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访谈:超然物外 与我如浮云

来源 :中国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itas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人就是要坚忍不拔
  
  问:什么是商人的精神?您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李嘉诚:(笑)这个题目太大了。
  要想成功,首先是努力工作,坚忍不拔。但只有这些还不够,更重要的还是知识,尤其要掌握自己所要从事领域的知识。当然还有正直和信誉,这是成为一个商人最起码的精神。
  问:一直到今天,您所信奉的生意经是什么?
  李嘉诚:“发展中不忘稳健,稳健中不忘发展”这是我一生中最信奉的生意经。
  直到现在,所有的下属集团单位都采用的是一种保守的会计方式,非常重视集团总体的现金流向,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几乎一直在沿用没有债务的“无债稳健经营”方式,这种方式已达半个世纪之久。
  问:最艰难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李嘉诚:(笑)那已经很早了。
  大约1950年创业的时候,是最艰难的时候。我总共只有5万港元,很紧张。凭借“拥有的只是智慧、学习和努力”这一觉悟,赶超新潮流。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订阅了一份英语杂志《塑料》,读到了塑料花会在全世界走俏的报道时,才有了成功的预感。
  当初为了学习做塑料花的技术,还考察了意大利生产塑料花的先进工厂,然后全身心投入研发。7年时间里将单一生产塑料花的工厂规模就超过了意大利所有工厂产量的总和,也是基于这一种信念,当然还有竞争压力造成的结果。
  问:您认为自己是一个伟大的商人吗?
  李嘉诚:恰恰相反。我不是一个伟大的商人。
  首先,我不擅长与人交往;其次是不擅长建立商业关系;最后是容易感情用事。
  问:作为商人或者说企业家,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李嘉诚:就我本人来说,作为企业家,就算有很多弱点,但我也有一些优点。我喜欢不断地学习、创新和努力工作。这可以说是我事业持续扩大的秘诀。我一直是一边紧盯核心事业的重点领域,一边为了扩展事业而不断探索其他新领域。
  我认为企业家要尽可能少地把精力和时间花费在交流上,要用更多的时间来培养自己学习、研究、判断的能力,这是决定竞争优势的东西。
  问:您认为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李嘉诚:能为社会做贡献,帮助困境中的人们更好地生活,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我将把它当作我一生的事业。
  当年(1980年)创建 “李嘉诚基金会”也是出于这个目的,投入到基金会的个人财产超过了10亿美元。我每天1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中,6个小时在长江集团,其余4小时全都投入到基金会。
  
   于我如浮云
  
  


  问: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李嘉诚:看到好书或是高尔夫打出好球、参加有意义的慈善活动、与好友谈笑、与朋友交往的时候……这些都是我在享受令人感激的人生。但最幸福的还是把我的时间和力量奉献给教育、医疗健康事业的时候。
  我不喜欢只在支票上签字,而喜欢亲身融入所有援建项目的整个过程。就像先评定福利活动的效率性,再亲自去拜访等等,其实就是重新发现金钱的真正价值与我的事业的意义所在。这正是我感到最为欣喜的瞬间。
  问:您是世界上排在前几位的富豪,您认为真正的富是什么?
  李嘉诚:富的人很多,但贵的人不多。我认为真正的富贵在于,将自己所赚到的钱有回馈于社会的爱心。有再多的财产,如果没有志气,那也是穷人。
  《论语》中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句,是一种境界;还有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所表达的又是另外一种境界。商人最后能做到超然物外、于我如浮云的境界,那是很不容易的了。
  问:您对年轻一代的忠告是什么?希望他们成为怎样的商人或专业人才?
  李嘉诚:当然希望他们怀有远大的梦想与志向。
  如果要在这遽然变化的世界上成为‘真正的王者’,那就不应该成为被过去思维方式所围困的奴隶。不能将传统的教条原封不动地接纳或反复下去,而是要有勇气以进取的态度将它实践并付诸于行动。困难和挫折是造就强韧人格的良方,千万不要有所畏惧。
  问:您是否觉得年纪太大了?有没有退休计划?余生最大的目标是什么?
  李嘉诚:我身体健康没有任何问题,难道年龄能成问题?……退休,想都没想过。只不过是想从2008年开始,也就是明年开始要把精力更多放在李嘉诚基金会的活动上。打算每月3日全天做基金会的工作,然后每天抽出8个小时左右参加基金会和慈善奉献活动。
  问:长江实业取名“长江”,寓意何在?
  李嘉诚: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
  问:您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您用了很多杰出的人才,而且您现在企业里还有一批非常有创意、有能力、有头脑的人才,请问您用人的哲学与标准是什么?
  李嘉诚:用人要看他的忠诚度和可靠程度、皈依企业的程度,希望能够跟企业结合在一起的意向有多少,如果这三样东西都不错,我们企业会给他非常大的机会去发展。所以现在为什么我们在全世界、在全香港的管理人员几乎可以说是大企业中流动程度最小的。现在有很多人,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在我们这个企业工作时间已经超过30年了,他们都是身负重任,90%以上在退休前的最后一天还在我的企业里,这对他当然是好事,但是对我们企业来说那是更好的事情。
  这个归向企业的心是最难的。
  
