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化信息的建设,信息化的测绘生产体系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成为了新时期航测遥感生产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必然的前提条件。测绘生产部门正面临由数字化生产向信息化生产升级轉变的关键时期,但仍然缺乏系统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构建模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航测遥感;生产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信息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测绘也迈向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阶段。走信息化发展道路,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实现从以地图生产为主向以地理信息服务为主的重大战略转变,成为新时期测绘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必然要求。信息化测绘技术是现代测绘科学技术经多学科交叉、融合后发展形成的,它依托数字化测绘体系,实现地理空间信息的快速获取和更新、智能化处理和一体化管理、网络化生产与分发服务。因此,结合航测生产业务,通过组织管理优化、资源整合、技术流程改造和技术装备集成,构建面向航测生产的生产管理体系和生产技术体系,以提高生产管理能力和数据处理效率为目标,形成生产管理“网络化、流程化”和地理信息数据处理“自动化、智能化、制图与服务一体化”为一体的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促进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向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转型升级。
一、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构成
在现有数字化航测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等IT技术,集成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测绘新技术,通过基础设施改造、数据资源统一规划和管理、业务管理协同优化、生产技术装备集成,研究面向信息化测绘的航测生产技术、生产装备和生产管理,从获取体系、管理体系、处理体系、服务体系4个方面构建信息化航测生产技术体系,信息化航测生产技术体系从逻辑上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层、管理层、处理层和服务层。信息化航测生产技术体系建设,将实现地理信息数据处理“自动化、智能化、制图与服务一体化”,生产管理“网络化、流程化”,技术装备“集成化”,有利于提高新型多源遥感影像处理、大数据挖掘、应急测绘保障和信息化测绘服务能力。
二、生产管理体系构建
信息化测绘生产管理体系构建立足于实现生产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通过分析研究信息化测绘生产管理体系的主要特征和总体构建技术路线,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流程控制技术及信息系统集成技术,从管理业务构建、组织结构调整、业务流程构建、数据库构建等方面确定信息化生产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功能性能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信息化测绘生产管理平台的系统功能、流程架构、部署方案、集成方法、功能性能指标,构成集生产调度、资料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装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于一体的信息化测绘管理体系,达到职能部门、生产部门、生产作业之间业务指令和管理信息的互通互连的效果,最终形成信息化测绘生产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案和相关管理制度。生产管理体系构建思路如图1所示。
1.管理模式构建与组织结构调整。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是以协同管理模式为核心,围绕生产任务执行,根据已具备的生产能力制订生产计划、物料计划,下达生产指令,组织生产、控制质量、配置各类资源。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设计制定管理要素受控方案、管理系统及集成管理的设计框架,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生产管理的入网受控与协同管理,解决测绘生产业务作为信息流的管理问题,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工期。信息化的组织结构区别于传统测绘生产由工作流形成的组织形式,是通过综合生产部门的业务范围,促进生产部门业务的多元化,形成生产队伍作业技能的一专多能和综合业务能力提升,带动各类生产资源的有效集成,实现各类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避免了传统模式下过于单一的部门职能分工导致生产资源无法优势互补的问题,最终形成的横向和纵向业务联系将更加紧密,结构更加扁平化的生产组织结构。
2.业务流程构建。信息化的生产业务流程构建是通过对现有生产业务流程分析,综合利用生产要素受控技术、生产任务调度技术、软件调度协议与接口以实现不同作业环境之间的数据交换,生产上下工序、并行工序之间的任务调度,从不同项目类型出发,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构;从内外一体、采编一体、图库一体、集群处理等方面对生产流程进行重构以实现生产全过程的集成管理,解决按需组建生产线和作业终端动态接入的协同作业问题,有效地把人、信息和装备资源进行整合组织、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在信息化的质量控制环节,综合利用质量控制业务的信息化、质量信息收集和利用的规范化、质量评价的标准化,核心是全程质量控制方法、逐级逐序可追溯的质量控制机制、生产数据存储与流转控制方案、评价模型规范化解决方案、质检方案规范化解决方案、错漏描述规范化解决方案等技术方法以解决质量信息实时控制及质量问题的可追溯问题。
