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仙李白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123456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李白,人们马上就会把他与“醉”字联系起来。李白饮酒,多开怀必醉,至死不
  休,后世画家亦为他留下了不少醉态肖像。元代以前曾有人作《太白酒船图》,元代赵孟兆为此画题诗曰:“萧洒稽山道,风流贺季真。相思不相见,愁杀谪仙人。”季真就是贺知章,他曾称李白为“谪仙人”。此画此诗,相互映衬,画传醉者态,诗映酒人心,二者辉映和谐,浑然一体,表现了李白潇洒飘逸、豪放不羁的醉态和思念知己的心境。
  清代年画《太白醉酒》也颇为有名,上题:“三月桃花放,绿柳真青凉。李白斗酒量,冲开锦萧肠。”画面上李白由两个书童侍候着,手捋长髯,正开怀畅饮,人物生动形象,一副孩童模样。表现了李白酒醉后,大智若愚,童心不泯的心态。
  清代闵贞《太白醉酒图》,则描写了李白醉酒鼾卧的形象,以大笔挥洒,略染淡赭,显出了人物醉态;布局奇特,把人物均安排在左下方,酒瓮横陈,作为倚枕,醉人倒卧其上,挺胸凸肚,盘腿曲脚,鼾声大作;线条粗放,衣纹转折自如,眉眼一笔挥就,气势豪迈,形象潇洒,在闵贞众多写意人物画中,这幅应是属上乘之作。画之右上角有款署“乾隆辛卯秋杪正斋闵贞画”。
  清代苏六朋的《醉太白图》,则把李白描绘成一幅纨绔模样,大腹便便,醉态悠悠,由两个侍者搀扶着,其中一个似为女妓形象,另一个为男侍,二者皆低头缩首,恐惧之状溢于画表。李白酒后的任性狂放、盛气凌人由此可见一斑。据魏颢《李翰林集序》记载,李白曾携昭阳、金陵的妓女去游玩,他的行为与谢康乐携妓出游相类似。杜甫也曾说李白是“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见杜甫《赠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曾被杜甫称为“酒中仙”。幼时随其父迁居锦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隐居读书,25岁时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长期在各地漫游。他曾客居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天宝初年,南入会稽,与吴筠友好。后吴筠被召官,故白亦至长安,曾被贺知章惊呼为“谪仙人”。后被唐玄宗赏识,召奉翰林。旋因受权贵谗毁,流放夜郎。中途获赦而东返。晚年飘泊困苦,最终死于当涂。
  李白是盛唐时期极负盛名的著名诗人之一。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涌泻而出,绝无牵强之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样优秀的诗句,传唱千年而不衰,堪为诗歌之极品。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句,其中咏酒诗尤为突出。如“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为君下箸一餐饱,醉著金鞍上马归”、“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等诗句皆表现了李白的豪迈、任性和无奈。“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圣贤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表现了李白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傲慢性格。另外,李白的《将进酒》《把酒问月》《月下独酌》《金陵凤凰台置酒》《对酒》《襄阳歌》《悲歌行》《对酒忆贺监》等皆为千古盛传不衰的咏酒名篇。明人周履靖曾辑李白咏酒为《青莲觞咏》一书。
  李白诗盛,其酒亦盛,可以说饮酒与其诗句齐名。美酒伴随着他坎坷而又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饮酒,催发其诗欲,启迪其灵感,在醋畅仙飘之时,创作了大量优美诗句。相传天宝年间,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畔赏牡丹,著名乐师李龟年奏乐唱歌助兴。歌声刚起,玄宗即令停止,谓今日对名花,应速召李学士进宫填新词。李龟年至翰林院,未见李白踪影。寻至长安街上,忽听一酒楼上有人饮酒高歌:“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莫为醒者传。”李龟年上楼一看,正是酒仙李白,此时已酩酊大醉,伏案而卧。李龟年宣旨,李白不理,口中念唱着陶渊明的诗句:“我醉欲眠卿且去。”李龟年让人用马将其驮进宫去见驾。玄宗令人用水喷其面,酒方醒。又令人送来醒酒汤,并亲自调温使李白饮下,请他作新词助兴。李白请玄宗先赐酒,玄宗不解,李白说:“臣是斗酒诗百篇,醉后诗兴如泉。”玄宗只得命杨贵妃手执七宝杯,亲自斟酒赐之。李白连饮数杯,飘飘欲仙,立即挥笔赋《清平调》三首。由此可以看出李白确是“醉后诗兴如泉”。
