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高村老屋的年轮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i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尺子一米一米的丈量下
  测出的不仅仅是房屋的构造和结构
  更重要的是
  我们对历经400多年历史积累下来的
  措高村房屋的致敬
  看着这白色的木片的屋顶
  还有被烟火熏黑的梁柱
  以及闪亮的地板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见岁月流逝的痕迹
  这也是每一栋房屋最美丽的地方
  措高村的房屋是林芝地区传统的藏式民居,这里的民居多独院式,由居室(兼厨旁)、贮藏间、牲畜间和外廊、厕.所等组成。居室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室内以炉灶为中心,周围布置床和其他家具。建筑内每层高2到3米,_般有一至两层。因为措高村属于林区,这里多雨所以屋面采用坡顶。屋顶空间常被利用作阁楼,贮存草料、杂物。措高村的建筑大多采用木构架结构。墙面材料除了碎石、片石、卵石之外还有木板等材料。屋顶铺满木瓦片,上面压以石块稳定。措高村的民居充分体现出就地取材的特点。而住宅大院的屋檐下绘有彩色的图案,—般以花卉植物为主,象征吉祥。同时,措高村的民居在注意防寒、防风、防震的同时,也采用开辟风门,设置天井、天窗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达到通风、采暖的效果。村里还有四栋非常古老的石砌房屋,其中一座已经坍塌了。测绘小组的主要工作也就是对另外三栋民居进行测绘。
  这种石砌的传统民居主要分为两层,底层—般是由十几根大柱子撑起来的,这里主要是用于圈养牲畜,粮食储存,农业用具以及其他杂物的储存,底层—般没有窗户或者窗户很少,因为要储存粮食所以就需要一个比较干燥、阴凉的环境,所以没有窗户,甚至窗户少又小的设置正符合这样的需求。二楼主要是人们的生活空间。—般包括厨旁,卧室,储藏室,卫生间及会客的地方,也就是常说的起居室。藏式传统民居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佛堂和火塘也在二楼。措高村的藏民习惯不用床铺和椅凳,—般家庭都是靠窗沿墙摆着一圈“卡墊”,形成马蹄般的环绕形式,或两面墙摆成直角形,在拐角处或马蹄形中间安放一张藏桌,供家人或客人围坐饮茶用膳,火塘一般在客厅的中心,这也象征着火塘的重要作用。
  这里的民居—般为“人”字型屋顶,这样的空间便于作为阁楼,阁楼主要用作草料和其他杂物的储存。石砌的旁屋还有很多好处,由于措高村地处高寒山区,气候寒冷恶劣,夏季短暂,在人们的劳作与生息之中保暖的任务是首当其冲的。石砌结构的保温}生能是远超于—般的砖混结构的,这也适应了措高村藏民们的生活习惯。
  石砌建筑之所以被不断传承发展,这些都与他们的生活习惯、文化特点、宗教信仰息息相关。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的积累和借鉴建筑经验,经过漫长的历史文化演变,创造了适应措高村独特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文景观、宗教信仰、民俗习惯的建筑方法和建筑文化,也体现了高村高超的建筑技艺、卓绝的建筑水平和工布地区显著的建筑风格。
  村里的生活过得不紧不慢,每天在小鸟的叫声中醒来,在村部开始每一天的工作。最开心的是在天气明媚的下午漫步在村里的小路上,感受着这里的风土人情。
  记忆最深刻的是和几位老师在村部的门口抬头看着漫天的星空,聆听着大家在这片星海下的故事,我们久久的站在这片星海下不忍离去。 (责任编辑/汪璐)
其他文献
【摘 要】校本课程是指学校依据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教师或学生等合作开发的活动课程。具有浓郁民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蒋马灯”为例,课程开发者可以从“在资源挖掘中‘创编’、在学科整合中‘创生’、在评价变革中‘创新’”这三个层面入手,探索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路径,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
