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是学生求知的殿堂,更是学生思想的摇篮,为了祖国和历史的重托,为了培育学生和谐健全的人格,为了配合全社会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根据宜禁办[2009]7号文件精神,在上级党政部门、禁毒业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精心布署,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的一系列禁毒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为实现“无毒学校”的创建目标而辛勤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我校毒品预防教育的组织领导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要站在对历史负责任的高度来认真做好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把禁毒教育列为学校教育工作计划中,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与学校法制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与培养青少年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结合起来,做到教育工作常抓不懈。为了在全校扎实抓好《禁毒法》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和防范能力,深入推进“无毒校园”及“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学校成立了以分管安全保卫、学生管理工作的副校长杨义明同志为组长,宜都陆城派出所副所长、法制副校长钟华同志为副组长,学校科室负责人和班主任为组员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健全严密,构筑了一条从上至下抵御毒品的坚固“防毒大堤”。在活动中严格遵照规章制度,恪尽职守,使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循序渐进地、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拒毒防毒的能力
1、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禁毒氛围
(1)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禁毒知识讲座和在横幅上签名活动。2009年5月11日下午课外活动,我校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的禁毒知识讲座和大型签名活动。在活动中,宜都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方警官为全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他分析了我国当前社会毒品泛滥的形势和严峻性,介绍了毒品的分类、危害及特征,通过列举诱发青少年吸食毒品的典型案例,教育师生认清毒品的危害,提高毒品防范意识。同时,我校杨义明副校长向全校师生提出要求,要求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开展此活动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禁毒教育宣传活动,增强毒品防范能力。随后,全校师生参观了禁毒图片展览,并参与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签名活动,同学们纷纷在“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宣传条幅上留言签名,承诺远离毒品,积极参与禁毒活动,并通过自己影响身边的人远离毒品。
(2)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网站、宣传栏、开展以“远离毒品”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主题班会、演讲、征文等形式宣传毒品的种类、性能、危害以及拒毒防毒的方法和知识,通过升旗仪式、黑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组织学生观看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剧目,开展禁毒教育知识竞赛、禁毒教育有奖征文等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深刻认识毒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自觉抵制、远离毒品,从而使学生自觉增强防毒的意识和决心。
(3)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学校的法制教育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从生活知识、生活规则、生活礼节这样一些初级生活准则的教育入手,来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这也是青少年自我防范的最重要的第一步。青少年吸毒犯罪,并非都是有意要藐视法律,而主要是缺乏生活准则的修养,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合乎生活准则的判断。第二层次,是加强青少年生活准则和社会公共道德修养的教育。这是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关键,也是青少年自我防范的一道最直接的屏障。许多青少年在这方面的修养大大低于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如果我们的学生不懂得和不遵守社会生活准则,没有和缺乏社会公德修养,就会在客观行为上出现偏差。因此,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非常必要,我校经常性地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2、充分发挥法律常识课的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教会学生毒品预防知识
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不同特点,开展有所侧重、分层次的禁毒教育活动,使我校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的基本知识及禁毒政策与法律法规,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与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从小抓,重在防,确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帮助少数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学生科负责人结合“青春期专题讲座”等形式,分析吸毒对青少年的身心影响,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活动:介绍“什么是毒品”、“日益严重的毒品问题”、“吸毒的危害”等,从医学角度、生理学角度使学生们认识到与“吸毒、贩毒”这一触犯刑律的错误行为做斗争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
我们要用积极健康的文化熏陶学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精心选择、积极推荐一批适合的学生优秀文化读物、影视作品、歌曲等,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开展“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心得”、“讲一个好故事”、“看一部好电影”、“唱一首好歌曲”等活动,有计划、有主题地组织学生开展健康有益的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向青少年普及拒毒、防毒知识,教育他们自觉远离毒品,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对毒品的免疫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业余爱好,通过广泛的禁毒宣传教育,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与社会压力,以营造一个有利于禁毒的社会文化氛围。
三、禁毒预防教育任重道远,学校创建工作做到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禁毒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民族存亡、子孙幸福的一件大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对国家、民族、历史负责的需要。禁毒预防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艰巨而光荣。为了将禁毒工作正常有序地深入开展下去,我校创建领导小组为了增强毒品预防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出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把毒品预防教育作为学校安全与稳定工作、学校德育和法制安全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持之以恒地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以提高学生禁毒意识和拒绝毒品自控能力为根本,营造一个文明进取、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总的目标任务:通过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充分了解我国颁布《禁毒法》的重要意义,掌握《禁毒法》的基本内容,自觉遵守《禁毒法》的规定,全面提高师生拒毒防毒能力和同毒品做斗争的积极性,创建“无毒学校”。为此,我校创建领导小组紧扣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慎重提出了创建活动的具体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入认识禁毒工作的重要性,把禁毒教育列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中,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培养青少年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结合起来,做到教育工作常抓不懈、狠抓落实。
2、领导到位,加强对学校禁毒工作的组织领导,多渠道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毒品宣传教育活动。成立“毒品预防教育”领导小组,并负责具体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3、班主任身先士卒,加强对学生的禁毒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拒毒防毒能力。(1)大力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宣传,营造良好的禁毒氛围;(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
4、责任追究:教职工出现吸毒现象,学校将追究主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的责任;学生出现吸毒现象,学校将追究班主任责任,并给予经济上或政治上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将上报市局。