3.管理数据库构建。生产管理信息的各类核心数据库构建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前提,通过调研目前生产、管理现状,参考相关测绘生产管理规范,提出符合信息化测绘管理的一系列数据结构设计,综合利用测绘生产数据建模技术、元数据采集插件技术、多条件融合的数据智能分发技术,构建生产资料、质量信息、生产管理业务信息、设备资源、人力资源等信息资源库,形成各类信息资源的规范、统一受控管理的基础,实现数据冗余的减少和工序间数据的高效配送以解决生产部门海量资料的管理与应用问题,为信息化测绘生产管理决策提供支撑。
4.以管理平台构建。信息化生产管理平台的功能设计采用构建与运行,数据、逻辑与表现分离的思想,综合利用可定制的业务建模技术、可视化的生产管理技术、集成接口设计,重点解决以往管理中各部门独立、分散、封闭的问题,实现规模化、网络化、多工序、多任务的协同运行;解决以往管理方式随意、低效、工序反复的问题,以实现无纸化衔接全工序生产组织、调度;解决数据成果版本混乱的问题,以实现生产资料智能化推送,各阶段成果自动汇交;解决质量管理单一、粗放等问题,以实现逐级逐序、可追溯的质量控制;实现计划、任务、进度、质量等管理信息汇总统计等功能,为生产单位各级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平台的体系结构分为数据层、平台层和应用层3层,整体平台以各类信息资源库构成的数据层为基础,以具备核心功能的平台层为核心,以为单位领导、部门领导、作业人员等用户提供权限管理模块、基础模型配置管理的操作界面的应用层为表现,同时结合生产单位的实际运行状况和单位特点进行信息化测绘生产管理平台的设计定制。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大、涉及面广,建设过程涉及一个单位的诸多部门,它要求将单位各部门的管理和生产业务通过各类信息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站在单位整体的高度提出总体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之一,而构建满足信息化测绘要求的生产基地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任务,不仅依赖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作为技术支撑,还离不开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生产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人员队伍的培养;不仅需要结合信息化测绘需求进行管理流程和生产流程的有效改造,还要充分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只有所有部门和人员大力支持、积极配合,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才能有序、高效地推进。
参考文献
[1]丁昕井.协同式柔性信息化航测生产管理模型[J].测绘科学,2017,(10):161-164,175
[2]毛米.信息化测绘体系中航测遥感数据管理及其信息统计系统设计[J].大科技,2017,(13):195-196.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航测遥感;生产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信息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测绘也迈向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阶段。走信息化发展道路,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实现从以地图生产为主向以地理信息服务为主的重大战略转变,成为新时期测绘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必然要求。信息化测绘技术是现代测绘科学技术经多学科交叉、融合后发展形成的,它依托数字化测绘体系,实现地理空间信息的快速获取和更新、智能化处理和一体化管理、网络化生产与分发服务。因此,结合航测生产业务,通过组织管理优化、资源整合、技术流程改造和技术装备集成,构建面向航测生产的生产管理体系和生产技术体系,以提高生产管理能力和数据处理效率为目标,形成生产管理“网络化、流程化”和地理信息数据处理“自动化、智能化、制图与服务一体化”为一体的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促进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向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转型升级。
一、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构成
在现有数字化航测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等IT技术,集成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测绘新技术,通过基础设施改造、数据资源统一规划和管理、业务管理协同优化、生产技术装备集成,研究面向信息化测绘的航测生产技术、生产装备和生产管理,从获取体系、管理体系、处理体系、服务体系4个方面构建信息化航测生产技术体系,信息化航测生产技术体系从逻辑上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层、管理层、处理层和服务层。信息化航测生产技术体系建设,将实现地理信息数据处理“自动化、智能化、制图与服务一体化”,生产管理“网络化、流程化”,技术装备“集成化”,有利于提高新型多源遥感影像处理、大数据挖掘、应急测绘保障和信息化测绘服务能力。
二、生产管理体系构建
