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肉瘤伴Kasabach-Merritt综合征1例报告

来源 :临床肝胆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ctuss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肉瘤由恶性内皮细胞构成,是一种高侵袭性且罕见的软组织肉瘤亚型,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2%以下[1],常见于头颈部皮肤、乳房、肝脏、心脏及其他内脏器官.原发性肝血管肉瘤(primary hepatic angiosarcoma,PHA)远不如皮肤或乳房血管肉瘤常见,其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2].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对CCl4诱导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桃红四物汤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桃红四物汤组小鼠腹腔注射10%CCl4,第3周开始给予桃红四物汤灌胃给药4周,检测肝功能(ALT、AST),观测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透明质酸合成酶-2(HAS-2)、Ⅰ型胶原(Col1)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α-SMA、Col1及HAS-2蛋白的表达.分离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HS
目的 探寻近年来国内门诊肝病辅助用药使用情况,分析并提出建议.方法 抽取2015年—2019年我国6座城市85家医院含有肝病辅助用药的门诊处方数据,使用真实世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肝病辅助用药处方的付费方式、开具科室、药品类别和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取处方数据1113575张,涉及复方甘草酸苷、多烯磷脂酰胆碱、双环醇等38种肝病辅助用药.肝病辅助用药使用以三级医院为主,开具肝病辅助用药最多的科室包括感染科、消化内科和结核科.以抗炎类肝病辅助用药处方量占比最高,具体品种以复方甘草酸苷、多烯磷脂酰胆碱和双环
1 病例资料n患者男性,56岁,因“间断上腹痛2个月余,加重伴乏力、纳差6 d”于2019年11月28日入本院住院治疗.2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伴发热,最高体温达41 ℃,腹泻、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经治疗后好转.
1 病例资料n患者男性,70岁,因“间断性上腹胀痛1年”于2020年10月6日入本院,患者1年来进食油腻食物后上腹部胀痛,伴恶心、呕吐,进行性加重.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肋下2 cm,余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髓外造血是在造血器官不能维持机体所需足够数量的红细胞时,机体发生代偿机制,骨髓腔以外部位造血组织增生的现象.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肝、脾和淋巴结等部位[1].Guizetti在1912年的一次尸检中首次发现了髓外造血.Ask-Upmark在1945年首次尝试通过皮肤活检来诊断髓外造血[2].有关骨髓纤维化并发肝脏髓外造血组织增生的病例报道,查阅国内文献,活体肝穿刺证实肝脏髓外造血的报道仅有1篇.现报道1例由肝组织活检诊断骨髓纤维化合并肝内髓外造血组织增生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组织学改变进行分析,以期
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危险因素涉及人体因素(包括一般性非遗传因素和特异质性遗传及免疫因素)、药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其发生机制可分为固有(直接)肝毒性、特异质肝毒性和间接肝毒性,此外还有某些药物对肝脏的致瘤与致癌性.不同类型肝毒性的发生机制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多环节的内在关联.以线粒体通透性转换(MPT)为中心的三步机制进程模型和以肝细胞再生及肝组织修复能力为转归节点的两阶段机制进程模型,从不同视角展示了DILI的机制进程.阐明DILI复杂的发生机制,需要长期的病例积累和系统研究,这对于其科学预防、诊断和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纤维化进展是否会对内皮功能产生影响,以早期发现纤维化进展对内皮功能障碍所致心血管疾病的预警.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就诊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肝病科门诊/住院,经超声诊断为脂肪肝且符合NAFLD诊断标准的患者280例,收集并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各血清学指标.对超声诊断的NAFLD患者进行FibroTouch技术检测,分别记录其脂肪衰减度(FAP)及肝硬度值(LSM),根据LSM将研究对象分为非进展期纤维化组(LSM0.05),NO与年龄、
目的 分析白蛋白-胆红素(ALBI)分级对肝细胞癌(HCC)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肝功能变化及其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OVID、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所有关于ALBI分级对TACE治疗HCC患者肝功能变化及其预后评估的相关性研究,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20年12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各研究间的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胆总管远端狭窄患者的超声内镜(EUS)特征,为EUS评估胆总管远端狭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4月—2020年3月行EUS检查的175例胆总管远端狭窄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及EUS检查结果,并进行随访,总结胆总管远端狭窄的EUS特征.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175例胆总管远端狭窄患者中,良性胆总管远端狭窄85例(85/175,48.57%),恶性胆总管远端狭窄90例(90/175,51
原发性脾血管肉瘤(primary splenic angiosarcoma,PSA)是1种起源于脾窦血管内皮的恶性肿瘤,临床罕见,自Langhans于1879年报道了第1例PSA以来,截至2019年全世界仅报道300例左右[1].张智旸等[2]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68例病理确诊为血管肉瘤患者的临床、手术病理资料和治疗情况,其中脾血管肉瘤仅有3例.PSA因其发病率低且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性,临床易误诊,一般发现时已属晚期.笔者所在医院近来收治1例PSA患者,术前曾考虑为血液系统疾病,同时伴有肝脏、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