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奉俊昊终于“出圈”了。确切地说,是他带着韩国电影一起“出圈”了。
在第92屆奥斯卡颁奖礼上,他一举拿下包括“最佳导演”在内的四座奥斯卡奖杯,其中分量最重的荣誉还是《寄生虫》成为奥斯卡史上首部非英语最佳影片。
为什么一部地地道道的韩国电影能获得老美的热捧?奥斯卡颁奖前,韩国电视台跑到LA做了采访。看过的人在这件事上看法一致,就是“许多主题都是人性化的”。
颁奖典礼上还有个很有趣的细节。奉俊昊的英语说得不错,但在颁奖现场,他还是带了个翻译上台,大大方方地对着话筒讲韩语,有人说,这是“强烈的民族主义下的文化自信”。
所以这次韩国电影的“出圈”,换个方式讲,也是韩国的一种“文化输出”。
奉俊昊和《寄生虫》“胜利”后,韩国总统文在寅立刻发来“贺电”。他说《寄生虫》以最韩国化的故事打动了全世界的心,向世界证明了这一力量。更再次强调为了让韩国电影人尽情发挥想象力,没有担忧地制作电影,“政府也会一起努力”。
过去多年,在韩国电影何以成功的诸多讨论里,总是会出现政府种种支持,可以说惠及了千千万万的韩国电影人,而在之前,李沧东、洪尚秀、金基德、朴赞旭……优秀导演层出不穷也有国际声誉,但为什么让韩国电影获得世界认可的,偏偏是更年轻的奉俊昊?
“以真心拍摄的电影,没什么后悔和丢脸的”
奉俊昊本科就读于延世大学社会学系,只是他志不在此,从入学起就组建了自己的电影社团。“因为太想了解电影了”,他热爱电影,立志要当导演,有时候一部电影反复看了数十遍,甚至会自己做相关的构图、分镜分析手记。
真正成为导演之后,奉俊昊却显得有些“不像话”。和所有天才导演一样,奉俊昊对于电影有自己的见地,不太在乎迎合市场和商业公式。与此同时,大胆也往往和新潮相辅相生,奉俊昊很多关于电影的想法,那个年代的观众会有点接受不了。
比如他的第一部银幕处女作《被绑架的狗》,漫画式的想象力、夸张的表达,影评人介绍这部影片的上映,用了“横冲直撞”四个字。放映反响不尽如人意,女主角裴斗娜回忆他们的第一次舞台问候,说“台下座位都是空的”。
而第二部让他一举成名的《杀人回忆》,在上映之前,奉俊昊担心观众“会退票”。因为这是一部没有抓住凶手的电影,按照往常的例子,这样的影片票房总不会太好。所以为了使电影不至于失败,即使现实中真凶还没有被抓住,导演通常会在结尾处杜撰出一个凶手来,以便大快人心。然而站在奉俊昊的角度来看,他反而认为这是“电影的价值”,它会让这个故事更有力量。哪怕最后观众不买账,那作为导演,“以真心拍摄的电影,没什么后悔和丢脸的”。
除了“不像样”的敢为人先以外,奉俊昊还有一个很著名的绰号:奉细节。
为了更好地还原凶杀细节与事件经过,奉俊昊甚至自己对整个真实案件进行了排演与推理,以至于美术导演柳橙慧都对他的犯罪心理揣摩感到恐怖,“好像他真的看到过什么可怕的事情”。关联记录、资料、报道,半人高的一摞,奉俊昊全部看完。前《韩国日报》记者说奉俊昊:“奉导演,你都变成记者了。”
将镜头对准“不得志的人”
文在寅在提起《寄生虫》的故事时,用了四个字:最韩国化。什么是“最韩国化”?《寄生虫》是一部典型在东亚文化视角下诞生的韩国电影。
开头,一家人蜗居在逼仄的地下室当中,哪怕空间极其狭小,但一家四口吃饭,仍旧是父亲坐在主位,母亲坐在侧位“伺候”着。
还有金基泽一家的生存状态:蜗居在潮湿阴暗的半地下室,窗户里透进来的一点点光不足以照亮整个房间,从狭小的窗口看出去,只能看到人们来来去去的腿和脚,还时常有醉汉在他们的窗口撒尿。
墙壁上都是湿气和霉斑,同居的除了家人还有四处乱窜的蟑螂。而这种状况,在韩国其实是一种很普遍的状况,在首尔租住半地下室的人成千上万,他们甚至有一个专有的名词:半地下家族。原因无非只有一个——穷。
然而可能在不到一条街的地方,就有清潭洞、狎鸥亭等全韩国最富有的地方。一边是阴暗潮湿不见天日,一边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对比之下又彰显了韩国近几年来最深刻的社会问题:贫富阶级对立。
而贫富矛盾也是《寄生虫》这部电影一切故事的起源。
但《寄生虫》横扫欧洲美洲,仅仅是看到了一家人的韩式生活和韩国社会问题吗?