信息化测绘生产管理体系构建立足于实现生产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通过分析研究信息化测绘生产管理体系的主要特征和总体构建技术路线,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流程控制技术及信息系统集成技术,从管理业务构建、组织结构调整、业务流程构建、数据库构建等方面确定信息化生产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功能性能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信息化测绘生产管理平台的系统功能、流程架构、部署方案、集成方法、功能性能指标,构成集生产调度、资料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装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于一体的信息化测绘管理体系,达到职能部门、生产部门、生产作业之间业务指令和管理信息的互通互连的效果,最终形成信息化测绘生产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案和相关管理制度。生产管理体系构建思路如图1所示。
1.管理模式构建与组织结构调整。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是以协同管理模式为核心,围绕生产任务执行,根据已具备的生产能力制订生产计划、物料计划,下达生产指令,组织生产、控制质量、配置各类资源。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设计制定管理要素受控方案、管理系统及集成管理的设计框架,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生产管理的入网受控与协同管理,解决测绘生产业务作为信息流的管理问题,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工期。信息化的组织结构区别于传统测绘生产由工作流形成的组织形式,是通过综合生产部门的业务范围,促进生产部门业务的多元化,形成生产队伍作业技能的一专多能和综合业务能力提升,带动各类生产资源的有效集成,实现各类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避免了传统模式下过于单一的部门职能分工导致生产资源无法优势互补的问题,最终形成的横向和纵向业务联系将更加紧密,结构更加扁平化的生产组织结构。
2.业务流程构建。信息化的生产业务流程构建是通过对现有生产业务流程分析,综合利用生产要素受控技术、生产任务调度技术、软件调度协议与接口以实现不同作业环境之间的数据交换,生产上下工序、并行工序之间的任务调度,从不同项目类型出发,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构;从内外一体、采编一体、图库一体、集群处理等方面对生产流程进行重构以实现生产全过程的集成管理,解决按需组建生产线和作业终端动态接入的协同作业问题,有效地把人、信息和装备资源进行整合组织、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在信息化的质量控制环节,综合利用质量控制业务的信息化、质量信息收集和利用的规范化、质量评价的标准化,核心是全程质量控制方法、逐级逐序可追溯的质量控制机制、生产数据存储与流转控制方案、评价模型规范化解决方案、质检方案规范化解决方案、错漏描述规范化解决方案等技术方法以解决质量信息实时控制及质量问题的可追溯问题。
3.管理数据库构建。生产管理信息的各类核心数据库构建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前提,通过调研目前生产、管理现状,参考相关测绘生产管理规范,提出符合信息化测绘管理的一系列数据结构设计,综合利用测绘生产数据建模技术、元数据采集插件技术、多条件融合的数据智能分发技术,构建生产资料、质量信息、生产管理业务信息、设备资源、人力资源等信息资源库,形成各类信息资源的规范、统一受控管理的基础,实现数据冗余的减少和工序间数据的高效配送以解决生产部门海量资料的管理与应用问题,为信息化测绘生产管理决策提供支撑。
4.以管理平台构建。信息化生产管理平台的功能设计采用构建与运行,数据、逻辑与表现分离的思想,综合利用可定制的业务建模技术、可视化的生产管理技术、集成接口设计,重点解决以往管理中各部门独立、分散、封闭的问题,实现规模化、网络化、多工序、多任务的协同运行;解决以往管理方式随意、低效、工序反复的问题,以实现无纸化衔接全工序生产组织、调度;解决数据成果版本混乱的问题,以实现生产资料智能化推送,各阶段成果自动汇交;解决质量管理单一、粗放等问题,以实现逐级逐序、可追溯的质量控制;实现计划、任务、进度、质量等管理信息汇总统计等功能,为生产单位各级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平台的体系结构分为数据层、平台层和应用层3层,整体平台以各类信息资源库构成的数据层为基础,以具备核心功能的平台层为核心,以为单位领导、部门领导、作业人员等用户提供权限管理模块、基础模型配置管理的操作界面的应用层为表现,同时结合生产单位的实际运行状况和单位特点进行信息化测绘生产管理平台的设计定制。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大、涉及面广,建设过程涉及一个单位的诸多部门,它要求将单位各部门的管理和生产业务通过各类信息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站在单位整体的高度提出总体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之一,而构建满足信息化测绘要求的生产基地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任务,不仅依赖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作为技术支撑,还离不开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生产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人员队伍的培养;不仅需要结合信息化测绘需求进行管理流程和生产流程的有效改造,还要充分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只有所有部门和人员大力支持、积极配合,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才能有序、高效地推进。
参考文献
[1]丁昕井.协同式柔性信息化航测生产管理模型[J].测绘科学,2017,(10):161-164,175
[2]毛米.信息化测绘体系中航测遥感数据管理及其信息统计系统设计[J].大科技,2017,(13):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