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没有国界的,日本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开启了隆化水稻产业发展之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水稻成为我县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点亮了一盏明灯。
一、旱育稀植技术的引进
隆化水稻栽培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以前基本上是“漫撒籽,凭天收”的原始种植方式,以后经历了60年代的水育秧,70年代的湿润育秧,80年代的塑料薄膜水育秧和湿润育秧等几十年技术发展阶段,都未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80年代中期在薄膜水育秧的基础上,推广了以早育秧、早播种、早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三早”栽培技术,水稻产量有所提高,但与东北稻区一样,因经常受春冻秋霜低温冷害的影响,水稻产量低而不稳,主要原因是地处冷凉地区,气温低,无霜期短,有效积温不足,水稻育秧迟、插秧晚、素质弱、缓苗慢、成熟难。到80年代末,亩产仍徘徊在300~350kg,播种面积6万多亩,其单位面积产量、经济效益与其它作物比并不占优势。在当时中国还是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任务的农业经济中,寒区水稻产业要获得发展,必须破解春冻秋霜低温冷害的气候困局,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989年,隆化县获悉日本水稻专家原正市先生在黑龙江省方正县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获得成功,县委、县政府认为这是解决水稻低产的关键措施,立即派技术人员到黑龙江实地考察。同时县委、县政府主支联系,通过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国务院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办公室搭桥,并得到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将日本水稻专家原正市先生请到隆化,进行了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试验示范。
1989—1990年春时节,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在反复研究领会原正市先生传授的原版旱育稀植技术的基础上,本着学习不硬搬、灵活不随便,严肃科学态度、严格技术操作,尽快吸收、努力消化的原则,采用试验与示范相结合,先进技术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1990年的试验进行具体安排,制定了详细的试验方案。在试验田安排上,即有原正市先生指导不走样的标准田,又有超前性的示范田,并进行了充分的物资准备,对试验所需的种子、调酸肥、硫酸铵、敌克松等配套的物资在春播前全部送到试验田农户手中。在充分理解旱育稀植技术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情况制定了试验田技术操作规范,利用春播前时间,进行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对试验田农户进行具体的操作技术培训,并印发了明白纸。试验田农户虽然接受了旱育稀植,但不可避免的存有疑惑,一切做法都改变了,从种子处理到精量播种,从水生水长到旱育旱管,从保温促苗到通风炼苗,播种提前了,育秧时间缩短了,栽苗稀少了,施肥灌水也都变了,种了几十年水稻的河东村民,这时才知道,种水稻有这么多的学问,旱育稀植不仅返青快,分蘖早,省秧田,省种子,省水,省膜,省工,还能增产增收。1990年4月初,试验田农户在支部书记张洪阁的带领下,以半信半疑的心态开始了这一历史性试验,由于农民的积极参与,原计划的100亩试验田也一下子增加到186亩,县乡基层技术人员以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的工作态度,认真学习领会旱育稀植技术精髓,结合本县实际,一丝不苟地进行调酸施肥,整床,科学地进行播种,喷水,打药,控温,炼苗,支部书记张洪阁同志,细心学,认真揣摩,掌握要领,在管好自己的试验田的同时,每天早起挨家挨户找试验田农户,按试验方案要求喷水,打药,通风,炼苗,与县技术人员一道指导农户细心培养试验田秧苗,经过辛苦的努力,终于培养出扁圆矮壮的秧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播撒辛勤的汗水,培育科技的种子,绽放瑰丽的鲜花,收获丰收的果实,金色秋天,秋风吹来成功的喜悦,河东村的试验田千重稻浪,万里飘香。9月16日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组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结果令所有人惊奇,186亩试验田平均亩产达到679.5kg,最高单产地块达到874kg,亩均增产稻谷179.5kg,增产35.9%,亩均增加产值111.29元,亩降低投入53.66元,降低成本26.33%,亩均增收节支效益达164.95元。
二、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主要做法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试验获得巨大成功,以其省水、省种、省肥、省膜、省工、增产“五省一增”的优点和“抗病、耐寒、易于操作”的优势,受到广大稻农的欢迎,也迅速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立即被列为重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成立组织,制定政策,采取“五联动”的措施在全县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
一是行政推动。县委县政府把推广旱育稀植技术作为科技兴县的战略举措,成立了以主管书记、主管县长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推广工作,实施“五长示范工程”,即主管县长、农业局长、乡(镇)长、村长、组长必须抓好自己的示范田、样板田,从行政领导和技术干部两条线落实推广任务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明确责任,实行春部署,夏督促,秋验收,冬奖惩。
