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爱 源自少年 相伴一生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ijun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邝启涛博士出生於一个书香之家,父亲又身为教师,源於这样的生活环境,使儿时的他拥有了更多与艺术结缘的机会,也由此自小就萌发了对书画的热爱。据他回忆,那时他常跟随父亲前往学校教学,12岁时就开始跟着父亲站在讲台上教画画。
  1945年,邝启涛博士赴杭州继续高中学业,发生在那里的一幕幕美好的情景,使他念念不忘。“那时,杭州有一间艺术学校,我看到艺校的学生每天都在外面写生,亦或是西湖湖畔,亦或是断桥边,杨柳依依,轻风柔柔,以及学生们专注的神情,完全与周边的景致融为一体,这样的生活真是太诗意了,是多麽令人向往啊!”少年时代的经历,在邝启涛博士的心里烙下了深刻的艺术印记,然而迫於现实情况,他那时不得不将自己的艺术追求暂时搁置一边。“在读大学时,我本想选择艺术专业,但是仅凭画画,在那个时代很难养活一个家。”富有承担的邝启涛博士只好选择了教育事业,而其内心对艺术的热情未曾熄灭过,並在未来,这盏星星之火发出了耀眼的光亮。
  将艺术搁浅的时间内,邝启涛博士在教育事业之上做出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他於1949年赴港後,为获取认可文凭及增长专业知识,先後於香港乡村师范学校及香港广大书院深造,任教於新界乡村小学,担任英贤学校、梁省德学校校长,教育生涯长达近半个世纪,所到之地皆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他的教学方式与众人不同的是,“我喜欢那些调皮的小孩子。”坚持“有教无类”的原则,邝启涛博士认为,“那些调皮的孩子,在生活的磨历中一旦明事理,他们会发觉过往所做的不对,因此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而具有前瞻性眼光的他,更将自己的五个儿女培育出四个博士一个硕士,特别是他们都分佈在世界不同的地方,拥有自己的一方事业基石!
  1992年,邝启涛博士荣休,是香港教育界少有的、直至66岁才退休的校长。在自由支配的退休生活,他迎来了人生中别样的全新的生活,一方面支持教育事业之外,他的艺术生涯也有了质的飞跃。
  草书,是邝启涛博士目前热衷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形成於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而来,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香港,以金嘉伦教授为社长的香港草书艺术研究社於2006年成立,旨在继承草书的优良传统,並赋予其创新生命力,以使草书超越传统而成为未来中华艺术新的创作媒介,並把草书潛在的抽象视觉元素借用到国画上,冀能使民族特色的中华书画艺术迈出新里程。
  怀着这一良好愿景,香港草书艺术研究社聚集了一大批热爱草书、提升草书、弘扬草书的艺术人士,尤善狂草的邝启涛博士亦是其中一份子,並被聘任为该社的名誉社长。
  邝启涛博士擅长草书及山水画,在由香港草书艺术研究社出版的《太极美学书画展览2012》和《由太极至无极·社员作品展2010》之中,邝启涛博士的山水画及草书作品名列当中,赏其作品——“天门石桥相辉互映、秀水奇石各显风骚”,该幅草书对联首尾呼应、虚实相生、浓淡结合,整体看来气势连贯、洒脱大气,犹如一幅气韵生动的画作,着实为一幅草书佳作。据邝启涛博士介绍,“书写草书之前,先要胸中有字,主幹、首尾要有完整合理的格局,注意适当留白;真正动笔之时,事先运气,落笔时将内心的感情抒发出来,达至挥洒自如、一气呵成的效果;欣赏草书之时,要从整体上来欣赏,将之视为一幅画。”若非术业专攻,他亦说不出这番有理有据的话来。
  除此之外,邝启涛博士的国画亦更是绝妙。崇尚创新的他,尝试着在国画中加入不同的颜料,打破了国画以往黑白两色的局限,增添了国画别一番的风韵。“我以前是学画油画的,油画的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而我们的国画以明重起伏,不求形似而追求高境界之意境,若以油画的丰富色彩,助推国画的意境美,将能提升审美价值。”这种创新式的“中西合璧”之国画法,邝启涛博士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並在不断地深研过程中。以其《武夷山》、《斯乐居》为例,不但画面清新,生动灵气,而且用色淡雅,富有悠远意境,使人观之倍觉清爽、轻快之感。
  而且在画作当中,邝启涛博士喜欢画与诗互相搭配,使整幅作品不落单调,富有情趣。为了能更好发挥,他常外出採风,並将美景拍摄下来,回到家之後再将内心沉淀的美,一笔一笔构画出来,不失为一种生活乐趣,为他退休後的时光,打开了一扇健康阳光的大门!
