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梵顿星历3251 9年03月04日,梵顿星卫星宇宙港。
考古学家格尔曼博士和他的助手登上了“探险者”号星际考古飞船。
助手问道: “博士,我们真的要去那个偏僻的行星系嗎?”
“没错,佩盖萨星人的资料显示,这个行星系的恒星为黄矮星,温度适中。据他们的测量,其中一颗行星的表面含有只有核爆炸才会产生的核辐射,而且种种迹象表明,那颗行星上至少曾存在着3b级文明。”格尔曼博士望着舷窗外的雨水答道。
梵顿星卫星引力很小,低重力下的雨水降落很缓慢,雨滴折射着恒星的光芒,如水晶般晶莹剔透,让“探险者”号置身于缤纷绚烂之中。
“‘探险者’号即将起飞,请大家都系好安全带。”
随着一声轰鸣,发动机启动, “探险者”号如同一支利箭划破长空,转眼间便消失在群星之间。
电子音再次响起: “目的地距梵顿星5光年,预计需要5个梵顿月。为了节省能量,请全体乘客进入休眠舱。”
待所有人都进入休眠舱后, “探险者”号驶入虫洞……
5个梵顿月后。考古队员们被唤醒。他们向舷窗外看去,只见外面排列着或大或小、表面凹凸不平的小行星。
格尔曼博士看了看显示屏,说道: “我们现在已经到达了该行星系边缘,开启力场屏障,进入该行星系。”
话音未落, “探险者”号便如流星般向前飞去。途中,一些小行星向“探险者”号撞来,但都被力场屏障弹飞了。不一会,“探险者”号进入星球大气层。
格尔曼博士通过仪器向舷窗外看去,只见这颗星球的大气中含有大量放射性尘埃,海洋已经被冻住,显现出白色。
格尔曼博士说道: “这是颗银白色的星球,我们就将它命名为‘白星’吧。”
“探险者”号稳稳地降落。考古队员都穿好了防护服。这颗星球的天空是一片灰色,外面正飘着雪花,气温很低。
“根据雷达显示,离我们最近的遗迹在正北方向200千米。”格尔曼博士下令, “启动登陆车。”
一行人乘坐登陆车驶出飞船,向那处遗迹驶去。
几分钟后,他们到达了目的地,那是一个庞大社区样的断壁残垣。
“这是经过高温物体玻璃化后的产物。”格尔曼博士用戴着防护手套的手捡起一块玻璃状的不规则物体自言自语道, “能产生这种现象只有核爆炸了。”
登陆车继续向遗迹深处开去。
这时,雷达上有了反应,显示在废墟之下,掩埋着无数尸骨,有的生前走在街道上,有的则呆在房屋里,很多人都用手遮住头,似乎在保护自己。
格尔曼博士说道: “这里的居民都是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毁灭的,我们将这里命名为‘1号遗迹’。雷达探测到东方5 000千米处有一处规模更大的建筑群,与‘1号遗迹’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或许是这个文明的古代建筑。那里可以命名为‘2号遗迹’。”
他们到达2号遗迹。那是一片已经碳化的建筑群。从遗迹看,这里曾是一片木结构建筑群,残留下的只有黄琉璃瓦顶和青白石底座,可以想象当初恢弘的气势,想必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考古学家们不由得赞叹不已。
格尔曼博士要求队员启动年代探测扫描仪进行扫描。
扫描结果显示: “距今约700个梵顿年。”
格尔曼博士接着下令: “用无人机考察一下。”
考古无人机飞过古建筑。
“博士,无人机扫描后的结果是这样的,该建筑有9 000余间房间,面积约为50 000宇宙顷(宇宙通用单位,1宇宙顷=3平方米),其中还收藏着无数植物纤维制品、用泥土烧制的容器、铜制品,以及刻有符号的动物化石和用一种岩石制成的装饰品。根据年代探测扫描仪扫描后的结果来看,年代均在几百至几千梵顿年不等。可能是该文明的博物馆。”无人机操作员迅速向博士回应道, “博士,雷达显示地下1 000米处发现了一件胶囊状的碳化硅制品,不可能自然形成。”
“启动挖掘机器人,可能是时间胶囊。”
半个小时后,时间胶囊被挖掘出来,用万能破译机打开密码锁,里面所收藏的物品终于得以重见天日。
“近1吨重的植物纤维制品,上面的符号可能是文字,我们将它带回梵顿星,这些文物将会对研究该文明的历史有很大作用。”
考古队带着时间胶囊乘“探险者”号回到了梵顿星。