  过犹不及与知止不败
  
  问:您认为管理是一门艺术,认为真正的管理首先是先管好自己,然后才是管部下,才能让自己的部下、员工信服。您是如何管理自己的员工的?
  李嘉诚:其实管理好的员工讲起来也可以说非常简单。如果对方是一个品德好的人,他能力可以做到的事,尽量让他有一个机会去发挥他的能力。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人善治之”,事实上我是依靠西方管理的模式来管理企业,不然也难发展到52个国家的规模。但是其中做人的道理,还保留着我们中国的传统,这种中国的人情味管理永远都是存在的。
  另外,其实我常常讲的知识改变命运,这也是从我自己的经验中得来的。知识不是你从大学里取得的,现在世界每天都在变,而且变得非常快,各位要争取学到最新的知识,我每天也都在学习新知识。
  问:在建北京东方广场的时候,您甚至对建东方广场的每一块大理石都亲自过问。对于您管理长江这么大的企业,到今天在全球52个国家里有超过20万员工在工作,您是如何处理经营中的微观与宏观、细节与大局这样一个关系的?
  李嘉诚:(笑)这个问题也不容易答。
  在世界各地,单以金钱来计,东方广场不算最大,还有很多比它更大的地产项目。这些项目从来都是我的同事负责去看地盘,有很多比东方广场更大地产项目我还从来没有去看过的都有。甚至有的项目从开始到完工我都没有去过。但是,我每个礼拜都要跟他们开会。东方广场为什么值得我留意:第一个原因东方广场的规模在亚洲来讲是最大的,它有70万个平方米,停车场等等加起来应该是80多万平方米。这在全世界来讲,也算是一个较大的建筑;另外,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也是自己最瞩目的建筑,所以我决心和其他的合作伙伴,一定要把东方广场做到最好。
  东方广场是一件感情多于商业的作品。
  至于宏观和微观层面,按照我的个人经验,当你每决定一件大事的时候,你一定要去看看你的业务在今天或者在未来的前景怎么样,你的竞争对手会怎么样,这是宏观层面。然后到了决定实施的时候,每天你要做的事就一定要非常微观,就是非常仔细地看看你做的事有什么问题、有哪些漏洞、世界又发生了什么新变化。如果竞争对手接近了你一点点,又向前迈进了一点点,那你就要微调一下,这就是微观层面。“价廉物美、物超所值”,就是说你无论做什么事、出什么样的产品,你的东西都要做到最好、最超值,同时你的成本也要非常低,这样的话你才会成功。
  


  问:您所宣传的商人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之道、道家之道,有什么相通的地方或者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李嘉诚:儒家精神最简单地来讲就是“过犹不及”,这是孔子讲的。还有老子讲的“知止不败”,这两个哲学是非常有用的。“过犹不及”,你过度地扩张,容易出毛病;你过度地保守就不容易跟人家竞争。任何企业,任何一个行业,过度扩张都是不好的,所以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停止,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扩张,这都是很重要的。怎样从小型企业到中型企业,怎样从中型企业到大型企业,步步为营,这是一个学问。
  
