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推进精准脱贫,要充分谋划全局战略,实施和完善精准滴灌机制;要通过建立大数据网络等信息平台,完善精准识别和退出机制; 要注重人才引领,打造高素质的专兼职精准脱贫队伍;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精准脱贫”等新型模式;要强化基础、智力等脱贫力度,增强造血功能,为精准脱贫提供动力保障。
【关键词】精准脱贫;问题;建议
自2015年阜阳市全面启动精准脱贫脱贫以来,各地已初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仍存在思想认识不高、脱贫措施办法不够对路、脱贫重点不够突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完善精准脱贫工作机制。
一、当前我市精准脱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近期深入到界首市颍南饶吕村开展调研走访,并召开了饶吕村贫困户代表座谈会,同时到颍东区正午镇吴寨村、界首任寨乡杨庄村、临泉县杨小街镇柳大村等地就精准脱贫工作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各地在精准脱贫上都出了不少实招,但也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
1、思想认识不够高。部分贫困乡村干部和贫困群众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依然比较严重,个别村民甚至出现了以贫困为荣的现象。
2、脱贫对象识别和退出不够精准。在实际工作中对象和施策不准的问题依然突出,仍有个别乡镇和部分村不深入实际调查了解,不能对本辖区范围内的脱贫状况深入了解和思考创新,闭门造车搞“突击”,缺乏精确的识别和退出机制。
3、脱贫队伍战斗力不够强。个别驻村脱贫干部出现“身在村莊心在机关”的现象,此外,驻村脱贫干部的考核、激励等制度还不够完善,这些不利于驻村干部积极性的发挥。
4、脱贫措施办法不够对路。“怎样扶”,是抓好精准脱贫的关键所在。特别是调查研究不实不透,产业方向把握不准,导致脱贫指向失之于偏。
5、脱贫重点不够突出,效果不明显。就当前情况而言,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项目资金未足额拨付缓慢;二是财政扶持资金脱贫不精准、脱贫见效慢;三是存在重复申报项目、变更项目建设地点等违规现象;四是部分项目管理不到位,重面积轻质量。
二、加快推进阜阳精准脱贫的几点建议
我们必须充分把握好国家脱贫攻坚机遇和有利条件,着重做好精准脱贫文章,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再打一场脱贫开发攻坚战,推动阜阳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一)着力解决部分贫困户“意识贫困”问题
扶贫开发首先要突出解决贫困户的思想问题,只有贫困户摆脱“穷日子,穷凑合”的思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只有“摆脱”头脑中的“贫困”,解决“意识贫困”问题,才能解决“思路贫困”。当前要着力落实村两委“一把手”脱贫责任,提升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要让他们教育引导贫困户转变 “等靠要”的思想,解决贫困群众“思想惰性”问题,激活其潜能,依托群众自身的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通过建立大数据网络等信息平台,完善精准识别和退出机制,为精准脱贫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笔者认为,通过建立大数据网络等信息平台,完善精准识别和退出机制,引入构建大数据网络等信息平台和第三方力量。
1、建立大数据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精准识别成果,建立辖区内统一、服务下延、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动态管理的脱贫大数据平台,构建市(县)、乡、村三级精准脱贫网络,完善精准识别和退出机制,为精准认定、精准扶持、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精准脱贫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
2、引入第三方力量。要对脱贫效果进行定期考核和巩固,有必要引入独立的第三方绩效评估机制,对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脱贫的效果进行定量考核,打破县乡镇政府和农户的信息垄断权,避免信息失真。
(三)着力做好贫困户精准分类、脱贫项目的精准规划和设计文章
1、着力做好贫困户精准分类文章
笔者建议将现有扶贫对象按其经济发展状况和有无劳动能力分类,分为三种类型,即:发展型、维持型、萎缩型。重点扶持发展型,积极帮扶维持型,救助萎缩型。发展型贫困户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发展能力,只需要外界提供相应的资金、技术等条件即可脱贫;维持型贫困户有较弱劳动能力,只能从事劳动强度低、无技术含量的劳动;萎缩性贫困户为老弱病(绝症)、残、疯、傻以及无劳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三无”贫困户。
2、着力做好脱贫项目的精准规划和设计
在扶脱项目的精准规划和设计上,要做到长短结合,自愿原则,统筹兼顾。
(1)、坚持问题导向,立足贫困户生活现状,着力解决最紧迫、最直接的问题,把扶贫资金用到直接脱贫项目上。
笔者认为直接扶贫项目的设置,应注重以贫困户个性化需要为导向,专门设计针对贫困户的项目包,不断加大对贫困户的个体投入。建议通过考察调研推荐“周期短、易操作、见效快”的直接到农户的扶贫项目(项目实行分期拨付扶贫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让贫困户根据自己发展能力和意愿,主动领取项目,打造以户为单位的家庭养殖种植或庭院经济等,最终形成“穷人跟着资金走,资金跟着项目走”,走贫困户自主脱贫的道路。