二是示范带动。为加快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在1990年试验成功的基础上,采取梅花布点的方式抓示范村建设,1991年抓了25个示范村,1992、1993年分别增加了32个和43个示范,并在每个村选择文化素质高、有科学种田积极性的农户为示范户,进行重点培树,吸引其他农户效仿学习,加速推广步伐,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农民水稻专家,带动了全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是宣传发动。推广快与慢,认识是关键。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认识的基础上,采用了广播、电视、板报、明白纸、现场会和科技人员串村入户等多种宣传形式,宣传旱育稀植技术的成功经验,并组织张洪阁等典型户到各村现身说法,面对面地宣读成功做法和经验,手把手地传授操作技术,提高了广大农民学用旱育稀植技术的积极性。
四是政策促动。为调动广大农民学习旱育稀植技术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四优先”政策,即优先供给优质农用物资,优先保证信贷资金,优先安排投资项目,优先提供服务指导。为充分调动各级行政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狠抓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科技人员下乡搞技术承包的实施意见》,按照政、技、物结合,权、责、利统一的要求,组建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推广承包集团,大面积集团式承包,多技术集约化推广,促进了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普及。
五是服务拉动。全方位优质服务是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迅速推广普及的关键措施。首先,加强技术培训服务。每年组织旱育稀植技术讲师团,先进行研讨,提高自己,然后分赴各稻区,采用各种方式进行技术培训,并将技术规程以明白纸的形式发放到每个稻农手中。其次,强化技术指导服务。每年都向水稻主产区重点村、示范村派驻技术人员长年蹲点,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第三,组织配套物资供应服务。积极组织引进大量优良品种、优质化肥、农药、农膜等配套物资,为解决旱育秧秧床调酸防治立枯病这一关键环节,自主研制并投资100万元建设了水稻专用调酸肥厂,根据本地不同气候土壤条件生产专用调酸肥,保证了水稻生产所需。通过优质服务确保旱育稀植技术的迅速推广普及。
经过不懈的努力,到1995年全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普及率达到85%以上,水稻平均亩产达到600kg以上,河东村水稻平均亩产达到700kg,亩均效益达到600元以上,较种植玉米等其它大田作物经济效益高出3倍以上,单产和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吸引了广大农民开发水稻生产的积极性,政府及时引导和扶持水稻开发,水稻生产面积以每年2万亩的速度迅速扩大,到1995年全县水稻面积达到15.6万亩,稻谷总产量达到9360万kg,分别比1989年增加1.5倍、3.5倍,水稻产业实现产值2亿元,创造农民人均收入近300元,成为隆化立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三、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引进与推广
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民生活,培养出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民,推动了隆化县水稻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提高了水稻单产,降低了成本。由1990年的平均亩产350kg增加到650kg。旱育稀植技术平均亩成本145.75元,比普通栽培技术降低成本78.6元。
二是极大地促进了水稻开发,扩大了种植面积,促进了水稻产业的发展。应用旱育稀植技术种稻,正常情况下每亩产量600kg以上,按现行价格计算,价值1800多元,效益是种植其他作物的2~3倍。高效益引发了隆化县开发扩种水稻的积极性,从1993年起,广大乡村干部群众纷纷将适宜的洼地、荒滩开发成稻田,一些自流灌溉较差的乡村因地制宜进行开发,大搞引水种稻、井水种稻。3年时间全县由1992年的8万亩扩大到1995年的14.5万亩。通过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荒滩、洼地得到了充分利用,偏僻山沟里的农民吃上了大米,隆化县解决了冀北寒冷地区农民吃大米难的问题。
三是大幅度提高了农技人员和农民的技术水平。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使农民实实在在地偿到了甜头,体会到了科学技术的威力,从而形成了全县学科技、用科技、讲科技的浓厚氛围,广大农民对农业技术的运用变过去的“要我干”为“我要干”。他们主动接受培训,请科技人员不乡指导,主动摸索、试验运用新技术,从而推动了其它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同时也培养、锻炼了一批科技人员和农民技术队伍,全县形成了群众懂、干部通、技术人员精的农业技术推广新局面。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四是由节本增效、增产增效到提质增效,使我县水稻栽培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推广的成功,带动了有关水稻其它项目的研究,1997组织实施了《10万亩水稻亩产700公斤高产高效优质示范县项目》,经过多点实测,完成了招标规定的任务目标。该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创造了当时国内单季水稻大面积丰产高产记录,使隆化的水稻栽培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1998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科技局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承担了《冀北冷凉山区季节河流域水稻节水高产高效技术研究示范项目》运用旱育稀植原理开发的地膜直播稻,亩产接近普通水稻产量的同时,比普通旱育稀植水稻用水量减了60%,形成了以旱育稀植为基础的冀北冷凉山区水稻节水灌溉技术体系。