一年后,梵顿星,格尔曼博士办公室。
“博士,人工智能破译出了一年前咱们带回的时间胶囊中的一封信件!”助手一进门就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喊道。
“真的?这封信的大意是什么?”“发现这封信的文明生命,你们好:
这封信中,我们将讲述我们文明毁灭和流亡的原因。
先由我来介绍一下吧。我们的星球是位于猎户座旋臂上的一个行星系,我们为自己的星球命名作“地球”,有一颗叫“月球”的卫星,行星系中的恒星在我们的语言中叫作“太阳”,行星系因此就得名“太阳系”。
我们属于碳基生物,是“土生土长的地球人”,我们从动物的肉、几种植物的种子和植物果实中获取能量,饮用一种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被称为“水”的液体无机物。我们的血液中绝大多数成分都是水,并且呼吸含氧气的空气,水和氧气都会促进我们吸收能量。
在时间胶囊中有一个全息投影仪,其中记录着我们以及地球上其他我们已知生物的样貌、我们的生活方式、科技和地球原貌,以及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好了,现在该告诉你们我们的文明是怎样毁灭的了。
地球历公元2100年,地球的人口突破1 10亿。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资源的消耗量极大,地球生态圈已难以维持人类社会的生存。最先爆发的是海平面上升和瘟疫——人类的城市扩张使得森林面积被一缩再缩,有的大陆甚至都见不到森林,树木的日渐稀少使得大气温室气体骤增,全球变暖,最终北极的大部分冻土层解冻,造成海平面上升淹没了大部分沿海城市和岛屿。
最糟糕的是北极冻土层中还休眠着几百万、几千万年前的史前超级病毒,跟它们比起来,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肆虐了千百年的病毒只是小巫见大巫,仅仅是在没有研究出解决方案的前3年,它们就夺走了近1 0亿人的性命,直到研究出疫苗的1 0年后病毒才被控制,但每年仍有100万人因它们丧命。
疫情结束时,一些小国被完全搞垮,一些强国对有限的资源展开激烈的争夺,战争不断,最终局面难以控制,爆发了核战争。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战争。
据不完全统计,在核弹下直接死亡的便超过30亿人,死于核辐射的有40多亿人,要知道,在此前一百多年地球上的总人口才只有60亿人。
然而,还有更大的灾难等待着人类。大量辐射尘埃布满地球各个角落,遮蔽了天空,形成核冬天,整个地球变成暗无天日的灰色世界。见不到阳光,白天和夜晚难以区分,地球气温急剧下降,粮食颗粒无收,绿色植物被冻死,海洋、河流冻结,地球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条件被毁于一旦。
为了生存,幸存的几个国家达成共识,倾各国之力,共同建造了3艘能够各容纳1亿人的世代飞船。获得机会的部分人类登上飞船,分头寻找可以居住的星球。我们准备了几份时间胶囊,分别埋在五大洲的地标城市,希望有一天被地外文明发现,也许会帮助地球人达成愿望。同时,世代飞船上携带了人类最重要的资源,其中有各国的典籍、史书,以及各国语言的词典、里程碑性的科技成果。希望你们能够以我们的遭遇为前车之鉴。
祝你们的文明发展蒸蒸日上!
全体人类
地球历2180年1月1日
信件最后附了一份目录,是存放时间胶囊的地址。格尔曼博士看到了“北京故宫”的字样,他的心不由得一颤:那座宫殿遗址莫非就是……
格尔曼博士凝神想了一会儿,长叹一声,对身边的助手说: “将那些书籍进行翻译分析,全息投影器交到M78星云宇宙科学研究院希卡利博士处。这封信的梵顿语译本要交到博物馆展览,并且译成宇宙通用语传到星际互联网上去。我们不能让后人重蹈地球人的覆辙。”
他将目光转向窗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那3艘载着地球希望的时代飞船,你们还好吗?