(2)、坚持市场导向,做好产业扶贫。坚持市场导向,做好精准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核心问题是产业扶贫。根据阜阳的特点,建议走一条“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穷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精准产业扶贫新路子,在产业投入上给予重点安排,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一是在产业资金安排上,建议财政扶贫资金中60%要用于产业开发,产业开发项目资金具体使用中60%要直接到户;二是在产业扶贫方式上,改变传统的“给钱给物”,建议采用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和股份合作三种模式;三是在产业带动上,建议抓好能人培育;四是在产业开发上,建议长短结合,除种植养殖产业外,还要发展短平快项目;五是在产品市场营销上,建议发展“互联网+农业”,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衔接问题。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精准脱贫”等新型模式,为构建城乡互动的众筹式脱贫提供机制保障
我们应借鉴和利用“互联网+脱贫”等新型模式,努力构建城乡互动的众筹脱贫机制。
1、将众筹脱贫纳入精准脱贫工作体系。一是在试点基础上形成众筹脱贫工作规范;二是依托政府机构开展众筹脱贫的诚信管理;三是加强众筹脱贫的业务辅导培训;四是由各脱贫工作队发起众筹进行示范,带动整体把控众筹运行风险和脱贫公益品质。
2、配套政策鼓励农村青年开展众筹脱贫。给予乡镇政府脱贫机构一定的“众筹支配权”;对捐赠款项的使用,应由乡镇政府脱贫机构“定向投放”,满足贫困户产品众筹资金不足的项目,重点支持农村青年开展“众筹脱贫”,尤其是回乡青年发起的以家乡情结等“精准营销”开发众筹脱贫项目。
(五)强化基础、智力等脱贫力度,增强造血功能,为精准脱贫提供动力保障
依照“因地制宜、群众参与、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新村建设、产业发展、整体推进、素质提升”的造血脱贫建设新思路,坚定不移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努力实现量体裁衣做脱贫。
1.基础脱贫,惠及民利。要加快推进乡村公路等一批打通主通道、消除断头路、提升通行力的重大交通项目,优先在贫困村进行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和着力点向贫困乡村倾斜。
2.机制创新,典型带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注重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形成支柱产业,稳定地增加农民收入。在精准产业脱贫的基本思路下,瞄準脱贫对象,进一步完善脱贫经济组织与贫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和贫困农户维权机制,围绕解决资金、市场、技术三大瓶颈,着力做好金融脱贫、电商脱贫和致富带头人培训等工作,系统地推进精准产业脱贫,为贫困农户增收脱贫夯实基础。
一是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提升产业化脱贫水平。按照“积极引导、政策支持、规范运作”的要求,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形成农副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条,带动贫困农户增收。为此,笔者建议,每个乡镇街道可以尽快自选一个典型的贫困村,组织农业专家、乡村脱贫骨干等人员赴情况相类似的地区考察,反复筛选出适合本村的产业,先发展起来,通过示范效应,进而带动其它贫困村脱贫。
二是要实施“领头雁”培训工程。每年选派与贫困村联系密切的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和贫困村两委负责人集中进行培训,提升带领村民干事创业、脱贫致富的动力和能力。构建合作创业机制,鼓励农村能人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农户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参股入社,扩大就近创业就业。
三是要紧盯市场“导航灯”,做活“连市场”文章。要做好顶层设计,不能光站在当地适合的项目,而要站在全国甚至国际的角度选择适合的产业,优化扶持产业的结构和产品的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增加绿色、有机等优质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供给,才能提高农业效益,实现产业脱贫。同时还要把握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注重搭建和完善优质农产品供给平台,要积极探索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低收入户和市场连接起的“桥梁”,如可以采取与低收入户签订保底价收购、上浮价结算等方式来破解“生产容易销售难、增产容易增收难”等问题,保证让低收入户获得稳定可靠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
[2]张一鸣.精准扶贫为新时期中国扶贫格局带来新变化——访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教授张琦[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10月9日第001版.
[3]邓圣耀.广东“精准扶贫”成全国经验[N].南方日报,2014年3月26日第A07版.
[4]马尚云.精准扶贫的困难与对策[J].学习月刊,2014(10上):26.
[5]李慧,吕慎.精准扶贫要过几道坎[N].光明日报,2014年8月7日第013版.
