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儿科的护理治疗中,由于服务的对象较为特殊,这成为了医患之间矛盾加深的根本原因,患病的患者多为幼小的儿童,医护人员无法与其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也无法满足患儿的家属需要,以此,在对患儿进行护理和治疗的过程中都没有办法达到最好的效果。患儿进行输液的时候,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儿科的护理治疗中会在输液过程中升高危险性。因此,为了缓和医患之间日益加深的矛盾,将儿科的护理治疗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在患儿输液方面降低危险性的增加,从而缓解医患关系。文章将患儿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患儿在护理治疗中接受输液时可能出现的危险,并对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患儿输液;危险;儿科护理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44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67-02
在儿科的护理和治疗当中,患病的患者均是年幼的小儿,由于这类患者具有特殊性,护理工作人员和主治医生都无法与患者进行十分良好的沟通,因此,儿科的护理治疗难度很高[1]。为了给患儿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治疗,减少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输液阶段出现危险,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从自身开始,提高自身在穿刺方面的技术熟练度,同时掌握与患儿之间的沟通方式和有效技巧。
1儿科在护理治疗过程中的输液危险
1.1环境影响儿科的输液室中不仅有进行输液的患儿,护理工作人员,还有陪同患儿一同前来的患儿家属,人流量很大,患儿在进行输液之前还需要做皮试,使得输液室的环境太过拥挤,输液的时间也过于集中,输液室中的空气不是十分流通,除此之外,患儿由于年龄还小,体内的很多机体还没有完全的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因此,小儿十分容易生病,并且患病的种类很多,加上儿童年龄小,比较好动,无法做到在规定区域里顺利的完成输液,因此,输液过程中容易造成交叉性感染。
1.2药物混淆我国的家长对孩子的重视度很高,小儿有一点点的身心不适就会被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和相关护理。患儿由于年龄还小,体内的很多机体还没有完全的发挥出应有的功能,例如:免疫力等,因此,患儿数量很多,输液室内人口数量较多,同时,还有可能出现同名同姓的患儿,或者是音同字不同的患儿名字,外加医院中的十分嘈杂的环境,护理工作人员在呼叫患者的时候,家长很容易听错并进行错误的回话,最终使得使用的药物被混淆,一旦采用不适合的药物,患儿很容易出现危险的情况。
1.3药物渗漏一般,小儿患的病都有一些固定的特点,例如:变化快、病情急、反复发作等,而小儿都还没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患儿往往只了解自己不舒服,却无法清楚的对护理工作人员讲述明白。当护理工作人员给患儿进行输液的时候,大多数的注意力都集中于为患儿进行穿刺的过程当中,对于患儿的病情常常没有进行观察,最终导致,部分的患儿在输液时的穿刺过程中会出现诸多不良的现象,例如窒息、呕吐等。除此之外,诸多年龄太小患儿在面对输液的时候会出现十分强烈的抵触心理和恐惧心理,过度的恐慌会让患儿将针管进行拉扯,最终使得针头被患儿拉出,输液瓶中的药液外漏[2]。
1.4严重的漏针现象儿科中的患者年龄较小,都没有十分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加上针管很容易让患儿产生抵触和恐惧心理,这使得护理工作人员在面对患儿进行输液治疗的时候,容易出现严重的漏针情况。患儿在面对输液治疗的时候,容易又哭又闹并乱动手脚,这个时候的护理工作人员会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份心理压力会给护理工作人员在给患儿穿刺时产生影响,如果穿刺技术不够熟练,无法准确的寻找出患儿的血管位置,就会造成漏针现象。
2降低患儿输液中出现的危险性方法
2.1环境管理加强在输液之前,将患儿的资料按照年龄和病种区分安排,给输液室的保洁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并在部分位置增设垃圾桶和告示牌,提高输液室的整洁环境,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注意自身的卫生,一般护士有具有依从性,在输液的过程中做到每个人都有一套专属且有卫生保障的设备,并且都进行彻底的消毒,输液室每天进行2次消毒,定时进行通风[3]。
2.2实行输液管理为了避免出现药物混淆,给患儿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护理工作人员要仔细的确认患儿的名字,对患儿的身份进行准确的确认之后在对患儿进行输液,医院应该在相关方面制定出有效的输液管理内容,可以通过编号等方法,让护理工作人员更准确的确定患儿,然后对患儿进行正确的分配药物,避免护理人员出现药物用错和混淆患儿姓名的现象发生。
2.3加强自身护理技术儿科的护理治疗工作人员在正式的上岗之前,一定要有十分丰富的穿刺经验,患儿自己没有很好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约束能力,因此,患儿容易在输液过程中出现诸多情况,因此,进行穿刺的时候,相关方面的护理工作人员一定要有丰富的穿刺技术作为基础,将患儿的痛苦降到最低,同时,在穿刺的过程中观察患儿情况,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和事故,输液完毕后,对患儿的情况进行最后的确认,确定患儿健康安全[4]。
2.4与患儿和家属做好沟通患儿没有很好的表达能力,无法将自身的感受清楚的描述给护理人员听,因此,家长需要与护理人员进行交流,让家长清楚的了解到患儿的病情和需要注意的情况,并且安抚家长,让家长对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给予信心,并让家长与患儿进行沟通,给患儿勇气和鼓励,让患儿进行良好治疗。
3结束语
儿科治疗是一项谨慎度极高的工作,由于患儿的特殊性,在对其进行护理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诸多意外情况,因此,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从自身做起,提高穿刺技术能力,有效的缓解家长的紧张心情,从而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董波,孙晓萍,沙影丽,王宏.医疗服务中儿科护理人员常见不安全因素剖析与防范[J].吉林医学,2009,(08):19-21.