2000年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支持下,引进了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技术,经过一年的努力试验获得成功,平均亩产达到400kg,产品经检测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隆化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选为综合防治示范区和生态大米生产示范基地,并获得授权,可以使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注册的“爱比美”生态食品标识进行生态大米的产业化开发。2002-2004年县农业局、科技局共同承担了河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贫困地区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生态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化研究》,根据本县气候和地理环境条件结合多年旱育稀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生产应用实践经验,分别对“优质生态水稻技术从主推品种的选择及其配套栽培方案,不同熟期、不同品种合理稀植栽培方案,不同级别产品肥料合理使用及新肥料应用,农药的合理使用和新农药的选择,除草剂的选择及合理使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模式,稻田养蟹技术,移栽灵、立丰灵、木酢液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单项技术试验和多技术集成研究,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和反复的试验研究,完成了旱育稀植技术与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技术的集成化研究。使旱育稀植技术在隆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建立了以旱育稀植为基础以有害生物综防为关键,安全施肥、节水灌溉等多技术集成化应用的生态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在进行生态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化研究过程中,借鉴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标准,对生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进行了完善与提高,使生态水稻A级、AA级、AAA级标准,分别与无公害、绿色、有机三个食品安全标准接轨,使生态水稻生产和生态大米开发与商品食品安全标准衔接,并开发出了无公害米、绿色食品大米和有机米,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了水稻附加值,增加了稻农收入。
五是促进了水稻生产的产业化经营。随着水稻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改进、效益的增加,为加快新技术推广步伐,促进水稻产业技术进步,推进水稻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县农业局联合有关部门于2000年投资300万元引进国内先进的免淘米生产线,组建了水稻产业龙头企业隆泉米业公司,2004年私人投资200万元组建了绿源米业公司,进行生态稻、优质稻的产业化开发。由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定单合同保价回收的方式,推广生态水稻栽培技术,进行生态稻优质稻的产业化开发,加快新技术成果向生产能力的转化。两家企业年加工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精米,可以加工转化县内全部商品稻谷,公司采用明确品种、合同定单、全程服务、保价回收的方式,与稻农形成紧密联系,建立起“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水稻产业基本上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同时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了使农产品的初级产品符合后期加工的需要,和农户订立合同,统一技术标准,有的要统一良种供应,有的是统一肥料等等,这样实际上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农民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适应能力和增加了这方面的知识,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新型农民。另一方面还解决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近几年隆化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23万亩,年产稻谷1.2亿kg,年产值3亿元以上,创造农民人均纯收入600元以上。在水稻产业的带动下有10个村已成为我县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
三、旱育稀植技术的引进推广带给我们的启示
1.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引进智力,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主导产业,壮大优势产业,促进农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举例:
2.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通过智力引进,提高农民科技水平,使更多的农民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经营现代农业的水平。在引进旱育稀植技术过程中,培养造就了一批象张洪阁这样的土专家,在各项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中起到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旱育稀植技术的引进
