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齐白石的“朋友圈”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己有恩”是齐白石晚年的一方常用印,边款上述其渊源:“欧阳永叔谓张子野有朋友之恩,予有知己二三人,其恩高厚,刻石记之。”这方印章刻于1933年,那时的齐白石已经完成“衰年变法”,不仅立足于京华,更是名声渐隆。在成名之际,齐白石仍感念恩师故友,这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的“知己有恩—齐白石的师友情缘”特展,仿佛让人点开了齐白石充满温情的“朋友圈”。展览汇集了北京画院、辽宁省博物馆、梅兰芳纪念馆、徐悲鸿纪念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各馆珍藏的齐白石及其师友的书画、文献作品100余件套,重点选取了与齐白石艺术人生息息相关的6位人物:胡沁园、王闿运、陈师曾、瑞光、梅兰芳、徐悲鸿,从他者的视角聚焦齐白石。一幅幅饱含深情的画作,一封封娓娓道来的书札,酬唱赠答,蕴藉笔墨之间,讲述着齐白石与师友的点滴故事。
  1889年,27岁的齐纯芝还在大户人家做雕花木工。湘潭本地的士绅胡沁园在看到他的画稿后,觉得可以造就,便主动收他为徒,亲自教授他画工笔花鸟草虫,又请来私塾老师陈少蕃指导他学习诗文,还一同商议为他重新取名“齐璜”,字濒生,号白石,以备他将来题画所用。从此,便有了世人所熟知的“齐白石”。
  “石要瘦,树要曲,鸟要活,手要熟……”老师的谆谆教诲萦绕在齐白石的耳边,他开始接受传统的中国画训练,逐渐走上以画为生的艺术道路。“廿七年华始有师”,对于胡沁园的这份恩情,齐白石终生难忘,称其为“平生第一知己”。在山水画《沁园忆旧图》中,可见题有“沁园师仙去三十七年矣……为制此图,以永两家之好”。1950年,胡沁园的孙子胡文效拜访齐白石时,年届90岁的白石老人欣然绘制此作。展览中,齐白石珍藏的胡沁园作品《鹌鹑图稿》,“璜宝之廿余年矣,从不示人”,便可见齐白石对恩师墨宝的珍视。胡沁园的《草蟹图》与齐白石的《芦蟹图》此次特意并置展出,从中不难发现齐白石早期作品中对老师画法的学习与借鉴。
  1899年,齐白石经人引荐,拜入文学家王闿运门下。王闿运交游广泛,他劝齐白石“见一人增一阅历,不必效孤僻一派”,也常常借雅集聚会之际,推介齐白石画艺。王门弟子的扶助和师出王门的身份,对齐白石今后的人生影响甚远。《超览楼禊集图卷》中本是一派春日聚会之景,看后却不禁让人唏嘘。1939年,王闿运离世已20余年,齐白石终于补画了当年恩师在一次雅集上提议的画作,并在画中题诗感怀:“忆旧难逢话旧人,阿吾不复梦王门。”当年雅集间同赏樱花海棠,同饮美酒,却“因事还乡,未及图画报命”,这幅迟到的作业,也算是了却了齐白石的一桩心愿。
  为躲避乡乱,将近耳顺之年的齐白石于1919年定居北京。那时,虽然早已名满湖湘大地,但是初到京城的他迟迟未能打开自己的局面。此次展览中,齐白石的《墨梅》与尹和伯的《梅花》同台展出,可见齐白石“衰年变法”之前,对于尹氏画法的借鉴和追摹。也正是在这幅《墨梅》上,挚友陈师曾题跋“酒后尝为尽情语,何须趋步尹和翁”,力劝齐白石不必追随前人脚步,而是要变革创新,鼓励他“画吾自画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陈师曾在齐白石的作品中,看到了独到和妙处。这份“懂得”给了齐白石莫大的鼓舞,終于在日后开创出“红花墨叶”一派。此外,陈师曾还将齐白石的作品带到日本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作品不仅悉数卖出,且售价远高于国内市场,对在京城靠卖画艰难为生的齐白石来说,可谓命运转折。