   力不到、不为财
  
  问:现在的世界变化非常快,如何确定自己的目标呢?
  李嘉诚:现在社会变化的确是非常、非常快,但是我相信有些知识是永远有用的。
  宋朝的一个画家范宽,我没有机会看到他的真画,是通过电脑来看的。范宽有一句话“师古人不如师造化”。我知道那里边有几个故事。他一个人去深山野林,一两个月就看看天气的变化,其中水、树木的颜色都随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变化,这样一来他看到的东西都已经装在自己的脑子里。等想画画的时候就想起在那个地方看到的景色就可以了。我也是这样,做生意时一通百通,不是每一样都要学,有的事一通其他的也通了。最紧要的是要追求最新的知识,最新的商业动态,这些东西每天都在变。
  问:当前有一些商人或者企业家,总想方设法在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并且把知名度转化成集团的行销手段。您是长江集团的主席,在大陆您的名字比这个企业集团更加有名,能不能谈谈您的看法?
  李嘉诚:就好像我今天讲的“企业明星”,如果有真才实料当然对企业发展是好事。他有真才实料又有魅力这一点对公司发展最有利。但是,如果过分宣传包装个人的话……那就要看你所从事的是什么事业了。假如你今天做可口可乐,你也有团队,你用特别有名的“明星”来包装当然可以。但是,如果他是一个没有真才实料的CEO,整天都在外面跑,自己连自己的Homework都没有做好的话,这是最危险的事情。
  曾经有一个银行的主席,他老早约好与我见面。但还没有见面,这家银行的另外一位副总裁也通过我们公司的CEO要见我,并告诉我说,这位副总裁见识不错,值得一见。不久,银行的主席来了,与我见了一面,他走了之后我就跟我的秘书讲“以后他再来我不愿见他,他没有真才实料,我跟他讲话他却在神游太空,他的目的就是说我到香港见到了李嘉诚并与他谈过话”。这种结果,他满怀高兴,我就不太高兴了。
  过了两个礼拜,那位副总裁来了。我跟他谈话,很融洽,因为他有真材实料,讲的条理清楚,资料一流。之后我告诉秘书,以后他再来找我,我还会见他的。因为他跟我谈话,我们双方得益,他要了解香港跟国内的经济,这些我知道;我想了解的世界最新消息与情报,这些他知道,所以这种交谈大家都互相得益。
  无论一个人做什么事或者做什么行业,你在这个行业内一定要尽量做到最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问:大家都知道成为领袖必须要有目光、理想、勤劳及奋斗精神,但又怎样才能做好这些?
  李嘉诚:要成为领袖,你提到的基本素质一定要有:企业小时,每样事情一定要亲身去处理,所谓“力不到、不为财”;至于企业做到了中型至大型时,则一定要有组织、有管理。而最难做到的就是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信誉、建立主要行政人员对公司的信任,令他们知道在公司会有更好的前途及工资。同时,亦要令同事明白他们工资与分红越来越多时,亦要清楚知道他们的能力要同时配合,这样公司才能够维持一个高速的运转。
  只做一个好好先生是没有用的,如果只会乱花钱,公司迟早一定会出现问题的。
  问:做生意,您认为什么最重要?作为一个生意人,您认为一个人的品德是关键吗?您的经营之道是学老子还是佛家,或者是儒家?
  李嘉诚:正规的教育我受得非常少。但是,我小时候就懂得要牺牲。我从不看小说,而看那些对我这一生中有重大关系的书。就我的哲学来讲,我既掺入了儒家,也掺入了释家(即佛教),也掺入了道家。在你不开心的时候,拿出这些书来看一看,你的心可以静一点。如果说品德跟能力,我们中国好像有这样一个说法,乱世的时候,你要看重大臣的能力,但如果太平盛世,你要看他的品德。在用人原则上,我可能比较守旧,我把品德看得更重要。如果一个人有能力,而要你派三个人每天24小时盯着他,那么这个企业是不能做好的。
  
