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程硕士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一个分支,已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但不同于普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更应紧密结合工程特色、强化工程意识、增加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在与实践与理论结合都非常紧密的材料学科,在保持自身鲜明的工程特色的基础上,保证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是目前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材料类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提高途径,力求培养过程更加科学化,培养效果更符合社会对于工程硕士的需求。
【关键词】材料类 全日制 工程硕士 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024-02
在知识经济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与突破的形势下,我国企业对高层次、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适应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改变工科学位类型比较单一的状况,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特在我国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其目的是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促进科教、教育、经济紧密结合,为我国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和输送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增强我国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2009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再一次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推动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这个举措为专业学位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应届本科生,虽然经过大学本科的系统学习,掌握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但相对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特别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在保证基础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的同时,如何将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将学术理论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更好的强化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是我们在培养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全面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毕业生,已成为我国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
材料领域是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最为活跃的三大领域之一,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都把新材料研究作为推动科技进步,培植经济增长点的关键。而材料领域的发展,不仅需要基础理论的丰富厚重,更需要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创新,实现先进理论知识更好的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培养材料工程领域的优秀人才,对于促进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材料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如何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工程技术的特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全日制材料类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控制。
一、建设以实践为特色的课程体系,优化教材教学内容。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强调不仅使其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前沿手段和方法,这就对其专业课程的特色性和鲜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突出体现专业学位的特点。课程设置注重综合知识的覆盖面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要求既有工学硕士的基础理论课程,又要特别注重工程应用,注重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要提高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培养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按照研究方向选择一定的专业课程,以提高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在加强专业基础理论学习、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要选择与其相关的实践环节,将理论知识有效的转化为实践应用,培养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基于此,其课程的设置必须强调“专业性”,即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大多倾向于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对于实践教学类课程则略显不足。因此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适当增加实践环节的课程量,优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以专业性、实践性强,课程量饱满为目标,强化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或实验,增加课程的层级性,设置专业基础类课程和核心类课程,构建具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除了增加实践性强的课程外,在授课方式上应采用讨论式的互动式教学,还应制定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相匹配的社会实践课程,并明确实践课程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和采用的具体管理方法,且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1]
其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采用“多层次,模块化”的模式。多层次指的是课程层次,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环节等多个层次;模块化是指根据专业和研究方向的不同,建立相应的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可以自成体系,学生可以按模块选课,也可以跨模块选课。在培养学生综合研究水平的同时,强化专业领域的实践与设计。对于材料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属性的课程对学生的侧重点也要求不同。材料领域前沿类课程,侧重于加强学生对材料前沿知识的了解,拓宽知识面,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材料领域基础类课程,侧重对基础知识进行补充和强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工作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保证基本理论知识讲深、讲透的基础上,以模型与方法为重点,加强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材料实践应用类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从实践中选题,结合具体课题进行研究性的规划设计;导师也可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为学生制定具有特定主题的系列专题课,工程设计、项目研究等。
二、加强师资建设,实施工程硕士的“双导师制”模式。
针对当前从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专任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的问题,导师自身的优劣是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根据以往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全日制工程硕士应实行校企联合的“双导师制”模式。即:研究生在读期间,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内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完成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制定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并参与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活动;校外导师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指导能力的企事业专家担任,参与 * 本文得到了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类专业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初探》课题资助
研究生实践过程、项目研究等多个实践环节的指导工作。
