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e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观察了13例带状疱疹后发生荨麻疹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可除外食物和药物诱发的因素,13例中男7例,女6例。

其他文献
随着卫生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也日益增强.目前有关接触性皮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的报告很少.该问卷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皮肤病专用生活质量问卷在斑贴试验门诊人群中的被接受程度,接触性皮炎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情况,以及何种因素对这类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材料与方法: 1998年1月下旬在安大略州的St.michael医院的职业病门诊对418例就诊患者中符合条件的339例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最初被认为是一种T细胞起源的淋巴因子,近来有研究表明MIF可拮抗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且在体外发现抗MIF中和抗体可抑制T细胞增殖和IL-2的生成,在体内可抑制抗原启动的T细胞活化和抗体生成.为了阐述MIF在炎症性皮肤病中的作用,作者用免疫组化、蛋白印迹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对银屑病患者皮肤中MIF的生成和定位进行了研究.
作者报道了1例22岁女性患者因泛发无症状性肉芽肿损害10年而就诊.患者于8年前被诊为播散性环状肉芽肿,血糖正常,除皮肤科以外体检无异常发现.以后皮损渐增多要求治疗.皮肤科检查发现患者躯干、四肢大量皮损,面未受累,皮损为直径2~5mm皮色和淡红色丘疹,部分融合排列成半月形或环形.外用005%氯倍他索丙酸酯霜特美肤(dermaovate)每日1次治疗,3周后出现脱皮、疼痛.检查发现表皮脱落、红斑,尤其
新的治疗药物引起的皮肤反应:抗病毒药物:HIV-1蛋白酶抑制剂引起向心性肥胖综合征,以高脂血症及胰岛素抵抗为其生物学特征;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奈韦拉平为一严重药疹高危险性相关药物,红斑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约30%,但可引起重症多形红斑(SJS)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
期刊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CRP)是一种少见皮肤病,报告3例CRP治疗情况并进行了讨论。
期刊
介绍维A酸治疗痤疮的新经验、局部治疗痤疮的新型维A酸类及全反式维A酸的新剂型,并就米诺环素、阿奇霉素、激素及光疗等治疗痤疮的新疗法以及指导治疗痤疮的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
期刊
该文报告了1981年12月在印度Karigiri Schieffelin麻风研究培训中心开始的WHO推荐MB麻风联合化疗(MB-MDT)方案治疗2年的研究中,3例多菌型(MB)麻风治疗后经12~15年随访,复发为组织样麻风瘤.例1:男10岁(1968年)时临床和病理诊断为瘤型麻风,常规部皮肤查菌涂片细菌指数(BI)为3.5,经氨苯砜(DDS)单疗5年,皮肤查菌阴性,以后继续用DDS单疗.在DDS单
期刊
灰黄霉素用于治疗头癣已多年,随着治疗抵抗和复发率的增加,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替代疗法.特比萘芬在体外是杀真菌剂,对皮肤癣菌引起的头癣有效.一些开放和双盲试验证明它可安全用于儿童.该文目的是将其与灰黄霉素相比较,来评价特比萘芬治疗头癣的疗效.采用双盲、随机、前瞻性试验来评估50例临床上及真菌学确诊为头癣的患者,一组接受4周特比萘芬和4周安慰剂治疗,另一组接受8周灰黄霉素治疗.观察脱发、瘙痒、红斑、结痂和
性传播疾病(STD),尤其是生殖器溃疡疾病(GUD),增加了未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个体对HIV的易感性,也增加了已感染HIV个体的传染性。GUD的主要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TP)、杜克雷嗜血杆菌(DH)和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这些病原体分别引起的GUD所占比例随着地理条件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该研究旨在确定:①在南非的德班、约翰内斯堡和开普敦三城市STD门诊男性就诊者中HIV感染和
VML295(LY293111)是强的特异性LTB4受体拮抗剂。已进行的实验显示,VML295在体内、外能抑制LTB4的一些生物活性,口服耐受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