  由梅兰芳纪念馆珍藏的齐白石作品《牵牛花》中,“百本牵牛花碗大”,引出一段不同寻常的师友之谊。1920年,齐白石通过好友齐如山的引荐,与京剧名伶梅兰芳相识。此时的梅兰芳醉心书画,他为齐白石的画艺所折服,相识不久后便拜入门下学画工虫。梅兰芳的“缀玉轩”是当时文化名流经常雅集的场所,园中栽植的花木令齐白石大开眼界。尤其是梅兰芳从日本引进的牵牛花更是盛开满园,有的花朵竟有碗口大小,令齐白石惊叹不已,萌发了画牵牛花的兴趣。几经摸索,牵牛花成为齐白石花鸟题材中一朵艳丽的奇葩。
  据梅兰芳曾孙梅玮介绍,梅兰芳对齐白石恭敬有加,还曾在某次雅集中为老师齐白石的窘境解围。在梅兰芳《摹罗瘿公行书放翁梅花诗》中,齐白石用金农体楷书为其作长跋,从此便留下了“如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的艺坛佳话。
  “草庐三请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细细品读此次展览中的《寻旧图》,可以发现齐白石用详尽的题跋与自作诗讲述了徐悲鸿邀请自己赴北平艺术学院任教的经历。徐悲鸿曾3次亲自到位于跨车胡同的齐白石家中拜访,多次谢绝邀请的齐白石被这份坚持和执着打动,终于答应到学校里任职教课。其实,齐白石并非恃才傲物,而是他自觉底子差,去学堂教书恐应付不来。面对齐白石的顾虑,徐悲鸿当起了他的“助教”,在课堂外,更是亲自接送白石老人上下课。据徐悲鸿之子徐庆平介绍,倡导中国画改革的徐悲鸿对齐白石的艺术革新理念十分推崇,齐白石对徐悲鸿的知遇也心怀感恩。齐白石曾在所作《山水》中题有:“少年为写山水照,自娱岂欲世人称。我法何辞万口骂,江南倾胆独徐君。”两位艺术大家交往二十五载,这段艺坛忘年交也为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增添了许多温情的色彩。
  齐白石与师友之间交往的点滴轶事,成为让人津津乐道的“朋友圈”趣事。无论是雅集间的举荐推重,还是教学相长的师生情谊,抑或是艺术感怀的相互触发,在那个名家辈出的时代,艺术大家惺惺相惜,相互帮扶,恩师、知己、友人成为彼此艺术之路上最温暖的陪伴。
其他文献
蠟梅是一种蜡梅科植物。蜡梅又名雪里花,花期很长。它的花蕾干燥,呈圆形、矩形或倒卵形,花被叠合作花芽状,棕黄色,下半部由多数膜质鳞片所包,鳞片黄褐色,略呈三角形,有微毛。气香,味微甜,后苦,稍有油腻感。形态以花心黄色、完整饱满而未开放者为佳。
期刊
在江苏扬州,一位年过古稀的退休教师用实际行动默默守护长江江豚,并培养了一批批保护江豚大学生志愿者骨干。他就是71岁的陈宜林,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豚爷”。  江豚濒危,退休教师投身宣传保护  陈宜林回忆起对于长江江豚的第一印象,还要从他的中学时代说起。陈宜林说,那时他在江苏扬州上中学,放学后乘渡船回家,在船上经常能听到艄公的提醒:“坐稳坐好了,小心被‘江猪’拱翻船。”“江猪”是长江江豚的民间叫法,
期刊
“民间艺人”画家戴敦邦先生嘱我参加“紫砂匠人”华小其“藝术生涯60周年”的活动。戴先生与华小其曾合作过4把紫砂汉方壶,轰动一时。20世纪50年代,年仅13岁的华小其便进入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当学徒。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是赫赫有名的宜兴紫砂工艺厂的前身。当时,“紫砂七老”中的裴石民、顾景舟、王寅春、朱可心、吴云根5位先生都曾手把手教过华小其。特别是裴石民,视华小其为其亲炙弟子。  有个故事可以显