“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选择,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向创新实践能力转化的保证。一方面,高校拥有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如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生以此为依托,学习掌握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宽广前沿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依托企事业单位的生产部门、研究中心等机构,开展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训练,培养研究生直接将专业知识用于创新和实践前沿。
与“双导师制”同等重要的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上课教师的遴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上课教师的遴选,必须针对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选择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或者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有企业联合课题的教师,同时积极吸收实际部门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员参与教学活动。这些教师,在工作或攻关联合课题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但能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将攻关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思路、方法等实践知识讲述给学生,并能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范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研究生独立思考,探索专业领域科研能力的培养。此外,对于上课的教师,应定期进行教学法研究交流,注重提高教学效果,探讨式或问答式的授课方式更利于师生的交流。
发挥导师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其核心是“双导师制”能否有效的实施,能否充分发挥出校内校外导师各自的优势,是否能密切配合至关重要。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建立严格的指导教师遴选和考核程序,真正选拔学术性和实践性兼备的优秀教师担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2]
三、强化工程特色,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实践原则上不少于一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3]为了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的实施,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提高企事业单位参与培养专业研究生的积极性,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和规模,建立具有实效性,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机制势在必行。
企事业单位是否愿意积极参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双导师制”和完成学生实践环节是否能够落到实处的前提。如果校企合作能够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解决技术或管理难题,能够为企事业单位培养符合其需要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企业单位必然会积极参与到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愿意为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对于高校,导师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合作,让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参与到合作的科技项目的研发工作中,了解、参与、解决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和公关难题。以此为契机,既加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使校内外导师都能更好的参与到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去。同时,高校要把企事业单位“请进来”,即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开放式办学的力度,有针对性的邀请企事业单位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全过程,了解不同企事业单位对于高层次应用性人才的要求,在以后的培养过程中,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实践的培养,更具有职业导向性,更符合社会的需求。
四、加强过程管理,构建完善的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专业学位研究生经过专业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参与企业实践环节的应用,最能体现其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就是专业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评价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参考。基于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学位论文的过程监管对其培养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学位论文的书写是对其学习实践的升华,是全面、系统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总结。主要包括论文选题、研究方法、技术难度和成果评价、独立性、论文写作等方面。材料工程领域的研究生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学科优势,从材料的选择、工艺的制定、工程技术等方面都有亟待解决的科研难题。
首先,论文的选题必须源于生产实际中的现实问题或应用课题,选题须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生论文在选题时,应依据自身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特长,联系导师与企业的课题,选择具有创新性和开发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才会有工作的积极性,也才能提高工程硕士生发现问题、运用理论分析研究问题和开发创新的能力。
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是综合考核和评定研究生论文水平、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硕士培养质量审核把关的重要环节。由于研究方向的多样性、专业的纵深性和主观评价的差异性,有必要在程序上规定得严格细密。必须对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答辩程序提出具体的管理规定和实施办法并严格执行。为确保论文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完善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证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规范和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评阅专家、答辩委员会组成必须达到一定的资格和人数要求。正式答辩前必须经过预答辩,学位论文预答辩对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和论文最终定稿有很大帮助,既减少论文评审的盲目性,又对论文水平的提高十分有效。所建立的论文答辩规范应严格防止答辩委员会成员和导师相互交换角色轮流参加评审和答辩的现象发生,以确保学位论文答辩质量。
五、科学定位,强化生源,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
目前,由于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我国尚属于新生事物,很多企业和考生对此并不了解,报考人数不足,招录的生源特别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往往达不到硕士生要求条件,生源质量相对于学术性研究生整体有待提高。而研究生的最终培养质量与生源质量的优劣存在密切关系,科学合理的选择生源是确保专业学位质量的基础。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提出三点解决措施。首先,应科学定位,明确专业学位培养的是特定工程领域的具备专业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对于材料类工程应用定位明确的专业,引导和支持研究生从事重要应用前景的工程技术研究,强调工程硕士的特色。其次扩大招生宣传力度,设置创新基金,努力吸引优秀生源,扩大招生范围,保证报考人数的增长,从而择优录取;其次,加强研究生复试改革,实施差额制,避免“高分低能”现象。同时,加大复试工作的导向作用,侧重对基本素质和一般能力考查的同时,更加强对专业素质、专业实践能力的考查,探讨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测试科研能力的考核办法。最后,扩大免试推荐研究生的比例。免试生的推荐是根据学生的前三年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选拔出的成绩优秀、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因此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会更强,更利于培养。
最后,研究生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永恒追求的主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初步建立了一系列培养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严格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研究生教育组织的建立完善、研究生教育的决策咨询与宏观规划、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学位授予审核制度等,以及在招生、培养、学位、管理等各方面的把关,才能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霞.对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主体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
