下,更好的参与权利运作的过程,实施更好的监督,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员实施监督的有效途径。
党务公开的推行,对于改进党内监督机制有很大的帮助。自十六大以来,政府对党代表大会等相关制度进行改进,对于县以下实行党代表常年任职制度,对于党代表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作用的方式进行了有效探索;对一些地方领导代表人数进行减裁,实行分工制的党委常委工作制,都是为了保障各级代表在重大问题决策上发挥其决策作用,主要对独裁权利的监督与制约。但是,对于现在党内权利实行机构还是较为封闭,权利之间环环相扣,紧密连接,主要决定权还是掌握在第一书记手里。很多党内事务决策,如干部的调用及任免和处理,一般决定权都在常委会和书记手里,党代表的权利无从发挥,进而造成党内监督机构的权利形同虚设。监督的主要问题,还是对“一把手”的权利进行有效监督。像现今的监督机制,对党内干部的干预过多,反而对“一把手”的制约较少,导致权利的失衡,出现一人执政的现象。还有就是位高权重的“一把手”,没有积极采纳下面建议的态度,不允许各种约束,逐渐成为不愿接受监督的特殊权力者。所以,建立和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将党内的权利变成公开运行机构,使其透明公开,才有利于解决上述问题。
还有党务公开有利于群众监督权利的更好实施。党务公开是党内组织和人群中进行沟通的更好途径,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增强监督力度,将权利的透明度达到更高。而且,腐败现象对人民群众的伤害是最大的,所以惩治腐败是人民群众心理所向。
对于党务关系的和谐将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更好的发展因素。而党务公开则是社会民主的有利措施。党内民主发挥带头作用,推动民主的监督、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等,维护人民的一些权力,进而提高人民参与政策的能力与水平,实现人民可以当家,会当家,愿意当家的目标,这些都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另外,对于各类信息的公开发布要有合理的规范,使信息能够具有广泛应用及分享的作用,这样有利于降低党员做事的成本,不断提高其工作效率,提高其参与公共事务及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还有就是能够增强其主人公意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国亮. 党务公开的提出过程和发展逻辑[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20-23.
[2]石国亮. 党务公开的阳光效应及其生成逻辑[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7:20-23.
[3]徐媛. 我国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的互动关系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
[4]李春来,任冬梅. 推进党务公开 深化党内民主[J]. 蚌埠党校学报,2010,03:28-29.
【关键词】党务公开;发展逻辑;发展过程
自党务公开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全党、社会、学术界、理论界等各方的关注[2]。此政策的推行,也是由地方自发探索,经过党的总结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进行公开的,将此作为发展党内民主的一项策略。此后,党内就开始沿着中央和地方探索相互呼应及从中央到党务公开的深入探索两条路开始发展。这两条线索具有相互促进,且紧密相连的作用,且体现了中央对党务公开的进一步深化认识。这样也有利于各界人士,积极实行其发言权,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为社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一、党内民主发展的基本前提
发展党内民主是党之根本,黨内民主有利于党员实行对党内事情的参与权和知情权,还有就是发挥其监督和选举的民主权利。而党务的公开则是党员实行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它深入到党内民主的每个方面及环节,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前提。
推行党务公开,对党员的知情权进一步扩大,它是党内民主的有效实践。其中党员的知情权则是一切权利的基础,如果党员的知情权被剥夺,那么他的选择权、参与权及监督权也就无处发挥了。近几年党务公开的不断实施出现了很多时效性案例,如将党代表大会政治草案进行提前公开,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对于违法违规的党员干部进行查处事情的公开,有效促进党内监督的权利等。
党务公开的发行,对党员的参与权有所提升,也是党内民主实现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党务工作中什么事情都是较为保密的,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无从发挥,更是无法实行参与权了。为了实现党员对党内事务的了解,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才提出党务公开。将有关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事件,进行公示及听证,加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力度,而实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则是维护党员更好的参与党内事务的权利,进一步实现党内民主。
