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城市化的大力推进以及旧房、危房改造的客观要求,房产行业的行情日趋火热。房产行业的的极速发展刺激和带动了建筑业的强力向前推进。建筑业作为房产业的下游产业链,也受到社会和政府的普遍关心和高度重视。建筑的质量不仅关系着房产行业的兴衰,更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见建筑业的巨大影响作用。但鉴于目前建筑工地鱼龙混杂的局面,如何优化建筑工地管理,实现建筑工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也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将简单阐述如何优化和合理配置建筑工地人力资源。
【关键词】建筑 人力资源 合理配置 原则
一、序言
伴隨着城市化的大力推进,以及国家工业化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城市。这高速城市化的背后,也有利有弊。城市化的强力推进,固然带来了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使我国城市的经济迅速繁荣、市场劳动力资源充足、消费得到有效的刺激和带动等,更是为我国实现城镇化目标迈进了坚实的一步。但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城市化的过快发展,带来了一些扭曲发展的观念。管理、技术、理念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致使城市化甚至下游建筑业的发展具有盲目性,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筑业也是鱼龙混杂,滥竽充数者不在少数,质量意识淡薄、安全意识缺乏、管理跟不上需要,给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建筑业是房产业的关键而重要的基础支撑,关系着民生大计。
我国人口众多,人力资源极为丰富,如果能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这种配置本身就会有巨大的收益。但在实际配置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很多问题。怎样有效地解决问题,成为人力资源是否能真正合理配置的关键。
因此,探讨发展中的建筑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加强合理化的措施迫在眉睫。
二、建筑工地人员管理现状
建筑业的过快畸形发展,衍生出诸多的潜在隐患,但是这些弊端或者隐患却在整个大环境下被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光环所掩盖。当下,人们大多数只关注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直接点也就是城市能否提供快速的、足够的居住环境,来缓解日益剧增的居住压力,而忽视了建筑的本体。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那就是只关注结果,忽略了过程。殊不知,过程却更加重要,做好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好的结果自然是水到渠成。作为建筑业的一个重要细节,建筑工地的管理也是容易被忽视。目前建筑工地的人力管理呈现出以下方面的突出弊端:
(一)整体受重视程度不够
受到整个房产业、建筑业大环境的强烈影响,作为社会公众的人们只是紧紧地将目光汇聚在建筑业的宏观结果上,即速度和规模,却忽略了过程的管理和掌控,对管理不够重视。殊不知,却会适得其反。
(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管理人员是人力资源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建筑行业中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能力的高低更显得尤为重要。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管理理念直接关系着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计划与进度的实施和完成等。
(三)职能职责不清,存在交叉重合的现象
建筑业的管理人员存在职能职责重复的现象,不但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使工作严重滞后,不能按照进度计划完成,而且导致严重的人力资源不能合理利用及给管理带来严重的隐患。职能职责的重复叠合是管理中的大忌。
(四)安全意识不足
虽然安全的管理虽然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范畴,但是它却与人力管理资源的管理息息相关,是人力资源配置合理与否的侧面体现。今年来,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掩盖了行业中存在的诸多弊病,这其中就包括安全意识的不足。
(五)数量杂,效率低
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使其本身需要大量的人员来充实,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可是,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建筑业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理想行业。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快速发展的光环之下,从业人员已经完全突破了性别、年龄、种族、学历和职业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就业简单化。甚至从其他行业退下来的各种人员不断有进入建筑行业的现象。观察中显示,在当今从事建筑业的人员中甚至出现了未成年人和残疾人。这些从业人员的存在,不但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严重影响建筑业的安全操作,带来了隐患。
(六)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和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并以其作为理论指导,贯穿于整个建筑行业的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和手段提高工作效率,达到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但这也正是目前建筑人力资源管理中所欠缺的。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不仅会导致管理的混乱,使工作混乱无序,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会延迟工作进度,严重的甚至带来严重的隐患或事故。
以上弊端已是建筑业目前存在的一种共性。
三、关于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配置是对企业核心的一种配置,它是一种能动性的。如果能将人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出来,不仅能对企业的发展提出创造性的建议,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能让企业不断地顺应时代潮流对市场环境的影响。人力资源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行业中其他资源的组合、运用都需要靠人力资源来推动。但是,某行业仅有人力资源的简单组合是不够的,必须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才能很好地发挥其能力,形成良好的工作团队,从而给行业带来更高的效率,更高的回报。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作为行业的累赘,此等人力资源将会给企业带来内耗,使投入产出比降低。
