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易混短语例析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许多易混短语让同学们很苦恼。今天,笔者对一些常见的易混短语进行讲解,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used to,be used to,be used for
  “used to + 动词原形”,表示“过去常常”。例如:
  He used to drink.
  他过去常常喝酒。
  be used to 后接动词原形,意为“被用 来……”。例如:
  It is used to cut things.
  它是被用来切东西的。
  be used to后接动词的ing形式以及名词或代词,意为“习惯于……”。例如:
  He’s used to working late.
  他已经习惯工作到很晚。
  “be used for + 名词或动词的ing形式”,表示用途。例如:
  In most cases, this module should only be used for teaching.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模块只是用于教学。
  arrive , reach, get to
  三者都有“到达”之意。
  reach为及物动词。例如:
  They reached Tianjin yesterday.
  昨天他们到达了天津。
  arrive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可接介词in或at。例如:
  We must clear the room before our guests arrive.
  我们必须在客人到达之前把房间收拾好。
  get to常用于口语,可代替前二者。例如:
  You have to know how to answer his questions before you get to his house.
  在你到达他家之前你必须知道如何回答他提出的问题。
  too much,too many, much too
  too much,too many都可表示“太多”。
  too much后接不可数名词。例如:
  They killed her because she knew too much.
  因为她知道得太多,所以他们把她干掉了。
  Too much violence on television is bad for children.
  电视节目中太多暴力行为对儿童有害。
  too many后接可数名词。例如:
  They have too many restrictions.
  他们有太多的限制。
  One reason for my decision was that all too many people advised me not to do it.
  我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原因之一就是有太多的人不想让我做。
  much too后接形容词,表示“很,非 常……”。例如:
  I think the things in this city are much too expensive.
  我认为这个城市的东西非常贵。
  how long,how often,how far,how soon
  how long意为“多久、多长时间”,主要是对一段时间进行提问,答语通常是表时间段的词语,它可用于各种时态。例如:
  —How long do you stay in Beijing every year?
  —Four months.
  ——每年你在北京呆多久?
  ——四个月。
  how often意为“多久……次、是否经常”,用来提问在某一特定时间内进行某个动作的次数,答语通常是表示频率的词语,如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once/twice a day/month等。例如:
  —How often do you get to school very early?
  —Once a week.
  ——你多久早到校一次?
  ——一周一次。
  how far意为“多远”,用于对距离进行提问。例如:
  How far is that?
  那有多远?
  how soon意为“还要多久”,是对从某个基本时间到将来某动作结束或某动作发生这段时间进行提问,常用在一般将来时态的句子中,其答语通常是“in + 一段时间”。 例如:
  —How soon can you finish the work?
  —In half an hour.
  ——还要多久你能完成这项工作?
  ——半小时后。
  either, either...or, neither, neither...nor, both...and
  either意为“两者中的任何一个”。例如:
  There are many shops on either side of the street.
  街道两边有许多商店。
  either用在否定句的句末,表示“也”的意思。例如:
其他文献
关羽传  陈寿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
期刊
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依据考纲,根据考点设置问题。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提问:“……的好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结合上下文分析……表达效果”等等。这类题属于表达作用类试题。本文拟就文学作品阅读中表达作用题的类型、解法略作探讨。    一、语句作用类    [高考真题](2007年高考江西卷)“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1)确认指定段
期刊
中国人是最忌讳谈“死”的,究其原委,莫过于给家人朋友带来的悲痛。而对于他——我的化学启蒙老师的病逝,我却掺杂了许多复杂的思绪。悲痛中,细细回想起他的教诲。猛然惊醒,他的去世,使我变得更为成熟。  坐在窗前,撩开窗帘的一角,拾起一支笔来。翻开有些残缺的记忆,开始追溯那段难忘的成长足迹。  如一条小溪静静流淌,似一曲笛声婉转悠长。想起与他相处的日子,我不免动情。面对他的突然离去,我无法平静。那些日子并
期刊
编者语:课本,在高考备考中处于两难的境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其实,课本也有大玄机,闵长春老师的《回归课本,吃透教材》一文会让你从一个新的层面认识高考与课本的关系。  2007年高考湖北卷语文第2 1题的语言表达题再次引起中学师生的高度关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分别刻画了林冲和杜十娘两个人物形象,请用一个单句对这两个形象作简要概括。要求对形象的理解正确,表达简明通顺。
期刊
片段组合式作文在各类语文考试和作文赛事中备受考生喜爱。它能集中而快捷地捕捉生活中异彩纷呈的动人画面,使题材更具典型性和生动性,让读者敏锐洞察和尽情领略生活点滴。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书信组合、梦境组合、像册(画面)组合、日记组合、镜头组合、小标题连缀式、数字字母串连等。这些形式在考场作文中应用非常广泛,然而不少考生只流于形式,在华丽外衣的遮蔽下,还是暴露出种种弊病。其实,这种写作样式在追求漂亮外
期刊
也许,不是每一个人都对从自己身边走过的事物加以留意,我也一样,但我唯独对你的走过而感到落寞,你就是那个既美丽、又热闹、更温暖的春天。  当你从我身边走过,我会想起你的美好,怀念你的热闹。你走后,我会因为没有你的存在而对生活失去激情,因为即将到来的夏天会使我昏昏欲睡。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柔顺的柳条就像女孩的秀发,散发着春天的气息。孕育了一个冬天的种子也破土而出,为大地铺上了绿毛毯
期刊
课间操时,一个高三女孩笑眯眯地走进心理咨询室,坐在我对面:“老师,我想来跟你谈谈。”以下是她谈话的主要内容:  “我是高三文科班的,我觉得自己缺乏学习动机,整天学不进去东西,脑子里还尽想些乱七八糟的事,晚上睡觉也不好,心里很烦,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这是在目前的学生中存在较多的厌学现象或厌学倾向。那么,孩子们为什么会厌学呢?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值得我们家长、教育工作和学生自身思考:  从家长的角度
期刊
读者质疑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湖北省武汉市一名普通的高三学生,我特别喜欢改版后的《语数外学习》,觉得与我们的高考复习贴得特别近。我有一个问题想要咨询你们,这也是我们同学中的一个普遍困惑:一些有疑问词的句子往往不总是会用问号,请问怎样才能很好地辨别非疑问句误用问号的情况?  编者话语  谢谢张烨同学对我们刊物的信任,为此,我们特地邀请了湖北省潜江市文昌高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张锋老师来为你及你的同学们
期刊
编者语: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一篇上千字的现代文阅读题的核心和精髓?通过捕捉文章关键语句,把握文章脉络来实现对文章的分层是个重要的突破口。陆美娟老师的《三依据四关注——现代文阅读快速分层之法》会让你眼前一亮。  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测试一直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但是,在备考实践中,训练效果往往不显著,症结到底出在哪里呢? 其实,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问题是不难解决的。现代文阅读测试分三个层级九个方
期刊
宋人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说:“诗要炼字,字者,眼也。”此话道出了诗歌炼字的重要性。我国古代的诗歌从唐代开始就特别讲究炼字,炼字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大传统。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鉴赏诗歌中的关键字也就成了高考诗歌鉴赏题中的应有之意。  下边笔者从5个方面举例谈谈近年来高考诗歌鉴赏题中炼字题的考查特点及其解答策略,供考生参考。    1 考查动词的表达作用  动词在表情达意、刻画形象上具有生动、形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