(作者:天津市第55中学学生)
考古学家格尔曼博士和他的助手登上了“探险者”号星际考古飞船。
助手问道: “博士,我们真的要去那个偏僻的行星系嗎?”
“没错,佩盖萨星人的资料显示,这个行星系的恒星为黄矮星,温度适中。据他们的测量,其中一颗行星的表面含有只有核爆炸才会产生的核辐射,而且种种迹象表明,那颗行星上至少曾存在着3b级文明。”格尔曼博士望着舷窗外的雨水答道。
梵顿星卫星引力很小,低重力下的雨水降落很缓慢,雨滴折射着恒星的光芒,如水晶般晶莹剔透,让“探险者”号置身于缤纷绚烂之中。
“‘探险者’号即将起飞,请大家都系好安全带。”
随着一声轰鸣,发动机启动, “探险者”号如同一支利箭划破长空,转眼间便消失在群星之间。
电子音再次响起: “目的地距梵顿星5光年,预计需要5个梵顿月。为了节省能量,请全体乘客进入休眠舱。”
待所有人都进入休眠舱后, “探险者”号驶入虫洞……
5个梵顿月后。考古队员们被唤醒。他们向舷窗外看去,只见外面排列着或大或小、表面凹凸不平的小行星。
格尔曼博士看了看显示屏,说道: “我们现在已经到达了该行星系边缘,开启力场屏障,进入该行星系。”
话音未落, “探险者”号便如流星般向前飞去。途中,一些小行星向“探险者”号撞来,但都被力场屏障弹飞了。不一会,“探险者”号进入星球大气层。
格尔曼博士通过仪器向舷窗外看去,只见这颗星球的大气中含有大量放射性尘埃,海洋已经被冻住,显现出白色。
格尔曼博士说道: “这是颗银白色的星球,我们就将它命名为‘白星’吧。”
“探险者”号稳稳地降落。考古队员都穿好了防护服。这颗星球的天空是一片灰色,外面正飘着雪花,气温很低。
“根据雷达显示,离我们最近的遗迹在正北方向200千米。”格尔曼博士下令, “启动登陆车。”
一行人乘坐登陆车驶出飞船,向那处遗迹驶去。
几分钟后,他们到达了目的地,那是一个庞大社区样的断壁残垣。
“这是经过高温物体玻璃化后的产物。”格尔曼博士用戴着防护手套的手捡起一块玻璃状的不规则物体自言自语道, “能产生这种现象只有核爆炸了。”
登陆车继续向遗迹深处开去。
这时,雷达上有了反应,显示在废墟之下,掩埋着无数尸骨,有的生前走在街道上,有的则呆在房屋里,很多人都用手遮住头,似乎在保护自己。
格尔曼博士说道: “这里的居民都是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毁灭的,我们将这里命名为‘1号遗迹’。雷达探测到东方5 000千米处有一处规模更大的建筑群,与‘1号遗迹’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或许是这个文明的古代建筑。那里可以命名为‘2号遗迹’。”
他们到达2号遗迹。那是一片已经碳化的建筑群。从遗迹看,这里曾是一片木结构建筑群,残留下的只有黄琉璃瓦顶和青白石底座,可以想象当初恢弘的气势,想必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考古学家们不由得赞叹不已。
格尔曼博士要求队员启动年代探测扫描仪进行扫描。
扫描结果显示: “距今约700个梵顿年。”
格尔曼博士接着下令: “用无人机考察一下。”
考古无人机飞过古建筑。
“博士,无人机扫描后的结果是这样的,该建筑有9 000余间房间,面积约为50 000宇宙顷(宇宙通用单位,1宇宙顷=3平方米),其中还收藏着无数植物纤维制品、用泥土烧制的容器、铜制品,以及刻有符号的动物化石和用一种岩石制成的装饰品。根据年代探测扫描仪扫描后的结果来看,年代均在几百至几千梵顿年不等。可能是该文明的博物馆。”无人机操作员迅速向博士回应道, “博士,雷达显示地下1 000米处发现了一件胶囊状的碳化硅制品,不可能自然形成。”
“启动挖掘机器人,可能是时间胶囊。”
半个小时后,时间胶囊被挖掘出来,用万能破译机打开密码锁,里面所收藏的物品终于得以重见天日。
“近1吨重的植物纤维制品,上面的符号可能是文字,我们将它带回梵顿星,这些文物将会对研究该文明的历史有很大作用。”
考古队带着时间胶囊乘“探险者”号回到了梵顿星。
一年后,梵顿星,格尔曼博士办公室。