人力资源配置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与终点的结合,其最终要达到两个目的:个人与岗位的匹配和个人与组织发展的匹配。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化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因此,为了能达到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就得不断开发新的人力,发挥他们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优秀的生产力。
四、建筑工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原则 建筑工地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原则与企业或者其他系统的人力资源配置原则既有共性,也有鉴于建筑业自身的个性特点。因此,在探讨建筑工地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时,我们必须结合建筑工地的实际,兼顾个性和共性的特点,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有效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一)整体共性的原则
1.能级对应原则
所谓能级对应原则,就是要个人的才能在对应的条件下得到有效合理的运用。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应使人力资源的全方位的功能强化,使人的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对应。企业岗位层次分类不同,它们存在于不同的位置,处于不同的水平。同样的,建筑行业也不例外,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所掌握的技能技巧亦不相同,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在所属的岗位发挥他们的特长,这就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就是說每一个人所具有的能级水平与所处的层次和岗位的能级要求相对应。
2.优势定位原则
每个人的发展历程由于先天因素的影响或后天的环境的制约而不同。就算是在同一生活环境下,其能力也是各不相同。要怎么样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独占鳌头?那就得清楚自身的能力在哪里,适合什么样的舞台,变被动为主动,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调整自己,时刻准备着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所需岗位上。
3.动态调节原则
动态原则是指当人员或岗位要求发生变化的时候,要及时地对人员配备进行调整,以保证始终使合适的人工作在合适的岗位上。建筑工地上的人员流动性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人力资源的需求是持续性的、庞大的。现代人对知识的重视,指引着人们对机械化作业的追求。技术人员的不断增多,使其对岗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随着新科技新技术的不断推出,人员配置也随之不断的调整。新的岗位总有个实践与认识的过程,以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为指导,通过实施动态调节来实现优势定位,把适合的人安排在各自擅长的技术岗位,以求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4.内部为主引进为辅原则
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配备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内部选拔提升与外部招聘引进而来。在工地合理建立内部人力资源竞争激励机制,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内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竞争性,更能从整体上体现一种无语伦比的优势,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内部人员对工地人员现状、工程进度现状以及质量标准等到要求比较熟悉,有较深刻的体会;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竞争员工以自身优势为方向的提高各自技术和管理能力,为自己增加升职机会的同时也能给工程进度和质量带来良性影响。因此,应尽可能优先使用内部合适的人员,但也不排斥外部人才的引进,两种机制合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提升。
(二)建筑工地的个性人力资源配置原则
1.充分投入原则
所谓充分投入原则,是指最大程度的开发人的潜力,做到有效合理的工作,从而提高工作的实际效率。人力资源与其他经济资源相比较,有明显的时效性和不可储存性。人力资源的配置一定要在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思想利益最大化。这也需要管理人员在职业技能和法律知识方面能合理有效的进行培训与学习。对不思进取,不服法律者坚决抵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才能让企业在投资收益中取得最大成效。
2.合理运用原则
合理利用原则和上述的充分投入原则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合理利用的原则强调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得投入的人力资源能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发掘人的潜能,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才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利用人才,从而达到企业经济的高速发展。
3.良性结构原则
建筑工地人力资源的提升,可通过一定时间对工人进行观察和考核,甄选出他们比较擅长的技术技能,做出人性化的调整,以达到人及其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目的。再适时引进新鲜血液,能者上,庸者下,适当给他们一些压力,能激发他们对技术技能的掌握和对新知识追求的动力。
4.提高效益原则
在建筑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资源利用的不充分问题,因而改善人力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是提高建筑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好途径;工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也是解决工地人员和物资不能充分利用的最好方法。以此原则为指导,通过合理地安排工作和工种来实现人力资源充分利用,使工程进度由低效能向高效能转化,工程成本在保证质量和进度的同时得到降低。
5.合理流动原则
