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次赴远海战备值班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1886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多年来,北海舰队某船先后7次赴远海战备值班,每次持续近半年时间,官兵们远离部队驻地,远离亲人家庭,坚守一方海域,在大海上犁出忠诚航迹。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赴远海战备值班,时间跨度长、生活困难多,无时无刻不是对官兵的意志品质进行考验。北海舰队某船官兵坚决听从指挥,携手攻坚克难,连续11年被上级评为先进舰连,多次被评为优秀党支部、军事训练一级单位,2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牵挂
  “不好意思,实在不好意思,请多理解……”那年的一天,在某趟列车上,一名青年男子不停拨出电话,逐个向电话那头的人赔礼道歉。
  他叫汤鹏,是该船机电长。因为执行任务,已3次推迟婚期,本计划那段时间抽空办了婚礼,起码对苦苦盼望的女友有个交代。谁想,结婚请柬刚发出,单位又接到出海任务。
  临别,看着女友充满无奈而又眷恋的双眼,他上前深深拥抱了一下,就扭头奔往车站。他的背影写着不舍,更写着一个军人的责任。
  “任务面前,大局为重。”多年来,这种崇高意识已经融入该船官兵血脉,也正是所在大队“忠诚,奉献,精武,求实”队魂的生动反映。原船上干部吴永德第一次随船出远海时,身患胃癌的母亲正要手术。接到命令,他毅然踏上了远航的船只。哪个儿子不牵挂自己的母亲,尤其在孤寂的大海上?由于当时海上通信条件有限,近半年他得不到关于母亲的任何信息,只好把深深的担忧藏在心底。
  在船只返航途中靠泊补给时,他急切地往家里打电话,才知母亲已去世1个多月。自古忠孝难两全。失去亲人的悲痛转化为工作上的尽职尽责,他3次随船赴远海战备值班,2次荣立三等功,还被北海舰队表彰为优秀基层主官。
  近年来,该船先后有48人次中途停止休假,13人次推迟婚期,14名官兵在家属生孩子时放弃休假。原船长黄敏、机电业务长潘志军、军需杜良飞等9名官兵在出海期间遭遇亲人去世,但为了圆满完成任务,都默默调整状态,认真履职尽责。一个个舍小家顾大家的故事,在令人叹惋的同时,也诠释了全船官兵对使命的无限忠诚。
  坚毅
  执行艰巨的任务,难免有险难的阻挡,该船赴远海战备值班,同样没少遇“拦路虎”,但全体官兵总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同心协力攻坚克难,从不放弃从不退缩。
  一次,该船正在海上,副机班长王文龙突然发现,2号副机转速不稳、排温偏高。由于次日还要按计划接受油、水补给,时间十分紧迫。机电长带领大家迅速排查原因,发现机器内部调节垫片部分损坏,必须拆卸空气冷却器、缸头和高压油泵总成后进行更换。
  内行的人都知道,由于机器结构紧凑,这种故障维修起来耗时又费力,十分困难。但是,官兵们迎难而上投入抢修,机舱噪声大、温度高,他们就通过大声吼或打手势相互配合,刚展开十几分钟,都已大汗淋漓。
  然而,接踵而来的问题,更使维修工作难上加难。他们经过5个多小时完成拆卸后,发现输油泵内部弹簧和联轴节调节垫片全部损坏,这种故障在该船还是第一次发生。尤其是还得拆下缸头,利用活塞上死点的位置确定供油定时,才能满足维修要求。这从难度上是一种挑战,从方法上只能进行摸索。
  难题再难,用心克服就不难。从不服输的官兵携手展开艰难攻关,他们根据说明书上相关数据反复调节,结果不准确就对照书本分析研究,工具不合适就想办法改装,安装不到位就拆下来重装,经过9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2号副机的运转终于转入正常。
  就是这个“硬骨头”,他们整整“啃”了一夜,故障排除时第二天的太阳已经升起,但一夜未眠的官兵却豪情满怀。后来,此次自修被北海舰队评为自修工程三等奖。
  还有一次,他们在赶赴执勤海域途中,遭遇9级大风,五六米高的大浪接连从船头盖到驾驶室,震得船体嗡嗡颤动,连甲板都嘎嘎直响,船只犹如一片树叶在滔天巨浪里颠簸起伏。船上没有固定的物品全都散落,许多官兵晕船、呕吐,甚至吐出胆汁和血丝。
  按说,面对如此恶劣的航行条件,他们可以先去附近锚地避避风再走,但该船党支部认为:现场就是战场,执勤就是战斗,越是艰难的时候越要顽强拼搏、坚持到底!
