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存在心理隐患的诱因,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10-0217-01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而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也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当代大学生存在心理隐患的诱因
1.1新环境的适应 在大学里,一名新生实际上面临两种新的环境:一个是生活环境。各种差异性所构成的复杂性是中学时代所没有遇到的。比如同学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省市,大学中相对松散的新型师生关系,集体生活中要面对比上大学前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个人独立生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等等,都是中学时代所不曾接触的。另一个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学术环境:高中阶段主要是基础教育,是为大学学习做准备,以知识储备为主,但大学学术环境则不同,更多的强调个体学习的主体性,比如老师的讲课方式和中学的教学不一样了许多问题没有确定的结论,只是引导你用学术研究的方式去思考、研究问题,这种视角与我们一般看问题的视角是不同的。这两个环境,都要求新生很快地适应。
1.2人际交往
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导致大学生交际困难有以下几个原因: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不当造成了一些负面效果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网络的普及也是导致部分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重要原因。他们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
1.3个人情感
大学生正处于异性相吸的灼热阶段,对性问题特别敏感。他们喜欢与异性交流,在异性面前显示自己的风度和才华。但是,由于他们考虑问题简单,感情容易冲动,在如何对待恋爱的问题上常常感到困惑。有的同学不懂得如何交异性朋友;有的过早地坠入爱河,而又没有确立正确的恋爱观;有的朝三暮四,出现三角恋、四角恋;还有单恋、失恋、胁迫恋爱在同学中也屡见不鲜。在性心理问题上,许多大学生对于性知识缺乏健康、科学的认识和态度,出现性知识偏差;对自身的性生理、性心理感到困惑、不适应,出现性焦虑、性恐惧;对性欲、性冲动存在不安。感到性压抑。
1.4学习困惑与压力 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非所爱,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尤其突出的矛盾是无法适应新的大学教学方法。中学时,教师不厌其烦地“传道、授业、解惑”,负责的态度一点也不亚于父母的关心。大学则学习完全靠个人。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而有些中学时的姣姣者,由于对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掌握不好,昔日的优势风采不复存在,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家长和个人的期望值过高,容易产生失落感,面对知识的海洋,不知从何学起,难免会产生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的感觉。因此,及时解决学什么、怎么学和如何安排学习时间的问题,是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关键。
1.5就业问题 在原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实行统一分配,不论什么性质的学校和专业只要拿到文凭,就可以捧上“铁饭碗”:大学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没有竞争意识,更没有危机感和失业感。 1.6网络与计算机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的不断深人发展,它已走进了每一个大学生的-生活。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当代青年大学生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疏于学业,沉醉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自我封闭,对现实的人和事漠不关心。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1)在开学初,期中期末等阶段性总结时邀请专家对各种心理疾病做出分析,举办心理讲座,使大学生了解意识到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同时注意心理问题的解决。
(2)宣传栏,公告栏上定期公告学校新的心理问题的产生以及解决方法,对于典型可追踪报道,揭露问题产生的详细过程。避免同一问题的再次产生。
(3)班级增加心理委员,数量为2-3名,关注班级心理问题的预防解决,有问题时及时向班主任老师报告,与辅导员做好沟通。
(4)成立“心灵俱乐部”,可以学生会的名义成立类似部门,或以社团形式举办。“心灵俱乐部”做为交流平台的存在。应安排好每目的工作人员,在心理委员反应学生问题时针对“问题”学生展开探讨。可请专家或心理医生提出有效方案妥善解决。
(5)学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特别关注和关心弱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与沟通是必要的。努力做好全方位“扶贫”,心理老师应准确地了解他们的问题,听其倾诉,帮其开导。使他们走出各种心理阴影,鼓励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让其在交往与交流中发现自身价值。 总之,科学技术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培养有用的人才是我国能否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人才教育成为二十一世纪高校教育工作地中心,关注大学生心理教育,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应该是学校在教育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地方,可谓弱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10-0217-01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而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也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当代大学生存在心理隐患的诱因