知识经济领先的时代,社会经济不断的进步,市场竞争力也在不断地加强。最显著的为人力资源方面。现今社会不管是哪一方面的配置,都存在于对人力的选择。一个好的企业不单只是技术的改革推新,还有人力的选择和调整。科学的人员配置,不断能提高人员的个人能力,而且还能使企业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建筑行业,通过有序、公平的流动与竞争,使建筑方面的人才跟上“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以此来协调人力资源与企业经济的有效结合。
6.强化专业技能
建筑工地人力资源的专业技能提高,则需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培训,适时派遣各个技术专业的员工参加职业资格的培训和交流,闭门造车只会限制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通过相关培训学习,以及同行业人员的交流学习,借他人所长,补自己的不足。除了国家统编的教材外,还可根据自身专长,结合理论与现实编写培训学习资料或是工作经验体悟,相互探讨的同时进行指导和测评,以达到各方面专业技能的锻炼、掌握及提升。
7.优化数量结构
建筑工地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依据“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为评定基准,精简人员。人才贵在精,一个人能做的事绝不需要两个、三个,打造建筑工地精英团队,不但不会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反而能提高工地人才的自我危机意识和学习意识,避免事情拖延和责任逃避意识的萌生,还能减轻工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量和减少工程预算等。
五、结束语
建筑工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是影响该行业管理和发展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但是由于我们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缺乏,特别是在建筑行业,许多企业还延续着比较传统的人才资源管理方法,人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配置,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及物力的流失和浪费。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日新月异,适者生存,物竞天择;建筑行业合理地运用一套科学的,与时俱进的工地人力资源配置原则,迫在眉睫。以提高企业自身现在和将来生存和发展中遇到难关时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因此,运用好人力资源配置原则,合理地配置工地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对现代建筑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国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实训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
[2] 董克用.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 张德.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M]. 2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张岩松,李健.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精选析[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5]王树京. 建筑技术概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6]李道增. 坏境行为学概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霍小青(1980-),汉,西安,助理工程师,西安市灞桥区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站 。
(编辑:晏文)
【关键词】建筑 人力资源 合理配置 原则
一、序言
伴隨着城市化的大力推进,以及国家工业化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城市。这高速城市化的背后,也有利有弊。城市化的强力推进,固然带来了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使我国城市的经济迅速繁荣、市场劳动力资源充足、消费得到有效的刺激和带动等,更是为我国实现城镇化目标迈进了坚实的一步。但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城市化的过快发展,带来了一些扭曲发展的观念。管理、技术、理念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致使城市化甚至下游建筑业的发展具有盲目性,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筑业也是鱼龙混杂,滥竽充数者不在少数,质量意识淡薄、安全意识缺乏、管理跟不上需要,给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建筑业是房产业的关键而重要的基础支撑,关系着民生大计。
我国人口众多,人力资源极为丰富,如果能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这种配置本身就会有巨大的收益。但在实际配置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很多问题。怎样有效地解决问题,成为人力资源是否能真正合理配置的关键。
因此,探讨发展中的建筑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加强合理化的措施迫在眉睫。
二、建筑工地人员管理现状
建筑业的过快畸形发展,衍生出诸多的潜在隐患,但是这些弊端或者隐患却在整个大环境下被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光环所掩盖。当下,人们大多数只关注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直接点也就是城市能否提供快速的、足够的居住环境,来缓解日益剧增的居住压力,而忽视了建筑的本体。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那就是只关注结果,忽略了过程。殊不知,过程却更加重要,做好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好的结果自然是水到渠成。作为建筑业的一个重要细节,建筑工地的管理也是容易被忽视。目前建筑工地的人力管理呈现出以下方面的突出弊端:
(一)整体受重视程度不够
受到整个房产业、建筑业大环境的强烈影响,作为社会公众的人们只是紧紧地将目光汇聚在建筑业的宏观结果上,即速度和规模,却忽略了过程的管理和掌控,对管理不够重视。殊不知,却会适得其反。
(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管理人员是人力资源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建筑行业中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能力的高低更显得尤为重要。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管理理念直接关系着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计划与进度的实施和完成等。
(三)职能职责不清,存在交叉重合的现象
