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来源 :新学术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扮演着指导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特殊角色。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爱是教育的基础,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是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是成功教育的源动力。
  关键词:以爱之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辅导员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之源,有爱便有一切。”一个老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细致深人地去观察了解学生,才会对学生负起责任,并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充实而快乐地渡过学校生活。温家宝总理在主持教育工作座谈会中强调:“吸引全社会最优秀的人来当教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现代教育是爱的教育,它把教师对学生的爱提高到衡量教师优劣的人文高度。近年来,高等学校始终把“育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与服务的重任,是沟通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大学生成才的引导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行为的楷模,是学生的亲人和知己。因此,做好学生工作辅导员必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要以身作则,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品德和形象修养,真正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为人师表、以身立教,以爱之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体现
  (一)爱学生是教育工作的基础
  1.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力量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热爱学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体验,决定着教师的行为选择[1]。
  辅导员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关心学生,进而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因而也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辅导员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特长、性格以及当前的思想状况,才能因材施教,把思想工作做到点子上。
  辅导员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尊重、信任学生,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学生才会无所避讳地向辅导员敞开心扉,倾吐心声,辅导员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辅导员只有心中有爱,才会衷心赞美学生。赞美并不是违心去粉饰、美化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而是不要忘记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尽量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热爱学生,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才会投入自己的全部力量从事教育事业,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无怨无悔地奉献出自己的毕生精力;同时只有热爱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教师无小节,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教育作用,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以自己的学识去教育学生。
  2.爱是搭建教师与学生的桥梁
  对待学生严中有爱,扮演良师益友的角色。 如何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我的做法是严格要求,方法不同,实事求是,一视同仁。对学生能力差的,低标准,多督促;对学习能力强的,则高标准,严要求。采用人性化管理与制度相结合的办法,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班里组织兴趣小组,让有共同兴趣的同学聚在一起,互相学习,找出差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利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和班会向学生讲解现代一名大学生所需要具备的素质,介绍信息社会的特点,提出现代人才的要求,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引导学生正确评估自己,正确看待每次考试,把握每一次参加的活动,指导学生树立远大目标。
  在心理教育方面,辅导员要主动深入学生中去,扮演心理医师的角色。 现在的大学生人多是独生子女,都是家庭的中心和宠儿。进入大学,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佼佼者,优越感荡然无存,就会产生失落感,原本脆弱的心灵会变得更加多疑和敏感。加之这个年龄段正处于青春躁动期,渴望友谊、爱情,渴望得剑他人的理解和信任,然而自己又不善于主动地去理解他人。因此,他们对老师也有畏惧感,不敢与老师接近,不会与教师主动交往。这就要求辅导员自觉主动地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忧愁、烦闷和苦恼,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走出心灵的困境,用爱架起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二)爱工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
  1.对从事职业要有正确的定位
  教育部頒布并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使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有了明确的、具体的目标和统一的、规范的要求。它为辅导员角色本位回归,为辅导员工作条件、干事平台、发展空间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体,其承担的是人格塑造的神圣使命,其要培养的是有高尚品行的人。我们每一位辅导员都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必须明白人的培养具有其他劳动产品无法比拟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是社会上任何一种劳动产品所不能相提并论的。作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只有准确地对自己的工作定位,才能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并热爱学生工作。这种高要求和人生导师的成就感也是辅导员持续前进的动力,促使辅导员在工作的高要求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形成特长,向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2]。
