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究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应用规律.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4月15日中关于针灸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文献,
【机 构】
: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广东深圳518133;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东广州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广东深圳51813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究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应用规律.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4月15日中关于针灸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文献,筛选出符合本研究的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采用Excel 2010对针灸处方中穴名、归经、穴位所属的特定穴、疗法等进行频次统计,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0对频次大于20的穴位进行聚类分析,采用IBM SPSS Modeler18.0对频次大于20的穴位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纳人文献102篇,针灸处方117条,穴位139个,累计穴位运用频次971次;治疗方法以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为主;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依次为合谷、曲池、肩髃;常用经脉为手阳明大肠经;特定穴的选用则以五输穴为主;聚类分析得出3个有效聚类群;关联分析得出最常选择的穴位组合为“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结论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多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式,多选择手阳明大肠经等阳经,并重视五输穴运用,临床可参考“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为基本治疗处方.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后采用中药熏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行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10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功能锻
目的 观察以“脾胃虚寒夹滞理论”指导,采用安胃清幽方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P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取三联疗法)与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基础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脾肾亏虚为其根本,湿浊、瘀血、溺毒邪气内蕴为加速疾病进展的关键.于大君教授遵循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及中西医结合的原则,从“扶正”与“
五苓散作为中医经典名方之一,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功效;传统用于治疗太阳蓄水证,现代实验药理研究发现,五苓散具有利尿、降压、调节代谢、保护肾脏、止泻等药理作用.临床
目的 观察小柴胡汤加减结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荨麻疹(AU)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94例AU伴发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和维生素C治疗,观察
目的 观察四君子汤加味联合介入疗法对原发性肝癌(PLC)肝功能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70例PLC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