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校园文化;文化意识;管理制度;有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5—0023—01
校园文化的物质层面是学校管理的环境和场所,制度层面为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精神层面是学校管理的培养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管理本身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环境,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可以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教育和管理有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把校园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加强引导,注重建设。
一、强化校园文化意识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和能力等方面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可以得到较快发展,校园文化对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技能等有着重要作用。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它的管理作用,就要强化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校园文化意识。要使学校内部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就需要学校管理者有着正确的管理思想,把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当作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体教职工的任务和职责,使校园的各项文化活动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起来,把建设校园文化当成大事来办,作为实现学校科学有效管理的治本之策。
二、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要使教师和学生在各自的活动中体现出校园文化的共同指向,最重要的是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要通过它来引导和规范师生的行动。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重视建立各类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以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奖惩分明是从严治校最重要的体现,物质奖励、职务提升固然很重要,但是精神奖励更不可忽视,如承担重要任务、参与学校决策等,都能使教职工产生成就感、信任感和受尊重感,能收到较好的激励效果。
三、重视细节,从小处着手
校园文化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学校的阅报栏、科技橱窗、文化长廊、名人名画的装饰设计,都是学生课外文化交流、展示自己才华的场所,也是最能体现校园文化的地方。只有校园环境园林化、艺术化,并让学校处处展现师生的信念与理想、价值与奉献,使学校的文化氛围能够极大地激发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将个体目标整合为学校总目标,在教育教学中创特色、争一流,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面对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作用,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使这种情感因素转化成学生保护优美环境、创造优美环境的动力。
四、正确认识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他们既是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文化的建设者。一个学校的历史就是师生成长的历史,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就是师生成长过程的生态环境。在师生成长的过程中,校园文化促进师生的创造性的劳动与发展,师生的创造性劳动和劳动成果又将成为校园文化的元素。所以,要达到校园文化建设的真正目标,就要把教师和学生放到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上,改变把教师和学生只当作接收对象的态度和做法,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自主性。
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是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一大特色,它以静态教育为起点,逐步上升为动态教育,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功能充满校园内外。它创造了一个陶冶师生心灵的场所,以校风学风、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方式表现出来,对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都起指导性作用。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在学校管理中,用正确的思想教育人,用切实的目标鼓舞人,用科学的制度管理人,用积极的舆论引导人,用真情实感调动人,用完美的形象感召人,用廉洁务实取信于人,最终实现对学校科学的有效管理。
编辑:陈富祥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5—0023—01
校园文化的物质层面是学校管理的环境和场所,制度层面为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精神层面是学校管理的培养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管理本身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环境,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可以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教育和管理有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把校园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加强引导,注重建设。
一、强化校园文化意识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和能力等方面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可以得到较快发展,校园文化对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技能等有着重要作用。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它的管理作用,就要强化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校园文化意识。要使学校内部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就需要学校管理者有着正确的管理思想,把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当作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体教职工的任务和职责,使校园的各项文化活动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起来,把建设校园文化当成大事来办,作为实现学校科学有效管理的治本之策。
二、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要使教师和学生在各自的活动中体现出校园文化的共同指向,最重要的是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要通过它来引导和规范师生的行动。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重视建立各类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以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奖惩分明是从严治校最重要的体现,物质奖励、职务提升固然很重要,但是精神奖励更不可忽视,如承担重要任务、参与学校决策等,都能使教职工产生成就感、信任感和受尊重感,能收到较好的激励效果。
三、重视细节,从小处着手
校园文化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学校的阅报栏、科技橱窗、文化长廊、名人名画的装饰设计,都是学生课外文化交流、展示自己才华的场所,也是最能体现校园文化的地方。只有校园环境园林化、艺术化,并让学校处处展现师生的信念与理想、价值与奉献,使学校的文化氛围能够极大地激发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将个体目标整合为学校总目标,在教育教学中创特色、争一流,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面对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作用,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使这种情感因素转化成学生保护优美环境、创造优美环境的动力。
四、正确认识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他们既是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文化的建设者。一个学校的历史就是师生成长的历史,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就是师生成长过程的生态环境。在师生成长的过程中,校园文化促进师生的创造性的劳动与发展,师生的创造性劳动和劳动成果又将成为校园文化的元素。所以,要达到校园文化建设的真正目标,就要把教师和学生放到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上,改变把教师和学生只当作接收对象的态度和做法,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自主性。
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是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一大特色,它以静态教育为起点,逐步上升为动态教育,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功能充满校园内外。它创造了一个陶冶师生心灵的场所,以校风学风、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方式表现出来,对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都起指导性作用。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在学校管理中,用正确的思想教育人,用切实的目标鼓舞人,用科学的制度管理人,用积极的舆论引导人,用真情实感调动人,用完美的形象感召人,用廉洁务实取信于人,最终实现对学校科学的有效管理。
编辑:陈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