不是的。用奉俊昊自己的话来说:我的电影应该都是在讲述“不得志”的人的故事。全世界都有不得志的人。因而这个内核冲破了韩国化的包装,获得普世认同。
这次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寄生虫》,更是其中典型。主人公一家都是无业游民,机缘巧合之下,儿子金基宇凭借伪造的文凭与证书,顺利进入有钱人朴先生家做私教。之后,原本一家子都通过谎言的方式慢慢渗透到有钱人家里,在这所奢华的房子里扮演私教、司机、保姆,以此来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处于两个不同阶级的家庭,突然碰撞在一起,发生一系列残酷对比。
片中最具有讽刺意味的一场戏,罕见风暴带来了可怕的洪水,朴太太语气轻松地说:“这很好,因为大雨净化了空气,也冲走了污染。”然而对于底层一家而言,这意味着他们的房子会被淹没、无家可归,要睡在避难所里。
所以到底谁才是“寄生虫”?满口谎言处心积虑的底层,还是穷得只剩下钱的朴家人?
这是奉俊昊借着电影问自己的,也是问大家的。
奉俊昊讲述的那些底层、不得志却奋力挣扎的人物,在他们身上可以投射出整个韩国的问题与症结所在:和命运擦肩而过的无力、说出真相却被当成精神病、底层的革命、贫富阶级之间的碰撞……而这些故事背后的问题,不仅仅是韩国人民正面临的,也是全世界在困惑着的。
这次和奉俊昊一起被提名的,有马丁·斯科塞斯、昆汀·塔伦蒂诺等前辈。每个电影人都有自己讲故事的方式,而韩国电影的出圈,也正是得益于奉俊昊对于“韩国化”故事的执着。
两者结合,互相成就,才最终发出金石之音,让整个世界听到。
(安夏摘自微信公众号“加零姐”图/李倩莹)
在第92屆奥斯卡颁奖礼上,他一举拿下包括“最佳导演”在内的四座奥斯卡奖杯,其中分量最重的荣誉还是《寄生虫》成为奥斯卡史上首部非英语最佳影片。
为什么一部地地道道的韩国电影能获得老美的热捧?奥斯卡颁奖前,韩国电视台跑到LA做了采访。看过的人在这件事上看法一致,就是“许多主题都是人性化的”。
颁奖典礼上还有个很有趣的细节。奉俊昊的英语说得不错,但在颁奖现场,他还是带了个翻译上台,大大方方地对着话筒讲韩语,有人说,这是“强烈的民族主义下的文化自信”。
所以这次韩国电影的“出圈”,换个方式讲,也是韩国的一种“文化输出”。
奉俊昊和《寄生虫》“胜利”后,韩国总统文在寅立刻发来“贺电”。他说《寄生虫》以最韩国化的故事打动了全世界的心,向世界证明了这一力量。更再次强调为了让韩国电影人尽情发挥想象力,没有担忧地制作电影,“政府也会一起努力”。
过去多年,在韩国电影何以成功的诸多讨论里,总是会出现政府种种支持,可以说惠及了千千万万的韩国电影人,而在之前,李沧东、洪尚秀、金基德、朴赞旭……优秀导演层出不穷也有国际声誉,但为什么让韩国电影获得世界认可的,偏偏是更年轻的奉俊昊?