山神崇拜杰钦那拉嘎布“燃烧的火焰”  我们住在村中那几天,只要天气晴朗,村东北角的天空中总会出现一个傲然炫目、像利剑又像火焰,直插云霄的圣洁雪峰;如果是雪后,山峰从云层中蒸腾而起,像缠绕飘带的白海螺竖在那里—那就是工布神山杰钦那拉嘎布。  杰钦那拉嘎布雪山又叫杰钦霍拉嘎布,是措高本地的守护神。传说在岭格萨尔王时代,工布地区是魔鬼居住的地方,这片湖被称为是魔王的魂湖。格萨尔降服妖魔鬼匿后,把这个地方
10月8日晚,浙江卫视《中国新歌声》总决赛在北京鸟巢举行,来自西藏日喀则的选手扎西平措一举夺冠。  这是一个属于西藏的夜晚,整个晚上,朋友圈被扎西平措登上鸟巢参加决赛的消息刷爆,每个人都在真诚地为家乡选手投票。经过帮唱、淘汰赛和巅峰对决,扎西平措不负众望,最终在鸟巢荣耀夺冠。  这个结果其实并不意外,毕竟在五位登陆鸟巢的学员中,他的曲风是最多元的,辨识度也是最高的。扎西平措的实力有多强?“新歌声”
1976年9月,我22岁,第一次踏上青藏公路;时隔44年,2020年9月,我66岁,再次踏上这条路。一去一来,几乎就是一生。我恰巧与这条路同龄。  1954年5月11日到12月25日,仅用了7个月零4天,这条全长1200公里的天路便全线打通。据说,毛泽东主席听闻川藏和青藏两条公路同时通车的喜讯,兴奋得将自己的生日提前了一天。  起初并没有想到,我与这条路有如此的缘分。  自从第一次踏上这条路,后来
鲁朗的现实从历史中浮现,从森林里崛起。  昔日的鲁朗借林海、国道和石锅鸡而崛起,见证了西藏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未来的鲁朗,这座正在318“景观大道”中最美路段上打造的国际旅游小镇,不仅将成为一个凝聚着梦想的美丽家园,更将是美丽林芝、美丽西藏的一个缩影。
近两年,一部名为《香巴拉》的原生态现代舞剧如同一匹黑马,腾跃在国内舞蹈圈,令业界惊叹。创作这部舞剧的是藏族舞蹈家万玛尖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万玛舞蹈剧团是这部舞剧的表演机构。舞蹈对于万玛来说,是他与世界连接的沟通手段。在他看来,舞蹈能帮助迷失的人找到自我。而作为中国第一个以民族舞剧创作及表演为主的民营舞团,万玛舞蹈剧团也在艰难与希望之中生存发展着。  为舞剧而生的舞团  可以说,万玛舞蹈剧团成立的直
这是藏区高原上最醒目的风景。  一匹马、一群马立于苍茫天地之间,  显现或者隐匿,散发着自由的气息,  占据了我的全部视野。  八月的炎夏,我重又贴着无垠的草浪和花海,走进被奶香熏醉的若尔盖腹地。这片遍布着牛羊的大草原,白色的花,红色的花,蓝盈盈的花,在茂盛的草丛里恣意地绽放。那些矮小的灌木也正处在繁华期,指甲盖大小的花连成一片,无边无垠。  忽的,一行马背上的牧民们从远处踏歌而来。这些齐刷刷的藏
听安多强巴讲香巴拉大战    我在西藏期间,常常听人说起绛(音译也为“羌”,北方的意思——编者)香巴拉。经书上写着香巴拉,壁画上画着香巴拉,念诵经文的人,总是这样对着神佛祈祷:但愿来生来世,转生到幸福美好的绛香巴拉!  正是所有这一切,使我对绛香巴拉有着十分的好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想找人请教:绛香巴拉究竟在什地方?是个怎样的所在?  那是1979年夏天,我在拉萨采录西藏民间故事,借住在罗布林卡
在西藏東南部的原始森林中,栖息着一种以西藏命名的大型蛱蝶。它多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西藏蝴蝶的名片之一,众多昆虫爱好者都希望能一睹其真容,它就是西藏俳蛱蝶。西藏俳蛱蝶  Parasarpa zaVla【Do ubleday,(1848)】  分类位置:鳞翅目,蛱蝶科,线蛱蝶亚科,俳蛱蝶属。描述:中大型蛱蝶。前后翅均狭长,前翅顶角尖锐;背面棕黑色,前翅具1条鲜黄色的宽中带,后翅具1条白色的宽中带,外缘饰
平稳发展的印中关系    近几年来,印度与中国的关系一直平稳地向前发展,并且日益多元化。期间,双方的高层互访不断,进一步增进了相互了解,并为诸多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础。这些高层往来包括朱镕基总理2002年1月访问印度,瓦杰帕伊总理2003年6月访问中国,温家宝总理2005年4月访问印度。每次访问都将两国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国家,我们毗邻而居,而且文明悠久,双方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