“博士,人工智能破译出了一年前咱们带回的时间胶囊中的一封信件!”助手一进门就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喊道。
“真的?这封信的大意是什么?”“发现这封信的文明生命,你们好:
这封信中,我们将讲述我们文明毁灭和流亡的原因。
先由我来介绍一下吧。我们的星球是位于猎户座旋臂上的一个行星系,我们为自己的星球命名作“地球”,有一颗叫“月球”的卫星,行星系中的恒星在我们的语言中叫作“太阳”,行星系因此就得名“太阳系”。
我们属于碳基生物,是“土生土长的地球人”,我们从动物的肉、几种植物的种子和植物果实中获取能量,饮用一种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被称为“水”的液体无机物。我们的血液中绝大多数成分都是水,并且呼吸含氧气的空气,水和氧气都会促进我们吸收能量。
在时间胶囊中有一个全息投影仪,其中记录着我们以及地球上其他我们已知生物的样貌、我们的生活方式、科技和地球原貌,以及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好了,现在该告诉你们我们的文明是怎样毁灭的了。
地球历公元2100年,地球的人口突破1 10亿。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资源的消耗量极大,地球生态圈已难以维持人类社会的生存。最先爆发的是海平面上升和瘟疫——人类的城市扩张使得森林面积被一缩再缩,有的大陆甚至都见不到森林,树木的日渐稀少使得大气温室气体骤增,全球变暖,最终北极的大部分冻土层解冻,造成海平面上升淹没了大部分沿海城市和岛屿。
最糟糕的是北极冻土层中还休眠着几百万、几千万年前的史前超级病毒,跟它们比起来,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肆虐了千百年的病毒只是小巫见大巫,仅仅是在没有研究出解决方案的前3年,它们就夺走了近1 0亿人的性命,直到研究出疫苗的1 0年后病毒才被控制,但每年仍有100万人因它们丧命。
疫情结束时,一些小国被完全搞垮,一些强国对有限的资源展开激烈的争夺,战争不断,最终局面难以控制,爆发了核战争。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战争。
据不完全统计,在核弹下直接死亡的便超过30亿人,死于核辐射的有40多亿人,要知道,在此前一百多年地球上的总人口才只有60亿人。
然而,还有更大的灾难等待着人类。大量辐射尘埃布满地球各个角落,遮蔽了天空,形成核冬天,整个地球变成暗无天日的灰色世界。见不到阳光,白天和夜晚难以区分,地球气温急剧下降,粮食颗粒无收,绿色植物被冻死,海洋、河流冻结,地球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条件被毁于一旦。
为了生存,幸存的几个国家达成共识,倾各国之力,共同建造了3艘能够各容纳1亿人的世代飞船。获得机会的部分人类登上飞船,分头寻找可以居住的星球。我们准备了几份时间胶囊,分别埋在五大洲的地标城市,希望有一天被地外文明发现,也许会帮助地球人达成愿望。同时,世代飞船上携带了人类最重要的资源,其中有各国的典籍、史书,以及各国语言的词典、里程碑性的科技成果。希望你们能够以我们的遭遇为前车之鉴。
祝你们的文明发展蒸蒸日上!
全体人类
地球历2180年1月1日
信件最后附了一份目录,是存放时间胶囊的地址。格尔曼博士看到了“北京故宫”的字样,他的心不由得一颤:那座宫殿遗址莫非就是……
格尔曼博士凝神想了一会儿,长叹一声,对身边的助手说: “将那些书籍进行翻译分析,全息投影器交到M78星云宇宙科学研究院希卡利博士处。这封信的梵顿语译本要交到博物馆展览,并且译成宇宙通用语传到星际互联网上去。我们不能让后人重蹈地球人的覆辙。”
他将目光转向窗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那3艘载着地球希望的时代飞船,你们还好吗?
(作者:天津市第55中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