   不敢创新就是商界的懦夫
  
  问:您如何处理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呢?
  李嘉诚: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啊,就是要公道。但是公道并不是说让将你口袋里的钱放到对方口袋里去。
  问:李先生的两个儿子均很成功,您是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的?
  李嘉诚:中国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但今天的教育、组织不同,令事业可以继续,相信这句话日后将会有所修正。过去中国有些有钱人家宠溺子弟,这是落后的思想。当年,我朋友的儿子去外地读书,买了RollsRoyce(罗尔斯·罗伊斯)敞篷车代步,我不便批评。但我两个儿子买的只是两部单车上学,因为在美国Stanford行走十分方便。可是我对两个儿子的教育投资则绝对保证一切按需,既不浪费也不短缺,这便是不同父母对后代的看法有所不同,我相信对下一代的影响也会很大。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将来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如果你的知识不高,将来成功的机会就会更少。以过去几十年来的经验来看,低素质、低知识的人,他们的生活条件、生活收益都很低。相反,知识水平高的人,工资却一路涨上去,这是很正常的。
  问: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您怎样看待所从事的传统行业经营?
  李嘉诚:传统行业如果能够配合新的technology,就能发展得更好,赚更多的钱。我们每一家公司都在这样做。除了在香港、内地之外,我们还在国外27个国家发展传统产业。到今天为止,我们在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非常非常好。所以传统行业配合IT行业,那你就是wonderful!
  问:如何面对困难并成功渡过难关?
  李嘉诚:艰难的时候就真的很艰难啦。其实我不是做生意的材料。第一,我这个人怕应酬;第二,我不懂得奉承;第三,诚信的事,我答应人家,就一点也不失,我是守信用的,但是人家答应我的,就未必很守信用。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肯追求行业最新的知识。
  生意虽然遇到了困难,但是因为我愿意学习新的知识,肯创新、肯用功,故事业也能不断发展。一方面我应付日常的业务,另一方面就是不断开创新的业务。创新虽然有时也会失败,但是结果也有成功的时候,而且一旦成功那个就赚大钱了,这是我的经验。
  困难不全是坏事,它有时也是一种锻炼的形式。
  问:创新需要大量的投资,而且失败的概率比较高。您怎样看待创新中的失败?
  李嘉诚:其实很多时候,创新的投资是比较小的。传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在设备更新或规模扩张的时候,如果没有创新,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竞争力,甚至投资回报率很低,直至成为负数,那么这个损失就会远远超过创新所需要的投资。上个世纪70年代,我在地产销售模式上做了很多创新,其中只有一部分成功,但成功的那部分就赚了大钱。当时许多没有创新的地产公司,由于不能掌握先机,很多都被收购或破产了。如果因为怕投资失败而不敢创新,这个人就是商界的懦夫。
  问:人的成功离不开机遇,请问机遇在您的事业发展中是否发挥了作用?人怎样才能抓住机遇?
  李嘉诚:最要紧是充实自己,多知道外面的事。无论是关于政治方面、经济方面,还是技术方面,最准确的行情你都要知道。因为你充实了自己,机遇来的时候才能有能力去抓住它。我刚开始做塑料花的时候,就花了很多本钱,还亲自跑到欧洲的工厂里去学技术。假如我懒,马马虎虎地过日子,机遇就是跑到你面前来,也没有机会。
  问:您饮酒吗?上班后的第一件工作您做什么?
  李嘉诚:(笑)滴酒不沾。晚上基本没有应酬,早早下班。比起肉类,我更喜欢蔬菜和豆腐。所以,体重从1967年至今一起保持在65~68公斤。我每天在家吃早餐,并浏览世界各地名报的标题。阅读几篇自己关心的全球经济方面的报道。
  上班后的第一件工作是审阅办公室收到的各种报告,成了我每天开始工作的第一件事。
其他文献
路世明的艺术之路  路世明,字道白,1952年生。任八一电影制片厂高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动画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民族画院理事,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丰台区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其甲骨文书作质朴文雅,用笔稳健厚重、结体严谨考、究、章法古朴自然、用笔意再展金文原貌的独特风格,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展并获奖。其篆刻尚法汉印古玺,因风格庄重典雅、古