  2.在工作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辅导员不仅要有优良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还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敏锐的创新意识,我们在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引导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理论指导、适当的思想引导、规范的就业及生活辅导[3]。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校政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辅导员自身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同时学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型工作,才能成为合格的思想导师。作为大学生他们的生理、心理正逐步走向成熟,其依赖性也逐渐减弱而自我意识却日益增强。据调查显示,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自我约束力差,性格懦弱,过于单纯和幼稚,经不起挫折等[4]。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首要责任人、领路人,应当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中来,作好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疏导者。此外,辅导员长期工作在学生管理第一线,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因此辅导员要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并累积经验,提高指导水平,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指导他们熟悉所学专业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清楚所学专业与想从事的职业间的关系,通过自我反省和他人评价等途径认识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个性等特征及这些特征是否与理想职业吻合等。   辅导员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爱岗敬业,将爱与奉献落实到日常工作的实处。只有当辅导员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一旦我们很好的开展了工作,会促使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工作。正是因为爱,使我们对工作产生了无限的热情;正是因为爱,我们在工作中才会永葆旺盛的精力。
  辅导员应该为自己能从事这份职业感到光荣,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作为辅导员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也只有这样才能最有效的激发学生培养和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自觉性。一个优秀的辅导员一定是一个综合素质过硬的辅导员;一个优秀的辅导员一定是一个备受学生信任和尊敬的辅导员;一个优秀的辅导员一定是一个把培育优秀人才的事业当成自己人生光辉阵地的辅导员。这也正是人们常说辅导员锻炼人,出人才的原因。
  二、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一)零距离接触以换取彼此的信任
  在学生入学之前,我就仔细阅读了班里学生的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住址、电话、家庭成员、在中学时的表现。在初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决定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做学生的朋友。大学生处于心理逐渐成熟的过渡时期,这时他们有许多的矛盾和困惑,心理呈现出复杂性。他们需要倾诉和理解,需要有比他们成熟的朋友来开导。因此,相容、接近、亲切、健康的师生关系,往往能使学生情绪愉快和稳定,易于形成高尚的情感。平时我常到学生宿舍,从生活上关心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我还经常找学生个别谈心,特别是那些比较内向的学生,每个月心理部都会汇总一份以班级为单位的心理状况调查表给我,这份表我都仔细认真看,然后针对反映上来的情况逐个找相关同学聊天,比如有的同学不爱说话,很少和班里同学甚至本宿舍的同学交流,像个“独行侠”,对这样的学生我一般都会单独找个时间跟他谈话,问他一些生活、家庭、学习方面的情况,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一般来说,学生还是很乐意也很真诚回答我的一些问题,当然有时也会碰到有的学生是真的不爱说话,问他十句能答一句,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一般会多找几次,循序渐进,由于真诚相待,学生们也比较愿意找我倾诉:有的高考成绩不理想,进了学校以后想退学;有的和宿舍同学相处不好,想换宿舍;有的不知道该怎么度过四年大学,心理压力很大;有的是感情困扰等等。面对这些,我不厌其烦,千方百计尽我所能地去开导他们,帮他们渡过了这些难关。我总是跟学生说,人生的路长着呢,大学仅仅是他们需要走过的重要阶段之一,我希望用自己的爱,用自己总结的经验去引导他们,希望他们把这步走好。
  (二)爱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
  作为辅导员,要善于爱,爱得真诚,爱得恰到好处。在某种程度上讲爱心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名辅导员,应充分留意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羞耻心和自信心,正面引导,善于启发。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对他们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和信任,使他们增强信心,产生了一种不断追求进步的“自我激励”的心理状态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批评要注意方式和地点,批评要适可而止,最好不要在众人面前批评,而且最好不要在办公室这样一个严肃的空间。通常我找学生谈话(下转23页)(上接21页)会选择在学校的幽静的场所,这样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使学生更加容易吐露心里的烦恼,我则适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劝导。
  (三)开展集体活动传递爱心
  组织集体活动,既是加强成员之间的联系,显示和增强集体力量的一种方式,也是辅导员和学生之间传递爱的一种方式。每个学期,我都会要求学生干部策划组织集体活动,尽量让更多的同学都参与到中间,比如去年11月份,我们学院举行了一个“机电狂欢日”的活动,白天我们组织以班级为单位拔河比赛,还有以部门为单位的跳大绳活动,跳绳比赛中我也客串了一下,晚上我们举行迎新联欢晚会。教育是双向的,在爱学生时,我也享受到了来自学生的“爱”,每次过节的时候都会收到很多学生的祝福短信,心里很安慰。