建筑业的管理人员存在职能职责重复的现象,不但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使工作严重滞后,不能按照进度计划完成,而且导致严重的人力资源不能合理利用及给管理带来严重的隐患。职能职责的重复叠合是管理中的大忌。
(四)安全意识不足
虽然安全的管理虽然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范畴,但是它却与人力管理资源的管理息息相关,是人力资源配置合理与否的侧面体现。今年来,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掩盖了行业中存在的诸多弊病,这其中就包括安全意识的不足。
(五)数量杂,效率低
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使其本身需要大量的人员来充实,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可是,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建筑业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理想行业。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快速发展的光环之下,从业人员已经完全突破了性别、年龄、种族、学历和职业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就业简单化。甚至从其他行业退下来的各种人员不断有进入建筑行业的现象。观察中显示,在当今从事建筑业的人员中甚至出现了未成年人和残疾人。这些从业人员的存在,不但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严重影响建筑业的安全操作,带来了隐患。
(六)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和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并以其作为理论指导,贯穿于整个建筑行业的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和手段提高工作效率,达到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但这也正是目前建筑人力资源管理中所欠缺的。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不仅会导致管理的混乱,使工作混乱无序,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会延迟工作进度,严重的甚至带来严重的隐患或事故。
以上弊端已是建筑业目前存在的一种共性。
三、关于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配置是对企业核心的一种配置,它是一种能动性的。如果能将人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出来,不仅能对企业的发展提出创造性的建议,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能让企业不断地顺应时代潮流对市场环境的影响。人力资源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行业中其他资源的组合、运用都需要靠人力资源来推动。但是,某行业仅有人力资源的简单组合是不够的,必须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才能很好地发挥其能力,形成良好的工作团队,从而给行业带来更高的效率,更高的回报。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作为行业的累赘,此等人力资源将会给企业带来内耗,使投入产出比降低。
人力资源配置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与终点的结合,其最终要达到两个目的:个人与岗位的匹配和个人与组织发展的匹配。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化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因此,为了能达到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就得不断开发新的人力,发挥他们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优秀的生产力。
四、建筑工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原则 建筑工地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原则与企业或者其他系统的人力资源配置原则既有共性,也有鉴于建筑业自身的个性特点。因此,在探讨建筑工地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时,我们必须结合建筑工地的实际,兼顾个性和共性的特点,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有效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一)整体共性的原则
1.能级对应原则
所谓能级对应原则,就是要个人的才能在对应的条件下得到有效合理的运用。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应使人力资源的全方位的功能强化,使人的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对应。企业岗位层次分类不同,它们存在于不同的位置,处于不同的水平。同样的,建筑行业也不例外,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所掌握的技能技巧亦不相同,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在所属的岗位发挥他们的特长,这就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就是說每一个人所具有的能级水平与所处的层次和岗位的能级要求相对应。
2.优势定位原则
每个人的发展历程由于先天因素的影响或后天的环境的制约而不同。就算是在同一生活环境下,其能力也是各不相同。要怎么样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独占鳌头?那就得清楚自身的能力在哪里,适合什么样的舞台,变被动为主动,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调整自己,时刻准备着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所需岗位上。
3.动态调节原则
动态原则是指当人员或岗位要求发生变化的时候,要及时地对人员配备进行调整,以保证始终使合适的人工作在合适的岗位上。建筑工地上的人员流动性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人力资源的需求是持续性的、庞大的。现代人对知识的重视,指引着人们对机械化作业的追求。技术人员的不断增多,使其对岗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随着新科技新技术的不断推出,人员配置也随之不断的调整。新的岗位总有个实践与认识的过程,以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为指导,通过实施动态调节来实现优势定位,把适合的人安排在各自擅长的技术岗位,以求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4.内部为主引进为辅原则