作者简介:李新(1972年12月- ),男,安徽界首人,中共安徽界首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学、领导学、社会保障学等多学科领域。
【关键词】精准脱贫;问题;建议
自2015年阜阳市全面启动精准脱贫脱贫以来,各地已初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仍存在思想认识不高、脱贫措施办法不够对路、脱贫重点不够突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完善精准脱贫工作机制。
一、当前我市精准脱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近期深入到界首市颍南饶吕村开展调研走访,并召开了饶吕村贫困户代表座谈会,同时到颍东区正午镇吴寨村、界首任寨乡杨庄村、临泉县杨小街镇柳大村等地就精准脱贫工作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各地在精准脱贫上都出了不少实招,但也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
1、思想认识不够高。部分贫困乡村干部和贫困群众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依然比较严重,个别村民甚至出现了以贫困为荣的现象。
2、脱贫对象识别和退出不够精准。在实际工作中对象和施策不准的问题依然突出,仍有个别乡镇和部分村不深入实际调查了解,不能对本辖区范围内的脱贫状况深入了解和思考创新,闭门造车搞“突击”,缺乏精确的识别和退出机制。
3、脱贫队伍战斗力不够强。个别驻村脱贫干部出现“身在村莊心在机关”的现象,此外,驻村脱贫干部的考核、激励等制度还不够完善,这些不利于驻村干部积极性的发挥。
4、脱贫措施办法不够对路。“怎样扶”,是抓好精准脱贫的关键所在。特别是调查研究不实不透,产业方向把握不准,导致脱贫指向失之于偏。
5、脱贫重点不够突出,效果不明显。就当前情况而言,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项目资金未足额拨付缓慢;二是财政扶持资金脱贫不精准、脱贫见效慢;三是存在重复申报项目、变更项目建设地点等违规现象;四是部分项目管理不到位,重面积轻质量。
二、加快推进阜阳精准脱贫的几点建议
我们必须充分把握好国家脱贫攻坚机遇和有利条件,着重做好精准脱贫文章,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再打一场脱贫开发攻坚战,推动阜阳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一)着力解决部分贫困户“意识贫困”问题
扶贫开发首先要突出解决贫困户的思想问题,只有贫困户摆脱“穷日子,穷凑合”的思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只有“摆脱”头脑中的“贫困”,解决“意识贫困”问题,才能解决“思路贫困”。当前要着力落实村两委“一把手”脱贫责任,提升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要让他们教育引导贫困户转变 “等靠要”的思想,解决贫困群众“思想惰性”问题,激活其潜能,依托群众自身的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通过建立大数据网络等信息平台,完善精准识别和退出机制,为精准脱贫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笔者认为,通过建立大数据网络等信息平台,完善精准识别和退出机制,引入构建大数据网络等信息平台和第三方力量。
1、建立大数据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精准识别成果,建立辖区内统一、服务下延、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动态管理的脱贫大数据平台,构建市(县)、乡、村三级精准脱贫网络,完善精准识别和退出机制,为精准认定、精准扶持、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精准脱贫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
2、引入第三方力量。要对脱贫效果进行定期考核和巩固,有必要引入独立的第三方绩效评估机制,对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脱贫的效果进行定量考核,打破县乡镇政府和农户的信息垄断权,避免信息失真。
(三)着力做好贫困户精准分类、脱贫项目的精准规划和设计文章
1、着力做好贫困户精准分类文章
笔者建议将现有扶贫对象按其经济发展状况和有无劳动能力分类,分为三种类型,即:发展型、维持型、萎缩型。重点扶持发展型,积极帮扶维持型,救助萎缩型。发展型贫困户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发展能力,只需要外界提供相应的资金、技术等条件即可脱贫;维持型贫困户有较弱劳动能力,只能从事劳动强度低、无技术含量的劳动;萎缩性贫困户为老弱病(绝症)、残、疯、傻以及无劳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三无”贫困户。
2、着力做好脱贫项目的精准规划和设计
在扶脱项目的精准规划和设计上,要做到长短结合,自愿原则,统筹兼顾。
(1)、坚持问题导向,立足贫困户生活现状,着力解决最紧迫、最直接的问题,把扶贫资金用到直接脱贫项目上。
笔者认为直接扶贫项目的设置,应注重以贫困户个性化需要为导向,专门设计针对贫困户的项目包,不断加大对贫困户的个体投入。建议通过考察调研推荐“周期短、易操作、见效快”的直接到农户的扶贫项目(项目实行分期拨付扶贫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让贫困户根据自己发展能力和意愿,主动领取项目,打造以户为单位的家庭养殖种植或庭院经济等,最终形成“穷人跟着资金走,资金跟着项目走”,走贫困户自主脱贫的道路。
