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是我们灿烂文化的瑰宝,语言精练优美,蕴含深刻的境界,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题材。书写、积累、模拟、运用,形式不一,古诗总是被人们津津乐道。小学语文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古诗有70多首,勇于尝试进行古诗词公开课教学的却是少之又少,因为这样的课堂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大量的诗词积累、强大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一、诗引诗,入其境
杜甫是一位时刻都在关注着家国天下的大诗人,国家的种种灾祸都使这位善良而伟大的诗人笔墨中饱含辛酸、无奈、忧虑等等令许多人担负不起的沉重情感,而这些也成就了杜工部沉郁顿挫的诗风。“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些关乎国家黎民的诗句不胜枚举,“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之类的作品却屈指可数,使得作者喜不自胜、欲歌欲狂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便是其中一篇。它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表达了诗人听闻失地收复后的“喜欲狂”。为了在教学伊始吸引学生,引入大家耳熟能详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着手引导学生探讨:你从《春望》感受到了什么?字字句句表达的分明是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他渴望收复失地、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由此,引发学生认识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你对杜甫的生平有什么了解?”然后进行分享式自主性体验,要求学生把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针对学生的回答,老师也适时作一些简要介绍,在不经意之间将诗人的情感、地位、命运穿插在这种对话之中。这个环节的训练重点放在学生对所查资料的筛选以及表达能力的训练上。
此时,顺势引出本课所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知道这不仅是听到的一个消息,更是一个喜讯。两首诗,一“悲”一“喜”,同一个诗人,同一种爱国情感,却是不同的节奏,不一样的表达,《春望》国破家亡心破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收复失地归心似箭,就像有一根线把两者有机串联,成了浑然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所以我们说,学习古诗,就是走近一位诗人,走进一段生活,了解一段历史。
二、扣诗眼,悟其情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语感能力。”俗话说,熟读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课堂教学中,借助拼音,去掉拼音,寻找押韵,划分节奏,在幽默风趣的指导中,学生自然而然就掌握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七言诗223的节奏韵律。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这个环节,我们没有进行传统诗词教学的诗意理解。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这首诗的诗眼是“喜欲狂”。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诗眼,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在本课教学中,我们围绕这个“眼睛”设计两大问题:
第一,为何喜?原来喜从天降
“剑外忽传收蓟北。”紧扣关键词“忽传”细细品味。“忽传”二字充分表现了捷报的突然性,正是由于这种突然性,才更加彰显出它的震撼效果。萦绕心中多年的愿望一朝实现,却又如此突兀,作者此时的激动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涕泪满衣裳,这完全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听闻唐朝的军队收复黄河南北的消息,觉得把“消息”改成“喜讯”更好,故土失而复得,怎能不喜?叛乱平定,国家终于可以免受战火荼毒;百姓终于可以安心劳作,不必再为躲避战火而流离失所;自己旅居在外多年,终于可以带着妻儿重返故乡,落叶归根……通篇流泻一个字“喜”。
第二,怎样喜?原来蕴含五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教学时,要求学生找出能够体现杜甫当时心情的言行举止静静读,细细品。“涕泪满衣裳”是喜极而泣,体会夸张的手法的妙不可言;“妻子愁何在”是喜上眉梢,感悟作者正是借妻儿的喜来衬托自己内心的这份狂喜;“漫卷诗书”是欣喜若狂,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他是一个多么爱看书的人,看书的人,往往也会分外珍惜自己的书籍,而此时此刻,我们看到他在胡乱地卷起地上的书,这样的行为是何等的反常;“放歌纵酒”是喜不自胜。想怎么高声唱歌就怎么高声唱歌,想怎么喝酒就怎么喝酒,如同年轻人一般纵情恣肆,无所顾忌,这一点恰恰与“喜欲狂”相呼应,真真切切地让我们体会到了杜甫心中的那一份狂喜;“青春做伴”是现实之喜,这一切都在青春之际进行,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
正是因为这“五喜”的累积,杜甫归心似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甚至比李白的“千里江陵一日还”还要快上三分,结尾两句诗,14个字,他已经在心中勾画自己的回乡路线了,而且一路畅行无阻,人未动身,心却已在千里之外,浑然不曾在意路上可能出现的天灾人祸。教学时,适当补充时代背景,八年颠沛流离,一朝得以返乡。一幅地图,两个连词,三个动作,四个地点,一气呵成,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杜甫归家是怎样一幅画面,再把“便下襄阳向洛阳”和“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进行相互比对。从而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境,诗人的“喜欲狂”也跃然纸上。
读,悟,赏。在学生理解杜甫诗中“喜欲狂”的情感后,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在品析中感悟,在品赏中提高。 读思结合,读导结合,既“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在古诗教学中,就要抓住关键字词反复斟酌,于无形中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意蕴之美。
三、设情境,言其志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学古诗,就是学语言,学表达。课堂教学中,就应该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走进画面让学生利用各自的文化积淀表达诗歌的意思。这样的课堂才是诗意的,才是有“语文味”的。
诗人在诗中既写了自己那么多喜悦的心情,“涕泪满衣裳”“愁何在”,也有喜悦的动作“漫卷诗书,放歌纵酒”;既有喜悦的现实“青春做伴好还乡”,也有喜悦的想象“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想象,面对这从天而降的特大喜讯,诗人可能还会有哪些喜悦的表现呢?对月当歌、吟诗作画、抚琴起舞、奔走相告……平时我们在作文时,写一个人的喜,除了神情、动作,还会写到语言。而诗句因为篇幅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存在着情节空白。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我们就需要引导学生对情节“空白”处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对诗文内容作必要的补充。
