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中考实验试题从题型从传统的实验变成以探究实验,题型主要包括实验操作型、科学探究型、数据分析型、项目设计型、实验开放型以及实验测定型等几种。从实验能力上主要考查学生的测量和训练性实验能力、验证实验能力、探索性实验能力和设计性实验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新题型的改变,学生束手无策,失分较严重.直接影响学生的中考总分成绩。
关键词: 科学 探究 实验
现状:在近年的中考物理试卷中,实验试题所占分值越来越大,一般都在20%~30%之间,实验试题的答题情况将直接决定中考物理的成绩档次,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在实验方面失分较严重。这与农村中学老师教学思想有直接的关联。农村中学老师教学一直认为实验题不是很重要背背书本实验就可以考高分,这样造成能不做的实验尽量不做,分组实验用演示实验代替,老师是实验的主体。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被动的接受。学生的思维变狭窄了,遇到新颖的实验题就很难准确解答。学生只有记忆实验能力没有应变, 分析归纳能力.从而大大降低做题的正确率.这就要求老师要转变观念研读新课标改变旧的传统思想,把传承学生实验变为探究学生实验。我们需从两方面来改变我们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和提高学生解答实验题能力。 一要研究新课标科学探究实验内容 , 二是科学探究实验具体做法及策略。
一 研读新课标中科学探究,研透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我们一要知道什么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二要知道科学探究实验的七个环节的内容及深层次应用。科学探究性实验重在科学探究的过程,其结果往往是具有不唯一性,有时甚至可能得不出结果,即使得不出结果,也不一定就说该探究是失败的。它旨在发展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使学生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获得成功的喜悦。而学生分组实验的结果往往都是确定的,它具有明确的目的、原理、步骤。如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误差等都是预先设计好了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需要按照实验报告上的要求去做,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它重在学生实验结果的获得。
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这几种程序可依次进行,可穿插配合使用,也可单独进行。
1.提出问题
我们要尽可能地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使他们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习的开端。问题情境的设置就是要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与掌握的新知识之间发生激烈冲突,激化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阅读、观察、调查中对自然现象、生活现象或实验现象产生好奇,发现或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2、猜想假设
猜想与假设是学生运用已有物理实验和实践经验,对问题的可能答案进行猜测,尝试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这一环节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可根据具体的内容,采用多种方式,鼓励每位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3、设计实验
针对探究的目的和条件,设计明确、具体的操作步骤,达到预期目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探究问题的难易程度,在设计实验方案时给学生必要的方法指导,注意实验设计的层次性和典型性,使学生逐步掌握统筹问题、分析问题及控制变量的意识。
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通过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科学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
5、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解释并通过理性分析形成结论,这是实验的目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报告形式将实验进行总结,包括: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结果、分析和讨论,学生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事实与证据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归纳、处理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 科学探究实验具体做法 要求我们从以下几点进行把学生变为实验的主体,老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聆听者,评价者,欣赏者。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思维,学生的动手,动脑,观察,归纳分析能力。
1、重视课程改革,掌握探究性实验的特点和设计要求
传统的学生实验都是在新课学习之后安排时间进行的,属于验证性物理实验,且都只强调对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目标中,尤为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致力于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有如下特点:一是探究物理规律并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二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三是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探究性实验的要求是在教师的提示启发下,学生自己研究课文,确定实验课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最后得出结论。为此,教师事前要做好安排,准备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
2、从“提”、“学”、“练”三个环节入手,做好探究性物理实验
中学物理应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的基本技能 ①明确要求,准确选用仪器进行实验的能力;②从实验中观察物理现象的能力;③测量和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④从实验中抽象出物理规律和验证理论的能力。
(2)实验的初步设计、探究能力 ①发现问题,进行科学猜想的能力;②合作讨论,对猜想和假设进行初步的分析能力;③根据需要,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从实验观察中形成概念,认识规律和培养能力,我们经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必须抓好“提”、“学”、“练”几个环节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
所谓“提”,就是根据目标,提问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的疑点;提供可选择的仪器;提示实验手段、思路。 所谓“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预习、阅读课文,进行思考。明确要进行探究的实验课题、实验原理,了解器材性能、使用,进行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这些环节还包括教师的引导、小组分组讨论。