1.1新环境的适应 在大学里,一名新生实际上面临两种新的环境:一个是生活环境。各种差异性所构成的复杂性是中学时代所没有遇到的。比如同学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省市,大学中相对松散的新型师生关系,集体生活中要面对比上大学前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个人独立生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等等,都是中学时代所不曾接触的。另一个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学术环境:高中阶段主要是基础教育,是为大学学习做准备,以知识储备为主,但大学学术环境则不同,更多的强调个体学习的主体性,比如老师的讲课方式和中学的教学不一样了许多问题没有确定的结论,只是引导你用学术研究的方式去思考、研究问题,这种视角与我们一般看问题的视角是不同的。这两个环境,都要求新生很快地适应。
1.2人际交往
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导致大学生交际困难有以下几个原因: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不当造成了一些负面效果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网络的普及也是导致部分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重要原因。他们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
1.3个人情感
大学生正处于异性相吸的灼热阶段,对性问题特别敏感。他们喜欢与异性交流,在异性面前显示自己的风度和才华。但是,由于他们考虑问题简单,感情容易冲动,在如何对待恋爱的问题上常常感到困惑。有的同学不懂得如何交异性朋友;有的过早地坠入爱河,而又没有确立正确的恋爱观;有的朝三暮四,出现三角恋、四角恋;还有单恋、失恋、胁迫恋爱在同学中也屡见不鲜。在性心理问题上,许多大学生对于性知识缺乏健康、科学的认识和态度,出现性知识偏差;对自身的性生理、性心理感到困惑、不适应,出现性焦虑、性恐惧;对性欲、性冲动存在不安。感到性压抑。
1.4学习困惑与压力 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非所爱,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尤其突出的矛盾是无法适应新的大学教学方法。中学时,教师不厌其烦地“传道、授业、解惑”,负责的态度一点也不亚于父母的关心。大学则学习完全靠个人。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而有些中学时的姣姣者,由于对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掌握不好,昔日的优势风采不复存在,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家长和个人的期望值过高,容易产生失落感,面对知识的海洋,不知从何学起,难免会产生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的感觉。因此,及时解决学什么、怎么学和如何安排学习时间的问题,是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关键。
1.5就业问题 在原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实行统一分配,不论什么性质的学校和专业只要拿到文凭,就可以捧上“铁饭碗”:大学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没有竞争意识,更没有危机感和失业感。 1.6网络与计算机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的不断深人发展,它已走进了每一个大学生的-生活。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当代青年大学生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疏于学业,沉醉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自我封闭,对现实的人和事漠不关心。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1)在开学初,期中期末等阶段性总结时邀请专家对各种心理疾病做出分析,举办心理讲座,使大学生了解意识到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同时注意心理问题的解决。
(2)宣传栏,公告栏上定期公告学校新的心理问题的产生以及解决方法,对于典型可追踪报道,揭露问题产生的详细过程。避免同一问题的再次产生。
(3)班级增加心理委员,数量为2-3名,关注班级心理问题的预防解决,有问题时及时向班主任老师报告,与辅导员做好沟通。
(4)成立“心灵俱乐部”,可以学生会的名义成立类似部门,或以社团形式举办。“心灵俱乐部”做为交流平台的存在。应安排好每目的工作人员,在心理委员反应学生问题时针对“问题”学生展开探讨。可请专家或心理医生提出有效方案妥善解决。
(5)学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特别关注和关心弱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与沟通是必要的。努力做好全方位“扶贫”,心理老师应准确地了解他们的问题,听其倾诉,帮其开导。使他们走出各种心理阴影,鼓励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让其在交往与交流中发现自身价值。 总之,科学技术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培养有用的人才是我国能否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人才教育成为二十一世纪高校教育工作地中心,关注大学生心理教育,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应该是学校在教育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地方,可谓弱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