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乳腺肿瘤是猫第三种常见肿瘤病[1],乳腺肿瘤发病率仅次于皮肤癌和淋巴肉瘤,约占母猫肿瘤发病率的17%,但公猫较为罕见。早期施行绝育可降低恶性乳腺瘤的发病率。第1次发情前进行绝育,乳腺癌发生概率为0.05%,第1次与第2次发情之间绝育为8%,第2次发情之后绝育增加至26%[2]。目前,病理学检查是较准确、可靠且方便的诊断肿瘤的方法,是诊断、分类乳腺肿瘤的标准[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肿瘤是猫第三种常见肿瘤病[1],乳腺肿瘤发病率仅次于皮肤癌和淋巴肉瘤,约占母猫肿瘤发病率的17%,但公猫较为罕见。早期施行绝育可降低恶性乳腺瘤的发病率。第1次发情前进行绝育,乳腺癌发生概率为0.05%,第1次与第2次发情之间绝育为8%,第2次发情之后绝育增加至26%[2]。目前,病理学检查是较准确、可靠且方便的诊断肿瘤的方法,是诊断、分类乳腺肿瘤的标准[3]。
其他文献
瓜州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近两年来,瓜州县围绕饲草资源优势大做养牛文章,坚持引进良种基础母畜、冻精受配改良、组团发展、规模扩张、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思路,全力发展壮大优质肉牛品系,把肉牛产业作为县域主导产业培育,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以肉牛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共赢。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人对瓜州县肉牛产业发展在深入调研基础上进行了审视思考,提出了发展建议。
“十二五”期间,全市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加工业有了长足发展,草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基本形成了种草、养殖、加工全产业链循环发展的格局。但是,草牧业发展中仍存在主导产业和精准脱贫的战略脱节;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不健全;草食畜良种化水平低;技术落后、经营粗放等问题。全市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通过加快现代饲草料生产,进一步扩大养殖量,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知名品牌体系建设;联动加工与流通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培育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加大动
布鲁氏菌病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呈全球性流行,影响巨大。近年来,我国陆续发生了动物防疫人员、高校学生、科研院所等群体感染事件,食用牛羊肉制品和生鲜奶感染事件也较为多见,对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威胁巨大。本文对布病危害、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下一步的防控思路进行了思考。
人工授精技术是对精液进行人工采精,并对精液品质进行稀释后又重新输入发情母兔生殖道内,代替自然交配的过程,该技术可以提高母兔的受胎率及产仔数。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相比,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经济效益。论文阐述了兔子人工授精技术操作步骤,优点、缺点及提高种兔繁殖力的措施,以期为家兔的繁殖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动物运输渠道越来越多,这无形中增加了动物疫病防控的难度,特别是冬季时节运输动物,新冠疫情交织,防控难度大大增加.本文主要分析了冬季新冠疫情叠
羊链球菌病是羊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其中绵羊最易感染。本文介绍了武威市一例羊链球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具体的治疗结论是发病地区的羊群必须进行免疫接种,出现发病症状,除采用一般防治措施外,要应尽量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对病羊进行治疗。该羊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选用新霉素及氟苯尼考进行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岷县黑裘皮羊以产二毛裘皮而闻名,传统工艺加工的裘皮产品保暖、美观、经穿耐用、皮板轻柔细密等特点,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甘肃省的岷县是其传统的裘皮加工原产地,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岷县黑裘皮羊皮、毛等的价格持续偏低,目前加工作坊由上个世纪的几十家减少到不足3家,难以为继。为了使这一传统手工艺技术能够传承下去和进行技术改进,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技术组深入岷县基层,对其传统加工流程进行了调查、挖掘、整理与研究。
为全面了解淄博市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和布鲁氏菌病疫情现状,科学评价强制免疫效果,淄博市畜牧渔业服务中心2019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动物疫病监测。实验室检测血清学样品20779份、病原学样品12862份。检测结果显示,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免疫合格率均达到70以上;非洲猪瘟等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布鲁氏菌病牛、羊个体阳性率分别为0.05和0.4,说明我市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强制免疫效果较好,重大动物疫病和布鲁氏菌病发生的风险较低。
文章阐述了基层非洲猪瘟防控面临的动物防疫体系作用发挥不充分、生猪养殖水平传统低下、餐厨剩余物处理和生猪流通调运监管难度大等难题,提出了稳定基层机构队伍,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加强养殖场管理,提升生物安全水平、严格调运监管,切断疫情传播路径等非洲猪瘟防控对策建议,以期为基层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参考。
宣威市从2015年开始推广生猪“321”免疫技术,通过疫苗试验、技术要点培训、制订实施方案、增加经费投入和督促检查等综合措施,全市的生猪“321”免疫技术顺利开展。通过实施前后的免疫密度、免疫抗体、发病率、死亡率、反应死亡数等指标对比,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分析,生猪“321”免疫技术推广成效明显,推广前景广阔。