  在邝启涛博士的画室中,有一专门的艺术创作房,里面不但有他细心收藏的大量自创画作,亦有不少名家的作品集,他笑着说,“习画之人,要多欣赏名家的佳作,多看多思考,从他们的名作上得到启发,最终在自身不断的练习之上得以提升。”
  一书一画,邝启涛博士於每日的研习当中不亦乐乎,而他並不局限於此,时而吟诗作对,时而高歌一曲,每天还抓起哑铃锻炼一番,生活安排得十分精彩有意义。现今,近九十岁的他仍旧步伐轻盈、精神饱满。特别是,他还保持着一副标凖的健美身材,被初次见他的人以为他是一个经常跳舞的舞者。每当这时,他便哈哈大笑起来,解释能保持如此健美的身材,其实是以往运动及今日研习艺术的结果。
  在邝启涛博士年轻的时候,他是学校里的运动健将。那时在香港的三间师范学院之间会共同举行运动会,他取得了男子的全场冠军,不但是短跑、中跑,甚至长跑都是他的强项。其它的球类运动,也为他所喜爱,或许是长年的坚持,才有了今日的健康体魄。难怪,今日88岁的邝启涛博士身体硬朗,到现在还坚持每日举5磅多重的哑铃。
  除去运动健身之外,邝启涛博士还以研习艺术达至养生效果。他坦言道自己创作草书时,“不是用笔写字,也不是用腕写字,而是运气来驾驭笔墨,将气功运行到笔端,凝神屏息,一气呵成。”每次进行创作之後,他回味道,“学习草书一段时间後,已觉心静神閒。日中运气蓄势,书写独草一番,顿觉心情舒畅,血脈流通,一如练功运气般,乐趣无穷。”在他看来,用运气来创作草书,不但有益身心,还可为推动草书艺术发展尽一点绵力,何乐而不为?
  除此之外,他亦有另一个独门的养生之法——唱歌,“我喜欢唱一些英文老歌,而唱歌也讲究运气,閒来之时多练习歌曲,可达至锻炼身心的效果。”但总的来讲,邝启涛博士将自己的养生之道服膺陈立夫先生以下几句话:“养生在动,养心贵静,饮食有节,起居有时,物熟始食,水沸始饮,多啖蔬果,少食肉类,头部宜冷,足部应暖,知足常乐,无求乃安。”从身体至心灵的养生,不愧为智者之举!
  数十年的岁月流连,数十年的智慧沉淀,邝启涛博士一路付出一路收穫,而且不断延伸出更有意义的事:他在教育之路上,走出了一条艺术之路;在艺术之路上,又走出了一条养生之路。不愧为:知者乐,仁者寿!