“以真心拍摄的电影,没什么后悔和丢脸的”
奉俊昊本科就读于延世大学社会学系,只是他志不在此,从入学起就组建了自己的电影社团。“因为太想了解电影了”,他热爱电影,立志要当导演,有时候一部电影反复看了数十遍,甚至会自己做相关的构图、分镜分析手记。
真正成为导演之后,奉俊昊却显得有些“不像话”。和所有天才导演一样,奉俊昊对于电影有自己的见地,不太在乎迎合市场和商业公式。与此同时,大胆也往往和新潮相辅相生,奉俊昊很多关于电影的想法,那个年代的观众会有点接受不了。
比如他的第一部银幕处女作《被绑架的狗》,漫画式的想象力、夸张的表达,影评人介绍这部影片的上映,用了“横冲直撞”四个字。放映反响不尽如人意,女主角裴斗娜回忆他们的第一次舞台问候,说“台下座位都是空的”。
而第二部让他一举成名的《杀人回忆》,在上映之前,奉俊昊担心观众“会退票”。因为这是一部没有抓住凶手的电影,按照往常的例子,这样的影片票房总不会太好。所以为了使电影不至于失败,即使现实中真凶还没有被抓住,导演通常会在结尾处杜撰出一个凶手来,以便大快人心。然而站在奉俊昊的角度来看,他反而认为这是“电影的价值”,它会让这个故事更有力量。哪怕最后观众不买账,那作为导演,“以真心拍摄的电影,没什么后悔和丢脸的”。
除了“不像样”的敢为人先以外,奉俊昊还有一个很著名的绰号:奉细节。
为了更好地还原凶杀细节与事件经过,奉俊昊甚至自己对整个真实案件进行了排演与推理,以至于美术导演柳橙慧都对他的犯罪心理揣摩感到恐怖,“好像他真的看到过什么可怕的事情”。关联记录、资料、报道,半人高的一摞,奉俊昊全部看完。前《韩国日报》记者说奉俊昊:“奉导演,你都变成记者了。”
将镜头对准“不得志的人”
文在寅在提起《寄生虫》的故事时,用了四个字:最韩国化。什么是“最韩国化”?《寄生虫》是一部典型在东亚文化视角下诞生的韩国电影。
开头,一家人蜗居在逼仄的地下室当中,哪怕空间极其狭小,但一家四口吃饭,仍旧是父亲坐在主位,母亲坐在侧位“伺候”着。
还有金基泽一家的生存状态:蜗居在潮湿阴暗的半地下室,窗户里透进来的一点点光不足以照亮整个房间,从狭小的窗口看出去,只能看到人们来来去去的腿和脚,还时常有醉汉在他们的窗口撒尿。
墙壁上都是湿气和霉斑,同居的除了家人还有四处乱窜的蟑螂。而这种状况,在韩国其实是一种很普遍的状况,在首尔租住半地下室的人成千上万,他们甚至有一个专有的名词:半地下家族。原因无非只有一个——穷。
然而可能在不到一条街的地方,就有清潭洞、狎鸥亭等全韩国最富有的地方。一边是阴暗潮湿不见天日,一边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对比之下又彰显了韩国近几年来最深刻的社会问题:贫富阶级对立。
而贫富矛盾也是《寄生虫》这部电影一切故事的起源。
但《寄生虫》横扫欧洲美洲,仅仅是看到了一家人的韩式生活和韩国社会问题吗?
不是的。用奉俊昊自己的话来说:我的电影应该都是在讲述“不得志”的人的故事。全世界都有不得志的人。因而这个内核冲破了韩国化的包装,获得普世认同。
这次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寄生虫》,更是其中典型。主人公一家都是无业游民,机缘巧合之下,儿子金基宇凭借伪造的文凭与证书,顺利进入有钱人朴先生家做私教。之后,原本一家子都通过谎言的方式慢慢渗透到有钱人家里,在这所奢华的房子里扮演私教、司机、保姆,以此来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处于两个不同阶级的家庭,突然碰撞在一起,发生一系列残酷对比。
片中最具有讽刺意味的一场戏,罕见风暴带来了可怕的洪水,朴太太语气轻松地说:“这很好,因为大雨净化了空气,也冲走了污染。”然而对于底层一家而言,这意味着他们的房子会被淹没、无家可归,要睡在避难所里。
所以到底谁才是“寄生虫”?满口谎言处心积虑的底层,还是穷得只剩下钱的朴家人?
这是奉俊昊借着电影问自己的,也是问大家的。
奉俊昊讲述的那些底层、不得志却奋力挣扎的人物,在他们身上可以投射出整个韩国的问题与症结所在:和命运擦肩而过的无力、说出真相却被当成精神病、底层的革命、贫富阶级之间的碰撞……而这些故事背后的问题,不仅仅是韩国人民正面临的,也是全世界在困惑着的。
这次和奉俊昊一起被提名的,有马丁·斯科塞斯、昆汀·塔伦蒂诺等前辈。每个电影人都有自己讲故事的方式,而韩国电影的出圈,也正是得益于奉俊昊对于“韩国化”故事的执着。
两者结合,互相成就,才最终发出金石之音,让整个世界听到。
(安夏摘自微信公众号“加零姐”图/李倩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