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高铁的出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伴随着高铁的不断运行,特别是温州“7.23”动车事故的发生,高铁事故抢险救援面临的新问题也随之暴露。消防部队如何快速有效处置高铁事故,是我们今后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其特殊性展开论证,为消防部队开展高铁救援训练和实战提供参考。
关键词:消防;高铁;灭火救援
中图分类号: U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高速铁路易发生事故的危险因素
1.1 电力设施
武广高铁全线电网柱建设异常严苛,柱子中心落点以及铁路中心线的夹角稍有误差,在列车高速经过时,都有可能被车“刮”倒。动车组沿线牵引变电所电压22万伏,供电接触网2.75万伏。高压电网导致救援更加困难。
1.2 車辆危险性
高铁线路穿山越岭,地质、气象条件复杂,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重大地质灾害。铁路沿线仅设置防风、雨实时监控系统,并未设置视频监控器、地震侦测器、塌方落石报警等预警装置。列车高速运行时,就算撞击一块0.5公斤的障碍物,都会产生500公斤以上的冲击力,瞬间可能造成列车颠覆。
1.3火灾危险性
通过火灾模型试验,22型普通硬座车厢,从起火到车体坍塌,仅需16至19分钟,救火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列车运行途中,空气流通,给氧条件好,容易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火势扩大。且发生火灾的地点,多数在缺少消防水源和消防力量薄弱的区间,消防部队不能及时赶到,赶到后,往往因消防车无法靠近铁路而导致施救困难。
二、高铁抢险救援面临的主要困难
2.1 抢险救援难度大,人员伤亡重
高速列车在350公里的时速下,其制动距离达到6.5公里,一旦发生事故,很短时间内就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在隧道、桥梁、山坡、农田等救援力量不易展开的地段,受地域和装备器材的限制,救援行动不易展开,人员搜救更加困难。
2.2 车辆装备难以进入,消防设施和水源不足
高铁所经过的路线大多为桥梁、隧道,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铁路沿线缺乏与之相邻的公路,且铁路为全封闭状态,救援力量难以抵达事故现场;沿线也未设置消防水源,山地无天然水源。而在水域地带,受地形条件限制,取水相当困难,灭火救援用水主要依靠消防车自备水。
2.3 参战力量多、指挥协调难度大
高铁灾害事故区域大、情况复杂、涉及范围广,处置此类灾害事故需要消防、铁路、公安、医疗救护、当地驻军等多部门、多警种共同参与,协调时间长、工作难度大。
2.4 器材装备多、保障任务重
一是事故施救现场情况复杂、人员伤亡较多、易发生二次事故,往往需要警戒侦检、救生救护、破拆支撑等多类型消防特勤器材;二是救援任务区域一般远离中心城市,交通不便,往往不能够提供充足有效的战勤保障。
三、解决的办法及对策
3.1 深入开展六熟悉
一是要加大对铁路行经路线周边情况的熟悉,对铁路区域地形、道路、铁路疏散通道、消防水源等了熟于心;二是加强与铁路局联系,充分发挥铁路局地理信息技术,了解铁路沿线站场、路基、轨道、桥梁、隧道、通信、信号、供电等设备状况,为事故救援指挥、列车调度、通信系统调度、电力调度、设施调度等提供支持。
3.2 制定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灭火救援预案
一是要请铁路专业人员介绍、普及列车基本工作原理,车辆构造,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故障原因;二是实地调查了解辖区高铁路段特点,在制定预案的时候,要听取铁路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三是要充分考虑社会应急救援力量。邀请各参战力量对预案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全面分析,科学安排技战术,及时调整修改方案,确保预案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3.3 建立高效、灵活的指挥体系,开展协同演练
高铁救援大、参战力量多、指挥调度难,必须建立快速反应、责任明确的调度指挥平台作为保障,实施“扁平化”和“一体化”作战指挥体系。救援指挥部要在省、市政府领导的指挥下,以消防、铁路力量为主体,全面指挥消防、铁路、公安、武警、医疗、市政等各个部门协同作战;适时组织演练,提高各部门应急救援力量协同配合能力,推动救援任务准确、快捷、有序、高效运行。
3.4 按照“路面与地面相结合,路面为主、地面为辅,先路面、后地面”的原则,开展合成演练
高铁事故涉众面广,救援力量多,指挥协调难度大,因此,应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政府应急办组织协调作用,制定相应的高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纳入城市整体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完善与各应急联动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按照“路面与地面相结合,路面为主、地面为辅,先路面、后地面”的原则,应定期与铁路、交通、公安等多部门的开展合成演练,形成多预案,强化联勤联训和协调配合,确保指挥统一,快速联动。对于模拟发生在城市建成区且道路通达的灾害现场,建立以现有消防举高车、高喷车等城市主战装备为核心力量的应急预案,按照“路面与地面相结合”的原则开展灭火救援;对于模拟发生在城市远郊或野外且道路不能通达的灾害现场,必须按救援集结点的分布,按照“路面为主、地面为辅,先路面、后地面”的原则,迅速将力量调集到集结点,利用专用救援列车赶赴灾害现场开展救援。
参考文献:
[1] 夏令操,朱江,刘文利.大型民用机场航站楼建筑消防设计理念与实践[J].建筑科学,2010,26(11):95-99.