隆化水稻栽培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以前基本上是“漫撒籽,凭天收”的原始种植方式,以后经历了60年代的水育秧,70年代的湿润育秧,80年代的塑料薄膜水育秧和湿润育秧等几十年技术发展阶段,都未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80年代中期在薄膜水育秧的基础上,推广了以早育秧、早播种、早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三早”栽培技术,水稻产量有所提高,但与东北稻区一样,因经常受春冻秋霜低温冷害的影响,水稻产量低而不稳,主要原因是地处冷凉地区,气温低,无霜期短,有效积温不足,水稻育秧迟、插秧晚、素质弱、缓苗慢、成熟难。到80年代末,亩产仍徘徊在300~350kg,播种面积6万多亩,其单位面积产量、经济效益与其它作物比并不占优势。在当时中国还是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任务的农业经济中,寒区水稻产业要获得发展,必须破解春冻秋霜低温冷害的气候困局,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989年,隆化县获悉日本水稻专家原正市先生在黑龙江省方正县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获得成功,县委、县政府认为这是解决水稻低产的关键措施,立即派技术人员到黑龙江实地考察。同时县委、县政府主支联系,通过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国务院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办公室搭桥,并得到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将日本水稻专家原正市先生请到隆化,进行了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试验示范。
1989—1990年春时节,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在反复研究领会原正市先生传授的原版旱育稀植技术的基础上,本着学习不硬搬、灵活不随便,严肃科学态度、严格技术操作,尽快吸收、努力消化的原则,采用试验与示范相结合,先进技术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1990年的试验进行具体安排,制定了详细的试验方案。在试验田安排上,即有原正市先生指导不走样的标准田,又有超前性的示范田,并进行了充分的物资准备,对试验所需的种子、调酸肥、硫酸铵、敌克松等配套的物资在春播前全部送到试验田农户手中。在充分理解旱育稀植技术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情况制定了试验田技术操作规范,利用春播前时间,进行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对试验田农户进行具体的操作技术培训,并印发了明白纸。试验田农户虽然接受了旱育稀植,但不可避免的存有疑惑,一切做法都改变了,从种子处理到精量播种,从水生水长到旱育旱管,从保温促苗到通风炼苗,播种提前了,育秧时间缩短了,栽苗稀少了,施肥灌水也都变了,种了几十年水稻的河东村民,这时才知道,种水稻有这么多的学问,旱育稀植不仅返青快,分蘖早,省秧田,省种子,省水,省膜,省工,还能增产增收。1990年4月初,试验田农户在支部书记张洪阁的带领下,以半信半疑的心态开始了这一历史性试验,由于农民的积极参与,原计划的100亩试验田也一下子增加到186亩,县乡基层技术人员以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的工作态度,认真学习领会旱育稀植技术精髓,结合本县实际,一丝不苟地进行调酸施肥,整床,科学地进行播种,喷水,打药,控温,炼苗,支部书记张洪阁同志,细心学,认真揣摩,掌握要领,在管好自己的试验田的同时,每天早起挨家挨户找试验田农户,按试验方案要求喷水,打药,通风,炼苗,与县技术人员一道指导农户细心培养试验田秧苗,经过辛苦的努力,终于培养出扁圆矮壮的秧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播撒辛勤的汗水,培育科技的种子,绽放瑰丽的鲜花,收获丰收的果实,金色秋天,秋风吹来成功的喜悦,河东村的试验田千重稻浪,万里飘香。9月16日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组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结果令所有人惊奇,186亩试验田平均亩产达到679.5kg,最高单产地块达到874kg,亩均增产稻谷179.5kg,增产35.9%,亩均增加产值111.29元,亩降低投入53.66元,降低成本26.33%,亩均增收节支效益达164.95元。
二、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主要做法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试验获得巨大成功,以其省水、省种、省肥、省膜、省工、增产“五省一增”的优点和“抗病、耐寒、易于操作”的优势,受到广大稻农的欢迎,也迅速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立即被列为重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成立组织,制定政策,采取“五联动”的措施在全县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
一是行政推动。县委县政府把推广旱育稀植技术作为科技兴县的战略举措,成立了以主管书记、主管县长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推广工作,实施“五长示范工程”,即主管县长、农业局长、乡(镇)长、村长、组长必须抓好自己的示范田、样板田,从行政领导和技术干部两条线落实推广任务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明确责任,实行春部署,夏督促,秋验收,冬奖惩。