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配备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内部选拔提升与外部招聘引进而来。在工地合理建立内部人力资源竞争激励机制,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内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竞争性,更能从整体上体现一种无语伦比的优势,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内部人员对工地人员现状、工程进度现状以及质量标准等到要求比较熟悉,有较深刻的体会;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竞争员工以自身优势为方向的提高各自技术和管理能力,为自己增加升职机会的同时也能给工程进度和质量带来良性影响。因此,应尽可能优先使用内部合适的人员,但也不排斥外部人才的引进,两种机制合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提升。
(二)建筑工地的个性人力资源配置原则
1.充分投入原则
所谓充分投入原则,是指最大程度的开发人的潜力,做到有效合理的工作,从而提高工作的实际效率。人力资源与其他经济资源相比较,有明显的时效性和不可储存性。人力资源的配置一定要在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思想利益最大化。这也需要管理人员在职业技能和法律知识方面能合理有效的进行培训与学习。对不思进取,不服法律者坚决抵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才能让企业在投资收益中取得最大成效。
2.合理运用原则
合理利用原则和上述的充分投入原则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合理利用的原则强调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得投入的人力资源能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发掘人的潜能,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才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利用人才,从而达到企业经济的高速发展。
3.良性结构原则
建筑工地人力资源的提升,可通过一定时间对工人进行观察和考核,甄选出他们比较擅长的技术技能,做出人性化的调整,以达到人及其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目的。再适时引进新鲜血液,能者上,庸者下,适当给他们一些压力,能激发他们对技术技能的掌握和对新知识追求的动力。
4.提高效益原则
在建筑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资源利用的不充分问题,因而改善人力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是提高建筑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好途径;工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也是解决工地人员和物资不能充分利用的最好方法。以此原则为指导,通过合理地安排工作和工种来实现人力资源充分利用,使工程进度由低效能向高效能转化,工程成本在保证质量和进度的同时得到降低。
5.合理流动原则
知识经济领先的时代,社会经济不断的进步,市场竞争力也在不断地加强。最显著的为人力资源方面。现今社会不管是哪一方面的配置,都存在于对人力的选择。一个好的企业不单只是技术的改革推新,还有人力的选择和调整。科学的人员配置,不断能提高人员的个人能力,而且还能使企业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建筑行业,通过有序、公平的流动与竞争,使建筑方面的人才跟上“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以此来协调人力资源与企业经济的有效结合。
6.强化专业技能
建筑工地人力资源的专业技能提高,则需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培训,适时派遣各个技术专业的员工参加职业资格的培训和交流,闭门造车只会限制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通过相关培训学习,以及同行业人员的交流学习,借他人所长,补自己的不足。除了国家统编的教材外,还可根据自身专长,结合理论与现实编写培训学习资料或是工作经验体悟,相互探讨的同时进行指导和测评,以达到各方面专业技能的锻炼、掌握及提升。
7.优化数量结构
建筑工地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依据“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为评定基准,精简人员。人才贵在精,一个人能做的事绝不需要两个、三个,打造建筑工地精英团队,不但不会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反而能提高工地人才的自我危机意识和学习意识,避免事情拖延和责任逃避意识的萌生,还能减轻工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量和减少工程预算等。
五、结束语
建筑工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是影响该行业管理和发展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但是由于我们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缺乏,特别是在建筑行业,许多企业还延续着比较传统的人才资源管理方法,人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配置,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及物力的流失和浪费。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日新月异,适者生存,物竞天择;建筑行业合理地运用一套科学的,与时俱进的工地人力资源配置原则,迫在眉睫。以提高企业自身现在和将来生存和发展中遇到难关时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因此,运用好人力资源配置原则,合理地配置工地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对现代建筑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国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实训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
[2] 董克用.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 张德.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M]. 2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张岩松,李健.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精选析[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5]王树京. 建筑技术概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6]李道增. 坏境行为学概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霍小青(1980-),汉,西安,助理工程师,西安市灞桥区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站 。
(编辑: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