2 朱永东、张振刚、张茂龙.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调查及分析——基于珠三角地区3所不同类型高校的问卷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1):36~40
3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1.03.12
【关键词】材料类 全日制 工程硕士 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024-02
在知识经济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与突破的形势下,我国企业对高层次、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适应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改变工科学位类型比较单一的状况,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特在我国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其目的是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促进科教、教育、经济紧密结合,为我国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和输送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增强我国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2009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再一次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推动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这个举措为专业学位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应届本科生,虽然经过大学本科的系统学习,掌握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但相对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特别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在保证基础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的同时,如何将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将学术理论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更好的强化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是我们在培养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全面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毕业生,已成为我国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
材料领域是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最为活跃的三大领域之一,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都把新材料研究作为推动科技进步,培植经济增长点的关键。而材料领域的发展,不仅需要基础理论的丰富厚重,更需要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创新,实现先进理论知识更好的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培养材料工程领域的优秀人才,对于促进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材料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如何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工程技术的特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全日制材料类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控制。
一、建设以实践为特色的课程体系,优化教材教学内容。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强调不仅使其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前沿手段和方法,这就对其专业课程的特色性和鲜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突出体现专业学位的特点。课程设置注重综合知识的覆盖面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要求既有工学硕士的基础理论课程,又要特别注重工程应用,注重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要提高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培养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按照研究方向选择一定的专业课程,以提高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在加强专业基础理论学习、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要选择与其相关的实践环节,将理论知识有效的转化为实践应用,培养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基于此,其课程的设置必须强调“专业性”,即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大多倾向于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对于实践教学类课程则略显不足。因此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适当增加实践环节的课程量,优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以专业性、实践性强,课程量饱满为目标,强化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或实验,增加课程的层级性,设置专业基础类课程和核心类课程,构建具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除了增加实践性强的课程外,在授课方式上应采用讨论式的互动式教学,还应制定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相匹配的社会实践课程,并明确实践课程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和采用的具体管理方法,且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1]
其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采用“多层次,模块化”的模式。多层次指的是课程层次,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环节等多个层次;模块化是指根据专业和研究方向的不同,建立相应的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可以自成体系,学生可以按模块选课,也可以跨模块选课。在培养学生综合研究水平的同时,强化专业领域的实践与设计。对于材料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属性的课程对学生的侧重点也要求不同。材料领域前沿类课程,侧重于加强学生对材料前沿知识的了解,拓宽知识面,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材料领域基础类课程,侧重对基础知识进行补充和强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工作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保证基本理论知识讲深、讲透的基础上,以模型与方法为重点,加强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材料实践应用类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从实践中选题,结合具体课题进行研究性的规划设计;导师也可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为学生制定具有特定主题的系列专题课,工程设计、项目研究等。
二、加强师资建设,实施工程硕士的“双导师制”模式。
针对当前从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专任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的问题,导师自身的优劣是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根据以往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全日制工程硕士应实行校企联合的“双导师制”模式。即:研究生在读期间,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内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完成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制定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并参与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活动;校外导师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指导能力的企事业专家担任,参与 * 本文得到了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类专业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初探》课题资助
研究生实践过程、项目研究等多个实践环节的指导工作。
“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选择,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向创新实践能力转化的保证。一方面,高校拥有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如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生以此为依托,学习掌握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宽广前沿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依托企事业单位的生产部门、研究中心等机构,开展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训练,培养研究生直接将专业知识用于创新和实践前沿。
