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一些质疑革命英雄的声音充斥网络:“刘胡兰死于乡亲的铡刀”“董存瑞炸暗堡系虚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行为不合常理”等,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对此,多家权威媒体通过大量例证予以回应,并义正辞严地指出“英雄不容诋毁”。不过,也有评论指出,质疑与诋毁是两码事,应该理性看待不同的声音。
英雄经得起质疑
首先明确一个前提:质疑是基于一种理性、客观态度的追问,可以带着疑惑和不解,但绝非没有底线的恶搞和诋毁。
对于质疑,我们应该持宽容、可讨论的态度,而不应抡起道德大棒打压。真英雄经得起质疑,有了质疑后,针对质疑进行考证,能使英雄的形象更为丰满。而如果发现确实有失实之处,对此进行修正,也是一种对历史负责、对公众负责的态度。
可是,综观近年来一些对待“质疑”的案例,可以发现某些批评太过偏激了,一看见有人质疑就“暴跳如雷”,容不得半点反对的声音。不可否认,经过一系列的采访、论证后,类似“刘胡兰死于乡亲的铡刀”“董存瑞炸暗堡系虚构”等质疑确实站不住脚,这也更证明了英雄经得起质疑。但是,就此给质疑者扣上“别有用心”“汉奸”“网络公害”等帽子,显然有失公允,不符合现代社会提倡的理性、宽容的精神。
就拿北京大学副教授阿忆质疑“刘胡兰并非被国民党所害,而是死于乡亲们的铡刀下”一事来说,估计抡起道德大棒“打人”者,仅仅只读了这一标题吧?而阿忆文章中表达的意思则是,刘胡兰为了保护更多的乡亲,主动走到铡刀下,在敌人拿枪威胁和逼迫下,乡亲们才铡死了刘胡兰。如果此结论属实,难道不更反衬刘胡兰的伟大、反动派的凶残?阿忆的这一结论,是经过实地采访当地村民得出的,并非凭空捏造。尽管后来多家媒体发文纠正了阿忆所述的事实,但阿忆作为一名学者,用调查得来的资料说话,他有发表质疑的权利,不应受到道德上的攻击。
人都有质疑的权利,面对一些超常的事,提出一些疑惑和不解很正常。例如面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壮举,人们难免会提出“是否超出了正常的生理承受力”这样的疑问,难道这就是“不爱国”“别有用心”了?如果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就指责学生:“你怎么可以质疑英雄,你不爱国?”这是负责的教育方式吗?显然不是。
面对这一质疑,解放军方面的媒体指出,这是军人战斗意志的体现,一名优秀的战士,其精神与忍受力不是可以用“生理极限”来简单解释的。多家权威媒体也发文转述了两位英雄的战友当时看到的情形,证明了英雄事迹属实,使得英雄的壮举更加可信。
常言道,真金不怕火炼。质疑和非议不但不能毁灭和抹黑英雄,反而能锤炼和锻造英雄。经不起质疑的英雄能算英雄吗?不算。只有经得起质疑和非议的英雄才是真英雄,这样的英雄才更有生命力。质疑英雄,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在用另一种方式为大众重新“树立”名传千古的真英雄,这怎么就成了“阴谋论”“网络公害”了呢?