期刊
随着手机的普及,“公共电话”如今已经退出了大家的日常生活。然而,在上海市中心的福州路上,仍然开着一个只收现金的公共电话亭,市内通话3分钟收费4角钱。这里的老板是一位78岁的老人,名叫沈玉琇。她告诉记者:“这个电话亭已经陪我度过27个年头了。”  2020年12月7日,记者采访了沈奶奶。她回憶说,1993年,她与几位同伴一起承包了自家弄堂口的电话亭。1996年,丈夫临终前叮嘱沈玉琇,希望她能把电话亭
期刊
国企走出的工美大师  老吴,全名吴德寅,北京工艺美术大师。他进入工美行,完全是无心插柳。未曾正儿八经学过美术的老吴打小痴迷泥人,爱玩泥巴,没想到,日后竟成了泥塑行家。记得7岁那年冬天的一个晌午,看到父亲搪炉灰,他灵机一动,用剩下的炉灰随手捏了一尊泥人放在窗台上,造型憨态可掬,周围的邻居见了都夸他有天赋,这也成为老吴印象中自己最早的得意之作。  昔日化工厂的老同事,得知老吴成了工美大师,愣是不相信:
期刊
免费体检要当心,借机骗你没商量  退休夫妻王师傅和刘大婶都已70多岁,两人每天早上都去逛早市。一天,他们刚走到小区门口,就看见两个身穿白大褂的年轻人在派发传单。其中一个年轻人告诉王师傅:“明天中国老年人医学会在咱们小区附近会举办一个健康讲座,会给每个参会的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今天只要在我们这里登记一下手机号,明天就能凭手机号免费体检。”王师傅以为是政府举办的健康讲座,就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  王
期刊
这几年,搭乘游轮遨游世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来自西方国家的老妪和老叟,没有亲友的陪伴,单独出游。游轮靠岸后,其他的游客如出笼小鸟般兴奋难抑地上岸观光;他们呢,依旧留在游轮上,坐在甲板上,闲适自如地远眺岸上风光,心中不起一丝涟漪,仿佛他们搭乘游轮唯一的目的,就是在游轮上坐着,坐成一尊尊石像。  这一天,游轮在海面上继续行驶,横无际涯的海,在阳光温柔的爱抚下呈现出一片欢快的蔚蓝色。我坐在甲板
期刊
老,像包浆那样包裹了东流老街。  一条石板路,也许是太老的缘故,千年的风雨将其打磨得光滑如镜,走在上面,再怎么小心翼翼,总还是重蹈着那些先贤的足迹。这一脚是陶渊明走的,他走得很闲散;那一脚是王安石走的,他走得心安理得;街头的那一脚肯定是辛弃疾走的,走得是那样的豪放。平时,走在这条老街,拐进那条窄窄的小巷,脚步自然而然地慢了下来,轻了起来,生怕自己的轻慢与唐突会惊扰这条老街千年的沉思。慢步走在老街上
期刊
周末的早晨,当我睡眼惺忪地走出卧室时,瞥见母亲正佝偻着身子坐在客厅靠近阳台边的小板凳上,手里不停地忙活着什么,不停地发出窸窸窣窣的响声。淡黄的阳光斜斜地照进屋来,母亲的身子一半在日光中,一半在阴影里。  我朝着母亲问了一句:“妈,你在干吗?”母亲小声地嘟囔了一句,我没听清。于是,我趿着拖鞋走近她的身边。只见母亲一手捏着一把小钳子,一手拿着一个大核桃,用力地用鉗子夹开核桃,然后取出里面的核桃仁,放入
期刊
春观夜樱,夏望繁星,秋赏满月,冬会初雪,历来是古人四时赏心乐事所在。无论是对窗观雪,还是踏雪寻梅,抑或是煮雪烹茶,都给寻常生活平添了无尽风雅趣味。  吟诗弄赋  雪落之时,远山素白,近水素净,文人雅士面对此情此景,自然少不了吟诗弄赋。东晋名士羊孚曾作四言诗《雪赞》:“资清以化,乘气以霏;遇象能鲜,即洁成辉。”当朝大臣桓胤赞不绝口,手书于扇上。重臣谢安曾于“寒雪日内集”,召集家族儿女“讲论文艺”。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