  于是,指挥组对气象和海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航线进行了重新修订,政工干部深入战位再动员,每个战位的号手全部坚守岗位,晕船就在腰上系个塑料袋方便呕吐,站不住就用背包绳把自己绑在战位上。靠着这股子敢打硬拼的韧劲,该船与风浪整整搏斗了12个小时,终于闯出大风区。
  饱经锤炼的官兵们用一次次的奋勇拼搏,奏响了一首首胜利凯歌。为熟练执掌装备,电工班长罗体红在酷热的机舱一呆好几个小时,汗水湿透衣服,他就干脆“赤背上阵”;为促进战备值班任务的完成,军医赵彦军挑战自我练本领,不但能看病,还能值雷达更;出海遭遇风浪是常事,炊事班长魏杰为了做出可口饭菜,保证官兵有足够体力坚守战位,常把自己绑在灶台上,强忍晕船、摇晃等不适坚持工作……
  过关
  “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见了罐头就倒胃,绿色成了奢侈品”……官兵们说,每次在海上战备值班,都要经受饮食关、用水关、寂寞关、病痛关等“十关”考验,从受领任务那一刻起,就似乎与吃苦结下不解之缘。
  对于常人来说,吃惯了蔬菜,如果吃点罐头,那就饱了口福。记得该船第一次赴远海时,装载着成箱的罐头,大伙看着这些稀罕物直流口水,一时之间,从尝鲜到上瘾,罐头成了美味。
  在海上长时间战备值班,补给要受多方面的制约,到任务中后期很难吃到新鲜蔬菜,罐头自然成了家常便饭。这时,大伙吃罐头就开始挑三捡四了,直到后来得了“罐头恐惧症”,不要说吃,想起来都感到腻歪。
  如果说忍受苦是一种无奈,那么该船官兵以苦为乐享受苦,才是一种境界。针对船上蔬菜奇缺的实际,他们在花盆里试着种起了黄瓜,但只能长到手指般大小,即便这样一丁点的绿色,也为官兵带来很大的乐趣,真是不饱口福饱眼福。皱皱巴巴没长开的黄瓜切成小片,分给每个人,大家就含在嘴里,慢慢感受那种清新和自然。
  更值得一提的是,炊事班的同志自学了发豆芽技术,报务班长杨佳俊还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官兵做豆腐、熬豆浆。于是,在茫茫大海上,小葱拌豆腐、麻辣豆腐、家常豆腐等难得美味闪亮登场,大大丰富了摆满罐头的餐桌,成为全船官兵最喜爱的菜肴。
  营养上的缺乏只是一方面,长时间漂泊海上,不仅要处处紧绷战备神经,还要时时忍受孤独寂寞。据该船原教导员、现任大队副政委的周宏亮介绍,官兵们面对心理上的各种严峻考验,都积极调整状态,与紧张、焦虑、烦躁和失眠等不良反应展开艰难斗争,无一人退缩,有的官兵还写下“豪饮寂寞当美酒,且把执勤当战斗”等格言。船党支部也及时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适时开展各种体育文化活动,有效丰富了官兵的精神生活。
  如果说生活上的困难还可以克服,那么在海上最大的威胁来自疾病,哪怕是一些头痛脑热的小病,都是非常大的挑战。那是几年前的一个春节,正值该船在海上值班。大年三十上午,电工李品亮发着高烧,腹部已疼了三天,随船的军医诊断为阑尾炎,急需手术。
  茫茫大海上,小李的病情牵动着上上下下的心。危急关头,他们决定利用船上现有条件实施手术。放在医院,阑尾炎手术不就是个小儿科!但在这个特定的环境里,小儿科就变成了天大的难事。但人命关天,不容退却。没有手术台,就依托小会议室的桌子;没有无影灯,大家就打开了所有的手电筒;没有助理医生和护士,船长和教导员就拿起了止血钳,手术紧张地展开了……
  门外,不值勤的战友们凝神屏气挤成了一团,O型血的战友们则一个个撸起袖管,以便应急。就是这样一个小手术,在这儿却做了4个多小时!随着军医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大家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小李终于远离了死神。事后,操舵班长孙野说,我在驻地医院做过同一手术,全身麻醉也够受的,小李手术时麻醉条件根本达不到,痛得嗷嗷叫,不愧是条硬汉子!
  官兵们苦是苦,但他们辛苦心不苦,艰苦不觉苦。仿如迎着风暴出航的战舰,虽然饱受狂风恶浪的夹击,却不为所动勇往直前,就连激起的浪花都那样美丽!
