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规则性右半肝切除12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cheng2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腔镜规则性右半肝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12例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病例中,10例被怀疑为恶性病变.手术按照:1、肝门解剖,2、腔静脉解剖,3、肝实质切除的步骤进行.结果5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5例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2例中转开腹肝切除.4例需要输血.全组有1例出现胆漏,1例切口裂开,无死亡病例.全组平均住院8.3 d,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的病例平均住院日为4.1 d.被诊断为肝癌的9例,随访中2例死亡,1例为肝癌肝内转移,1例为结肠癌转移灶切除术后的广泛转移.另7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随访6~24个月,至今存活.结论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术在选择性病例基础上施行是可行和安全的。

其他文献
患者男,37岁,因"胸背部疼痛20 d,经磁共振检查诊断为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于2004年12月18日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经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其主裂口位于胸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8.8 mm处。
期刊
低位直肠的病变有时可采用经骶尾部途径切除,我们在应用此途径行直肠病变切除时发现,如切除尾骨或部分骶骨则手术创伤较大,如不切除尾骨或骶骨则游离直肠全周时较困难。
期刊
患者女,35岁.查体行腹部X线片检查发现右下腹球形包块1个月于2005年4月21入院.6个月前曾因急性阑尾炎于外院行阑尾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前未行腹部X线片检查.阑尾切除术中未见阑尾穿孔及周围脓肿,未探查腹腔.术后患者除右下腹有轻微隐痛外无其他症状.查体:精神正常,腹平软,右下腹见一长约4 cm麦氏切口瘢痕,未触及肿块.血象正常.B超:右下腹麦氏切口瘢痕靠近腹白线位置探及一个直径约4 cm的强光团,
期刊
随着人们对腹腔镜下直肠解剖认识的不断加深和技术的充分掌握,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已经成为较成熟的手术方式。
期刊
内镜辅助的甲状腺切除术(endoscopic assisted thyroidectomy,EAT)是由意大利比萨大学Miccoli建立的手术技术,其基本手术方法是经颈部小切口内镜辅助下完成甲状腺切除.颈部仅留下很短的手术瘢痕。
期刊
患者女,58岁,因颈部肿物2周入院,患者入院2周前感冒后发现颈部肿物,大小约2.0cm×3.0cm,肿物5d后迅速增大,不伴明显发热、咳嗽,应用抗生素治疗后肿块略缩小,伴咽部异物感,无明显呼吸困难及声音嘶哑,无明显食欲亢进、消瘦、心悸及多汗。入院查体,患者左颈部可及大小约4.0cm×5.0cm肿物。
期刊
目的 研究SIPA1(signal-induced proliferation-associated gene 1)基因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30例新鲜HCC标本中SIPA1 mRNA相对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6例石蜡HCC标本和8例正常肝组织中SIPA1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HCC临床病理学资料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在癌
患者男,37岁,因"持续性中下腹疼痛18 h"于2005年6月28日急诊入院.腹痛位置固定,无放射及转移,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等.既往无脐部炎症及肿物史.查体:腹部稍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中下腹为重.未扪及明显包块.血常规:WBC 14.4×109/L,中性0.82,RBC1.87×1012/L,PLT:166×109/L.尿常规正常.腹部超声:肝、胆、胰、脾、双肾及输尿管正常,腹
期刊
例1男,72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呕吐伴发热7月余,皮肤、巩膜黄染1月入院.患者7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伴低热、呕吐,呕吐物为黄绿色液体.到当地医院就诊,CT示胰头部囊性低密度影,大小4.2 cm×4.6 cm×5.0 cm,考虑为胰腺假性囊肿,囊腺瘤不除外(图1),予对症治疗.18 d后在CT引导下行胰腺囊肿穿刺术,穿刺液送病理未见肿瘤细胞。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