  辅导员工作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个事业。辅导员工作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学习。这里需要承担责任的勇气,更需要爱的灌注。爱学生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只有心中充满了对学生的爱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只有心中充满了对学生的爱才能真正构架起师生内心深处交流的桥梁,促使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辅导员心中充满了对本职工作的爱才能保持工作的热情。总之,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谈话,它必须全方位地进行。只要我们辅导员不把自己装扮成 “布道者”,学生们都会从心底里接纳你的。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爱心引领和思想交锋,比较起来,学生们更乐意前者。潜移默化,是做好学生政治工作的高端技巧和人文追求。年轻蓬勃的我们将以爱之名,将自己的梦想和激情傾注到自己的教师事业之中。以爱之名,我们终会收获累累秋实;以爱之名,我们终会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爱的回馈;以爱之名,我们为学生的梦想和未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芮丽华. 让爱与思想政治教育同行——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
  [2] 陈少华. 论高校优秀辅导员的必备素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12)
  [3] 杜刚清.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4] 方静,李鸿雁. 浅谈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角色定位[J].商业文化,2009,(12)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英国著名意识流女作家家弗吉利亚.伍尔芙的生平并探讨她的两部作品中“蜗牛” 的艺术作用  关键词: 艺术作用 蜗牛 意识流  In 1882, Virgina Woolf was born into one of England's most distinguished literary families. Her father was an editor, a critic,
期刊
摘 要:文学文化理论的译介传播情形与别的领域不同,它的表现方式往往是在社会文化影响之下通过语言译介传播而实现,通过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批评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传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译介传播借鉴任何他人的理论时,不能只是单纯的“拿来”了事,要特别注重分辨其功能和范围界限,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要分别加以区分地予以接受。在众多学者的对结构主义理论的研究中,以周英雄为代表的台港
期刊
摘 要:诗集《流云》在其微小的诗歌文体之内包蕴的是阔大的世界生活,有如夜观星火,渺渺小小之光遍布天宇,令观者收览众宇之物象。缘于对中国古典艺术的深刻印象,作者体现在诗里的物、意充满着古典的艺术气息。同时因其美学家的独特目光,对世界渺小物无限之美的挖掘,在《流云》小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物象;意境;“初发之芙蓉”  和众多的书斋型学者一样,宗白华(1897-1986)度过的是单纯的学者、教
期刊
摘 要:将“自我”作为思维活动主体来为形而上学奠基的笛卡尔哲学,通过对主体的自身认识和把握来结束“哲学的第一原理”之时,《第一哲学沉思集》对“自我”存在的确立恰好刚刚开始。没过多久,“自我”的不可怀疑性促使“哥白尼革命家”康德有了重塑“自我=自我”这一逻辑命题的灵感和勇气。他让自我具备了不可以经验定夺的确定性和牢固性──先验性──主体的“先验同一性”。但费希特更肯定的是三大批判关于真、善、美中自我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实现这些要求?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1、用导学案领着学生“下海”;2、用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实现因材施教3、用课外用业自己设计去拓展语文的学习空间;4、用积极的表扬去激
期刊
摘 要: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改善了劳动力的利用状况,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对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有限的耕地与日益膨胀的人口之间的突出矛盾,研究农村劳动力就业长效机制已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本文将以山东曹县为例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分析,供参考。 
期刊
摘 要:军队会计基础工作是我军财会工作的重点内容,如何更好的规范军队会计基础工作已经成为当前军队财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本文针对军队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军队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军队会计基础工作是军队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军事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强化军队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对规范军队会计行为,提高军费效益,规范军事经济秩序,提高军
期刊
摘 要:作为承包商要注意工程投标经验的积累,以取得工程投标的更大成功。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详细阐述投标的技巧。  关键词:工程;施工投标;技巧  目前,国际国内的项目招标多半是针对大型工程项目、复杂的工程设备而进行的,这类项目投标风险是比较大的。投标竞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各投标人的实力,也取决于投标人的投标策略和投标技巧运用得是否得当。投标人投标策略的制定,就是要使企业更好地运用自己的实力,在决定投标成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标准把心理健康作为一个领域目标贯穿于义务教育的每一个阶段,是“健康第一”这一核心思想的体现。如何通过体育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本文做出了一些基本的分析。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目前有3600万左右人口患有各种各样的精神疾病,心理异常的重灾区之一就是学生群体。据卫生部门估计,北京地
期刊
摘 要:美国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在80年代提出了其著名的“输入假说”,认为只要给学习者提供足够量的可理解性输入,学习者就会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这一理论在促进二语习得及外语教学研究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争论,例如,Swain在1985年提出了输出假说,认为输出也对语言习得有积极意义。本文拟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探讨如何认识并利用二语习得中的输入输出理论更好地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并提出在多媒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