其他文献
【人物名片】 张德崇,福建省浦城人,1978年12月入伍,1982年12月入党,大学学历,大校军衔;历任战士、学员、指导员、团政委等;荣立三等功1次。现任南京军区航务军事代表办事处政委。  从我从事部队新闻宣传起,就养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晚要加班学习至少三个小时。以前是经常加班加点的采访、写稿,走上领导岗位之后,这个习惯却不曾中断过。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每天晚上我都要到办公室泡上几个小时,
期刊
一会儿用自己举例,一会儿用身边的人说“事”,一会儿是关注如何激发科研人员创造力和奉献精神的政委,一会儿又变身为调研时亲自为官兵们加菜做红烧肉的江苏大厨,近两个小时的采访让这位从怎么方便干部买菜这种小事抓起的政委填补得满满当当,于无声处听惊雷,这种激情与执著,让我们觉得近,近到让我们忘记了他的任务和肩膀上扛着的星星。  解放军生活:防化研究院是科研人员扎堆的单位,在树牢科研人员战斗力观念上,研究院都
期刊
“这个可是我们研究室的宝贝。”在研究室门口,副主任周世坤指着一块牌子,“国际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组织指定实验室”郑重地向我们介绍,“1997年,全世界只有7个, 我们就是其中之一,这可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国际联试”,全称为“国际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组织官方水平考试”,由联合国禁化武组织每年进行一次,旨在对签署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国家鉴定实验室的资格评定。由于这个名字长达18个字,拗口冗长,于是防化研
期刊
汽车沿着蜿蜒的公路朝着青海湖的方向慢行,我的心却一直有些忐忑不安,担心青海湖有负盛名,辜负了我对她的仰慕和向往。  远远的,一条略深于天空颜色的玉带在天边,那就是青海湖了。仿佛是仙女的衣带,闲闲的浮在地表之上,似乎有些不真实。汽车和玉带之间,是黄色的油菜花海,一群群的羊在吃草。远远望去,羊群仿佛是静止的,像一朵朵镶嵌在地毯上的白色花朵。打开车窗,油菜花的气息扑面而来,是甘甜、沁人心脾的芳香。我深吸
期刊
“星”语录:“这件事总要有人做,即使花上20年,我也要坚持做下去。”  “星”荣誉:郑毅,男,某所二室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专业技术三级,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总装“1153”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防化技术专家组专家,主持完成11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0项。  每年冬至,太阳光直射地球南回归线,北半球这天黑夜最长,白昼最短,是进行卫星地面观测的好时机。2010年冬至,凌晨4
期刊
桌上摆着各类中外书籍,话不多却句句分量十足,专家型领导,是我们采访院长最直接的印象。这位从防化兵成长起来的领导,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有对自己工作最朴实的理解和定位。担当精神,忧患意识,让他引领着防化科研不断向前迈进。从中,我们也重新认识了防化兵,重新认识了防化科研。  解放军生活:今年是防化研究院建院60周年。我们了解到,防化科研在我军战斗力生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您能介绍一下研究院为我军防化
期刊
“星”语录:“如果科学研究是一座摩天大厦,那么基础研究就是这摩天大厦的地基,只有过了理论关,大厦才能稳固。”  “星”荣誉:李磊,男,某所三室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总装“双百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和“1153”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教育部力学专业同行评议专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0余篇。  在防化研究院某研究所,一个3年前的科研项目至
期刊
从小立志“横戈马上行”的我穿上绿军装,成为某师司令部直属队的一名新兵。新兵训练时,虽然身体素质好,各项训练遥遥领先,但由于个性太强,三天两头惹事,一度被认为是“刺头兵”。新兵下连,军事训练考核名列前茅的我被分到师教导队炊事班,成了一名炊事员。穿上厨师服、挽袖掌大勺,我像一匹渴望驰骋沙场的战马被关进笼子里一样难受。心想:既然被打入“冷宫”,那就“破罐子破摔”呗,很快我称病压起了床板。  一天,战友陈
期刊
“我‘当兵’的时候被评为连队最佳内务!”  “我获得连队理论达人的称号呢!”  “我当兵半个月,体重减了五公斤,混熟了以后他们都叫我减肥达人。”  乍一看,大家一定以为是几个新兵在晒自己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可是再一看交谈者肩上的星星、胸前的资历章,都是一些当兵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机关领导干部,他们彼此交谈怎么会晒起这些新兵的成绩呢?下面让我们通过一组照片来回顾一年多以来,领导和机关干部们的“列兵
期刊
“星”语录:“爱心助学这件事做起来真有点‘上瘾’,没想到一干就是7年,当年的‘小不点’都长成‘小大人’啦!”  “星”荣誉:张敏,女,某研究室工程师,总装“1153”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研究室某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曾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被总装备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学雷锋先进个人。  今年春节刚过,一封来自山西原平失学儿童亢丽英的感谢信寄到了防化研究院某研究室工程师张敏的手中。“张叔叔,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