其他文献
葛锐浩先生  号悦山人,是一位多才之士,他见证了历史的风起云湧,又亲身感受了港澳回归的欢喜雀跃;他专攻中医,又机缘巧合精通玄学,双重才华赢得众人尊敬;他擅长经商,经营春草堂养生茶多年,曾在珠海开有商场、酒店等,又鍾情传统文化,喜吟诗作对,热爱书法,以单纯的付出之心,在推动澳门与内地的文化事业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多才如他,悦山人是也!  【葛锐浩先生,号悦山人,广东肇庆市政协委员、1988-19
期刊
陈兆实先生 是香港知名的古董鉴定家、鉴赏家、收藏家。因缘际会之间,他自少即与收藏有缘。迫於生计,十一岁,他成为了一名雕刻好手;二十岁,他成为专业的家具製造设计师。往后,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以收藏为乐, 一心一意研究古玩。他於香港德辅道西开设的“云轩”古玩店,更是以店为平台,汇集了一批古玩爱好者,互相学习、切磋、交流,以此弘扬中华文化。  【陈兆实先生,1949年出生,福建人,香港知名鉴定家、鉴赏家、
期刊
李向玉博士 十年的院长历程,是澳门教育界十年演变的一个缩影,是澳门理工学院发展史上璀璨夺目的里程碑。他以渊博的知识,厚实的经验,独特的韬略,无垠的爱心,结束了十年前澳门理工学院夜间书声可闻,白昼教室冷清的局面,引领澳门理工学院一举成为澳门高校中报考人数最多的院校!  【李向玉院长,自1999年担任澳门理工学院院长至今,1984年至1993年任有关中葡澳门谈判工作的葡萄牙语翻译,1994年至1996
期刊
他们上下一心,一种温暖、平和的氛围在他们之间飘散开来,共同的目标让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情繫中华,繁荣香港;他们以会为家,轻歌曼舞,其乐融融;他们彼此关心,相互友爱,不为名利,不计较得失,浓郁的侨友情,可贵的人间大爱,幻化成一股无形的力量,影响着大家,感动着大家。2014年,是印尼苏中地区旅港侨友会成立三周年的日子,三年的时间,他们赢得讃誉无数,为爱国爱港爱侨事业谱写了新的篇章。  【印度尼西亚苏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6月6日,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共同举办的“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来自119个国家和地区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华侨华人社团及华人社区服务机构负责人500余人与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並发表重要讲话,国务委员杨洁篪出席大会开幕式並致辞,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主持开幕式並作
期刊
陈树标先生  用四十年的时间做了一份事业,但卻是他一生最幸运、最精彩、最自豪的事,踏实笃定即是真,勤勉努力皆因情。他用感动一生的情怀,成就了一生的辉煌。四十年後,他荣休,依然坚守一份清明,继续发挥余热。閒暇时,即兴作诗,潇洒挥毫,他享受这样的宁静与閒适。  【陈树标先生,琼标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原中银集团香港国华商业银行常董总经理、中银香港荣休同仁联谊会荣誉会长、第一二届理事长、香港特区选举委
期刊
施必芳先生 为人踏实,与人为善,像许多富有拼搏精神的福建人一样,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扎根的精神与毅力。二十多年前,他离乡背井,在香港白手起家,日积月累,终拥一片事业天地。乐於为他人伸出援手的他,在朋友的引领之下,进入多个服务社团,以香港南九龙狮子会为中心,竭诚奉献。他言,是服务的精神感动了他,他将矢志作为一名服务者,力所能及,帮助更多人!  【施必芳先生,香港南九龙狮子会第二副会长、北角兴业地产公司
期刊
——记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福建同乡会会长陈聪聪女士  撰文|唐微微 邓丽云 杨舒霞  陈聪聪女士 是乐於奉献的巾帼之花,以梦想照亮现实。成长路上,纵使遇到诸多艰难困苦,她都始终保持着奋发图强的拼搏干劲,人生事业在坚忍不拔中璀璨绽放。如今,她将奉献助人作为自己的生活梦想,服务社群,鞠躬尽瘁,希望生活的这片土地更加美好。她情繫桑梓,感恩祖国,家国梦,时刻萦绕心头。常说有梦想谁都了不起,而陈聪聪女士更将梦
期刊
邝启涛博士是一名资深教育家,桃李芬芳、教泽绵长,奉献教育事业近半个世纪,是香港教育界少有的、直至六十六岁才退休的津贴学校校长,拥有赫赫功绩,曾荣获香港特区政府颁发“荣誉勳章”。同时,他是一名极其热爱艺术的艺术家,退休之后花大量的时间挥毫泼墨,无论是其创新的中西合璧式国画,还是虚实结合、姿意洒脱的草书,抑或吟诗作对、欢歌一曲,都是他所追求的艺术境界。“求知若渴,大智若愚”——秉承如此追求态度的他,在
期刊
周庄即周庄镇,位於苏州昆山市,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有“中国第一水乡”之誉。於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呎往来,皆须舟楫。周庄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连。周庄历史悠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东方文化和吴地文化的瑰宝。  周庄镇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仅0.47平方公里的古镇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周庄民居古风犹存,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