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说这是部了不起的儿童片,看来我听到了谣言
对外国大片的宣传,中国人向来不遗余力,像《珍珠港》这类很失败的电影,我们吹捧起来似乎比这部影片的生产国度还要卖力,据《中国电影报》2001年8月16介绍,广东省电影公司为促销该片,弄来一架空中飞艇和4架动力伞"第一次在中国上空举行别具一格的空中电影首映礼"。这篇报道还称,《珍珠港》当时有5亿进帐,事实上《珍珠港》的实际票房未过两亿。可笑的是,虚报数字的浮夸风居然刮到了外国电影宣传中来,我们似乎没有提携好莱坞官员们的义务吧。
《哈利·波特》在国外热映的消息,令我们隔着防火墙也能感受到它滚滚的热度。人家国外火爆,我们中国人也技庠难忍,国内如火如荼的宣传战、吹捧潮也在一浪赶着一浪,不断裂变升温,大有横扫六合之势。
但是我们还是冷静一些吧,尽管这部影片在国外获得较高的票房,但我们还是用我们的民族的心理、民族的文化来理智、冷静地观照一下影片的败笔吧。
一、主题的败笔
看到《哈利·波特》,不知怎的想到了《木偶奇遇记》。
但《哈利·波特》是教唆犯,而《木偶奇遇记》是教育诗。
《哈利·波特》煞有介事地虚拟出一座魔术学校,不过,用以冠名这所学校的"魔术"两字,还不能反映这座学校的本质,因为中国人心目中对魔术的理解,更多地约定俗成地等同于传统的"戏法",而似乎弱化了它本义中的"法术"或者更明确地说应该称之为"巫术"的学校,影片里,一大帮祖国的花朵似的孩子们,离开正常的生活秩序,像被冥冥之中神秘之手操纵的幽灵,要到那个莫须有的地方学习那些玄而又玄的所谓巫术(不是魔术)。
这个学校注定是另类的,而培养出的孩子除了沉迷于堂吉诃德式的与鬼怪捕斗的梦境外,丝毫不会获得一技之长。
魔术学校的教学内容,整天就学习荒唐的巫术,不需要勇敢、不需要机智,只要掌握咒语,就会天下无敌,与金庸笔下的人物动辄喝点蛇血,吸入什么睦气的就可以功力大长,一览天下小一样,都体现了一种通俗文化潜含着的诱骗人的毒素,说明了通俗文化之所以能蛊惑人心的心理基础:不劳而获。
影片中,孩子们整天学的是一种没有科学的知识,玩不需要智慧的游戏(像橄榄球比赛的那个在天上追逐的魁地奇球比赛,倒更是咒语的较量),运用的传统的陈腐的巫师工具(骑着扫把天上飞来飞去,是西方神话故事的道具)。哈利·波特天生是救危救难的圣人的命,从一开始就具有超凡的能力。
这群孩子们在这样的学校里将会变成什么呢?影片结尾交待了哈里·波特出师成功了,但实际上,《木偶奇遇记》早在百年之前,就告诉我们玩物丧志的必然结果:成为驴子。从《木偶奇遇记》到《哈里·波特》,我只觉得是一种观念上的倒退。
二、故事的败笔
一个太无聊的故事,一个毫无创意的故事,这就是《哈里·波特》的故事特点。
学习与除魔,是故事单线条发展的构架。
为了达到美化巫术学校的目的,影片回避了儿童们在亲情中获得关爱的任何渴望,他们只能说是一群孤儿,生活在恐怖之中。特别工于心计的是,把哈里·波特设计成一个真正的孤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亲人的关爱,所以使他在学校生活的价值变得成立。
影片牵强附会地夸大爱的力量这种纯粹玄学的作用。用这种所谓的母亲的爱在男主人公身上的滞留,使他像是使出了神龙十八掌,把宿敌打得落花流水,土崩瓦解。肆意的解释使影片的故事随意性太大,也使它的细节难以圆满地完成对主题的强化和贡献。
而影片设计的孩子们独闯虎穴的最后一分钟战斗,也毫无创意。玩弄棋子、打开机关,其实玩过《古墓丽影》游戏的朋友们都知道,这是里边的拿手好戏,《哈里·波特》的故事发展构架,整个就是游戏的抄袭与翻版。值得一提,电影版《古墓丽影》里反而弃这种游戏版日子典型的探险风格于不顾,倒让人家顺手牵羊地把这种绝技活学活用去了。
三、视效的败笔
这部电影实在看不到什么惊险的物技,《真实的谎言》时代的那种目不暇接的视觉效果难以觅踪。尚可值得回味的空中打球什么的,其实我们中国人早就在威亚特技中领略过飞来飞去的风采了,到了《蜀山传》里,再怎么推陈出新,让侠客像流星一样,在天空中扫来扫去,也未让我们心动,再来看《哈里·波特》中的特技也太小儿科了。
我们指出人家电影的不足,只是寻找我们建立自己的信仰和文化的途径和方式。我们应该根据我们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构造我们的童心世界和我们的童话方式。对别人影像的发呆和低廉的赞美,都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让我们从我们的文化中吸取灵感,创造出中国味浓郁、精神健康、有益于儿童心智的神话新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