[2] 肖春花,姚斌,刘跃红,等.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内消防“准安全区”设置原则和评估流程研究。
[3]TB10063-2007,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
关键词:消防;高铁;灭火救援
中图分类号: U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高速铁路易发生事故的危险因素
1.1 电力设施
武广高铁全线电网柱建设异常严苛,柱子中心落点以及铁路中心线的夹角稍有误差,在列车高速经过时,都有可能被车“刮”倒。动车组沿线牵引变电所电压22万伏,供电接触网2.75万伏。高压电网导致救援更加困难。
1.2 車辆危险性
高铁线路穿山越岭,地质、气象条件复杂,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重大地质灾害。铁路沿线仅设置防风、雨实时监控系统,并未设置视频监控器、地震侦测器、塌方落石报警等预警装置。列车高速运行时,就算撞击一块0.5公斤的障碍物,都会产生500公斤以上的冲击力,瞬间可能造成列车颠覆。
1.3火灾危险性
通过火灾模型试验,22型普通硬座车厢,从起火到车体坍塌,仅需16至19分钟,救火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列车运行途中,空气流通,给氧条件好,容易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火势扩大。且发生火灾的地点,多数在缺少消防水源和消防力量薄弱的区间,消防部队不能及时赶到,赶到后,往往因消防车无法靠近铁路而导致施救困难。
二、高铁抢险救援面临的主要困难
2.1 抢险救援难度大,人员伤亡重
高速列车在350公里的时速下,其制动距离达到6.5公里,一旦发生事故,很短时间内就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在隧道、桥梁、山坡、农田等救援力量不易展开的地段,受地域和装备器材的限制,救援行动不易展开,人员搜救更加困难。
2.2 车辆装备难以进入,消防设施和水源不足
高铁所经过的路线大多为桥梁、隧道,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铁路沿线缺乏与之相邻的公路,且铁路为全封闭状态,救援力量难以抵达事故现场;沿线也未设置消防水源,山地无天然水源。而在水域地带,受地形条件限制,取水相当困难,灭火救援用水主要依靠消防车自备水。
2.3 参战力量多、指挥协调难度大
高铁灾害事故区域大、情况复杂、涉及范围广,处置此类灾害事故需要消防、铁路、公安、医疗救护、当地驻军等多部门、多警种共同参与,协调时间长、工作难度大。
2.4 器材装备多、保障任务重
一是事故施救现场情况复杂、人员伤亡较多、易发生二次事故,往往需要警戒侦检、救生救护、破拆支撑等多类型消防特勤器材;二是救援任务区域一般远离中心城市,交通不便,往往不能够提供充足有效的战勤保障。
三、解决的办法及对策
3.1 深入开展六熟悉
一是要加大对铁路行经路线周边情况的熟悉,对铁路区域地形、道路、铁路疏散通道、消防水源等了熟于心;二是加强与铁路局联系,充分发挥铁路局地理信息技术,了解铁路沿线站场、路基、轨道、桥梁、隧道、通信、信号、供电等设备状况,为事故救援指挥、列车调度、通信系统调度、电力调度、设施调度等提供支持。
3.2 制定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灭火救援预案
一是要请铁路专业人员介绍、普及列车基本工作原理,车辆构造,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故障原因;二是实地调查了解辖区高铁路段特点,在制定预案的时候,要听取铁路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三是要充分考虑社会应急救援力量。邀请各参战力量对预案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全面分析,科学安排技战术,及时调整修改方案,确保预案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3.3 建立高效、灵活的指挥体系,开展协同演练
高铁救援大、参战力量多、指挥调度难,必须建立快速反应、责任明确的调度指挥平台作为保障,实施“扁平化”和“一体化”作战指挥体系。救援指挥部要在省、市政府领导的指挥下,以消防、铁路力量为主体,全面指挥消防、铁路、公安、武警、医疗、市政等各个部门协同作战;适时组织演练,提高各部门应急救援力量协同配合能力,推动救援任务准确、快捷、有序、高效运行。
3.4 按照“路面与地面相结合,路面为主、地面为辅,先路面、后地面”的原则,开展合成演练
高铁事故涉众面广,救援力量多,指挥协调难度大,因此,应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政府应急办组织协调作用,制定相应的高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纳入城市整体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完善与各应急联动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按照“路面与地面相结合,路面为主、地面为辅,先路面、后地面”的原则,应定期与铁路、交通、公安等多部门的开展合成演练,形成多预案,强化联勤联训和协调配合,确保指挥统一,快速联动。对于模拟发生在城市建成区且道路通达的灾害现场,建立以现有消防举高车、高喷车等城市主战装备为核心力量的应急预案,按照“路面与地面相结合”的原则开展灭火救援;对于模拟发生在城市远郊或野外且道路不能通达的灾害现场,必须按救援集结点的分布,按照“路面为主、地面为辅,先路面、后地面”的原则,迅速将力量调集到集结点,利用专用救援列车赶赴灾害现场开展救援。
参考文献:
[1] 夏令操,朱江,刘文利.大型民用机场航站楼建筑消防设计理念与实践[J].建筑科学,2010,26(11):95-99.
[2] 肖春花,姚斌,刘跃红,等.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内消防“准安全区”设置原则和评估流程研究。
[3]TB10063-2007,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