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以2007—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银行信贷决策的视角,实证检验了审计师声誉对企业债务契约的影响。研究发现,聘请高声誉审计师成为企业向银行传递公司良好质量的一种信号,有助于缓解银企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审计师声誉的“隐性担保”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债务成长、减轻融资约束、增强融资能力,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更长期限的银行贷款。
【关键词】 审计师声誉; 债务成本; 债务约束; 债务期限
一、引言
早期西方理论认为,由于资本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容易引起债权人与股东、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冲突,作为独立第三方的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向市场传递信号,从而能够有效地监督债务契约的执行,避免债权人的逆向选择,而且审计师鉴证也可以减少债权人事后监督成本。理论上,公司越不“透明”,代理成本越高,越有动机聘请高声誉审计师,以减轻融资约束、降低债务成本。然而,已有实证检验结论与理论并不完全一致。可能是,一方面,高声誉审计师代表了高质量审计服务,聘请高声誉审计师能够减少信息的不对称与代理成本,从而提高公司治理质量,增加财务报告可信度,降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保护债权人利益,因而审计师声誉及其意见具有信息价值;另一方面,债权人借贷决策并未显著受到审计意见与审计师声誉的影响。在债务市场中,公司自有声誉可以替代审计师声誉,而且市场健全程度与否也会影响审计师声誉作用的发挥。由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银行产权国有化、企业的“政治关联”(李增泉,孙铮,2005)的存在,势必会影响到银行作出决策。那么,在我国,银行在信贷决策时是否也会关注审计师声誉,并以此作出财务反应呢?
基于此,本文以2007—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审计师声誉对企业债务契约的影响,以期检验审计师声誉在我国资本市场中能否传递质量信号,影响银行的信贷资源配置。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在资本市场中,传递公正、公开、公平的财务信息成为企业树立形象和重塑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信心的重要途径,而旨在为财务信息提高可信度的注册会计师在此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向市场参与者传达公司管理层对未来现金流量评估的信息,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可以有效减少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逆向选择问题,降低交易者之间融资契约的缔约成本。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财务报表审计在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中介机构,审计师对财务报告提供的鉴证能提高银行信贷决策中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降低信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程度和代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贷市场上的“柠檬问题”。
银行在信贷决策时会基于会计信息评估企业财务状况和违约风险(饶艳超等,2005),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越高,银行信贷决策出现误判的可能性将越低,发生不良贷款的风险也将越小。然而由于信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公司负债水平越高,其盈余管理的动机越强烈(张玲等,2009),同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较为隐蔽,因此会计信息质量难以评价。解决信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治理机制之一是聘请审计师,高质量的审计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资本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漆江娜等(2004)、吴水澎等(2006)研究发现国际“六大”或“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其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更低,盈余质量更高。国外研究表明,经过审计的公司获得的银行贷款利率显著低于未经审计的公司(Blackwell,2006);而且审计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Pittman and Fortin,2004)。因此,银行会根据审计质量的高低来判断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从而来决策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
这些研究均以国际“四大”或“六大”会计师事务所(即审计师声誉)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可能是,一方面,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通过长时间的投入来树立其声誉,通常拥有更多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和完善的质量控制机制;另一方面,良好的声誉能帮助会计师事务所在提供审计服务时获得一定的溢价,因而有更强的动机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因此,本文认为银行在信贷决策过程中,会根据借款企业聘请的审计师声誉的高低做出判断,从而决定是否提供贷款、提供多少利率以及多长期限的贷款。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一定条件下,聘请高声誉审计师的上市公司更可能获得较低成本的银行贷款。
假设2:一定条件下,聘请高声誉审计师的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较小,更可能获得较多的银行贷款。
假设3:一定条件下,聘请高声誉审计师的上市公司更可能获得较长期限的银行贷款。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
为检验审计师声誉对企业债务契约的影响,建立模型(1),若β1大于0,则说明审计师声誉有助于企业取得较低利率、较长期限的银行贷款,从而减少债务约束。
Debt=α β1Auditor β2Roa β3Lnasset β4Assmat
β5Grow β6FCF β7Market β8ΣIndustry β9ΣYear ε
(1)
其中,被解释变量:债务成本Debt1、债务融资能力Debt2、债务期限结构Debt3。借鉴相关文献作法,本文采用财务费用/(短期借款 长期借款)作为债务成本的替代变量;(短期借款 长期借款)/总资产作为债务融资能力的替代变量;长期借款/(短期借款 长期借款)作为债务期限结构的替代变量。解释变量:审计师声誉Auditor,若公司聘请的审计师为国内前十大所(根据中注协公布的会计师事务所收入排名确定)取1,否则取0。控制变量:盈利能力Roa,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的比值;公司规模Lnasset,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资产期限Assmat,长期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成长性Grow,销售收入增长率;自由现金流量FCF,经营活动现金流与总资产的比值;市场化指数Market,采用樊纲等(2007)编制的我国各地区市场化指数来衡量。同时在模型中控制年度和行业虚拟变量。
【关键词】 审计师声誉; 债务成本; 债务约束; 债务期限
一、引言
早期西方理论认为,由于资本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容易引起债权人与股东、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冲突,作为独立第三方的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向市场传递信号,从而能够有效地监督债务契约的执行,避免债权人的逆向选择,而且审计师鉴证也可以减少债权人事后监督成本。理论上,公司越不“透明”,代理成本越高,越有动机聘请高声誉审计师,以减轻融资约束、降低债务成本。然而,已有实证检验结论与理论并不完全一致。可能是,一方面,高声誉审计师代表了高质量审计服务,聘请高声誉审计师能够减少信息的不对称与代理成本,从而提高公司治理质量,增加财务报告可信度,降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保护债权人利益,因而审计师声誉及其意见具有信息价值;另一方面,债权人借贷决策并未显著受到审计意见与审计师声誉的影响。在债务市场中,公司自有声誉可以替代审计师声誉,而且市场健全程度与否也会影响审计师声誉作用的发挥。由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银行产权国有化、企业的“政治关联”(李增泉,孙铮,2005)的存在,势必会影响到银行作出决策。那么,在我国,银行在信贷决策时是否也会关注审计师声誉,并以此作出财务反应呢?