二是示范带动。为加快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在1990年试验成功的基础上,采取梅花布点的方式抓示范村建设,1991年抓了25个示范村,1992、1993年分别增加了32个和43个示范,并在每个村选择文化素质高、有科学种田积极性的农户为示范户,进行重点培树,吸引其他农户效仿学习,加速推广步伐,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农民水稻专家,带动了全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是宣传发动。推广快与慢,认识是关键。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认识的基础上,采用了广播、电视、板报、明白纸、现场会和科技人员串村入户等多种宣传形式,宣传旱育稀植技术的成功经验,并组织张洪阁等典型户到各村现身说法,面对面地宣读成功做法和经验,手把手地传授操作技术,提高了广大农民学用旱育稀植技术的积极性。
四是政策促动。为调动广大农民学习旱育稀植技术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四优先”政策,即优先供给优质农用物资,优先保证信贷资金,优先安排投资项目,优先提供服务指导。为充分调动各级行政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狠抓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科技人员下乡搞技术承包的实施意见》,按照政、技、物结合,权、责、利统一的要求,组建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推广承包集团,大面积集团式承包,多技术集约化推广,促进了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普及。
五是服务拉动。全方位优质服务是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迅速推广普及的关键措施。首先,加强技术培训服务。每年组织旱育稀植技术讲师团,先进行研讨,提高自己,然后分赴各稻区,采用各种方式进行技术培训,并将技术规程以明白纸的形式发放到每个稻农手中。其次,强化技术指导服务。每年都向水稻主产区重点村、示范村派驻技术人员长年蹲点,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第三,组织配套物资供应服务。积极组织引进大量优良品种、优质化肥、农药、农膜等配套物资,为解决旱育秧秧床调酸防治立枯病这一关键环节,自主研制并投资100万元建设了水稻专用调酸肥厂,根据本地不同气候土壤条件生产专用调酸肥,保证了水稻生产所需。通过优质服务确保旱育稀植技术的迅速推广普及。
经过不懈的努力,到1995年全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普及率达到85%以上,水稻平均亩产达到600kg以上,河东村水稻平均亩产达到700kg,亩均效益达到600元以上,较种植玉米等其它大田作物经济效益高出3倍以上,单产和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吸引了广大农民开发水稻生产的积极性,政府及时引导和扶持水稻开发,水稻生产面积以每年2万亩的速度迅速扩大,到1995年全县水稻面积达到15.6万亩,稻谷总产量达到9360万kg,分别比1989年增加1.5倍、3.5倍,水稻产业实现产值2亿元,创造农民人均收入近300元,成为隆化立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三、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引进与推广
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民生活,培养出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民,推动了隆化县水稻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提高了水稻单产,降低了成本。由1990年的平均亩产350kg增加到650kg。旱育稀植技术平均亩成本145.75元,比普通栽培技术降低成本78.6元。
二是极大地促进了水稻开发,扩大了种植面积,促进了水稻产业的发展。应用旱育稀植技术种稻,正常情况下每亩产量600kg以上,按现行价格计算,价值1800多元,效益是种植其他作物的2~3倍。高效益引发了隆化县开发扩种水稻的积极性,从1993年起,广大乡村干部群众纷纷将适宜的洼地、荒滩开发成稻田,一些自流灌溉较差的乡村因地制宜进行开发,大搞引水种稻、井水种稻。3年时间全县由1992年的8万亩扩大到1995年的14.5万亩。通过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荒滩、洼地得到了充分利用,偏僻山沟里的农民吃上了大米,隆化县解决了冀北寒冷地区农民吃大米难的问题。
三是大幅度提高了农技人员和农民的技术水平。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使农民实实在在地偿到了甜头,体会到了科学技术的威力,从而形成了全县学科技、用科技、讲科技的浓厚氛围,广大农民对农业技术的运用变过去的“要我干”为“我要干”。他们主动接受培训,请科技人员不乡指导,主动摸索、试验运用新技术,从而推动了其它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同时也培养、锻炼了一批科技人员和农民技术队伍,全县形成了群众懂、干部通、技术人员精的农业技术推广新局面。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四是由节本增效、增产增效到提质增效,使我县水稻栽培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推广的成功,带动了有关水稻其它项目的研究,1997组织实施了《10万亩水稻亩产700公斤高产高效优质示范县项目》,经过多点实测,完成了招标规定的任务目标。该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创造了当时国内单季水稻大面积丰产高产记录,使隆化的水稻栽培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1998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科技局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承担了《冀北冷凉山区季节河流域水稻节水高产高效技术研究示范项目》运用旱育稀植原理开发的地膜直播稻,亩产接近普通水稻产量的同时,比普通旱育稀植水稻用水量减了60%,形成了以旱育稀植为基础的冀北冷凉山区水稻节水灌溉技术体系。