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豫西陆院沟金矿构造分布规律,井下对1#矿脉形态、矿化特征的详细观察可见石英脉在破碎蚀变岩中呈条带状产出,后期石英脉又发生揉皱,依据石英脉揉皱的运动学特征,表明矿体遭受后期构造影响,具上盘下降、下盘上升的特征,即正断层性质,暗示成矿动力来源于下盘。3#脉深部矿体反倾现象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是构造交汇形成矿体反倾,第二种是变质核杂岩隆升形成反倾矿体,秦岭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花岗岩成因类型的演化,可能是侏罗纪与白垩纪之交由挤压向伸展转变的体现。而这一构造体制的转换与大别造山带、中国东部乃至东北亚地区该时期的构造体制转换具有一致性。因此陆院沟变质核杂岩代表的张性成矿事件应是秦岭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构造体制转换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