可以质疑,但不能诋毁和恶搞
面对革命英雄,我们应该保持足够的尊敬,可以理性、客观地质疑,但不能随意诋毁和恶搞。如果失去了底线,把英雄人物弄得“灰头土脸”,最终损害的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反观某些对待英雄的言论,无疑已经失去了底线。2013年,一个拥有众多粉丝、微博名为“作业本”的人在微博里发了这样一段话:“由于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最终食客们拒绝为半面熟买单,他们纷纷表示还是赖宁的烤肉较好。”此言一出,立即引发了公众的谴责。后经媒体调查证实,这是加多宝公司的一次营销手段,该公司在一次名为“多谢行动”的营销中表示:“若作业本开烧烤店就送10万罐凉茶。”这种恶俗的营销手段,引发了各地网友的愤怒,重庆网友强烈谴责加多宝公司,称“你欠重庆人民一个道歉”。华龙网记者采访到邱少云烈士家属,其侄子向记者表示,他们目前正在联系律师,准备起诉加多宝公司和“作业本”。
以诋毁英雄作为营销手段,确实让人愤怒,这样的行为必须受到批评和谴责,涉嫌侵犯英雄名誉权的,英雄家属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权利。事实上,类似的诋毁、恶搞英雄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微电影《热血雷锋侠》用“无厘头”式的幽默讲述了发生在雷锋侠和地沟油侠、师傅盲侠、周女侠、葫芦娃侠之间的爱恨情仇;董存瑞扛着炸药包冲到暗堡桥底下,而炸药包原本有一面是可以粘到桥底的,但董存瑞拿反了,粘在自己手上扯不开,所以牺牲了……这种“无厘头”式的恶搞,看似带着幽默、调侃的成分,但其实“一点都不好笑”,因为“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是严肃的”“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举动是壮烈的”,嬉皮笑脸般的恶搞和调侃,只会弱化乃至摧毁社会高尚的精神取向,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
革命英雄为国家和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些容不得半点诋毁和恶搞。作为普通人,或许你一时难以理解英雄们的壮举,但至少应该保持足够的尊重。那些靠恶搞英雄博取眼球、图一时之“乐”的言语,以及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拿英雄“开涮”的行为,只会使自己的人格显得更低劣。
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说:“摧垮高尚、消灭英雄的狂欢过程,或许会带来些许快乐,但‘拉黑’之后呢?丧失了精神偶像,最终陷入痛苦的只能是自己。”从历史的记忆中,从英雄的故事里,我们感受到一个国家和民族挺直的脊梁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我们赖以生存、成长和强大的根基。因此,请不要随意诋毁和恶搞英雄。
反思“高大全”式的宣传模式
在新的社会心理结构和时代氛围下,部分公众对英雄提出质疑,或者对英雄人物不够尊重,一定程度上也与对英雄没有足够的了解有关。对于公众来说,许多英雄恐怕只存在于小学课本中为祖国牺牲的一个片段,这样的英雄难免缺乏真实感。对于失真的人物,公众当然有理由提出一些质疑。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对英雄人物的熟悉程度与质疑之声对其判断的影响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对英雄人物的事迹越熟悉、对英雄的信念和信心越坚定的人,越不可能被网络上的负面声音影响;而对英雄人物越不熟悉的人,越容易盲从、迷失,甚至被谣言所操控。因此,呈现详实的史料和客观理性的逻辑是应对质疑和诋毁的最好策略。