2000年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支持下,引进了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技术,经过一年的努力试验获得成功,平均亩产达到400kg,产品经检测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隆化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选为综合防治示范区和生态大米生产示范基地,并获得授权,可以使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注册的“爱比美”生态食品标识进行生态大米的产业化开发。2002-2004年县农业局、科技局共同承担了河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贫困地区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生态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化研究》,根据本县气候和地理环境条件结合多年旱育稀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生产应用实践经验,分别对“优质生态水稻技术从主推品种的选择及其配套栽培方案,不同熟期、不同品种合理稀植栽培方案,不同级别产品肥料合理使用及新肥料应用,农药的合理使用和新农药的选择,除草剂的选择及合理使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模式,稻田养蟹技术,移栽灵、立丰灵、木酢液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单项技术试验和多技术集成研究,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和反复的试验研究,完成了旱育稀植技术与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技术的集成化研究。使旱育稀植技术在隆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建立了以旱育稀植为基础以有害生物综防为关键,安全施肥、节水灌溉等多技术集成化应用的生态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在进行生态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化研究过程中,借鉴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标准,对生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进行了完善与提高,使生态水稻A级、AA级、AAA级标准,分别与无公害、绿色、有机三个食品安全标准接轨,使生态水稻生产和生态大米开发与商品食品安全标准衔接,并开发出了无公害米、绿色食品大米和有机米,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了水稻附加值,增加了稻农收入。
五是促进了水稻生产的产业化经营。随着水稻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改进、效益的增加,为加快新技术推广步伐,促进水稻产业技术进步,推进水稻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县农业局联合有关部门于2000年投资300万元引进国内先进的免淘米生产线,组建了水稻产业龙头企业隆泉米业公司,2004年私人投资200万元组建了绿源米业公司,进行生态稻、优质稻的产业化开发。由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定单合同保价回收的方式,推广生态水稻栽培技术,进行生态稻优质稻的产业化开发,加快新技术成果向生产能力的转化。两家企业年加工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精米,可以加工转化县内全部商品稻谷,公司采用明确品种、合同定单、全程服务、保价回收的方式,与稻农形成紧密联系,建立起“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水稻产业基本上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同时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了使农产品的初级产品符合后期加工的需要,和农户订立合同,统一技术标准,有的要统一良种供应,有的是统一肥料等等,这样实际上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农民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适应能力和增加了这方面的知识,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新型农民。另一方面还解决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近几年隆化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23万亩,年产稻谷1.2亿kg,年产值3亿元以上,创造农民人均纯收入600元以上。在水稻产业的带动下有10个村已成为我县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
三、旱育稀植技术的引进推广带给我们的启示
1.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引进智力,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主导产业,壮大优势产业,促进农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举例:
2.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通过智力引进,提高农民科技水平,使更多的农民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经营现代农业的水平。在引进旱育稀植技术过程中,培养造就了一批象张洪阁这样的土专家,在各项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中起到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