  唐代皮日休在《七爱诗·李翰林白》写道:“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魄。口吐天上文,迹作人间客。”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看来称李白为“酒仙”,赞其“口吐天上文”、“斗酒诗百篇”实不为过。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李白嗜酒,不拘小节,然沉酣中所撰文章,未尝错误,而与不醉之人相对议事,皆不出太平所见,时人号为‘醉圣’。”可见五代时人已对李白酒后作文给予很高的评价。
  饮酒不仅是李白诗歌创作的催化剂,亦是其浇悉解闷的麻醉剂,更是其得以笑傲王侯权贵、而又能避祸全身的良方妙法。“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道出了李白当年生活的真实情景。《旧唐书·文苑列传》记载:“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宋代谢维新《合璧事类》中也有一段记载:“李白游华阴,县令开门方决事,白乘醉跨驴过门。宰怒,引至庭下:‘汝何人”辄敢无礼!’白乞供状,曰:‘无姓名,曾用龙巾拭吐,御手调羹,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天子殿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这段文献把李白笑权贵的铮铮傲骨描写得淋漓尽致。
  李白一生漫游,结识了许多名人酒友,也留下了许多饮酒轶事。李白的酒友中有高官权贵,如贺孟真、吴筠等;有名人雅士,如杜甫、高适等;也有酒店老板,如宣城纪叟就是他的莫逆之交。他在《哭宣城善酿纪叟》中曾写道:“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谁人?”表达了他对这位酒店老板仙逝的哀恸和惋惜之情。此外,当时的许多社会名流都非常倾慕李白的为人,皆想与他结识,因此就以酒作为诱饵,李白常常欣然前往。
  相传当时泾川豪士汪伦,倾慕李白已久,忽闻李白将要游历入皖,就修书一封,写道:先生喜欢旅游吗?这里有十里桃花的美景;先生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供您痛饮。李白读后,欣喜若狂,遂去泾川与汪伦相会,但是他并没见到什么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这时汪才告诉他:十里桃花是潭水名,并无十里桃花;万家是一位酒店主人的姓,并无万家酒店。李白听后大笑,遂与汪伦开怀畅饮,共抒情怀,成为酒友至交。汪伦就是利用了李白嗜酒的性格,才将其约至泾川。李白《过汪氏别业二首》中写道:“我來感意气,槌包列珍馐。……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描写了他与汪相遇的欢快心情和相识恨晚之意。
  李白一生嗜酒成性,豪放不羁,“但愿长醉不愿醒”,致使唐皇赏赐他的重金家财倾之于酒肆。他在《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中写道:“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他在《襄阳歌》亦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由此看来他与今天的吸毒者没有什么两样。愈到晚年,他嗜酒愈甚,不但掷尽千金家财,而且还债台高筑。他在《赠刘都使》中写道:“归家酒债多,门客粲成行。高谈满四座,一日倾千觞。”尽管债台高筑,可仍没有改变他嗜酒的习惯,即使他百病缠身之时,也经常与其酒友们豪饮通宵,长醉不醒。
  “可爱的酒!自然赐给伊的骄子——诗人底恩俸!”(闻一多《李白之死》)。酒伴随着李白走过了辉煌的一生,也最终致其于死地。传说李白酒醉,泛舟采石矶附近江面,见水中月影而捉之,遂溺死江中。北宋画家乔仲常作有《李白捉月图》,画中即以此为题材,表现了李白潇洒飘逸、嗜酒忘形的神态。《明一统志》:“世传李白过采石,酒狂,水中捉月。”清代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十六载蔡圭《太白捉月图题诗》:“寒江觅得钓鱼船,月影江心月在天。世上不能容此老,画图常看水中仙。”同卷还载王恽《李白扪月图》:“诗中无敌饮中豪,四海飘萧一锦袍。千丈醉魂远处著,青山矶上月轮高”,都记载了此事。
  呜呼!颂哉?悲哉?一代名流,诗篇永芳,曾得益于“琼浆”,亦毁身于“佳酿”。真可谓是“生于酒而死于酒”。
其他文献
公元961年8月22日(建隆二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說:  “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
期刊
◎唯美的回忆  晚唐与南唐是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两个时期,有很特殊的重要性。  在艺术里面,大概没有一种形式比诗更具备某一个时代的象征性。很难解释为什么我们在读李白的诗,总是读到一种华丽,一种豪迈,一种开阔。我自己年轻的时候,最喜欢的诗人就是李白,但这几年自己也觉得很奇怪,在写给朋友的诗里面,发现越来越多都是李商隐和李后主的词句。我不知道这种领悟与年龄有没有关系,或者说是因为感觉到自己身处的时代其实