总之,禁毒工作和毒品预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毒品预防教育中,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学校,我们决心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多方配合、群策群力、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一如既往地抓好禁毒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师生的防毒、拒毒意识,确保我校这片“无毒”净土永远不污染,永远也不出现一例吸毒、贩毒的事件,确保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全面工作可持续发展。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我校毒品预防教育的组织领导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要站在对历史负责任的高度来认真做好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把禁毒教育列为学校教育工作计划中,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与学校法制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与培养青少年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结合起来,做到教育工作常抓不懈。为了在全校扎实抓好《禁毒法》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和防范能力,深入推进“无毒校园”及“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学校成立了以分管安全保卫、学生管理工作的副校长杨义明同志为组长,宜都陆城派出所副所长、法制副校长钟华同志为副组长,学校科室负责人和班主任为组员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健全严密,构筑了一条从上至下抵御毒品的坚固“防毒大堤”。在活动中严格遵照规章制度,恪尽职守,使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循序渐进地、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拒毒防毒的能力
1、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禁毒氛围
(1)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禁毒知识讲座和在横幅上签名活动。2009年5月11日下午课外活动,我校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的禁毒知识讲座和大型签名活动。在活动中,宜都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方警官为全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他分析了我国当前社会毒品泛滥的形势和严峻性,介绍了毒品的分类、危害及特征,通过列举诱发青少年吸食毒品的典型案例,教育师生认清毒品的危害,提高毒品防范意识。同时,我校杨义明副校长向全校师生提出要求,要求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开展此活动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禁毒教育宣传活动,增强毒品防范能力。随后,全校师生参观了禁毒图片展览,并参与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签名活动,同学们纷纷在“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宣传条幅上留言签名,承诺远离毒品,积极参与禁毒活动,并通过自己影响身边的人远离毒品。
(2)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网站、宣传栏、开展以“远离毒品”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主题班会、演讲、征文等形式宣传毒品的种类、性能、危害以及拒毒防毒的方法和知识,通过升旗仪式、黑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组织学生观看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剧目,开展禁毒教育知识竞赛、禁毒教育有奖征文等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深刻认识毒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自觉抵制、远离毒品,从而使学生自觉增强防毒的意识和决心。
(3)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学校的法制教育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从生活知识、生活规则、生活礼节这样一些初级生活准则的教育入手,来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这也是青少年自我防范的最重要的第一步。青少年吸毒犯罪,并非都是有意要藐视法律,而主要是缺乏生活准则的修养,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合乎生活准则的判断。第二层次,是加强青少年生活准则和社会公共道德修养的教育。这是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关键,也是青少年自我防范的一道最直接的屏障。许多青少年在这方面的修养大大低于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如果我们的学生不懂得和不遵守社会生活准则,没有和缺乏社会公德修养,就会在客观行为上出现偏差。因此,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非常必要,我校经常性地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2、充分发挥法律常识课的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教会学生毒品预防知识
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不同特点,开展有所侧重、分层次的禁毒教育活动,使我校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的基本知识及禁毒政策与法律法规,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与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从小抓,重在防,确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帮助少数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学生科负责人结合“青春期专题讲座”等形式,分析吸毒对青少年的身心影响,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活动:介绍“什么是毒品”、“日益严重的毒品问题”、“吸毒的危害”等,从医学角度、生理学角度使学生们认识到与“吸毒、贩毒”这一触犯刑律的错误行为做斗争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
我们要用积极健康的文化熏陶学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精心选择、积极推荐一批适合的学生优秀文化读物、影视作品、歌曲等,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开展“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心得”、“讲一个好故事”、“看一部好电影”、“唱一首好歌曲”等活动,有计划、有主题地组织学生开展健康有益的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向青少年普及拒毒、防毒知识,教育他们自觉远离毒品,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对毒品的免疫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业余爱好,通过广泛的禁毒宣传教育,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与社会压力,以营造一个有利于禁毒的社会文化氛围。
三、禁毒预防教育任重道远,学校创建工作做到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禁毒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民族存亡、子孙幸福的一件大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对国家、民族、历史负责的需要。禁毒预防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艰巨而光荣。为了将禁毒工作正常有序地深入开展下去,我校创建领导小组为了增强毒品预防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出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把毒品预防教育作为学校安全与稳定工作、学校德育和法制安全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持之以恒地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以提高学生禁毒意识和拒绝毒品自控能力为根本,营造一个文明进取、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总的目标任务:通过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充分了解我国颁布《禁毒法》的重要意义,掌握《禁毒法》的基本内容,自觉遵守《禁毒法》的规定,全面提高师生拒毒防毒能力和同毒品做斗争的积极性,创建“无毒学校”。为此,我校创建领导小组紧扣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慎重提出了创建活动的具体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入认识禁毒工作的重要性,把禁毒教育列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中,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培养青少年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结合起来,做到教育工作常抓不懈、狠抓落实。
2、领导到位,加强对学校禁毒工作的组织领导,多渠道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毒品宣传教育活动。成立“毒品预防教育”领导小组,并负责具体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3、班主任身先士卒,加强对学生的禁毒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拒毒防毒能力。(1)大力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宣传,营造良好的禁毒氛围;(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
4、责任追究:教职工出现吸毒现象,学校将追究主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的责任;学生出现吸毒现象,学校将追究班主任责任,并给予经济上或政治上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将上报市局。
总之,禁毒工作和毒品预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毒品预防教育中,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学校,我们决心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多方配合、群策群力、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一如既往地抓好禁毒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师生的防毒、拒毒意识,确保我校这片“无毒”净土永远不污染,永远也不出现一例吸毒、贩毒的事件,确保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全面工作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