所谓“练”,即学生动手实验,这是实验课的中心环节。要求学生正确安装、安全操作并了解和掌握“控制条件、变量”,以找到各种因素之间的必然联系的思想方法和实验手段;正确观察、量度和整理、分析数据,从复杂多变的过程中剖析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认识现象的本质特征,并抽象出物理规律。
3、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还应注意的问题
( 一)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努力体现“探究”的过程性
实验探究重点强调的是“探究”,而不是验证。要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动手、动脑、动口,相互交流合作,全身心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掌握知识技能。学习的情感各意志,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勇于探索和坚持真理的精神才能得到培养。教学实践会面临着探究时间的问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总是匆忙做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没有思考、发问和批判的时间,那么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根据探究的内容设置两课时或多课时。第一课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发现并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让学生提出猜想、假设、充分讨论并引发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发现新的问题。
( 二)要恰当地运用分组讨论,努力体现教学的全体性
课堂讨论是实验探究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师生双向交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在全班集体讨论时往往可能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发言的机会均等,这就需要通过分组讨论来弥补。分组讨论时,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同一层次的与不同一层次的分组方式交叉进行,使全体学生受益。
( 三)要积极营造融洽、合作的教学氛围,努力体现课堂的民主性。
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宽容大度,摒弃师道尊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谐的师生关系、活跃的课堂气氛、高涨的学习情绪、竞争的学习机制,已成为现代教育理论新要求的教学过程要素。在课堂上我们要允许学生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话,提出自己的观点,哪怕是浅显的、可笑的、古怪的、甚至是故意刁难的。对那些一时无法解释清楚的可以课后回答,对学生的错误或是故意刁难的也要用诚恳的善意的语调指出其不足,同时也要肯定其合理的部分,让学生消除探索学习中的恐惧心理,有一个安全感。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促进学生间相互学习和借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应该说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探究的过程,又要重视结果,重视对实验结果的收集、处理以及评估。在实验深究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既是组织者、参与者,又是指导者、评估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只要我们加强学习,努力实践,认真总结,让实验探究贯穿于物理教学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那么,学生就不仅能更好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也能够得到训练。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武乡初级中学)
关键词: 科学 探究 实验
现状:在近年的中考物理试卷中,实验试题所占分值越来越大,一般都在20%~30%之间,实验试题的答题情况将直接决定中考物理的成绩档次,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在实验方面失分较严重。这与农村中学老师教学思想有直接的关联。农村中学老师教学一直认为实验题不是很重要背背书本实验就可以考高分,这样造成能不做的实验尽量不做,分组实验用演示实验代替,老师是实验的主体。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被动的接受。学生的思维变狭窄了,遇到新颖的实验题就很难准确解答。学生只有记忆实验能力没有应变, 分析归纳能力.从而大大降低做题的正确率.这就要求老师要转变观念研读新课标改变旧的传统思想,把传承学生实验变为探究学生实验。我们需从两方面来改变我们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和提高学生解答实验题能力。 一要研究新课标科学探究实验内容 , 二是科学探究实验具体做法及策略。
一 研读新课标中科学探究,研透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我们一要知道什么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二要知道科学探究实验的七个环节的内容及深层次应用。科学探究性实验重在科学探究的过程,其结果往往是具有不唯一性,有时甚至可能得不出结果,即使得不出结果,也不一定就说该探究是失败的。它旨在发展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使学生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获得成功的喜悦。而学生分组实验的结果往往都是确定的,它具有明确的目的、原理、步骤。如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误差等都是预先设计好了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需要按照实验报告上的要求去做,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它重在学生实验结果的获得。
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这几种程序可依次进行,可穿插配合使用,也可单独进行。
1.提出问题
我们要尽可能地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使他们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习的开端。问题情境的设置就是要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与掌握的新知识之间发生激烈冲突,激化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阅读、观察、调查中对自然现象、生活现象或实验现象产生好奇,发现或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2、猜想假设
猜想与假设是学生运用已有物理实验和实践经验,对问题的可能答案进行猜测,尝试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这一环节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可根据具体的内容,采用多种方式,鼓励每位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3、设计实验
针对探究的目的和条件,设计明确、具体的操作步骤,达到预期目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探究问题的难易程度,在设计实验方案时给学生必要的方法指导,注意实验设计的层次性和典型性,使学生逐步掌握统筹问题、分析问题及控制变量的意识。
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通过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科学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