[2]陈劭华,吴小燕,陈东颖.改变输液操作程序对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0,(15):08-09.
[3]陈丹,曾雪梅,林琼珠.小儿门诊输液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2):18-19.
[4]秦桂林,张婷婷,张蓉,丁桂菊,王迎霜.儿科门诊输液室新上岗护士护理差错原因调查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08):38-39.
【关键词】患儿输液;危险;儿科护理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44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67-02
在儿科的护理和治疗当中,患病的患者均是年幼的小儿,由于这类患者具有特殊性,护理工作人员和主治医生都无法与患者进行十分良好的沟通,因此,儿科的护理治疗难度很高[1]。为了给患儿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治疗,减少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输液阶段出现危险,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从自身开始,提高自身在穿刺方面的技术熟练度,同时掌握与患儿之间的沟通方式和有效技巧。
1儿科在护理治疗过程中的输液危险
1.1环境影响儿科的输液室中不仅有进行输液的患儿,护理工作人员,还有陪同患儿一同前来的患儿家属,人流量很大,患儿在进行输液之前还需要做皮试,使得输液室的环境太过拥挤,输液的时间也过于集中,输液室中的空气不是十分流通,除此之外,患儿由于年龄还小,体内的很多机体还没有完全的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因此,小儿十分容易生病,并且患病的种类很多,加上儿童年龄小,比较好动,无法做到在规定区域里顺利的完成输液,因此,输液过程中容易造成交叉性感染。
1.2药物混淆我国的家长对孩子的重视度很高,小儿有一点点的身心不适就会被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和相关护理。患儿由于年龄还小,体内的很多机体还没有完全的发挥出应有的功能,例如:免疫力等,因此,患儿数量很多,输液室内人口数量较多,同时,还有可能出现同名同姓的患儿,或者是音同字不同的患儿名字,外加医院中的十分嘈杂的环境,护理工作人员在呼叫患者的时候,家长很容易听错并进行错误的回话,最终使得使用的药物被混淆,一旦采用不适合的药物,患儿很容易出现危险的情况。
1.3药物渗漏一般,小儿患的病都有一些固定的特点,例如:变化快、病情急、反复发作等,而小儿都还没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患儿往往只了解自己不舒服,却无法清楚的对护理工作人员讲述明白。当护理工作人员给患儿进行输液的时候,大多数的注意力都集中于为患儿进行穿刺的过程当中,对于患儿的病情常常没有进行观察,最终导致,部分的患儿在输液时的穿刺过程中会出现诸多不良的现象,例如窒息、呕吐等。除此之外,诸多年龄太小患儿在面对输液的时候会出现十分强烈的抵触心理和恐惧心理,过度的恐慌会让患儿将针管进行拉扯,最终使得针头被患儿拉出,输液瓶中的药液外漏[2]。
1.4严重的漏针现象儿科中的患者年龄较小,都没有十分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加上针管很容易让患儿产生抵触和恐惧心理,这使得护理工作人员在面对患儿进行输液治疗的时候,容易出现严重的漏针情况。患儿在面对输液治疗的时候,容易又哭又闹并乱动手脚,这个时候的护理工作人员会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份心理压力会给护理工作人员在给患儿穿刺时产生影响,如果穿刺技术不够熟练,无法准确的寻找出患儿的血管位置,就会造成漏针现象。
2降低患儿输液中出现的危险性方法
2.1环境管理加强在输液之前,将患儿的资料按照年龄和病种区分安排,给输液室的保洁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并在部分位置增设垃圾桶和告示牌,提高输液室的整洁环境,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注意自身的卫生,一般护士有具有依从性,在输液的过程中做到每个人都有一套专属且有卫生保障的设备,并且都进行彻底的消毒,输液室每天进行2次消毒,定时进行通风[3]。
2.2实行输液管理为了避免出现药物混淆,给患儿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护理工作人员要仔细的确认患儿的名字,对患儿的身份进行准确的确认之后在对患儿进行输液,医院应该在相关方面制定出有效的输液管理内容,可以通过编号等方法,让护理工作人员更准确的确定患儿,然后对患儿进行正确的分配药物,避免护理人员出现药物用错和混淆患儿姓名的现象发生。
2.3加强自身护理技术儿科的护理治疗工作人员在正式的上岗之前,一定要有十分丰富的穿刺经验,患儿自己没有很好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约束能力,因此,患儿容易在输液过程中出现诸多情况,因此,进行穿刺的时候,相关方面的护理工作人员一定要有丰富的穿刺技术作为基础,将患儿的痛苦降到最低,同时,在穿刺的过程中观察患儿情况,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和事故,输液完毕后,对患儿的情况进行最后的确认,确定患儿健康安全[4]。
2.4与患儿和家属做好沟通患儿没有很好的表达能力,无法将自身的感受清楚的描述给护理人员听,因此,家长需要与护理人员进行交流,让家长清楚的了解到患儿的病情和需要注意的情况,并且安抚家长,让家长对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给予信心,并让家长与患儿进行沟通,给患儿勇气和鼓励,让患儿进行良好治疗。
3结束语
儿科治疗是一项谨慎度极高的工作,由于患儿的特殊性,在对其进行护理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诸多意外情况,因此,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从自身做起,提高穿刺技术能力,有效的缓解家长的紧张心情,从而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董波,孙晓萍,沙影丽,王宏.医疗服务中儿科护理人员常见不安全因素剖析与防范[J].吉林医学,2009,(08):19-21.
[2]陈劭华,吴小燕,陈东颖.改变输液操作程序对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0,(15):08-09.
[3]陈丹,曾雪梅,林琼珠.小儿门诊输液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2):18-19.
[4]秦桂林,张婷婷,张蓉,丁桂菊,王迎霜.儿科门诊输液室新上岗护士护理差错原因调查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0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