(2)、坚持市场导向,做好产业扶贫。坚持市场导向,做好精准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核心问题是产业扶贫。根据阜阳的特点,建议走一条“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穷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精准产业扶贫新路子,在产业投入上给予重点安排,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一是在产业资金安排上,建议财政扶贫资金中60%要用于产业开发,产业开发项目资金具体使用中60%要直接到户;二是在产业扶贫方式上,改变传统的“给钱给物”,建议采用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和股份合作三种模式;三是在产业带动上,建议抓好能人培育;四是在产业开发上,建议长短结合,除种植养殖产业外,还要发展短平快项目;五是在产品市场营销上,建议发展“互联网+农业”,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衔接问题。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精准脱贫”等新型模式,为构建城乡互动的众筹式脱贫提供机制保障
我们应借鉴和利用“互联网+脱贫”等新型模式,努力构建城乡互动的众筹脱贫机制。
1、将众筹脱贫纳入精准脱贫工作体系。一是在试点基础上形成众筹脱贫工作规范;二是依托政府机构开展众筹脱贫的诚信管理;三是加强众筹脱贫的业务辅导培训;四是由各脱贫工作队发起众筹进行示范,带动整体把控众筹运行风险和脱贫公益品质。
2、配套政策鼓励农村青年开展众筹脱贫。给予乡镇政府脱贫机构一定的“众筹支配权”;对捐赠款项的使用,应由乡镇政府脱贫机构“定向投放”,满足贫困户产品众筹资金不足的项目,重点支持农村青年开展“众筹脱贫”,尤其是回乡青年发起的以家乡情结等“精准营销”开发众筹脱贫项目。
(五)强化基础、智力等脱贫力度,增强造血功能,为精准脱贫提供动力保障
依照“因地制宜、群众参与、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新村建设、产业发展、整体推进、素质提升”的造血脱贫建设新思路,坚定不移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努力实现量体裁衣做脱贫。
1.基础脱贫,惠及民利。要加快推进乡村公路等一批打通主通道、消除断头路、提升通行力的重大交通项目,优先在贫困村进行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和着力点向贫困乡村倾斜。
2.机制创新,典型带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注重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形成支柱产业,稳定地增加农民收入。在精准产业脱贫的基本思路下,瞄準脱贫对象,进一步完善脱贫经济组织与贫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和贫困农户维权机制,围绕解决资金、市场、技术三大瓶颈,着力做好金融脱贫、电商脱贫和致富带头人培训等工作,系统地推进精准产业脱贫,为贫困农户增收脱贫夯实基础。
一是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提升产业化脱贫水平。按照“积极引导、政策支持、规范运作”的要求,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形成农副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条,带动贫困农户增收。为此,笔者建议,每个乡镇街道可以尽快自选一个典型的贫困村,组织农业专家、乡村脱贫骨干等人员赴情况相类似的地区考察,反复筛选出适合本村的产业,先发展起来,通过示范效应,进而带动其它贫困村脱贫。
二是要实施“领头雁”培训工程。每年选派与贫困村联系密切的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和贫困村两委负责人集中进行培训,提升带领村民干事创业、脱贫致富的动力和能力。构建合作创业机制,鼓励农村能人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农户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参股入社,扩大就近创业就业。
三是要紧盯市场“导航灯”,做活“连市场”文章。要做好顶层设计,不能光站在当地适合的项目,而要站在全国甚至国际的角度选择适合的产业,优化扶持产业的结构和产品的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增加绿色、有机等优质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供给,才能提高农业效益,实现产业脱贫。同时还要把握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注重搭建和完善优质农产品供给平台,要积极探索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低收入户和市场连接起的“桥梁”,如可以采取与低收入户签订保底价收购、上浮价结算等方式来破解“生产容易销售难、增产容易增收难”等问题,保证让低收入户获得稳定可靠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
[2]张一鸣.精准扶贫为新时期中国扶贫格局带来新变化——访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教授张琦[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10月9日第001版.
[3]邓圣耀.广东“精准扶贫”成全国经验[N].南方日报,2014年3月26日第A07版.
[4]马尚云.精准扶贫的困难与对策[J].学习月刊,2014(10上):26.
[5]李慧,吕慎.精准扶贫要过几道坎[N].光明日报,2014年8月7日第013版.
作者简介:李新(1972年12月- ),男,安徽界首人,中共安徽界首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学、领导学、社会保障学等多学科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