5、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解释并通过理性分析形成结论,这是实验的目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报告形式将实验进行总结,包括: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结果、分析和讨论,学生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事实与证据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归纳、处理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 科学探究实验具体做法 要求我们从以下几点进行把学生变为实验的主体,老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聆听者,评价者,欣赏者。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思维,学生的动手,动脑,观察,归纳分析能力。
1、重视课程改革,掌握探究性实验的特点和设计要求
传统的学生实验都是在新课学习之后安排时间进行的,属于验证性物理实验,且都只强调对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目标中,尤为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致力于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有如下特点:一是探究物理规律并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二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三是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探究性实验的要求是在教师的提示启发下,学生自己研究课文,确定实验课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最后得出结论。为此,教师事前要做好安排,准备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
2、从“提”、“学”、“练”三个环节入手,做好探究性物理实验
中学物理应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的基本技能 ①明确要求,准确选用仪器进行实验的能力;②从实验中观察物理现象的能力;③测量和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④从实验中抽象出物理规律和验证理论的能力。
(2)实验的初步设计、探究能力 ①发现问题,进行科学猜想的能力;②合作讨论,对猜想和假设进行初步的分析能力;③根据需要,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从实验观察中形成概念,认识规律和培养能力,我们经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必须抓好“提”、“学”、“练”几个环节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
所谓“提”,就是根据目标,提问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的疑点;提供可选择的仪器;提示实验手段、思路。 所谓“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预习、阅读课文,进行思考。明确要进行探究的实验课题、实验原理,了解器材性能、使用,进行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这些环节还包括教师的引导、小组分组讨论。
所谓“练”,即学生动手实验,这是实验课的中心环节。要求学生正确安装、安全操作并了解和掌握“控制条件、变量”,以找到各种因素之间的必然联系的思想方法和实验手段;正确观察、量度和整理、分析数据,从复杂多变的过程中剖析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认识现象的本质特征,并抽象出物理规律。
3、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还应注意的问题
( 一)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努力体现“探究”的过程性
实验探究重点强调的是“探究”,而不是验证。要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动手、动脑、动口,相互交流合作,全身心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掌握知识技能。学习的情感各意志,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勇于探索和坚持真理的精神才能得到培养。教学实践会面临着探究时间的问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总是匆忙做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没有思考、发问和批判的时间,那么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根据探究的内容设置两课时或多课时。第一课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发现并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让学生提出猜想、假设、充分讨论并引发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发现新的问题。
( 二)要恰当地运用分组讨论,努力体现教学的全体性
课堂讨论是实验探究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师生双向交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在全班集体讨论时往往可能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发言的机会均等,这就需要通过分组讨论来弥补。分组讨论时,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同一层次的与不同一层次的分组方式交叉进行,使全体学生受益。
( 三)要积极营造融洽、合作的教学氛围,努力体现课堂的民主性。
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宽容大度,摒弃师道尊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谐的师生关系、活跃的课堂气氛、高涨的学习情绪、竞争的学习机制,已成为现代教育理论新要求的教学过程要素。在课堂上我们要允许学生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话,提出自己的观点,哪怕是浅显的、可笑的、古怪的、甚至是故意刁难的。对那些一时无法解释清楚的可以课后回答,对学生的错误或是故意刁难的也要用诚恳的善意的语调指出其不足,同时也要肯定其合理的部分,让学生消除探索学习中的恐惧心理,有一个安全感。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促进学生间相互学习和借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应该说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探究的过程,又要重视结果,重视对实验结果的收集、处理以及评估。在实验深究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既是组织者、参与者,又是指导者、评估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只要我们加强学习,努力实践,认真总结,让实验探究贯穿于物理教学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那么,学生就不仅能更好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也能够得到训练。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武乡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