党务公开的推行,是对党员的选举权实行进一步完善,它更有利于党内民主的实行。民主选举权的实行,有利于党内民主的发展,更是党员发挥民主权及提出自己的建议的重要形式。随着党务公开的不断改进,党内人大代表的选举,还有一些党内选举及党政领导人员的选举制度等都在不断完善。党务公开在各地举行有了显著效果,比如党员直接选举底层干部的案例;差额选举各级党委;建立健全党代表和候选人之间的沟通途径等有效做法。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颁布,进一步确保了党员行使选举的权利。其中规定:“任何党员及组织不得私自插足党员在党内实行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更不得追查选举人选举的意向,违者严惩”等[3]。
二、防治腐败之策的根本
对于腐败现象的有效治理,首要任务就是加强民主的监督权。实行民主的监督权,是党务公开发展党内民主及人民民主的推行的有效手段。党务公开是用权利制约权利,是有效的防腐政策。权利的特点,说明了只要有公权的存在就会有腐败现象的出现,相继也会有防治腐败现象的政策,这些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文化及教育领域、或者是政治和军事领域的公职人员,对于一些立法和执法机关、及司法机关人员等,对于腐败自是不存在天生的免疫力的,所以对其实行全面监督、还有避免负面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保证权力的有效实行。对于防腐问题的治理,做好教育是基础,健全相关制度是保障,实行监督是关键。而党务公开是实行监督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最后有力的武器。想要使腐败现象得到根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对于领导干部的选举过程进行公开,而且要积极认真的接受各个阶层的意见及建议。对于党务的全面公开,则是对党员及群众的权利给予有效的保障,也是更好实行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权。这种方式治理腐败较以往的法制反腐和分权反腐以及道德反腐等具有更显著的效果。
党务公开,有利于做到事前监督的作用。党务公开不仅有利于广大党员实行自由发言的权利,对于发腐败现象,还有利于监督成本低廉的优势。对于各种政府机构的建立,还是避免机构设立的增多和执行环节的复杂现象,这样不利于监督及权利的有效实施,所以没有必要设置过多且过滥的监督机构及监督环节等,只要坚持党务的公开公正,腐败现象就会有所降低。虽然一些“暗箱操作”不等于腐败,但是大多数腐败则是离不开权利的封闭。现实生活的各种事件说明:党内通报不可怕,可怕的是对于党员干部一些事物的公开。近几年,对于党员干部腐败现象进行查处曝光案例不断增多,比如一些“房产局长天价烟事件”之类的事件。党务公开是一种政策透明的表现,必将成为防治腐败的更加有力的武器。
对于党务公开,能够在保障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下,更好的参与权利运作的过程,实施更好的监督,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员实施监督的有效途径。
党务公开的推行,对于改进党内监督机制有很大的帮助。自十六大以来,政府对党代表大会等相关制度进行改进,对于县以下实行党代表常年任职制度,对于党代表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作用的方式进行了有效探索;对一些地方领导代表人数进行减裁,实行分工制的党委常委工作制,都是为了保障各级代表在重大问题决策上发挥其决策作用,主要对独裁权利的监督与制约。但是,对于现在党内权利实行机构还是较为封闭,权利之间环环相扣,紧密连接,主要决定权还是掌握在第一书记手里。很多党内事务决策,如干部的调用及任免和处理,一般决定权都在常委会和书记手里,党代表的权利无从发挥,进而造成党内监督机构的权利形同虚设。监督的主要问题,还是对“一把手”的权利进行有效监督。像现今的监督机制,对党内干部的干预过多,反而对“一把手”的制约较少,导致权利的失衡,出现一人执政的现象。还有就是位高权重的“一把手”,没有积极采纳下面建议的态度,不允许各种约束,逐渐成为不愿接受监督的特殊权力者。所以,建立和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将党内的权利变成公开运行机构,使其透明公开,才有利于解决上述问题。
还有党务公开有利于群众监督权利的更好实施。党务公开是党内组织和人群中进行沟通的更好途径,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增强监督力度,将权利的透明度达到更高。而且,腐败现象对人民群众的伤害是最大的,所以惩治腐败是人民群众心理所向。
对于党务关系的和谐将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更好的发展因素。而党务公开则是社会民主的有利措施。党内民主发挥带头作用,推动民主的监督、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等,维护人民的一些权力,进而提高人民参与政策的能力与水平,实现人民可以当家,会当家,愿意当家的目标,这些都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另外,对于各类信息的公开发布要有合理的规范,使信息能够具有广泛应用及分享的作用,这样有利于降低党员做事的成本,不断提高其工作效率,提高其参与公共事务及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还有就是能够增强其主人公意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国亮. 党务公开的提出过程和发展逻辑[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20-23.
[2]石国亮. 党务公开的阳光效应及其生成逻辑[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7:20-23.
[3]徐媛. 我国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的互动关系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
[4]李春来,任冬梅. 推进党务公开 深化党内民主[J]. 蚌埠党校学报,2010,0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