基于此,本文以2007—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审计师声誉对企业债务契约的影响,以期检验审计师声誉在我国资本市场中能否传递质量信号,影响银行的信贷资源配置。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在资本市场中,传递公正、公开、公平的财务信息成为企业树立形象和重塑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信心的重要途径,而旨在为财务信息提高可信度的注册会计师在此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向市场参与者传达公司管理层对未来现金流量评估的信息,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可以有效减少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逆向选择问题,降低交易者之间融资契约的缔约成本。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财务报表审计在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中介机构,审计师对财务报告提供的鉴证能提高银行信贷决策中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降低信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程度和代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贷市场上的“柠檬问题”。
银行在信贷决策时会基于会计信息评估企业财务状况和违约风险(饶艳超等,2005),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越高,银行信贷决策出现误判的可能性将越低,发生不良贷款的风险也将越小。然而由于信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公司负债水平越高,其盈余管理的动机越强烈(张玲等,2009),同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较为隐蔽,因此会计信息质量难以评价。解决信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治理机制之一是聘请审计师,高质量的审计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资本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漆江娜等(2004)、吴水澎等(2006)研究发现国际“六大”或“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其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更低,盈余质量更高。国外研究表明,经过审计的公司获得的银行贷款利率显著低于未经审计的公司(Blackwell,2006);而且审计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Pittman and Fortin,2004)。因此,银行会根据审计质量的高低来判断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从而来决策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
这些研究均以国际“四大”或“六大”会计师事务所(即审计师声誉)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可能是,一方面,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通过长时间的投入来树立其声誉,通常拥有更多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和完善的质量控制机制;另一方面,良好的声誉能帮助会计师事务所在提供审计服务时获得一定的溢价,因而有更强的动机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因此,本文认为银行在信贷决策过程中,会根据借款企业聘请的审计师声誉的高低做出判断,从而决定是否提供贷款、提供多少利率以及多长期限的贷款。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一定条件下,聘请高声誉审计师的上市公司更可能获得较低成本的银行贷款。
假设2:一定条件下,聘请高声誉审计师的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较小,更可能获得较多的银行贷款。
假设3:一定条件下,聘请高声誉审计师的上市公司更可能获得较长期限的银行贷款。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
为检验审计师声誉对企业债务契约的影响,建立模型(1),若β1大于0,则说明审计师声誉有助于企业取得较低利率、较长期限的银行贷款,从而减少债务约束。
Debt=α β1Auditor β2Roa β3Lnasset β4Assmat
β5Grow β6FCF β7Market β8ΣIndustry β9ΣYear ε
(1)
其中,被解释变量:债务成本Debt1、债务融资能力Debt2、债务期限结构Debt3。借鉴相关文献作法,本文采用财务费用/(短期借款 长期借款)作为债务成本的替代变量;(短期借款 长期借款)/总资产作为债务融资能力的替代变量;长期借款/(短期借款 长期借款)作为债务期限结构的替代变量。解释变量:审计师声誉Auditor,若公司聘请的审计师为国内前十大所(根据中注协公布的会计师事务所收入排名确定)取1,否则取0。控制变量:盈利能力Roa,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的比值;公司规模Lnasset,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资产期限Assmat,长期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成长性Grow,销售收入增长率;自由现金流量FCF,经营活动现金流与总资产的比值;市场化指数Market,采用樊纲等(2007)编制的我国各地区市场化指数来衡量。同时在模型中控制年度和行业虚拟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