与“双导师制”同等重要的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上课教师的遴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上课教师的遴选,必须针对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选择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或者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有企业联合课题的教师,同时积极吸收实际部门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员参与教学活动。这些教师,在工作或攻关联合课题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但能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将攻关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思路、方法等实践知识讲述给学生,并能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范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研究生独立思考,探索专业领域科研能力的培养。此外,对于上课的教师,应定期进行教学法研究交流,注重提高教学效果,探讨式或问答式的授课方式更利于师生的交流。
发挥导师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其核心是“双导师制”能否有效的实施,能否充分发挥出校内校外导师各自的优势,是否能密切配合至关重要。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建立严格的指导教师遴选和考核程序,真正选拔学术性和实践性兼备的优秀教师担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2]
三、强化工程特色,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实践原则上不少于一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3]为了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的实施,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提高企事业单位参与培养专业研究生的积极性,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和规模,建立具有实效性,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机制势在必行。
企事业单位是否愿意积极参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双导师制”和完成学生实践环节是否能够落到实处的前提。如果校企合作能够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解决技术或管理难题,能够为企事业单位培养符合其需要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企业单位必然会积极参与到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愿意为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对于高校,导师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合作,让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参与到合作的科技项目的研发工作中,了解、参与、解决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和公关难题。以此为契机,既加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使校内外导师都能更好的参与到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去。同时,高校要把企事业单位“请进来”,即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开放式办学的力度,有针对性的邀请企事业单位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全过程,了解不同企事业单位对于高层次应用性人才的要求,在以后的培养过程中,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实践的培养,更具有职业导向性,更符合社会的需求。
四、加强过程管理,构建完善的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专业学位研究生经过专业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参与企业实践环节的应用,最能体现其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就是专业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评价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参考。基于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学位论文的过程监管对其培养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学位论文的书写是对其学习实践的升华,是全面、系统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总结。主要包括论文选题、研究方法、技术难度和成果评价、独立性、论文写作等方面。材料工程领域的研究生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学科优势,从材料的选择、工艺的制定、工程技术等方面都有亟待解决的科研难题。
首先,论文的选题必须源于生产实际中的现实问题或应用课题,选题须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生论文在选题时,应依据自身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特长,联系导师与企业的课题,选择具有创新性和开发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才会有工作的积极性,也才能提高工程硕士生发现问题、运用理论分析研究问题和开发创新的能力。
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是综合考核和评定研究生论文水平、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硕士培养质量审核把关的重要环节。由于研究方向的多样性、专业的纵深性和主观评价的差异性,有必要在程序上规定得严格细密。必须对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答辩程序提出具体的管理规定和实施办法并严格执行。为确保论文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完善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证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规范和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评阅专家、答辩委员会组成必须达到一定的资格和人数要求。正式答辩前必须经过预答辩,学位论文预答辩对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和论文最终定稿有很大帮助,既减少论文评审的盲目性,又对论文水平的提高十分有效。所建立的论文答辩规范应严格防止答辩委员会成员和导师相互交换角色轮流参加评审和答辩的现象发生,以确保学位论文答辩质量。
五、科学定位,强化生源,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
目前,由于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我国尚属于新生事物,很多企业和考生对此并不了解,报考人数不足,招录的生源特别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往往达不到硕士生要求条件,生源质量相对于学术性研究生整体有待提高。而研究生的最终培养质量与生源质量的优劣存在密切关系,科学合理的选择生源是确保专业学位质量的基础。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提出三点解决措施。首先,应科学定位,明确专业学位培养的是特定工程领域的具备专业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对于材料类工程应用定位明确的专业,引导和支持研究生从事重要应用前景的工程技术研究,强调工程硕士的特色。其次扩大招生宣传力度,设置创新基金,努力吸引优秀生源,扩大招生范围,保证报考人数的增长,从而择优录取;其次,加强研究生复试改革,实施差额制,避免“高分低能”现象。同时,加大复试工作的导向作用,侧重对基本素质和一般能力考查的同时,更加强对专业素质、专业实践能力的考查,探讨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测试科研能力的考核办法。最后,扩大免试推荐研究生的比例。免试生的推荐是根据学生的前三年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选拔出的成绩优秀、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因此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会更强,更利于培养。
最后,研究生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永恒追求的主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初步建立了一系列培养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严格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研究生教育组织的建立完善、研究生教育的决策咨询与宏观规划、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学位授予审核制度等,以及在招生、培养、学位、管理等各方面的把关,才能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霞.对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主体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
2 朱永东、张振刚、张茂龙.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调查及分析——基于珠三角地区3所不同类型高校的问卷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1):36~40
3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