期刊
收藏人物:  陕西步长集团公司董事长赵步长  收藏状况:赵步长收藏的毛泽东像章超过36万枚,被人们誉为“毛泽东像章收藏天下第一人”    中国陕西著名的脑血管病专家赵步长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还是一位毛泽东像章收藏爱好者。他的这种收藏不是简单的数量堆积,而是将收藏和艺术创作、历史时事、企业文化融为一体。  赵步长自文革时期开始收藏毛主席像章,现在已经收藏有36万枚,远远超过了业内的一些人,名副其
期刊
夏志勇说他是新M族人,也是新儒商。M族人最先是中国移动公司提出来的新概念,凡是用Mobile机器的人都被泛称为M族人,但是后来,为M族人服务或跟M族人有关的人都称为新M族人,当然也包括他在内。  做着为M族人创意作为新锐商人,不但需要对技术创新还要对生活有创新,尤其需要让生活具有“创意”,这是一种梦想,也是一种快乐,这是他的个人生活观点,也许这使众人对他刮目相看。    为梦想攻读四门专业    
期刊
收藏人物:  河南省民间收藏家杨翔飞  收藏状况:杨翔飞10多年来共收藏了建国前出版的2500册“毛著”,其中有全国最早的《毛泽东选集》版本,还有很多珍稀版本    在郑州民间收藏人士杨翔飞的家里,记者看到了4个高2米、宽5米的红木书柜,柜子里摆放的全是他10年来收藏的毛泽东著作,并且均是建国前出版,共计2500册。  说起与“红色收藏”结缘,杨翔飞介绍,是在19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00
期刊
主持人:王可意  嘉宾:汪海——双星集体总裁  观察员:沈青——金必德品牌营销传媒集团总裁  何菲——资深媒体人    汪海缘何如此造型?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今天做客我们经营天下的观察员,沈青先生,何菲小姐,欢迎你们。同时也请出本期节目的主角:中国鞋王,双星集体总裁汪海先生。  汪海:我想申明一下我不是鞋王,做了一辈子梦,想当王没当成,本人就是个鞋匠。只是一个鞋匠,千万不要叫王。  主持人
期刊
顾文晓,北京英贝国际教育集团总裁、山东临沂协和国际学校校长。1993年,顾文晓以一架钢琴,四个学生,三间平房为事业的起点 ,创建了临沂市第一家民办学校——协和国际学校。十年时间办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民办学校,2001年顾文晓被评为首届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2002年进入清华大学攻读EMBA,为教育界为数极少的EMBA学员。  记者:顾校长,我们知道你是2002年进入清华大学攻读EMBA,你也是
期刊
我觉得做VC(即风险投资)其实就是一种最高境界的赌博。一个成功的VC,50%是经验,40%是运气,10%是自己的努力。   不管是VC还是企业家,媒体总喜欢把他们的个人经历进行传奇般地戏剧化。其实没有必要,我觉得我自己这么一条路走过来,是一种自然,也可以说是一种随缘。我加入中经合没有什么富丽堂皇的理由,硕士毕业之后参加了花旗银行的投资银行,做完两年,然后做高科技的投资银行,比如说像高盛、摩根斯坦利
期刊
今天,筹备已久的鞋类产品博览会终于开幕了。虽说我们公司现在仍暂居江夏,且没有注册一个固定的名称,但我们并没闲着。为了准备这次博览会,延请高手加班加点,设计出了几种不同的款式,力争多拿些订单回去。  我到会上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周瑜的踪影,问他手下的业务经理老黄,才知道周瑜已经辞职回老家,并说再也不出来了。我心里窃喜:目的总算达到了。    好在东吴还有周瑜    周瑜其人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可谓少年才俊
期刊
“熊猫烧香”戴着病毒的帽子在从事盗号等非法商业活动,“流氓软件”则打着免费使用的招牌收益着真金白银。网络商业世界中的道德谁来守望,虚拟江湖谁来“仗剑”维护道义?    嘉宾: 陈瑛中国伦理学会会长   刘德良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黄 寰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研究员、《网络伦理危机及对策》作者  互联网商业在风险投资的追捧下正以汹涌澎湃之势扑面而来,然而,一些无视商业道德的行为随之
期刊
高三时,母亲给我上了第一堂课,使我奋力跳过高考这道门槛,成为长江国际工商管理大学这所著名学府的学生。叔叔给我上了第二堂课,让我努力进取,终于顺利地度过了大学四年的学习时光。卢植老师给我上了第三堂课、第四堂课和第五堂课,使我懂得了爱、社会与成长的含义。小男孩给我上了第六堂课,让我知道什么叫全力以赴。关羽、张飞用两杯水的演示效果,给我上了第七堂课,让我真正明白了积极与成功之间的关联。我就像卢植老师所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