长期以来,受传统宣传思维的影响,中国革命历史影片或教科书中呈现的英雄形象往往存在“高大全”、脸谱化的问题。这种宣传方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在当下,这种将英雄过度美化的宣传方式,正日益显露出与时代需求不相适应的一面。在和平发展的年代,公众英雄观的“平民化”决定了有血有肉、与普通人心理距离更近的“身边英雄”,才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信息获取日益庞杂,过度包装、脱离实际的宣传一旦被揭穿,反而会引起人们对英雄和对主流媒体的质疑,结果得不偿失。
因此,改变以往的宣传模式,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将英雄形象塑造得更为真实、客观,才更容易引起大众的共鸣。今后的主流舆论宣传,不仅要注重人物、事迹的感染性,也要注重史料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这样既能提高英雄形象的可信度,又能避免公众对英雄事迹一知半解情况下的妄加猜测。
在学校教育中,过去一般都是直接用教科书“片段式”地宣讲英雄故事,致使学生对英雄产生了陌生感和距离感。为此,学校应该创新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挖掘英雄的日常行为,让学生认识到英雄也有调皮、可爱的一面,甚至英雄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后来经过不断的学习和锻炼,才一步一步地成长为优秀人物。通过勾勒、探究英雄的成长历程,能让学生获得一个立体的认识,从而让英雄的形象扎根在心中。
当英雄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形象“化身”为有血有肉的人扎根在公众心里,任何质疑、调侃、解构都不会起多大作用。因此,当前很重要的任务,是把英雄还原为人,不鼓吹、不拔高,以事实为依据,让各种质疑都有一个明晰的解释,让各种诋毁和恶搞销声匿迹。
(责编 欧金昌)
英雄经得起质疑
首先明确一个前提:质疑是基于一种理性、客观态度的追问,可以带着疑惑和不解,但绝非没有底线的恶搞和诋毁。
对于质疑,我们应该持宽容、可讨论的态度,而不应抡起道德大棒打压。真英雄经得起质疑,有了质疑后,针对质疑进行考证,能使英雄的形象更为丰满。而如果发现确实有失实之处,对此进行修正,也是一种对历史负责、对公众负责的态度。
可是,综观近年来一些对待“质疑”的案例,可以发现某些批评太过偏激了,一看见有人质疑就“暴跳如雷”,容不得半点反对的声音。不可否认,经过一系列的采访、论证后,类似“刘胡兰死于乡亲的铡刀”“董存瑞炸暗堡系虚构”等质疑确实站不住脚,这也更证明了英雄经得起质疑。但是,就此给质疑者扣上“别有用心”“汉奸”“网络公害”等帽子,显然有失公允,不符合现代社会提倡的理性、宽容的精神。
就拿北京大学副教授阿忆质疑“刘胡兰并非被国民党所害,而是死于乡亲们的铡刀下”一事来说,估计抡起道德大棒“打人”者,仅仅只读了这一标题吧?而阿忆文章中表达的意思则是,刘胡兰为了保护更多的乡亲,主动走到铡刀下,在敌人拿枪威胁和逼迫下,乡亲们才铡死了刘胡兰。如果此结论属实,难道不更反衬刘胡兰的伟大、反动派的凶残?阿忆的这一结论,是经过实地采访当地村民得出的,并非凭空捏造。尽管后来多家媒体发文纠正了阿忆所述的事实,但阿忆作为一名学者,用调查得来的资料说话,他有发表质疑的权利,不应受到道德上的攻击。
人都有质疑的权利,面对一些超常的事,提出一些疑惑和不解很正常。例如面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壮举,人们难免会提出“是否超出了正常的生理承受力”这样的疑问,难道这就是“不爱国”“别有用心”了?如果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就指责学生:“你怎么可以质疑英雄,你不爱国?”这是负责的教育方式吗?显然不是。
面对这一质疑,解放军方面的媒体指出,这是军人战斗意志的体现,一名优秀的战士,其精神与忍受力不是可以用“生理极限”来简单解释的。多家权威媒体也发文转述了两位英雄的战友当时看到的情形,证明了英雄事迹属实,使得英雄的壮举更加可信。
常言道,真金不怕火炼。质疑和非议不但不能毁灭和抹黑英雄,反而能锤炼和锻造英雄。经不起质疑的英雄能算英雄吗?不算。只有经得起质疑和非议的英雄才是真英雄,这样的英雄才更有生命力。质疑英雄,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在用另一种方式为大众重新“树立”名传千古的真英雄,这怎么就成了“阴谋论”“网络公害”了呢?