期刊
阳明心学“从百死千难中得来”,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阳明心学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哲学体系,“心即理”是心学的世界观,“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是心学的方法论。  稻盛和夫经营哲学是阳明心学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应用典范,稻盛先生与阳明哲学有着不解之缘。稻盛和夫说:“我到现在所搞的经营,是‘以心为本’的经营。换句话说,我的经营就是围绕着怎样在企业内建立一种牢固的、相互信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么一个中
期刊
“吵彼高岗,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兑就,维以不永伤。”这首来自《诗经》中的《卷耳》,是中国现存最早关于饮酒的文学作品之一,在中国文学创作的历史上,酒与士人吟咏结缘可谓一拍即合,从而也揭开了中国酒的大历史。  夏商周三朝,被中国传统史学家称为“三代时期”,从公元前20世纪开始,绵延近1800年,然而有确凿文字与铭文器物可考据的历史,则要源于商。商人性格活泼,注重感官享受,殷墟妇好墓挖掘出的210件礼器中
期刊
酒,在东西方的藝术发展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西方文化中的酒神精神破除人外观的幻觉,教人直面人生的痛苦而超脱人生,与艺术精神很好的结合起来;而作为世界上最早酿酒的中国人喜欢豪饮,在饮酒之后能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从而创造了华美瑰丽的中国艺术。  ◎诗中有酒,诗自张罗,诗自洒脱  酒对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诗歌的影响,是深刻到骨子里的。  酒可娱情养性。魏晋南北朝的有些文人任心自适,嗜酒但不纵
期刊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旅行。既然要旅行,就会有背包。  怎样整理这个背包呢,这就需要禅的智慧。  有一位生活得非常沉重的年轻人,跋山涉水,找到了智者,向他求教。  年轻人问:“我怎样才能让生活变得轻松一些?”  智者给了他一个背包,让他跟自己一起登山,对他说:“你在爬山的时候,看到喜欢的石头,就把它捡起来,放到背包里,看看会发生什么事。”  年轻人照着智者的吩咐去做,没走出多远,石头就快装满了背包
期刊
我是不善酒的。  一沾上酒,脸就瞬间变红了,像枫叶遇着秋风一样。然而我又不是面容姣好的姑娘,添一分红晕,更增十分风致,惹无数爱怜。我虽是南方人,长得却粗犷,一张苦瓜似的疙瘩脸,遇着酒了,先是浅红,再喝一点,颜色随之加重,变成深红。要是继续喝下去,几乎成酱紫色的了。肚里那一点点酒精像是变成了血,要冲破脸皮爆发出来一般。眼睛也满是血丝,不似熬夜所致的颓靡,却像是急红了眼的野兽,怪吓人的。因此从不敢在人
期刊
叶落寒来,天气渐渐转冷,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当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时,也就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开始,而这一说法一直延续至今。立冬是农历十月中的大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汉魏时期,立冬这一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恶寇的掠夺与侵袭,在民间有
期刊
古语有云:人生七十古来稀。在人均寿命四十岁上下的南宋,诗人陆游却活了八十多岁,现存诗作9300余首,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陆游一生屡遭排挤,仕途坎坷,晚年隐居山林,生活拮据,为何还能如此长寿呢?品读他的诗词,或许能悟出他的长寿之道。  “纷纷谤誉何劳问,莫厌相逢笑口开”,名利何足挂齿,逆境笑口常开,这不正是陆游胸怀袒荡、豁达乐观的写照吗?“昨夕风掀屋,今朝雨淋墙,虽知柴米贵,不废野歌长。”一个人在屋
期刊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此曲便如《詩经·关雎》中有辗转反侧、寤寐思服的君子,养在深闺的幽闲女子只等着君子来好好地君子逑她。年年应景的节气时,闺阁女子盛装出行,踏春、赏月、看花灯,顾盼生姿。君子游于纵横阡陌,或等那惊鸿一瞥,自此倾心,失魂落魄,而后非卿不娶,或寻觅那曾经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