【作者单位: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 江苏】
一、诗引诗,入其境
杜甫是一位时刻都在关注着家国天下的大诗人,国家的种种灾祸都使这位善良而伟大的诗人笔墨中饱含辛酸、无奈、忧虑等等令许多人担负不起的沉重情感,而这些也成就了杜工部沉郁顿挫的诗风。“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些关乎国家黎民的诗句不胜枚举,“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之类的作品却屈指可数,使得作者喜不自胜、欲歌欲狂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便是其中一篇。它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表达了诗人听闻失地收复后的“喜欲狂”。为了在教学伊始吸引学生,引入大家耳熟能详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着手引导学生探讨:你从《春望》感受到了什么?字字句句表达的分明是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他渴望收复失地、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由此,引发学生认识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你对杜甫的生平有什么了解?”然后进行分享式自主性体验,要求学生把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针对学生的回答,老师也适时作一些简要介绍,在不经意之间将诗人的情感、地位、命运穿插在这种对话之中。这个环节的训练重点放在学生对所查资料的筛选以及表达能力的训练上。
此时,顺势引出本课所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知道这不仅是听到的一个消息,更是一个喜讯。两首诗,一“悲”一“喜”,同一个诗人,同一种爱国情感,却是不同的节奏,不一样的表达,《春望》国破家亡心破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收复失地归心似箭,就像有一根线把两者有机串联,成了浑然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所以我们说,学习古诗,就是走近一位诗人,走进一段生活,了解一段历史。
二、扣诗眼,悟其情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语感能力。”俗话说,熟读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课堂教学中,借助拼音,去掉拼音,寻找押韵,划分节奏,在幽默风趣的指导中,学生自然而然就掌握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七言诗223的节奏韵律。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这个环节,我们没有进行传统诗词教学的诗意理解。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这首诗的诗眼是“喜欲狂”。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诗眼,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在本课教学中,我们围绕这个“眼睛”设计两大问题:
第一,为何喜?原来喜从天降
“剑外忽传收蓟北。”紧扣关键词“忽传”细细品味。“忽传”二字充分表现了捷报的突然性,正是由于这种突然性,才更加彰显出它的震撼效果。萦绕心中多年的愿望一朝实现,却又如此突兀,作者此时的激动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涕泪满衣裳,这完全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听闻唐朝的军队收复黄河南北的消息,觉得把“消息”改成“喜讯”更好,故土失而复得,怎能不喜?叛乱平定,国家终于可以免受战火荼毒;百姓终于可以安心劳作,不必再为躲避战火而流离失所;自己旅居在外多年,终于可以带着妻儿重返故乡,落叶归根……通篇流泻一个字“喜”。
第二,怎样喜?原来蕴含五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教学时,要求学生找出能够体现杜甫当时心情的言行举止静静读,细细品。“涕泪满衣裳”是喜极而泣,体会夸张的手法的妙不可言;“妻子愁何在”是喜上眉梢,感悟作者正是借妻儿的喜来衬托自己内心的这份狂喜;“漫卷诗书”是欣喜若狂,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他是一个多么爱看书的人,看书的人,往往也会分外珍惜自己的书籍,而此时此刻,我们看到他在胡乱地卷起地上的书,这样的行为是何等的反常;“放歌纵酒”是喜不自胜。想怎么高声唱歌就怎么高声唱歌,想怎么喝酒就怎么喝酒,如同年轻人一般纵情恣肆,无所顾忌,这一点恰恰与“喜欲狂”相呼应,真真切切地让我们体会到了杜甫心中的那一份狂喜;“青春做伴”是现实之喜,这一切都在青春之际进行,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
正是因为这“五喜”的累积,杜甫归心似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甚至比李白的“千里江陵一日还”还要快上三分,结尾两句诗,14个字,他已经在心中勾画自己的回乡路线了,而且一路畅行无阻,人未动身,心却已在千里之外,浑然不曾在意路上可能出现的天灾人祸。教学时,适当补充时代背景,八年颠沛流离,一朝得以返乡。一幅地图,两个连词,三个动作,四个地点,一气呵成,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杜甫归家是怎样一幅画面,再把“便下襄阳向洛阳”和“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进行相互比对。从而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境,诗人的“喜欲狂”也跃然纸上。
读,悟,赏。在学生理解杜甫诗中“喜欲狂”的情感后,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在品析中感悟,在品赏中提高。 读思结合,读导结合,既“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在古诗教学中,就要抓住关键字词反复斟酌,于无形中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意蕴之美。
三、设情境,言其志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学古诗,就是学语言,学表达。课堂教学中,就应该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走进画面让学生利用各自的文化积淀表达诗歌的意思。这样的课堂才是诗意的,才是有“语文味”的。
诗人在诗中既写了自己那么多喜悦的心情,“涕泪满衣裳”“愁何在”,也有喜悦的动作“漫卷诗书,放歌纵酒”;既有喜悦的现实“青春做伴好还乡”,也有喜悦的想象“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想象,面对这从天而降的特大喜讯,诗人可能还会有哪些喜悦的表现呢?对月当歌、吟诗作画、抚琴起舞、奔走相告……平时我们在作文时,写一个人的喜,除了神情、动作,还会写到语言。而诗句因为篇幅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存在着情节空白。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我们就需要引导学生对情节“空白”处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对诗文内容作必要的补充。
【作者单位: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