可以质疑,但不能诋毁和恶搞
面对革命英雄,我们应该保持足够的尊敬,可以理性、客观地质疑,但不能随意诋毁和恶搞。如果失去了底线,把英雄人物弄得“灰头土脸”,最终损害的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反观某些对待英雄的言论,无疑已经失去了底线。2013年,一个拥有众多粉丝、微博名为“作业本”的人在微博里发了这样一段话:“由于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最终食客们拒绝为半面熟买单,他们纷纷表示还是赖宁的烤肉较好。”此言一出,立即引发了公众的谴责。后经媒体调查证实,这是加多宝公司的一次营销手段,该公司在一次名为“多谢行动”的营销中表示:“若作业本开烧烤店就送10万罐凉茶。”这种恶俗的营销手段,引发了各地网友的愤怒,重庆网友强烈谴责加多宝公司,称“你欠重庆人民一个道歉”。华龙网记者采访到邱少云烈士家属,其侄子向记者表示,他们目前正在联系律师,准备起诉加多宝公司和“作业本”。
以诋毁英雄作为营销手段,确实让人愤怒,这样的行为必须受到批评和谴责,涉嫌侵犯英雄名誉权的,英雄家属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权利。事实上,类似的诋毁、恶搞英雄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微电影《热血雷锋侠》用“无厘头”式的幽默讲述了发生在雷锋侠和地沟油侠、师傅盲侠、周女侠、葫芦娃侠之间的爱恨情仇;董存瑞扛着炸药包冲到暗堡桥底下,而炸药包原本有一面是可以粘到桥底的,但董存瑞拿反了,粘在自己手上扯不开,所以牺牲了……这种“无厘头”式的恶搞,看似带着幽默、调侃的成分,但其实“一点都不好笑”,因为“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是严肃的”“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举动是壮烈的”,嬉皮笑脸般的恶搞和调侃,只会弱化乃至摧毁社会高尚的精神取向,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
革命英雄为国家和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些容不得半点诋毁和恶搞。作为普通人,或许你一时难以理解英雄们的壮举,但至少应该保持足够的尊重。那些靠恶搞英雄博取眼球、图一时之“乐”的言语,以及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拿英雄“开涮”的行为,只会使自己的人格显得更低劣。
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说:“摧垮高尚、消灭英雄的狂欢过程,或许会带来些许快乐,但‘拉黑’之后呢?丧失了精神偶像,最终陷入痛苦的只能是自己。”从历史的记忆中,从英雄的故事里,我们感受到一个国家和民族挺直的脊梁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我们赖以生存、成长和强大的根基。因此,请不要随意诋毁和恶搞英雄。
反思“高大全”式的宣传模式
在新的社会心理结构和时代氛围下,部分公众对英雄提出质疑,或者对英雄人物不够尊重,一定程度上也与对英雄没有足够的了解有关。对于公众来说,许多英雄恐怕只存在于小学课本中为祖国牺牲的一个片段,这样的英雄难免缺乏真实感。对于失真的人物,公众当然有理由提出一些质疑。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对英雄人物的熟悉程度与质疑之声对其判断的影响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对英雄人物的事迹越熟悉、对英雄的信念和信心越坚定的人,越不可能被网络上的负面声音影响;而对英雄人物越不熟悉的人,越容易盲从、迷失,甚至被谣言所操控。因此,呈现详实的史料和客观理性的逻辑是应对质疑和诋毁的最好策略。
长期以来,受传统宣传思维的影响,中国革命历史影片或教科书中呈现的英雄形象往往存在“高大全”、脸谱化的问题。这种宣传方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在当下,这种将英雄过度美化的宣传方式,正日益显露出与时代需求不相适应的一面。在和平发展的年代,公众英雄观的“平民化”决定了有血有肉、与普通人心理距离更近的“身边英雄”,才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信息获取日益庞杂,过度包装、脱离实际的宣传一旦被揭穿,反而会引起人们对英雄和对主流媒体的质疑,结果得不偿失。
因此,改变以往的宣传模式,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将英雄形象塑造得更为真实、客观,才更容易引起大众的共鸣。今后的主流舆论宣传,不仅要注重人物、事迹的感染性,也要注重史料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这样既能提高英雄形象的可信度,又能避免公众对英雄事迹一知半解情况下的妄加猜测。
在学校教育中,过去一般都是直接用教科书“片段式”地宣讲英雄故事,致使学生对英雄产生了陌生感和距离感。为此,学校应该创新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挖掘英雄的日常行为,让学生认识到英雄也有调皮、可爱的一面,甚至英雄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后来经过不断的学习和锻炼,才一步一步地成长为优秀人物。通过勾勒、探究英雄的成长历程,能让学生获得一个立体的认识,从而让英雄的形象扎根在心中。
当英雄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形象“化身”为有血有肉的人扎根在公众心里,任何质疑、调侃、解构都不会起多大作用。因此,当前很重要的任务,是把英雄还原为人,不鼓吹、不拔高,以事实为依据,让各种质疑都有一个明晰的解释,让各种诋毁和恶搞销声匿迹。
(责编 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